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研究经验与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基础研究经验与启示
作者:王凡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第44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增加投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

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础研究经费预算超过50亿美元。

此外,美国卫生部、能源部、国防部等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也投入大量经费。

通过调查和分析美国在基础研究中投入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基础研究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经费配置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基础研究模式经验
一方面,政府引领体系支撑。

在基础研究领域,美国政府科技管理体制采取的是“分散管理,集中协调”模式,即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其特定职责使命行使对研究与发展活动的资助管理职能,而顶层设计由联邦政府的科技发展计划与预算的决策过程来实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于个人或机构的连续资助也极为谨慎,资助项目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这使其单个项目获得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有利于实现颠覆性、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创新型科技企业是美国基础研发投入的生力军。

受到丰厚的经济利益驱使,美国企业通常更加致力于探索原始机理的创新,而非仅仅对现有工艺流程或是技术手段进行改进升级。

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将基础研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业的沟通协作,有效利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规避预期风险,
从而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所需的时间,更快抢占国内外市场。

对我国的启示
强化部门之间协调,增加政府投入力度。

我国政府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方向且结合国家战略长远需求,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科学、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前沿领域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遵照目标精准、单位精准、团队精准原则遴选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切忌“撒胡椒面”支持模式。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激發市场活力。

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通过税收优惠、金融补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手段对核心技术突破和原始创新的扶持和奖励,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活动。

加快建设针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通道,充分调动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进一步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的建设要求,继续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

营造更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科研创新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形成宽基础、重交叉、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