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沧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沧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7.05.11
•【字号】沧政办字〔2017〕56号
•【施行日期】2017.05.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沧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
施方案的通知
沧政办字〔2017〕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沧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2017年5月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11日
沧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7〕4号)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问题导向、协同发展、开放创新的原则,按照“贯通、标准、共享、整合”的要求,结合市、县行政审批局组建和全市“四级服务”工作的开展,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逐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二)工作目标。
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互认共享,全面提升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2017年10月底前,以云模式部署,建成全市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贯通市、县、乡、村(社区)和市直各部门。
全面公开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部分事项的网上办理,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网络化水平,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2020年5月底前,实现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与省平台互联,覆盖全市的市级统筹、整体联动、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透明,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二、优化再造政务服务
(一)规范网上政务服务事项。
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两大类别),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
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管理,规范事项名称、受理范围、设立依据、实施机关、申办条件、申请材料、工作时限和流程、监督检查等要素的标准,细化量化裁量基准,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
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
2017年8月底前,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编码和办事指南规范完善工作,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
牵头单位:市编委办、市法制办、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二)优化网上政务服务流程。
优化简化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
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以及网络共享复用,开展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和在线审查。
建立网上预审机制,及时推送预审结果,对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电子档案、电子存档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开展网上验证核对,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
建立网上联合办理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
结、统一反馈。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引导群众分享办事经验,开展满意度评价,不断研究改进工作。
2017年8月底前,完成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流程的清理、规范和优化工作。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法制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编委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三)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优先实施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与居民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的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逐步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政府办(智慧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四)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
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把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预约、查询,材料、证照寄送及在线支付等服务。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五)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信息。
2017年11月底前,依托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和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以及行政许可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名录等信息,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准确一致。
进一步畅通互联网沟通渠道,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针对涉及公
共利益等热点问题,积极有效应对,深入解读政策,及时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开办)、市编委办、市法制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三、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
(一)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全市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按照统分结合的要求,构建权威、便捷的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一站式”政务服务总入口。
市直部门没有业务系统的要统一使用市平台,有业务系统或已开展网上审批的,要做好与市平台对接工作。
市级平台支撑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平台;各级开发区也统一纳入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
2017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全市上下联动、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
在此基础上,利用统一的政务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及省级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推进平台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延伸,统一身份认证,按需共享数据,实现各类平台间互联互通,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市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二)推行网上平台、实体大厅、管理机构“三位一体”的政务服务管理新模式。
加快市、县行政审批局组建步伐,围绕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和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形成管理统一、保障有力、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施和功能,推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的系统整合,做到线上线下合一通办、功能互补,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一站式办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法制办、市编委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三)推动基层政务服务网点与网上平台无缝对接。
加速推进全市“四级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政务服务资源互联、共享,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政策咨询和办事服务。
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于2017年6月底实现“ 四级服务”全覆盖,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四)分级部署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全省统一开发建设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
我市按照《河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导书》进行分级部署覆盖全市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支撑市、县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2017年底前,实现市级平台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全面满足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交换需求,为政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社会化利用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五)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
以行政审批系统为基础数据源,建设覆盖全市的电子证照库,实现涵盖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等领域的电子证照共享,方便企业与公众进行网上办理和查询,满足政务部门审批过程中证照管理、真实性鉴别、信息共享、辅助录入等需要。
2020年底前,完成电子证照库部署,实现数据的逐级汇总。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六)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政务外网的架构完善我市政务外网网络框架,提升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在全面拓
展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的同时逐步整合各部门业务专网,实现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提高网络带宽和服务保障能力,满足各级各部门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到2017年底,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对纳入“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各级政府部门的全覆盖,满足政务服务应用对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的需求。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电子政务中心、智慧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七)健全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支撑,加快建设面向政府机关管理的相关数据库,以及面向社会办事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拓展完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用信用、企业情况等专题数据库。
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打造系统架构统一、市县分级建设管理、全市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
2018年底前,基本形成各类数据库相互联动、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电子政务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八)加强网上办事效能在线监管。
推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在线实时监管、满意度测评、综合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等监测指标体系和功能建设。
2017年10月底前,实现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监管全流程公开。
牵头单位:市监察局、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四、夯实政务服务支撑基础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市、区)城乡规
划,实现所有县(市、区)光纤网络全覆盖,推进农村地区行政村光纤通达和升级改造。
到2017年底前,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政府办(电子政务中心、智慧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二)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参照省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加快推进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重点围绕汇聚城市人口、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等数据信息,建立大数据辅助决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构建多元普惠的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向城市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提供更加方便、及时、高效的公共服务;提升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实行精细化运行管理。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市住建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单位
(三)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贯彻落实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定》,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资源共享。
逐步建立市级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价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按需共享。
率先将行政处罚、市场监管、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的政务信息资源纳入共享目录,提升共享利用水平。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智慧办)、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四)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
加强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安全建设,健全“ 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保障体系。
明确政务服务各平台、各系统的安全责任,开展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等级测评等工作,建立各方协同配合的信息安全防范、监测、通报、响应和处置机制。
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
提高各平台、各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查补安全漏洞,做好容灾备份。
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家保密局、市政府办(智慧办、电子政务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五、健全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狠抓落实,并明确一位负责同志具体分管,协调督促,持续推进。
各地各部门办公室要统筹推进本地本部门工作,明确工作机构、人员和职责,建立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
市“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加强对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开展督查评估,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二)强化考核监督。
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
列入市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定期公开通报工作进展和成效。
完善激励机制,对综合评价高、群众反响好的予以表扬奖励并大力宣传推广。
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曝光纠错栏目,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依法依规进行问
责。
同时发挥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模拟办事、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服务情况。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三)强化培训推广。
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为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既具备信息技术又精通政务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定期交流、研讨及分享经验做法,共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加强宣传推广,调动公众、媒体、专家、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改进政务服务的积极性。
牵头单位:市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四)强化经费保障。
市财政局要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研究制定向社会力量购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所需技术和运维等服务的办法。
市级建设经费由市发展改革委在市预算内基建资金中列支,市财政局在编制预算时统筹安排。
各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要突出集约节约,充分整合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各县(市、区)政府、各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认真抓好落实。
实施方案于2017年5月15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