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合集下载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2月目录一、行业发展概况 (3)二、行业政策支持 (7)三、行业壁垒 (8)1、行政许可壁垒 (8)2、资金壁垒 (9)3、管理技术壁垒 (10)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0)1、有利因素 (10)(1)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10)(2)交通条件的改善 (11)(3)政策支持 (12)2、不利因素 (13)(1)发生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风险 (13)(2)季节性风险 (13)五、行业主要特点 (14)1、周期性 (14)2、地域性 (14)3、季节性 (14)4、敏感性 (14)旅游业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产业。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旅游产业的界定为:旅游产业是由旅游服务业及与其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关联度很强,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二是具有“集群经济性”,涉及与其产业价值链相关的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会展、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需求,更加注重休闲、养生、环保的健康旅游。

旅游业在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动第三产业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一、行业发展概况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旅游业在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 次;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

2016旅游业行业分析详解

2016旅游业行业分析详解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一)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2015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

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

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

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

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

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同时旅游就业人数站总就业人数10.2%。

并且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消费和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总量为475.4万人次,分为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大类,岗位培训441.5万人,成人学历教育34万人。

岗位培训中,资格类培训39.2万人次,技术等级类培训50.5万人次,适应性培训351.8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中,中等教育14.4万人,高等教育19.6万人。

全年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272.3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4.8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4.2万人次,主管培训29.8万人次,服务员培训172万人次。

全年旅行社从业人员岗位培训91.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5.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0.9万人次,导游培训51.1万人次。

全年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58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2.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5.7万人次,讲解员培训11万人次,服务员培训22.8万人。

全年旅游车船公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12.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0.6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2万人次,司机培训7.8万人次。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1、旅游与旅游产业 42、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5(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产业定位日趋清晰 5(2)2014年旅游经济稳中有进7①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平稳增长7②入境旅游降幅收窄,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8③旅游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在线旅游、旅游地产等成为热点领域8④区域旅游更趋协调,地方旅游发展热情高涨8二、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91、行业市场规模92、行业竞争格局103、行业主要企业11(1)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2(2)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2 (3)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3(4)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3 (5)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3 (6)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14(7)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4三、行业相关政策法规15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15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16四、行业壁垒181、景区类旅游业存在自然资源壁垒182、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壁垒193、投资资金壁垒19五、风险特征20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02、不可抗力风险203、宏观经济变化的风险204、政策风险20一、行业概况1、旅游与旅游产业“旅游”从字意上来说,“旅”是外出,旅行,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位移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

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旅游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人离开生产、生活的区域,并在异地从事新的生活方式的行为。

旅游包括了行、住、吃、游、购、娱六个要素,旅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六个要素实现的过程。

旅游六要素本质上是指组成旅游产业的基本构架和产业链。

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六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其中“游”是核心,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行、食、住”,是实现“游”要素的前向关联的三个要素,“娱”和“购”是“游”的后向关联的两个要素。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5月目录一、改革突围:供给侧改革带动旅游业下一波高增长 (4)1、经济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明显 (4)2、需求爆棚,行业规模比重为何走低 (7)(1)在当下旅游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为何行业规模占经济总量比重却持续走低 (8)3、主体多元,旅游投资迎来爆发期 (12)4、供给改革,下一波行业增长引擎 (19)二、旅游+:产业融合新趋势 (23)1、“旅游+”互联网:格局暂定,细分领域或有新机遇 (23)2、“旅游+”养老:老龄化催生多元化需求 (26)(1)“新养老”受益行业分析之医疗健康旅游 (27)(2)“新养老”受益行业分析之养老地产 (29)(3)“新养老”受益行业分析之邮轮旅游 (29)3、“旅游+”教育:产品高溢价,游学市场萌生 (31)4、“旅游+”体育:全民健身,主题多样 (33)5、“旅游+”金融:渗透全产业链,满足一站式需求 (35)6、“旅游+”生态:周边游重心,形式多样化 (38)三、行业重点公司简析 (39)1、宋城演艺:演艺、娱乐靓丽增长,海外并购大幕将启 (39)2、黄山旅游:内生外延并进,资产资本联动 (41)3、中青旅:乌镇古北靓丽,恢复性增长可期 (42)4、众信旅游:内生强劲、并购加码,业绩持续超预期 (43)5、凯撒旅游:定增拓宽业务空间,打造全产业链出境服务商 (45)需求爆棚,旅游行业规模比重为何走低?我们测算了国内游和出境游人次相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人均GDP每提高1%,国内游人次提高1.1443%;出境游人次提高1.397%),验证了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显著的国际经验规律。

