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设计(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DNA的复制》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D N A分子的复制。

课标解读
1.简述探究D N A分子的复制过程。

2.解释D N A分子的复制概念、过程、特点及意义。

教学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三节。

这一课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在联系D N 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 N 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非常重要。

本节内容又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指导
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 N 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和D N A的复制过程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

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2.通过制作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 N 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配合适当的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

4.通过单环化合物、双环化合物所占空间及碱基对之间氢键数的稳定性,来说明只能是A—T、C—G配对。

新课导入建议
用多媒体投影同卵双生双胞胎的图片,让同学们来辨别他们的不同。

最后同学们得到结论是双胞胎非常相似。

你们知道他们长相相同的根本原因是由什么物质决定的吗?D N A具有那么精密的双螺旋结构,由亲代遗传给后代又是怎样复制的呢?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一、二,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情景导课:选择【新课导入建议】方式创设情景,导出本课时题目——D N A的复制。

⇒步骤2:评价自学效果:(1)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D N A复制过程,并用实物展台展示成果,提出假说。

(2)分组抢答【正误判断】并进行校正。

⇒步骤3:由学生介绍并分析科学家Kornberg和Meselson、Stehl的试验,验证假说。


步骤7:构建本课时知识网络,诵读【结论语句】,草纸上规范描绘D N 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感知结构中的物质连接方式。

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题目。

⇐步骤6:分析【例3】的审题导析,以【例3】为例,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关于D N A复制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5:课件动画播放D N A分子复制的整个过程,仔细观察其变化,思考复制的模板、条件、原料、特点、意义等。

并以【例1】【例2】进行典例分析。

⇐步骤4:结合教材图片采取板书对半保留复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探究1】知识点,识记【名师点拨】。


步骤8:课下完成【课时作业】结合教材【巩固提高】检测对本课时知识理解及掌握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