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 城市化與城市發展
主要内容
1. 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2. 中國城市發展相關概念 3. 近期發展 4. 案例分析 5.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全球化生產與競爭
1.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西方理論(人口、經濟和社會) 城市 城市化進程(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城市化水準(the urbanization level) 人口轉化理論(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城-鄉轉化(urban-rural transition) 城市作為經濟節點存在
相關概念解析
城市化:




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城市型生活方式的發展過程,它意味 著人們不斷被吸引到城鎮中,並被納入城鎮的生活組織中去,而 且還意味著隨著城鎮的發展而出現的城鎮生活方式的不斷強化. 人口學家認為城市性生活方式的擴大是人口向城鎮集中的結果. 因此,城市化的過程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場所即城鎮 地區數量的增加,二是每個城鎮地區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 經濟學家認為,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以非農業生產為基礎的 生活方式,人口向城鎮集中是為了滿足第二\第三產業對勞動力 的需要而出現的. 地理學家認為,第二\第三產業向城鎮集中就是非農業部門的經 濟區位向城鎮集中,人口向城鎮的集中也是勞動力和消費區位向 城鎮集中.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城市化伴隨著經濟增長和職業結構的轉化 聯繫著經濟增長的空間過程 人口流動的“推--拉模型”(push-pull model) 社會變革過程:新的社會形態產生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亞洲的經驗 城市和區域經濟增長 經濟結構的二元屬性 跨國界資本和城市化 跨國企業和全球勞動力分工 全球化 拓展的城鎮密集區: desakota


行政區劃調整促進城鎮化
1984年:撤銷郊區,成立天河、芳村、白雲區,建立廣州經濟開發區。 天河區從此得到迅猛發展,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一帶形成新城 市中心。從天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線,依託黃埔新港,形成以 高新技術產業、精細化工等為主的東部產業帶; 2000年:撤銷花都、番禺市,成立番禺區、花都區。市區面積從 1400多平方公里增加至3700多平方公里,大量原來的村鎮轉變為城 市街道管理,人口從戶籍形式上城鎮化。在此次行政區劃調整的背景 下,實施“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2005年:老城區行政區合併,在週邊黃埔、白雲和番禺區分別劃分出 蘿崗區(依託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和南沙區(依託南沙開發區 發展),優化城市增長極結構,帶動城鎮化發展。
其他地域概念




大都市區:是一個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與這個核心具有高度 的社會經濟一體化的鄰接社區的組合,一般由縣作為構造 單元。 通勤場:就是到有關中心城市通勤的外界所包括的範圍。 城市場:從良好的社會經濟聯繫的網路演化成的有著相對 低密度的、廣闊的多中心區域結構。 大都市帶:有許多都市區連成一體,在經濟、社會、文化 等各方面活動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
“十一五”後發展


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制定“十一五”規劃 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 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 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規劃”的主要任務反映在城市化發展上,主要體現為: 調整城市經濟結構,優化和轉變經濟增長模式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協調城鄉關係 消除城市矛盾,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2006-2010): 面向小康社會




通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效率,減低消耗,實現2010人均 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 顯著提高資源利用水準,實現規劃期末工業能耗比2005年 下降20% 提高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創建自有品牌,提高企業國際 競爭力 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準,保持物價穩定,顯著提 升居住水準,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水準品質.
調整城市經濟結構

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發展規模經濟,實現規模效益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發展與產業發展的結合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促進 城鎮化健康發展 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 力 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 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重視發揮城市群的集聚效應
全球化的作用

對外貿易

1978—GDP的7.8% 1996—GDP的45% 對外貿易額: 6120 億美元 (世界第5-6位) 累計外商直接投資1998年達到 2510億美元 外商直接投資在 2002年達到527 億美元 全國超過300萬個外商獨資或者合資企業,引入先進的技 術和管理經驗。 經濟結構重整:鄉村從業人口從80%下降到50% 7.12億鄉村人口中有10%為剩餘勞力。另有1.5億鄉村勞動 人口在鄉村中無固定工作,需要外出打工謀生 簽署的國際合作協定數量 1949-1979 : 48 1980-1998 : 177
創造和諧社會環境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對各個社會階層的服務和管理 進一步解決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 安全等各方面的問題

4.案例分析

城市化空間和產業拓展特點

廣州 珠江三角洲城鎮

人口城市化資料特性分析


廣州 深圳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

城中村
城市化空間和產業拓展特點--廣州


1980年後的城市發展以增強城市經濟水平為主,並圍繞 此中心實現了城市產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快速聚集、 以及城市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等。 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市化在各個方面獲得了充分的量的累積。
深圳二十年 — 中國城市化的最直接說明
城市產業發展



經濟改革為城市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 保障 國有、集體資產不斷向城市集中,大量外來資 本的投入為城市的產業發展積累了資本 第二第三產業在城市迅速發展,工業、製造業、 服務業等高產出部門推動了城市經濟的增長
中國的城鎮設置標準


1955:規定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居民50%以上為非農 業人口的居民區即為城鎮。工礦企業、鐵路站、工商業中 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學校、科學研究機關的所在地和 職工住宅區等,常住人口雖然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 以上,非農業人口超過75%的地區;以及具有療養條件, 每年來療養或休息的人數超過當地常住人口50%的療養區 均可列為城鎮型居民區。 1963:設鎮的下限標準提高到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非 農業人口70%以上或聚居人口達2500-3000人,非農業人 口占85%以上;縮小了市的郊區範圍,規定市鎮人口中農 業人口所占比重一般不應超過20%;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 人口列入市的城鎮人口,市區和郊區的農業人口不再作為 城鎮人口而列入鄉村人口
中國的城鎮設置標準


