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台前—陡崖断裂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栖霞台前—陡崖断裂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邹占春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环境也十分复杂,不同的地质条件蕴含了不同的矿产资源。

山东作为我国有名的产矿大省,金矿资源产量和资源储备量均处在首位。

栖霞作为山东省金矿储量较丰富的地区,一直是省内外地质队勘查的热点区域。

核工业地质队在该区进行大量的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笔者通过分析区内已有地质、矿产资料,从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角度来分析说明台前-陡崖断裂深部找矿前景,希望能对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山东栖霞;金矿;地质特征;研究背景;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8)09-0102-2Prospect analysis of deep and peripheral faults in the Tai Tai fault cliff, Qixia, Shandong
ZOU Zhan-chun
(Shandong eighth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Rizhao 276800,China)
Abstract: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complex.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ntain different mineral resources. Shandong is a famous mining province in China, and its gold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are in the first place. Qixia, as a rich area of gold deposits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a hot spot for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 and out of the province. The geological team of the nuclear industry has done a lot of geological work in this area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e autho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ea for geological and mineral data, from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r other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at front - steep fracture deep prospecting prospect, hoping to help the next step of mineral exploration work.
Keywords: Qixia, Shandong;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spect
收稿时间:
2018-04作者简介:邹占春,男,生于1984年,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山东省核工业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发现了笏山、西陡崖、西沟等中小型金矿,改写该地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找矿历史。

随着“攻深找盲”工作的开展,在已有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已成当下金矿勘探的必经之路。

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发现:区内金矿床主要受NE 向断裂控制,其中台前-陡崖断裂是区内主要导矿、控矿和容矿构造,具有矿化蚀变强、纵向延深稳定的特点,其深部是开展已有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的有利区域。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北部,陡崖金成矿带东侧。

区内地层广泛分布,主要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荆山群,新元古代蓬莱群,中生代莱阳群、青山群和新生代第四系,其中古元古代粉子山群为原始矿源层。

2 矿床地质2.1 矿体特征
2012年山东省核工业地质队在台前-陡崖断裂的纵向延伸区-马家疃地区施工了两个深孔,圈定金矿体11个(史宏江,2016),除Ⅰ-1号矿体外全部赋存在台前-陡崖断裂带内,赋矿标高为+165m 至-943m,矿体产状受断裂严格
控制,总体走向28°,倾向南东,倾角21°~50°,平均厚度0.48m~4.83m,平均品位1.01×10-6~22.84×10-6。

2.2 矿石质量特征
(1)矿物成分主要为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次为褐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金属氧化物。

(2)根据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蚀变等特征,区内矿石自然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型矿石;根据其成矿地质特征及矿物组合特征,结合蚀变特征,区内矿石工业类型划分为低硫破碎带蚀变岩型。

2.3 围岩蚀变
(1)区内矿体主要产于台前-陡崖断裂蚀变带中,在剖面上矿体呈群带展布,其上、下盘围岩均为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构造角砾岩等。

(2)区内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钾化、碳酸盐化等。

受岩石构造的影响,整个蚀变具有多期性的特点,矿前蚀变主要为钾化,成矿期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成矿后主要为碳酸盐化。

3 控矿因素
3.1 原始矿源层
根据周边矿山资料研究,金矿石中多数铅的模式年龄属中、新元古代,与区内元古代岩体的成岩年代相当,而老于矿床的形成时代(燕山期);金矿中的黄铁矿δ34S 值范围
与本区古老的变质岩系的δ34S 值相近,说明矿石中的硫来源于古老的变质岩系。

(下转104页)
利于地质矿产勘探工作的进行。

地质勘探不仅仅能应用在地质找矿工作当中,地质勘探的目的可以将不同的探测目标作为调整技术方式的指导,例如矿产勘查小组一般就是和地质找矿技术进行相互结合,其目的主要是找到新的矿源,而水文地质勘察小组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地质进行开发,为后期的生产建设活动做准备,由这两个目的所形成的地质勘探过程是各不相同的,研究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但是都是属于地质勘探。

