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确保临床
输血安全
【摘要】针对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简单论述,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方式。
针对医院血库管理的内容与要求,提出规范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医院需要细节管控各个环节,强化血库管理的重视程度。
以流程管理、人员管理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为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临床输血安全
医院血库存储着不同类型的血液,同时也连接着血站与使用单位,是血站与使用单位的重要纽带。
医院血库与患者输血安全、生命安全具有密切关联,涉及多学科内容与多项技术措施。
医学血库的规范化管理,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
但是由于医院血库管理的内容较多,任何一个小细节差错均可能会造成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升,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也需要持续创新、改进血库管理方式,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在满足临床供血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医院诊疗质量,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救治体验。
1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1确保血液储存的规范性
血液在人体中流动,是确保人体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
很多患者由于大量失血需要及时输血治疗,这时候血液的安全性则会直接影响患者救治的安全[1]。
医院需要结合患者的血型及血液需求量及时补充,给与急救治疗,否则患者可能会具有生命危险。
医院血库作为储存血液的重要场所,其中的血液制品存放具有较高要求。
在储存方式不当,管理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则易于诱发各类问题,直接影响着患者输血的安全性,故而需要引入规范化的管理理念,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血液储存的安全性与血液应用的有效性。
1.2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近年来各类输血事故频频发生,对患者安全与社会稳定会造成不良影响,故
而需要提升血库管理的重视程度。
加强血库的规范化管理,即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诊疗质量的重要方式[2]。
医院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血库管理制度。
加强血库基础建设与专业人才配置,确保各项血库管理制度
能够落实到位,规范血库输血管理制度,科学用血,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2.1确保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
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需要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
管理规范》中对医院血库的房屋设施及布局的要求,清晰设置清洁区、半清洁区
以及污染区,确保血库面积充足、满足要求[3]。
在血库中划分具体的血液储存区、血液发放区、血液检测区及医疗废弃物处置区等,且将人流与物流区分开,保证
各个工作范围内的清洁度能够达到Ⅱ类环境的标准要求,医院血库必须远离污染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技术设备与设施难以满足当前医院血
库管理工作的需求,医院需要完善血库基础设施,为血库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奠定良好基础[4]。
比如可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血库数据化管理平台,对血库中数据实施动态化管理,结合具体管理要求制定多个信息化管理模块。
通
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多个部门的信息及时交流,有助于主管部门开展监督工作,
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无偿献血活动的开展,是提升血库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有效
路径。
2.2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
医院血库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且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均需
要清晰自身工作的内容、流程及责任,落实“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各项工作
操作完成后,均需要细致检查且签字确认,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需要及
时处理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血液应用流程的管理,主要划分为血源管理、配血管理、发血及用血管理,
输血感染及副反应的管理。
在血液管理期间,需要严格根据规范流程检查血源的
外观、包装口密封情况,采血时间及使用期限等,细致核对患者的信息资料、剂
量等,确保各项数据核对无误。
配血管理中,需要对患者的既往输血记录、传染
性疾病发生情况,输血期间反应及血液指标等信息进行细致检查,且在冰箱中储
存管理血液标准,在7-10d后再次检查。
发血之前,需要再次细致核对患者的姓名、血型及输血号等,对血袋的密封情况,浓缩红细胞状态等进行检查。
观察冰
冻血浆与冷沉淀内是否存在絮状沉淀物,在信息核对均无误的基础上,发放血液。
在发放血液后,依然需要动态掌握血液的流动应用情况。
发血时相关负责人员需
要将数据纳入到电脑中,便于后续查询。
临床用血需要严格根据《临床输血管理
办法》、《临床用血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且记录清晰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等,合理、规范应用每一份血液资源[5]。
2.3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人员素质
医院血库规范化管理中,工作人员作为主要的操作者与制度的执行者,其个
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规范化管理意识及职业素养,均会直接影响血库管理的
效果[6]。
医院需要积极培养血库管理的专业人才,确保血液管理的规范性、科学
性及有效性,为医院的持续发展也能够奠定良好基础。
其一,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比如可以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入的方式,从外
部招聘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内部也需要定期开展血库
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知识讲座活动,介绍相关的问题、影响因素,规范化管理的具
体流程,计算机系统操作的方式等。
在每一位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均需要接受系
统化的培训,在培训期满且技能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方可上岗。
其二,需要引入考核机制。
比如在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活动的基础上,为血库
管理人员进行机能考核,若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成绩不合格,则会直接影响其晋
升资格、薪资等。
日常管理中还可以引入激励机制,给与工作质量较好、工作效
率较高的人员嘉奖,比如旅游嘉奖、带薪休假嘉奖、外出学习嘉奖等等;给与工
作质量较差的人员处罚,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尽可能降低血库管理中不良问题
的发生。
3小结
血库管理是一项复杂性工程,各个阶段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均会影响整体血液管控的效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血库的规范化管理,能够充分、规范应用血液,缓解血液资源短缺问题,且有利于降低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发生率,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及救治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现代医疗改革的环境下,医院需要全面提升血库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详细、深入调查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改进管理模式,提升血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聪,李营,吕翠,等.基于闭环输血信息管理和血库前移构建手术用血智慧管理体系[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09):949-951.
[2]余桂华.曲靖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督查回顾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5):162-164.
[3]林秀华,苏增标,施美蓉,等.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4):117-120.
[4]李代红,刘伟.天津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09):1056-1059.
[5]金晶纯,李晓丰,郝一文,等.辽宁省临床用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08):891-894.
[6]袁青松,徐胜春.血液储供科管理工作在血站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研究[J].健康之路,2017,16(09):223-223.
作者简介:陈丹丹(1986.10-),女,土家族,贵州印江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护师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