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作文规律探究及教学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中考作文规律探究及教学启示
作者:张金桃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第10期
关键词:中考作文题;规律探究;作文教学
1.命题仍是主角。

江苏省13个市都采取了命题作文的形式。

其中镇江《难得这样》、常州《走在鱼儿的思想里》、盐城《真的有意思》、无锡《你是我生活》、淮安《我当铭记》、南通《致敬奋斗的时光》、泰州《因交流而多彩》采取的是纯命题的形式。

另外几市采取了给出材料然后再命题的形式。

苏州和宿迁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

从江苏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上看,基本统一了思想,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

命题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首先要讀懂题意,然后才能动手写作。

比如“顶出一个春天”,必须抓住这个文题中“春天”的含义,需要学生结合材料的语境去分析,紧扣“顶”字展开,写到“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学生要结合这些词句展开由表及里的深层思考,做到联系生活展开构思。

命题作文避免了学生的宿构,让阅卷人更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命题作文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求学生能够抒写自我,表达真我。

比如,苏州卷中提到的“我在_____ 看太阳”,题目新颖,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经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是“我在春天看太阳”,也可以是“我在庭院看太阳”,甚至可以是“我在山顶看太阳”。

看的时间、地点不同,收获的美景就不一样,心境也不相同。

作文命题通过一些提示语,让学生能够读懂文题。

在文题的设置上,命题人通过构建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比如,徐州卷“永远不变的情思”,每一个人的品质不同,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其对人和事物所产生的情思也不尽相同。

作文题目还要求学生扣住“永远不变”,不能脱离这一主题只写“情思”。

学生在动笔前一定要想一想“为何永远不变?”“不变的情思实质指的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到材料中去找,得出它可能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品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立意深远。

2.主题强调表现真我。

首先,从命题上来看,命题人通过一定的情境描述要求学生写出自我,表达真我。

比如,南京卷《你的和我的》,这里的你和我,联系具体的材料去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语境是:奶奶送绿豆糕,孩子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每一个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会不一样。

这里“你的”“我的”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肯定也不同,加上作文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深入思考。

所以,学生更容易表现真我。

江苏省13个市的中考作文在主题上都呈现出正能量的主旋律。

一是感悟生活。

比如连云港市的《谁敢,就赢》,无锡的《你是我生活的阳光》等都强调要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
活。

这类文题写作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学生的成长经历展开,写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学生也容易下笔,容易引起共鸣。

二是写自己的成长。

这类作文切合了学生发展,在抒写的事情中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比如,淮安市以毕业季为情境,让学生编写毕业纪念文集,记录“我型我秀、我行我知、我感我念”的主题,展开叙述三年初中生活的美好时光。

三是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要求学生平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周围人物的真和美,从而树立自己的美好品质。

比如,宿迁市的“我给________留下的”,从文题中可以看出,让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做美丽的自己。

1.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思维活跃、严谨的学生往往能够多角度审题,多角度写作。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贯穿于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中。

首先,审题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思维能力。

特别是纯命题作文,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文题是关键。

比如,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学生能否透过材料进行立意是关键。

比如,以泰州市作文题为例,学生需要辨析“交流”不等同于“交往”。

学生如果将文题理解成交往,所写的文章肯定格局较小,其所引用的材料只是与朋友、家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学生写“交流”,那么其文章会写到“国际交流”“文化交流”“民族交流”等,所用的例证也会跳出小圈子,视野会更广。

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审题和立意的训练。

针对“材料+命题”的作文,引导学生审读材料,理清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中心立意,最后结合所给的命题进行综合审题立意,确定写作方向。

其次,强化在文章内容上的思维构建。

学生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拘一格。

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维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题进行提纲式训练,比如写作“走在鱼儿的思想里”,首先,学生可以写鱼儿的思想是什么,是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思想;接着写我们如何在这种思想境界下生活学习;最后要点明这种思想存在的意义。

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最有效的途径。

学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其写作时才会文思敏捷。

平时,教师可以通过“每日一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每天读一篇文章,讲一个话题,日积月累肯定会使学生在写作上有所进步。

3.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现真我。

江苏省中考作文题强调学生表达真我,抒写真性情。

所以,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我,展现个性。

首先,在原生态的描写中表现真我。

散文化的记叙文,教师尽可能要求学生展示出自己生活圈的生活味道。

不要写大而空的事件,多写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写一写“市井”中的人情世态。

在作文中能够展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

请看学生作文的一个片段:
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解。

坐在下面的我们,有的想入非非,有的奋笔疾书。

坐在位置上的我,想着今天食堂的美味,加上早上睡过了头没吃早饭,肚子早就抗议了,已经坐立不安了。

下课铃声一响,我就和一帮饿死鬼的同学冲向食堂,我拿个“头彩”。

我端起碗狼吞虎咽,突然我的喉咙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打了个饱嗝。

这时一旁的同学开始幸灾乐祸,不住地往我的碗里添饭、夹菜。

我打嗝越打越厉害,一旁的同学发现不妙,立刻打来汤水,让我头扬起慢慢喝下去,然后慢慢地扶着我坐下来。

学生所写的生活片段虽然语言不够精美,但是写的却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加强练习,锤炼语句,在考场上应用时就会得心应手。

其次,素材使用上要有大我意识。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须要有丰富、典型、新颖的素材。

许多学生一写议论文选取例证的时候就喜欢使用班级里某个同学、村里某个干部等,这些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够典型。

议论文写作要强化例证使用的精当和厚度。

学生可以将历史上的名人事例加以凝练,结合文章的观点加以阐述。

作文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分析中考作文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中考写作中有效运用,取得优异的作文成绩。

作者简介:张金桃(1968—),男,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周巷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