旅游需求端旺盛,但2000-2012年中国旅游业收入规模占经济总量比重却始终在3%-5%的低位徘徊,直至2013年才突破5%并向上攀升,我们认为,这与行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延续有关,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控制着区域核心旅游要素,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激励产品创新,旅游供给端长期匮乏“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和“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无法适应升级后的多元化需求。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7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发展现状 (7)1、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状况 (7)2、国内上市旅游企业状况 (9)三、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容量 (10)1、旅游资源丰富 (10)2、消费群体数量多 (10)四、行业竞争格局 (11)五、行业进入壁垒 (12)1、资源壁垒 (12)2、资金壁垒 (12)3、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壁垒 (12)4、品牌壁垒 (13)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13)(2)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加 (14)(3)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14)(4)行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 (15)2、不利因素 (17)(1)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17)七、行业风险 (17)1、旅游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17)2、行业季节性较强 (18)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旅游行业的监管体制为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行业内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

机构职能主要有: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地方旅游工作;制定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指导驻外旅游机构;组织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开发和保护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推动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事务;指导对港澳台旅游市场推广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指导旅游培训工作等。

国家旅游局的下级行政设置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设省、市(州)、县旅游局三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体系,负责当地旅游管理工作具体事务。

各地方旅游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的双重领导,并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 (4)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监管法规 (4)二、行业发展概况 (5)1、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5)2、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7)(1)旅游中介分工越来越细化 (8)(2)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8)三、行业市场规模 (8)1、旅游行业整体规模 (8)2、出境旅游行业规模 (9)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1)1、有利因素 (11)(1)国家对发展旅游行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产业政策支持 (11)(2)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旅游消费升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 (12)(3)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 (13)2、不利因素 (13)(1)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13)(2)旅游行业的无序竞争 (13)五、行业风险特征 (14)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4)2、市场风险 (15)3、政策风险 (15)六、行业竞争格局 (16)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旅行社进行监督和管理。

作为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等。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

2、行业主要监管法规行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有关行业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如下:。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0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与政策法律法规 (4)1、行业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 (4)2、行业法律法规及监管体制 (6)(1)相关业务许可制度 (7)(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制度 (7)(3)旅游景区门票管理制度 (8)3、行业主要标准文件 (9)4、行业政策 (10)二、行业现状及规模 (11)1、行业现状 (11)(1)国内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11)(2)我国旅游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现状 (13)2、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6)(1)互联网+旅游”概念兴起 (16)(2)资本运作促进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 (18)(3)城市区域化旅游发展迅猛 (19)三、行业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0)1、区域性特征 (20)2、季节性特征 (20)四、市场供求状况 (21)1、供给方面 (21)2、需求方面 (22)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2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6)1、有利因素 (26)(1)经济环境助力 (26)(2)政策环境扶持 (27)(3)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 (28)(4)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28)2、不利因素 (29)(1)旅游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29)(2)旅游业发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29)七、行业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 (30)1、行业竞争格局 (30)2、行业壁垒 (31)(1)政府主导壁垒 (31)(2)资源壁垒 (31)(3)资金壁垒 (32)(4)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壁垒 (32)3、行业主要公司 (33)一、行业监管体制与政策法律法规1、行业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旅游行业具有带动性、关联性、依托性、辐射性等独特的行业特点,是一项综合产业,旅游服务内容广泛,因此在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管时,也会涉及到多个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旅游、工商、质监局、发改委、卫生、食品、城建等多个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实施对旅游市场的联合监管,才能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推荐精品)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1