1984:規定在20000人以下的鄉,假如鄉政府所在地的居 民點非農業人口和自理口糧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可以設 鎮。20000人以上的鄉,假如鄉政府所在地的非農業人口 和自理口糧常住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也可以設鎮 1986:非農業人口6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以上, 已成為該地經濟中心的鎮,可以設市。少數民族地區和邊 遠地區的重要城鎮、重要工礦科研基地、著名風景名勝區、 交通樞紐和邊境口岸,雖不足以上標準,如確有必要,也 可設市。總人口50萬以下的縣,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的 非農業人口10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過40%, 年國民生產總值3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總人口50萬 以上的縣,縣政府所在鎮的非農業人口一般在12萬以上, 年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以上,也可撤縣設市。自治州人民 政府或地區(盟)行署駐地所在鎮,雖不足以上標準,如 確有必要也可設市撤縣。市區非農業人口25萬以上,年國 民生產總值10億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以實行市領導縣的 體制
相關概念解析
郊區城鎮化 人口、就業崗位和服務業從大城市中心向郊區遷移的一種 分散化過程。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大 城市經歷了三次從城市中心推向郊外的浪潮:人口外遷、 工業外遷、零售業外遷。 逆城鎮化 人口從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區向小的都市區甚至非都市 區遷移的一種分散化過程。
相關概念解析
低度城市化 城市化的發展與經濟發展脫節。主要表現在過量的鄉村人 口盲目向城市、特別是大城市遷移,超過了國家經濟發展 所承受的能力 過度城鎮化 城鎮人口的實際增長速度低於城鎮工業生產率發展所需要 的人口增長速度
3.近期發展

1980年後發展 “十一五”後發展
1980年後發展
建國來城市化歷程 (Yeh,2006)
1949~1978:城市化水平低於20% 1978~1990:城市化水平為28.5% 1990~2000:城市化水平約為38.5% 2000~:城市化第四波 2003: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低10%,比世 界發達國家平均低30%

2.中國城市發展相關概念
在全市原先以農業為主的遠郊地區,規劃建設10個中心鎮(每個 約2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0萬人),促進分散的農業剩餘勞力和 村鎮企業的集中發展,形成衛星城,促進剩餘人口的科學城市化

建設中心鎮,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城鎮化的多重推動力
1990年以來,珠三角城鎮化推動力的特點


城市人口聚集

供給: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現 需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迅速發展 城市人口的不斷上升 -- 城市數量的持續增加; 城市規模面積的擴大;大型城市、特大城市以 及都市區的發展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城市產業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的功能日趨 綜合化,城市內部和城市、城鄉之間越來越廣泛和緊密的 聯繫,為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要求
——單極->雙極的城鄉一體化格局

改革開放以前和改革開放初期: 廣州與周邊地區城市之間:絕對的核心-邊緣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 深圳發展成又一個中心城市 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江門、肇慶等發展城 中等城市 逐漸形成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雙極結構的珠化空間和產業拓展特點--廣州

重大體育賽事促進城市化



1987年:建設第六屆全運會主賽場天河體育中心和配套的廣州火 車東站,同時開發周邊基礎設施,為此後近20年天河中心區的發 展打下基礎。 2001年:承辦第9屆全運會,在老白雲機場側建設新廣州體育館, 成為白雲新城建設的序曲。 2010年:亞運會成功申辦後,擬建亞運村選址于廣州新城,帶動 廣州新城地區建設,促進周邊村鎮的城鎮化,形成廣州又新城地區



東莞模式: “以下(鄉鎮以下的各類企業)促上 (市級企業),遍地開花” 順德模式:“中間(鄉鎮企業)突破,帶動兩頭(市 屬、村辦企業)” 中山模式:“以上(市屬企業)帶下(鄉鎮以下企 業)、一鎮一品” 南海模式:“六輪(市、鎮、村、經濟社、聯合體、 民營經濟)齊轉,各顯神通”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


資金來源:政府建設投資拉動、外資、民間資金 推動 政府主導與地區自發增長相結合 城鎮建設模式:由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單一投資 主體轉變為多元投資主體並存 城市化模式:由計劃經濟體制下“自上而下”的 城市化轉變為“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共同 發展的城市化格局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城鎮化的多種模式




城市發展概念 其他地域概念 城鎮確定的標準 中國的城鎮設置標準 相關概念解析 量測城市化的指標 城市化的速度指標
中國城市概念
城、市、鎮、城市、城鎮




城:最早是一種大規模、永久性的防禦設施,主要用於防禦野獸侵襲, 後來演變為防禦地方侵襲。 市: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早期市的位置常在居民點的井旁,故有“市 井”之稱。 鎮:“鎮”最初以軍事行政職能為主。到宋代,鎮才擺脫軍事色彩, 以貿易鎮市出現於經濟領域,成為介於縣治和草市之間的一級商業中 心,近現代逐漸引申為一級政區單位和起著聯繫城鄉經濟紐帶作用的 較低級的城鎮居民點。 城市、城鎮:只有經過國家批准設有市建制的城鎮才稱為城市,不夠 設市條件的建制鎮才稱為鎮,市和鎮的總稱才叫城鎮或市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