所以地质勘探是一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的技术,而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如果能够在了解地质采矿基本性质以及适时选取相应的地质勘探技术来辅助地质找矿工作进行的基础上进行地质勘探,就能够从有限的时间中寻求最大的效益,帮助地质找矿技术人员准确寻找新的的矿源。

3 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
(1)综合勘查技术。

地质矿产勘探的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主流就是将综合勘探技术与地质找矿技术来进行相互融合,这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复杂地质环境的地质勘查与探测,从综合的角度来对矿床进行勘察,帮助勘查手段之间相互配合协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地质找矿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只有将综合勘查技术的手段与实际的地质条件来进行结合讨论,才能够使得地质勘探技术与地质找矿工作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3]。

(2)地质找矿技术与现代先进技术的结合。

在进行地质勘探与地质找矿的相互结合时,如果想要真正的保证地质找矿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就需要在应用综合勘察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上相关的找矿新型技术,从成矿特点规律来进行结合考虑采取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对地质找矿技术进行改良,从而提升探测的准确性,为地质找矿技术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为找矿效率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科学合理的运用地质勘探方法。

以矿产资源市场的基本需求为准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从科学合理的基本方法入手,改变在地质找矿技术应用中的不合理布局,从探查区域和地质矿种的部分进行逐层审核,将地质找矿技术融入到整体探测形式当中,把综合地质勘查技术与多种方式进行结合,从而有效开展科学地质找矿工作[4]。

4 结语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采用综合性的勘查技术以及方式来对找矿技术的质量与效率方面来进行提高,从而能够达到保证地质找矿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地质找矿技术不仅仅可以与地质矿产勘探技术来进行相互结合,而且还可以与各项新型技术之间进行相互融合,不断地创新方法来进行研究,例如遥感技术与化学找矿、物理找矿之间的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展出更多实用的案例供工作人员进行借鉴与实施。

[1] 陈小平.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
属,2017,21:103+105.
[2] 徐乃学,周建.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研究分析[J].世
界有色金属,2017,20:97+101.
[3] 刘星岐,鲁媛,佟继.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6,17:21-22.
[4] 武宝贵,宋忠宁,王泽勇.地质矿产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技术应用研究
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1:107+109.
(上接102页)
3.2 控矿构造
研究区内金矿床分布既受NNE向断裂构造(台前-陡崖断裂)控制,又受先成基底东西向构造制约的因素,造成金矿床呈大致等距分布,而且在主矿带及其下盘支矿带上矿床呈近东西向对应出现。

3.3 控矿岩浆岩
马家疃地区与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浆岩为玲珑序列花岗岩,该序列岩石是胶东地区最发育的侵入岩之一,亦是与金成矿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的侵入岩,被称为金矿成矿的衍生矿源岩系。

4 找矿前景分析
4.1 找矿方向探析
胶东地区矿产丰富,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作用强烈,成矿类型以中低温热液脉型为主,其次为斑岩-矽卡岩型。

按照矿产的空间分布,自西向东大致分为7个成矿区带:①莱州西北部成矿带、②招远-平度成矿带、③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④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

通过山东省核工业地质队在该区开展的深部钻探结果可知:台前-陡崖断裂,走向、倾向延深稳定,矿化蚀变强,深部-1000m存在“金第二富集带”,该富集带深部未封闭,资源潜力巨大。

4.2 找矿标志分析
(1)地层中含有的破碎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是区域内直接的找矿标志;石英和黄铁矿是区域内主要的载金产物,也是形成矿床的重要标志。

(2)区域性的北东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平行断裂构造是矿床赋存的重要构造标志,较早时期的前人矿产采集遗迹对寻找金矿产地具有指导意义。

(3)高级化率、低磁场的线状串珠状异常带、低电阻带中的高压电阻率异常的地球物理特点是矿床存在的间接标志。

5结语
山东栖霞笏山-西陡崖金矿为大型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赋矿断裂为台前-陡崖断裂。

随着近年来勘探深度的不断加大,该断裂深部发现“第二富集带”,成矿潜力凸显。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树立信心,立足于实际,在现有勘探成果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在矿区深部和外围开展勘查工作,力争实现大型向特大型矿山的转变。

[1] 李士先,刘长春. 胶东金地质[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