(推荐精品)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1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31、行政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3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二、行业发展概况 61、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62、旅行社发展概况 103、景区业务概况 13三、行业市场容量及规模 15四、行业风险特征 15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 162、不可抗力风险 163、竞争加剧的风险 16一、行业管理1、行政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对旅游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我国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业的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地(州、市)、县旅游局三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地方各级旅游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的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负责辖区内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的旅游行业协会。

对于资源类旅游项目,涉及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深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范畴。

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按不同属性,分别由建设、文物、林业、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其中: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评定和管理风景名胜区;旅游部门负责评定和管理A 级旅游区(点);文物部门负责评定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林业部门负责评定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则分别由环保、林业、农业、海洋和国土资源等部门主管。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我国,以旅游者与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游相关组织为主体,共同相互形成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内容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规范,包括各种法律、行政、规章、规则、标准、规范等,构成了旅游法律体系。

涉及公司日常经营及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二、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将构成世界经济的主体,其中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

2016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是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收入达到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下面针对2016年旅游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2016年国内游客总量达到44.38亿人次,同比增长11.4%。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

此外,旅游目的地扩大,新的旅游景点和线路的开发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其次,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2016年出境游达到1.59亿人次,同比增长4.3%。

这主要得益于人民币升值和签证便利化政策的推进,使得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加便捷。

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目的地国家,如泰国、日本、韩国等。

此外,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成为中国游客的新选择。

再次,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多的人选择自由行、深度游等类型的旅游。

此外,购物、美食、娱乐等旅游消费也得到了提升,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互联网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旅游逐渐成为主流。

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自主选择线路、预定交通工具和酒店,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销售和推广。

互联网的崛起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升级的推动以及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都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拥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在未来,中国旅游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6旅游业行业分析详解.doc

2016旅游业行业分析详解.doc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一)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2015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

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

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

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

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

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同时旅游就业人数站总就业人数10.2%。

并且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消费和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总量为475.4万人次,分为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大类,岗位培训441.5万人,成人学历教育34万人。

岗位培训中,资格类培训39.2万人次,技术等级类培训50.5万人次,适应性培训351.8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中,中等教育14.4万人,高等教育19.6万人。

全年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272.3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4.8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4.2万人次,主管培训29.8万人次,服务员培训172万人次。

全年旅行社从业人员岗位培训91.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5.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0.9万人次,导游培训51.1万人次。

全年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58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2.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5.7万人次,讲解员培训11万人次,服务员培训22.8万人。

全年旅游车船公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12.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0.6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2万人次,司机培训7.8万人次。

【最新版精品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最新版精品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2016年最新旅游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16年最新旅游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

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

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

2010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

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

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国务院把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行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58万人次,增长3.44%;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增长5.78%。

出境旅游人数7025万人次,增长22.42%。

国内旅游人数26.4亿人次,增长13.2%,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人民币,增长20.1%。

展望2012年,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格局。

全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9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同比增长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2%;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同比增长6%;出境旅游人数7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

旅游业总收入2.57万亿元,增长14%。

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

三、出境游继续高速增长2011年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出境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旅游景区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3月目录一、边际成本极低,游客增长带来利润率提高 (4)1、政府分成既是最大成本,也是提价之源 (4)2、固定成本相对有限,一线景区已过盈亏平衡点 (7)二、高铁贯通+周末休假2.5天=核心景区第二春 (8)1、收入增长带动旅游行业高景气且向上弹性足 (8)2、交通改善将大幅释放有效需求 (10)3、周末游有望兴起,缓解景区节假日压力 (13)三、政府指导定价,下半年或再迎提价窗口 (16)1、我国优质景区资源稀缺、价格不贵 (16)2、下半年景区将迎来门票提价窗口 (18)3、景区议价能力将拓展到其他领域 (20)四、需求爆棚有望倒逼景区新一轮实际扩产能 (21)1、引导周末游,游客密度向美国靠拢 (21)2、景区再开发,或引发融资预期 (24)五、相关企业简析 (25)1、黄山旅游:吐故纳新,看山不是山 (25)六、风险因素 (26)①高铁贯通与周末休假2.5天共同作用,国内游客将向一线景区集中。

