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及自然保护法规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WWF在我国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员培训上。 WWF—Hong Kong每年都为我国培训数批自然保护 区管理人员。 1996年WWF在北京建立了办事处。
5. 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简称ICF) 1972年成立,本部设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巴拉布。 建有较为现代化的鹤类饲养基地,主要致力于支 持、帮助各国从事鹤类保护和研究,并进行保护 鹤类的宣传教育和人工繁殖鹤类的工作。
4.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 背景
该协定于1981年3月3日在北京签定。本协议共六条, 有效期15年。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两国双方共同制定候鸟保护, 研究计划,禁止捕猎候鸟和拣蛋,互相交换有关候鸟 的研究资料、刊物,探讨防止危害候鸟及其栖息环境 的方法,并根据本国的法律设立候鸟保护区。
该协议列出了需加保护的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迁徙 的候鸟,共计227种,名单列在协议的后边。
二、国际自然保护公约
1. CITES公约 2. Ramsar公约 3. 世界遗产公约 4. 生物多样性公约 5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
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约(CITES公约) 1973年2月12日至3月2日的会议上 通过,也称华盛顿公约。 公约产生的背景 公约的目的和作用 公约的主要内容 公约的实施和成就 我国执行公约的情况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简称IUCN
IUCN
1948.10.5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 创立。其性质是为有效地保护自然和自然 资源而建立的一个国际性自然保护的领导 机构。其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具体工 作由秘书处负责。IUCN的秘书处设在瑞士 日内瓦附近的格兰德城(Gland)。 IUCN现有6个专业委员会和3个中心。 专业委员会为:生态系统管理、教育与通 讯、环境策略与规划、环境法律、国家公 园与自然保护区、物种生存专业委员会。 中心为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环境法律中心 和自然保护开发中心。
UNEP主要成就
蒙特利尔议定书 巴塞尔公约 海洋哺乳动物保护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公约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UN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
UNESCO在自然保护方面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人与 生物圈”计划。 MAB计划是UNESCO 1971年起在世 界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 全世界已有113个国家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 会,到1990年有72个国家的283个保护区加入了生物圈 保护区网。 1978年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并在 中科院设立了秘书处。我国先后开展的人与生物圈项 目达17项。有14个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 区”,即卧龙、梵净山、鼎湖山、武夷山、长白山、 锡林格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 目山、茂兰、丰林、九寨沟等。
已开展的工作包括保护美洲鹤:加拿大鹤代孵 美洲鹤。进行鹤类的无线电遥测,结合卫星定位 研究迁徙路线。
与我国关系密切,在丹顶鹤的研究与保护、三 江平原鹤类航调、黑颈鹤的调查、人员培训、 贵州草海保护等项目上与我国有关单位进行了 良好的合作。
6. 世界雉类协会
(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
for Animal Welfare, 简称IFAW)
成立于1969年。创始人是加拿大的Brian Davies。成立目的是为了保护加拿大东海岸上 的海豹。 目前已在世界的10多个国家建立了办事处,支 持者超过180万人。工作范围扩展到动物保护 的许多领域。 IFAW的宗旨是:推广公平而仁慈地对待动物 的观念,改善动物的生态环境,拯救濒危物种, 制止残杀和虐待动物的行为。 1993年调查中国的“活熊取胆”问题。 1997年在北京建立了办事处。
3. 世界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1972年 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会 议上通过的。 宗旨是保护世界杰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编制世界遗产名录,建立世界遗产基金
4.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 (1)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对资源的持续利用。 (2)促进公平合理地分享由自然资源而产生 的利益。 该公约的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该公约的 最高管理机构为缔约方会议(CoP)。 CoP由 各政府代表组成。其职责为:按照公约所规 定的程序通过本公约的修正案、附件及议定 书。
2. 拉姆萨尔湿地公约(Ramsar)
全称为“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 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971年缔结于伊朗的拉姆萨尔。主要目的 是防止湿地损失,有效地保护湿地。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要保护各自领土内的 实地,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应包括实地保护 计划;每个缔约国至少需指定一处湿地,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中;各缔约国在其 境内应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促进湿地的有 效保护。 我国1992年7月加入该公约。并把鄱阳湖、 洞庭湖、向海、东寨港、青海湖、扎龙、 米浦列为世界重要湿地。
IUCN的主要成就
宗旨:促进世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Red Data Book & Red List CITES Convention Conservation Monitor Center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简称UNEP)
成立于1973年1月,现有成员国139个,总部设在内罗 毕。UNEP下设理事会,由58个理事国组成,为最高的 权利机构。UNEP总部设有秘书处及其它有关的机构,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4.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Hale Waihona Puke for Nature, 简称WWF)
成立于1961年,是一个致力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并 资助野生生物保护项目的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 的格兰德城(Gland)。WWF设有理事会, 在世界许 多国家WWF都设有分会。
自成立以来, WWF已拨款资助在100多个国家开展 的数千个自然保护项目,其中多数是物种保护项目。 1979年9月,我国与WWF签署了《关于保护野生生 物资源的合作协议》。1980年6月签署了《关于建立 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议定书》。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 及自然保护法规
一、国际自然保护组织
Putting the science into action
1. IUCN 2. UNEP 3.UNESCO 4.WWF 5. ICF 6. WPA 7. IFAW
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又称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UNEP的任务是,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状况保持警觉,对 各种环境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取得的数据对环 境问题进行评价,以促进改善环境的行动计划和具体 活动,从而引导世界环境的健康发展。 UNEP的活动内容包括全球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环境管 理行动计划和各种支持性措施。UNEP的环境监测系统 提供来自全球各个监测网络的资料,为环境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是一个致力于鸡形目鸟类研究和保护的国际自然保护 组织。 成立于1975年,总部设在英国的里丁市Child Beale庄园内。 现有四个学科委员会: 凤冠雉专家组 鹑类专家组 雉类专家组 松鸡科专家组
在全世界有13个分会。我国于1991年秋加入,秘书处 设在北京师范大学。
7.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内容
(1)各缔约方应该编制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 用的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或按此目的修改现有的 战略、计划或方案。 (2)尽可能并酌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持续利用 纳入到各部门和跨部门的计划、方案或政策之中。 (3)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让提供遗传资 源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切实参与有关的研究。 (4)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促进并推动提供遗传资源的缔 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公平的基础上优先取得 基于其提供资源的生物技术所产生的成果和收益。 (5)发达国家缔约方应提供新的额外资金,以使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能够支付因履行公约所增加的费用。 (6)发展中国家应切实履行公约中的各项义务,采取 措施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