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卖炭翁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 唐诗二首.卖炭翁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六句把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C.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D.颈联巧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双关的语义,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国家和诗人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2 .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译:你也太不贤惠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
译:(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C.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使他做事不顺,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能力。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字词书写
3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bǐng气挪步,被喻为“华山第一天险”。

① 栈_____________② bǐng_________
4 . 阅读下列语段,把加点字的拼音或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横线上。

王开岭的文字,有一种温rùn(________)的金属感,它敏感、深邃(______)……我想说,王开岭的文本散发着一种鲜见的紫tán(______)气质。

这样一册书,摆放在书架上,你会觉得眼前一闪,它会带给你一种与平时jiǒng(________)异的阅读景象……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横线的实词。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
③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
④是山余亦未登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____
(3)完成填空
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5 .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秦州杂诗(七)》中描写当时秦州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的感悟中。

五、诗歌鉴赏
6 . 比较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小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唐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⑴这两首诗都是在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的,请写出节日名称,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有的风俗。

⑵说一说两诗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 . 颔联中“深”字历来为人称道,写出你的理解。

8 . 下面哪句诗的写法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不相同?()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 .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10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11 . 阅读欧阳修《啼鸟》,试分析其中的物候原理。

(2分)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辉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 . 对《春望》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描绘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睹物伤感,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痛。

B.颔联借对花鸟的感受,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C.颈联写因战乱,长安城大火持续了三个月,致使家信无法及时抵达,所以“家书抵万金”。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13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诗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14 . 古诗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请描述其画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 . 16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前三句选取富有特征的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C.第二句呈现了一片幽美、安适的景象,令人感到亲切,可仔细想来,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全曲通篇写景,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而更加感人。

17 . 18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

六、综合性学习
19 . 按要求填空。

(1)一篇新闻的完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以_______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字词书写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2、
3、
4、
5、
6、
7、
六、综合性学习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