②资源型企业将持续获得资源议价,并将在下半年迎来提价窗口。

③景区边际成本很低,游客增长将带来利润率显著提高。

④在游客量达到一定水平,景区公司或被迫通过开发新景区/扩建索道的方式扩产能,带来融资预期。

⑤建议选择机制好(精选民营机制/国企机制得到长效改善/具备融资需求)、资产质量好(受益高铁和周边游较充分的山岳型景区或拥有门票/索道/环保车等垄断资源)的公司,如黄山旅游、宋城演艺、中青旅、三特索道等。

高铁贯通+周末休假2.5天=核心景区第二春。

主要城市到核心景区的距离缩短(如北京-泰山、黄山,上海-黄山,成都-峨眉山),路途时间上与城市周边趋近。

周末休假2.5天政策有望扩大游客周末游览半径,部分假日旅游目的地(黄山、桂林、峨眉山等)成为周末游目的地。

这将导致游客向一线景区集中。

边际成本极低,游客增长带来利润率提高。

①景区可变成本主要是给政府的分成,一般门票分成40-50%,索道每张5-15元;②固定成本主要是索道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包括折旧(50%左右),员工工资及相关福利费、保险、公积金(20-30%),水电、修理及物料损耗、检测(15-20%),伙食、燃料等其他杂费(6-8%)等。

2016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景区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及产业政策对 (4)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容量、特点及发展趋势 (6)1、行业发展现状 (6)2、行业市场容量及规模 (8)3、行业特点 (10)(1)周期性较弱 (10)(2)季节性较强 (11)(3)敏感性极强 (11)(4)区域性 (11)4、行业发展趋势 (12)(1)智慧旅游 (12)(2)旅行路线由短途到长途发展 (12)(3)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12)(4)旅游中介分工越来越细分 (13)三、行业竞争格局 (13)四、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5)1、吐鲁番火焰山旅游股份公司 (15)2、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5)3、安徽马仁奇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6)4、那然生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6)5、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6)6、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17)五、行业风险特征 (18)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 (18)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8)3、旅游政策变动的风险 (18)4、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风险 (19)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

按业务种类的不同,可将旅游活动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国内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国内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一、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及产业政策对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旅游行业内主管部门简介及职能概况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7%的增长。

东北亚主要目的地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增长分别为29%、24%和17%。

中国香港,实现8%的国际游客到访增量。

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增长3%,前往非洲的国际游客增长2%。

2014年法国、美国、西班牙和中国位居国际游客到访量前列,其中中国以5560万人次国际游客到访量,稳居第四位,但同比出现10%的下降。

预计全球范围内国际游客到访量从2010年到2030年,将以年均3.3%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18亿人次,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将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长,是发达国家年均2.2%增速的两倍。

预计到2030年新兴经济体的目的地市场份额将占据全球旅游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达到57%。

含中国在内的新兴目的地旅游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旅游爱好者继欧洲、北美等热门目的地之后普遍关注的旅游景点。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花费达到12450亿美元,同比增加3.7%。

旅游外汇收入方面,中国和英国分别有所提升,位居第三和第七。

墨西哥重新进入国际旅游收入10大目的地国家,位居第十。

中国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跻身全球旅游收入前十,分别以508亿美元和384亿美元列居第五和第十。

亚太区2014年旅游收入达3770亿美元,剔除外汇波动和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加达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7%。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市场,海外花费同比增加27%,达1650亿美元。

由于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币汇率坚挺、旅行设施改善和出境旅游限制减缓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游客创造了全球旅游收入的13%。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7%,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8%。

