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
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根尖等的分生组织细胞中有许多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小型原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原液泡通过相互融合等作用,不断扩大形成中央大液泡。

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可被转移到液泡中,以避免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液泡膜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相似
B. 根尖细胞内中央大液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 液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液的pH维持细胞内部相对稳定
D. 柠檬酸、苹果酸跨液泡膜的运输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详解】A、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小型原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通过相互融合等作用,不断扩大形成中央大液泡,说明液泡膜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相似,A正确;
B、形成中央大液泡的过程存在相互融合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
C、光合作用中间产物柠檬酸和苹果酸可被转移到液泡中,以避免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说明液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液的pH维持细胞内部相对稳定,C正确;
D、柠檬酸、苹果酸跨液泡膜运输的能量可来自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柠檬酸、苹果酸跨液泡膜的运输所需能量是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提供,D错误。

故选D。

2.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

固定化酶用于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数据。

如图: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即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表示残余酶活性,即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①是在其它条件适宜,不同温度时测得的数据
B. 由曲线①可知,该酶在温度为80℃时的催化效率最高
C. 曲线②是在其它条件适宜,温度为80℃时测得的数据
D. 若该种酶固定化后用于生产,使用的最佳温度是80℃
【答案】D
【解析】
【分析】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由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为80℃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最高;曲线②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曲线可以看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测得酶的活性随保温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在60~70℃之间保温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温度超过70℃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急剧下降。

【详解】A、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即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是在其它条件适宜,不同温度时测得的数据,A正确;
B、由曲线①可知,该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是80℃,此时相对酶的活性最高,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曲线②是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根据B项分析,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80℃,所以曲线②是在其它条件适宜,温度为80℃时测得的数据,C正确;
D、由曲线②可知,温度超过70℃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急剧下降,在60~70℃条件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因此使用该酶时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60~70℃,D错误。

故选D。

3. 当紫外线、DNA损伤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引起细胞
调亡,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分解
B. 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进而引起调亡
C. 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色素c的释放,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 减少ATP的供给可能会导致图示中的凋亡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引发细胞坏死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溶胶(或“细胞质基质”)中,与蛋白结合,在ATP的作用下,使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活化的C-9酶激活C-3酶,引起细胞凋亡。

【详解】A、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线粒体内膜的脂双层中,而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丙酮酸的分解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因此细胞色素c不参与丙酮酸的分解,A错误;
B、据题中信息可知: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进而引起调亡,B正确;
C、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加速细胞的凋亡,这是正反馈调节机制,C正确;
D、据图可知,在ATP的作用下,使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减少ATP的供给可能会导致图示中的凋亡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引发细胞坏死,D正确。

故选A。

4. 图1和图2分别表示果蝇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

若E、e和F、f表示位于该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2的产生是由于图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 与图2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F、Ef和Ef
C. 图1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图1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情况下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E/e 这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E/e,所以最终形成卵细胞eF,三个极体ef、EF、Ef。

【详解】A、图2的产生是由于图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A错误;
B、与图2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f、EF、Ef,B错误;
C、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图2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图1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Aa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5. 线虫的npr-1基因发生突变后(突变基因记为NPR-l),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

觅食行为的改变,使线虫在食物匮乏时活动范围缩小,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npr-l与NPR-l的碱基数目及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比例均相同
B. 聚集觅食是线虫为适应食物匮乏而产生的有利于其生存的变异
C. 长时间食物匮乏会导致线虫种群内基因NPR-l的基因顿率增大
D. 线虫存在的这两种觅食行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2、一般而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会导致插入或缺失位点以后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影响较大,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只改变一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密码子有简并性)。

【详解】A、npr- 1基因发生突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只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所以基因npr-l与NPR-l的碱基数目及嘌吟碱
基与嘧啶碱基比例均相同,A正确;
B、变异不是为适应环境产生的,B错误;
C、npr-l基因控制的是“独立觅食”,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大,能量消耗多,不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害,npr-1基因频率会下降;而NPR-1基因控制的是“聚集觅食”,在食物匮乏时,对线虫生存有利,NPR-I基因频率会上升,C正确;
D、“独立觅食”线虫和“聚集觅食”线虫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6.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组成。

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其中序号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 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中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相继驱动多个基因的转录
B. 过程②中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逐一阅读密码,直至终止子结束
C. 细胞中缺乏rRNA时,RPl与mRNA上的RBS位点结合阻止翻译的起始
D. 该机制保证了rRNA与RP的数量平衡,同时也减少了物质与能量的浪费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原核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的合成及调控过程。

图中①为转录过程,其场所是拟核;②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详解】A、过程①转录中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相继驱动多个基因(基因1、基因2等)的转录,A正确;
B、过程②翻译中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逐一阅读密码,直至终止密码子结束,B错误;
C、当细胞中缺乏rRNA分子时,会导致mRNA与核糖体结合,RBS被封闭,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C正
确;
D、当细胞中缺乏rRNA分子时,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t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保持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D正确。

