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仿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仿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37分)
1.(2018·江苏)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

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

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

3%,较2016年的79。

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

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

8%,较2016年的17。

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3。

(2018•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4。

(2018•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5。

(2018•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

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6。

(2018•天津)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7。

(2018•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D
【考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语段意思是偏见的作用.做题时先要读懂语段,理解语段.最后一句,“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意思是需要有一定的偏见。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做题关键是理解语段意思,顺着语段内容分析,而不是自以为是.
2。

【答案】(1)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考点】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⑴从两段的段首位置提取关键词即可.
⑵对消息评述,可侧重优点及存在问题。

要注意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于科技相关的词语。

故答案为:⑴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⑵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材料的阅读和概括能力.应掌握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重点关注导语的位置,即段首.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材料的评述能力。

要结合现实,针对材料,发表观点。

3.【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

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做本题时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

故答案为: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点评】考查口语和书面语转换能力.(1)口语是听和说的语言,所以要求快,讲求效率,用词范围相对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现象,还会出现一些嗯、呃之类的废话;(2)书面语是写和看的语言,这可以给人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推敲和琢磨.
4.【答案】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
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考点】语言得体,近义实词辨析
【解析】【分析】参与事件,关注热点,所以把“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关爱者”改为“关注者”;而“打探者”在此含有贬义,所以改为“知情者";征询,征求询问,宾语不能是线索,改为“征集”;“等着”是
口语,不符合启事语体,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故答案为: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且要求语体风格一致,增强了试题难度。

5.【答案】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降至”或“将临”。

【考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分清谦敬词。

①“教书"为客观叙述,“从教”有敬意.②“光临”为敬辞不能用于"我“.③“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

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即别人赠送给自己东西时,一般要说” 谢谢惠赠!”此处为我送上,所以“奉上”“奉通”或“敬赠"更好。

④“先睹为快”意思是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表现人的急切,说先生急切要看,不合适.⑤“快来了"太过口语化。

故答案为: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降至”或“将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平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

(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解.(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6。

【答案】①震慑
②采纳
③首当其冲
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考点】语言得体,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逻辑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段的修改能力。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如“震慑"指震动使害怕,用在此处不合适,可改为“震撼”。

“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多指主动性行为,此处是要求别人接受的,不准确。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被误用为首先应当做某事了。

“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这两句中,“只有……才”和“就能”说法太绝对,存在逻辑错误.
故答案为:①震慑
②采纳
③首当其冲
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点评】本题融应用文、词语、成语、病句、语言得体等多个考点于一体,是一道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题目,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的考查形式。

7.【答案】垦四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考点】仿写句式,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仿写题首先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其次,题干要求通过三个词语总结概括中国某种精神,因此在选词时需要选择能体现同类精神的词。

【点评】本题不仅要求句式相同,还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并且体现了中国核心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