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基质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类蔬菜基质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1、育苗前准备
(1)育苗设施
冬春季育苗要在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内进行,棚室内外覆盖一膜一网。

在床面上铺一层厚塑料膜,或在棚内设置育苗床架。

(2)穴盘
选用54厘米×28厘米、32孔(4×8)的穴盘。

使用旧穴盘时,应对穴盘进行清理、冲洗、晾晒及消毒。

(3)基质
自配育苗有机基质:可采用草炭、蛭石与珍珠岩以3:1:1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加入适量复合肥。

1立方米基质加入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50g或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50克搅拌消毒。

配制好的基质持水量在65%左右,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状态。

商品基质:从基质生产厂家购买的穴盘育苗基质。

2、装盘与播种
(1)装盘
将准备好的基质倒入穴盘中,用木板条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中都装满基质,将4-5个穴盘垂直码放起来,顶上放一支空盘,手捎用力均匀地向下按压,再将穴盘整齐摆放到育苗床上,使基质装盘后各个穴格界限清晰可见。

(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0-60℃温水中,不断搅拌种子20分钟,水温降到
室温停止搅拌,然后再水中浸泡8-10小时,漂去瘪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滤去水分,即可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25℃左右。

(3)播种
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

在每个穴孔的中央压下
0.5-1厘米深,把种子平放入穴孔,每穴一粒,后用细小的基质覆盖种子。

将穴盘排放到苗床或床架上,喷水至穴盘底部渗出水,然后再穴盘上覆盖一层地膜,同时外面加盖小拱棚。

3、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

在播种后出苗前,密封大棚以提高棚内的温度,促进种子尽快出齐苗。

当有60%的种子子叶出土,应及时揭去浮面的地膜,同时打开大棚两端的门和两侧的塑料薄膜,把大棚的温度降到25-30℃。

待出齐苗后,尽量将温度控制在白天25℃左右,夜间
15-18℃。

如果苗出土时有“带帽”情况,可在早上湿度较大、种壳较软时及时人工脱除。

(2)光照管理。

连续低温阴雨雪天,可通过反光幕、增设白炽光灯等方法补充光照。

(3)水分管理。

早春季节天气阴晴不定,温度、湿度相差都很大。

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时,要注意及时补水,一般基质表面发白时就需要补水,每天视情况淋水1-2次。

而在寒潮入侵、阴雨绵绵的时候,即应严格控制水分,视情况少淋或不淋。

如逢久雨初晴,棚内气温升高快,地温相对较低时,幼苗易发生生理性缺水,叶片凋萎,此时应采用叶面喷雾补充水分,并适当遮荫,揭膜通风降温,缓解萎蔫,促使
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蚜虫。

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厘米×4O 厘米),其上涂1层机油,每亩悬挂30-40块。

中、小棚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化学防治:猝倒病可选用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或多菌灵500倍液喷雾;立枯病可选用70%敌克松800倍液喷雾或10%立枯灵500倍液喷雾;蚜虫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4、炼苗和移栽
在“二叶一心”后要注意及时进行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

在定植前7-10天逐渐降低苗床温度,逐渐打开大棚四周薄膜,注意炼苗时不要过度。

经炼苗后的秧苗应及时移植到大田,由于不同瓜生长发育特点及对环境要求不同,适宜的苗龄要求也不同。

具体如下:黄瓜苗龄30-35天,3-4片真叶;冬瓜苗龄30-35天,3-4片真叶;南瓜苗龄20-25天,真叶3-4片;蒲瓜苗龄20-25天,真叶2-3片;丝瓜苗龄20-25天,真叶2-3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