故选B。

7.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B.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C. 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
D. 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因此,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因此其数量几乎是无限的,A正确;
B、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否则会消退,如响铃的同时给狗喂食,等条件反射建立后,还需要将喂食的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响铃)结合起来进行强化,B正确;
C、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其丧失过程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信号的过程,C错误;
D、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例如望梅止渴,D正确。

故选C。

8. 尿崩症是一种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多饮、多尿等症状。

尿崩症可分为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源性尿崩症两类,其中垂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ADH)缺乏引起的,而肾源性尿崩症是由肾脏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导致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垂体性尿崩症可能是因垂体合成ADH的能力偏低造成
B. 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ADH含量可能比正常人偏高
C. 注射适量ADH后,垂体性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会降低
D. 注射适量ADH后,肾源性尿崩症患者血浆渗透压会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详解】A、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合成的,A错误;
B、肾源性尿崩症是由肾脏细胞表面缺乏ADH的受体导致的,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ADH含量比正常人偏高,B正确;
C、垂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ADH)缺乏引起的,注射适量ADH后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液渗透压会升高,C错误;
D、肾源性尿崩症是由肾脏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导致的,故补充的ADH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D错误。

故选B。

9. 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第一季为春果,第二季为秋果。

科研人员研究了圣佩德罗型无花果春、秋两个幼果期以及盛花期和盛花后期雌花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抗衡
B. 由图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C. 据图推测,两种激素浓度配比更有利于秋果的生长,秋果的产量可能较高
D.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左图分析可知,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中春果植株的生长素含量在研究的4个时期均高于秋果植株;由右图分析可知,除盛花期以外,秋果植株的脱落酸含量均高于春果植株。

由此可以推断,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两次所结的果实中,产量较大的是春果。

【详解】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还可防止落花落果。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抗衡,A正确;
B、由图和分析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B正确;
C、据图和分析可知,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春果的生长,春果的产量较高,C错误;
D、秋果的生长素含量少,其产量较低,而春果的生长素含量多,其产量较高,故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D正确。

故选C。

10. 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
B. 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
C. 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D. 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成为S型曲线。

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

2.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3.单一物种是同一地点同种生物,属于种群层次。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A错误;
B、自疏现象时种内斗争激烈,导致死亡率增大,不会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现象,B错误;
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
剧,C正确;
D、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D错误。

故选C。

11. 为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深,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主要栖息地、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等80多个保护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起来的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家对大熊猫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其直接价值
B. 大熊猫在国家公园内的不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D. 国家公园的建立避免了栖息地破碎化对基因交流的阻碍
【答案】B
【解析】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科学家对大熊猫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其直接价值,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大熊猫在多个保护区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结构特征,B错误;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C正确;
D、栖息地的破碎化会形成很多小的大熊猫种群,会减少个体间的交配、繁殖的概率,从而阻止大熊猫之间的基因交流,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因此,国家公园的建立避免了栖息地破碎化对基因交流的阻碍,
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中小动物主要是利用了其避光、趋湿、避高热习性
B. 基于预实验基础的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
C. 制作小生态缸时,各组分和营养级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密封后要避免阳光直射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2、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3、统计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由于土壤中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中小动物,A正确;
B、由于预实验可以判断实验的可行性和为实验探索条件,因此基于预实验基础的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B正确;
C、制作小生态缸时,各组分和营养级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密封后要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温度升高对实验造成影响,C正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在时间的前后形成了对照,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D。

13. 为研究甲、乙、丙、丁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前,可以用干热灭菌法对菠萝汁进行灭菌
B. 利用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效果最差的是丙
C. 6~7d,丁组酒精度不再上升可能是菠萝汁中的葡萄糖耗尽所致
D. 利用菠萝果酒制作菠萝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氧状态
【答案】A
【解析】
【分析】1、干热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2、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果酒制作的原理:(1)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2)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糖源不足时可以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最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是30~ 35℃。

【详解】A、菠萝汁不能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因为干热灭菌法针对于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若选用干热灭菌法会使菠萝汁的水分蒸发,A错误;
B、由图可知,四种酵母菌中,丙的酒精度最低,因此利用四种酵母菌酿制菠萝酒,效果最差的是丙,B正确;
C、6~7d,丁组酒精度不再上升的原因有:较高的酒精度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菠萝中的葡萄糖耗尽等,C正确;
D、由于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利用菠萝果酒制作菠萝果醋时,发酵过程要始终保持有氧状态,D正确。

故选A。

14. 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对废弃物污染的减轻和作物秸秆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某兴趣小组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加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之后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