其中,在线旅游投资不断升温,前三季度在线旅游企业投融资额超过450亿元,是2014年在线旅游投融资的2.4倍。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国家统计局2015年10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旅游行业一般要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

据最新的统计显示,我国2015人均GDP已达到8280美元,已进入度假游爆发期。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2013-2015年是我国休闲旅游业一个极为重要的推广阶段,我国人均GDP达到7589美元,已经步入了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八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基本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消费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这是我国目前休闲社会发展的基础。

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型的社会为主导,意味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休闲业因为进入了我国公民的主流价值观,进而生活方式也发省了改变。

2014年我国休闲相关产业规模约为3.6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占GDP的5.7%。

我国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31元,同比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99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54元,同比增长9.5%。

在国家统计局10月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在居民全部消费支出中,反映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体现发展与销售需求的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项支出的比重则迅速上升。

代表城乡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也分别下降到35和37.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进入富裕阶段。

数据的变化说明居民生活方式已有所改变,告别了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而逐步进入到休闲型消费阶段。

据《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预计,2015年我国休闲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中的生力军。

中国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中国目前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尤其在多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会呈现更快的趋势。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微增,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

1、入境游我国入境外国客源市场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2015年1-9月份入境外国游客(除港澳台)人数1899.97万人次,同比微降1.11%。

亚洲市场依旧是主要客源市场,入境人数1213.56万人次,同比增加2.59%,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3.87%。

其中:韩国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入境人数328.68万人次。

除亚洲和美洲市场略有增长,其他各大洲的入境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欧洲市场降幅最大,比上年下降12.55%,非洲市场下降2.37%。

外国入境过夜游客在我国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10天,比往年有所延长;人均天花费为289.4美元,欧美游客消费居前。

作为入境旅游的主体市场,我国港澳台客源市场较往年有所提升,2015年1-9月份港澳台游客人数7981.99万人次,同比增加5.81%。

香港游客人数居首,为5878.79万人次,同比提升4.33%;澳门游客为1694.94万人次,涨幅最大,同比增加12.09%;台湾游客略有增加,同比增加2.91%。

数据显示,入境游客中57%为自由行,跟团比例为30%,其中三分之一的游客有商务和休闲双重需求。

2、出境游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破亿,达到1.07亿人次,同比增长19.49%。

2014年占据国内出境旅游目的地前两位的依然是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分别占总量的39.94%和26.89%,70%的国内游客以港澳台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出境至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国内游客为3100万人次。

2015年1月至11月间,我国旅行社出境游营业收入为1331.33亿元,同比增长15.05%,营业利润为64.03亿元,同比增长7.6%。

根据出境游消费分析数据显示,出境游游客以80后、90后为主,此类人群对互联网上旅游信息掌握较为及时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出境游提供便利。

主要游客来源地以一线城市为主,上海为出境游游客主要城市,占比24.42%。

我国游客出境游多以近程为主,亚洲市场为除港澳台以外的主要出境市场,占比达到65.4%,其余依次为欧洲(11.7%)、非洲(9.4%)、美洲(9.0%)、大洋洲(3.9%)。

其中,赴非洲游客同比增速迅猛,达到80.9%,大多数游客因为非洲种群丰富的野生动物吸引而选择赴非洲旅行。

另外,赴大洋洲游客同比增速也达到24.3%。

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是游客关注度极高的目的地,出国旅游规模的65.4%,其中,日韩游游客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8%和43.3%。

各国针对第一大旅游客源国中国在2015年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签证优惠政策,争抢中国出境游游客。

中国已和99国缔结涵盖不同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37个国家签订59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36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11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

预计2020年,将有2亿中国游客赴海外旅游。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1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要打开国门,让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在国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

2015年12月1日IMF宣布人民币加入SDR,这意味着人民币作为通用货币将可以直接在境外旅游、购物,进一步刺激了国民出境游消费。

在中国出境游游客中有53.6%以避税购物为主要目的,平均用于购物的费用占人均境外消费的5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