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

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01生产效率偏低,产品外销受阻
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单位产量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产茶成本较高,产茶效率低下。

有效劳动力不足,种植分散,生产、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都不利于中国茶叶生产效率的提高。

此外,中国茶叶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口的比例在不断降低,外销的压力在持续增加。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茶产品质量不佳。

部分茶农、茶企业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导致最终生产的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当日本、欧盟等地区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提高后,中国茶叶出口遭受国际贸易壁垒限制;二是茶产品竞争力不足。

其中绿茶红茶缺乏品牌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不及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花茶等品种在国外消费者需求不及绿茶等传统茶类,出口均价较高导致其价格竞争力丧失。

02市场分布集中,贸易风险增加
中国茶叶进出口地区分布广泛,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但整体来看仍然偏高。

2017中中国从斯里兰卡和印度进口的茶叶占五成以上,出口到摩洛哥和香港的茶叶多于40%。

中国茶叶进口市场过于集中会增加贸易风险,当主要来源国的茶叶产品遭受自然、经济或政治因素的影响,产品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时,其茶叶贸易不仅难以满足进口需求,进口茶叶的安全性水平也会下降。

高集中度的出口市场会使中国茶叶出口对部分国家或地区市场产生高依赖性,同样会加大贸易风险,当主销国(地区)由于经济或政治原因,从中国进口茶叶规模骤减时,由于在短时间内寻找到需求量相当的出口市场的可能性很小,中国茶叶将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和损失。

另外,中国茶叶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国家,其消费能力偏低、局势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茶产业盈利空间的提升,中国茶产业亟需拓宽在消费水平更高的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

03价格市场混乱,出口结构不当
近年来中国茶叶价格全线上涨,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商家的竞争手段造成的。

茶叶掺假行为和严重背离茶叶实际价值的商业炒作,导致茶叶市场价格虚高且混乱,不利于中国茶叶市场的稳定。

中国出口的茶叶多为原料茶和中低档茶,在低端茶叶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更高品质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足。

中国出口的茶叶中绿茶占据80%以上,然而国际市场消费的主要茶类是红茶,中国茶叶出口偏离了国际市场需求,变相削弱了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04行业创新不足,消费空间有限
目前中国茶产业在生产种植环节产生的效益较低,产值增长潜力有限,要想保持未来茶产业产值的增速,除了提高单产效益外,还需从新产品研发、加工、品牌化宣传和茶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然而中国茶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创新意识缺乏,产品类型单一,
往往只经过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在与其他国家优质茶叶的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

再加上各种新型饮料如蔬菜饮料的出现,茶在饮食中的地位将会遭到冲击。

另一方面,与其他茶叶消费大国相比,中国茶叶人均消费水平较低,茶叶消费群体存在中老龄化特征,若不创新出新式茶饮,将很难带动中低年龄段消费者的增加。

如何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茶方式,挖掘茶叶消费潜力,扩大消费人群,提升茶叶人均消费水平,是茶产业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01提高产茶效率,保证贸易质量
为提升中国茶叶的生产效率,应注重研发和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和相关种植新技术,改变传统的茶叶种植方式,实行标准化种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茶叶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另一方面,加强茶园基本建设以及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绿色茶园种植面积,并严格制定农药使用标准,减少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产品,改善茶叶品质,以突破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与此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培育“现代茶农”。

从而做到兼顾茶叶产量和质量,逐步实现由产量大国向质量大国的转变,拉动茶叶出口,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02拓宽销售渠道,开拓新兴市场
中国茶产业存在着供给量与消费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产大于销的矛盾较为突出。

在“互联网+”时代,茶产业如果继续依靠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将难以实现利润空间的扩大,需要创造新的销售模式。

对此,应把握网络这一渠道,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扩大茶叶消费群体,减少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贸易风险。

将门店销售与线上销售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保证网络销售质量,丰富各类服务,注重线上茶文化的推广与建设,通过“互联网+茶”的模式来激发茶产业新活力,改善中国茶叶出口状况。

03调整出口结构,优化贸易环境
国际市场消费以红茶为主,而低质低价绿茶在中国茶叶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其目前的茶叶出口结构并不合理。

对此应顺应国际消费需求,在提升绿茶质量、继续保持绿茶出口优势的同时,鼓励红茶、特种茶的出口,逐渐提高其出口份额,为其在高端茶叶市场竞争开辟道路;此外还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茶叶出口的竞争秩序,治理恶性竞争行为,稳定茶叶价格市场,为中国茶叶出口营造良好环境。

04推动行业创新,创造品牌效应
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数量多,但大部分规模偏小。

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对市场调研不够,难以根据消费者偏好生产适销对路的茶产品,加上企业之间往往互相模仿,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这对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拓展中国茶产业消费空间,应注重创造新的消费模式,推动茶产业多元化发展。

例如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种茶、采茶、亲子茶艺等茶旅休闲产品,让茶产业真正走进人们生活。

另一方面,发展茶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充分根据各类茶的特点、功效来创新茶叶精加工方式,提高茶产品附加值,生产茶酒、网红茶饮等各类新型茶产品以满足各年龄阶段消费者需求。

除保证出口茶产品质量之外,更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倡茶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打造“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积极与国际茶叶组织进行交流,传播中国茶文化,让世界加深对中国茶叶的了解,促进中国茶叶产业的全面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