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业分层测评)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学业分层测评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八)走近合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甲乘坐无人售票公共汽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甲有乘车意图,但合同未成立
B.甲乘车时合同即成立
C.甲乘车并完成投币行为,视为合同已经成立
D.即使上车并完成投币也不能认为合同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的成立。

当事人可以以口头、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订立合同。

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只要完成了自动投币,就表明我们已与公交公司达成了客运合同,无需再订立口头、书面形式合同,故应选C项。

【答案】 C
2.王某骑自行车去逛超市,将自行车寄存在门口停车处,后来王某取车时发现自行车丢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未与寄存处签订合同,寄存处不承担赔偿责任
B.王某与寄存处成立保管合同,寄存处应予以赔偿
C.王某只有交了存车费,寄存自行车保管合同才成立,否则合同不成立
D.寄存处只有照看自行车的义务,无赔偿的义务
【解析】本题中王某与自行车寄存处成立保管合同,寄存处负有保障自行车安全存放义务,自行车丢失应予以赔偿,故应选B项。

【答案】 B
3.关于合同的变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变更,必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B.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C.严格意义的合同变更,包括主体的变更
D.主合同变更,应该取得保证人同意才能发生效力
【解析】合同法规定了法定变更权,故A项错误;B项出自合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是正确的;主体的变更是合同的转让,C项错误;主合同效力并不取决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D项错误。

【答案】 B
4.下列关于书面合同表述错误的是()
A.书面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
B.书面合同可以有形地将合同权利予以明确
C.电报不是书面合同
D.书面合同可以有效地避免纠纷的发生
【解析】A、B、D三项均是对书面合同的正确表述。

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等,这些均为书面形式,故选C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5.2015年5月,王东请某装修公司为自己装修新房。

双方口头约定装修的价格、质量、项目、材料等内容。

装修完毕后,王东发现装修公司所用木料质量差,要求装修公司换材料重新装修,遭到装修公司拒绝。

双方发生争执,王东把装修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审理后以证据不足驳回王东的诉讼请求。

运用合同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解析】王东与装修公司双方口头约定装修新房,双方发生争执,王东把装修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审理后以证据不足驳回王东的诉讼请求。

首先分析口头合同的含义及特点,然后结合材料指出其局限性。

【答案】①材料中“双方口头约定”体现的是一种口头合同。

口头合同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意思一致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它可以用在一些标的额比较小、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②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口头合同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应尽量慎用。

如果王东与装修公司订立书面合同,此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

6.2016年4月,A食品公司与B运输公司订立了一份运输合同,A食品公司向B运输公司支付了30%的运费,让B运输公司将价值50万元的食品运往外地。

后因B运输公司车辆出现故障而导致货期延误,使食品发霉变质。

结合材料回答:
你认为本案中的违约者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解析】B运输公司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本案中B运输公司因车辆出现故障而导致违约,所以它应赔偿A食品公司的变质食品损失和因食品损失所导致的部分连带损失。

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1、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
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

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回答第一类,实际上是一种论证。

要运用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去回答。

第二类实际上具有辨析的性质,回答这类问题,要针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面,进行点评、分析。

三、答题要要注意克服的常见毛病:
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

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

因此,要努力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上,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特别提醒:高考试卷中的适用原理(知识)一般是不会重复的,切忌多个问题用同一原理(知识)作答;而当一个问题适用多个原理作答时,一般要求在答题时要做到先原理后材料,重要原理在前,次要原理在后,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把握的写在最前面,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其他的次要原理写在后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