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能借助课文提供的内容进行扩展的创作。
3.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父母对巴迪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题谈认识。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入这个爱的故事,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认识,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你发现了什么吗?(引号、反义词、极端)板书:母亲鼓励父亲批评。
“极了、透了”这两个表示极端的词语更让人觉得悬殊太大了,一个把人夸到了天上,一个把人贬到了极点。
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题目,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出味道来。
再读课题。
2.复习交流: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巴德·舒尔伯格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出示课件:进行补充。
过渡: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还是让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七八岁的故事吧。
二、品读“童年的故事”
导学目标一(独立学习)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母亲的评价、父亲的评价、我的表现…
a.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找出来的语句?
b.指名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很用心地读了课文。
如果“童年的故事”变成这样,大家来欣赏一下:老师用简单的语句来概括这个故事,只用上人物的语言描写,忽略其他描写。
可见咱们学习语文,不能只读读课文,了解大致意思就行了,文章中的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揣摩的。
导学目标二(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品读“童年的故事”。
(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语句,来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感受母爱的慈祥。
出示语句: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
a.指名读,评价,抓神态“亮亮地、兴奋地嚷”感受母亲的激动、开心、心花怒放。
母亲眼睛亮亮地,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b.抓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感受母亲的惊喜,难以置信,觉得巴迪了不起。
c.抓动作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感受母亲不停地赞扬巴迪,爱巴迪。
d.指导朗读: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我们都可以感受她对巴迪热烈、浓浓的母爱,现在你就是巴迪的母亲,请你夸夸巴迪吧。
e.母亲这么热情洋溢的赞美巴迪,他会怎么样呢?
f.出示: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抓神态“腼腆”感受巴迪的难为情,不好意思。
引导读: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抓“整个下午”、“认认真真”“最漂亮的花体字”感受巴迪的期望、自豪。
我在自豪感中、焦急中急切地盼望父亲早日回来,因此他觉得时间过得那样缓慢,每分每秒都是那样漫长。
引导读: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读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读:整个下午巴迪都怀着自豪感期待父亲的回来。
等啊等啊,终于到了七点钟------
巴迪屋里不停地转来转去,都已经七点一刻。
-------
巴迪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一直到七点半。
-------
快到八点时,巴迪的父亲终于来了巴迪紧张极了,他如愿以偿了吗?盼来的却是什么?这就奇怪了。
母亲的一句精彩极了,折射着母亲慈祥的爱,这份爱使巴迪一个下午都很自豪开心。
父亲却说糟糕透了,伤透了巴迪的心。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难道这样也是出自爱吗?父亲的爱体现在哪里?
(4).感受父亲严厉的爱。
a.分角色朗读,感受父爱的严厉。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抓“扔”体会父亲对巴迪的批评是毫不留情、冷酷、无情的。
抓“糟糕透了”体会这首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让他别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不知天高地厚。
抓“并不退让“体会父亲坚持自己的看法。
好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的。
指导朗读:读好反问句。
父亲的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对巴迪确实很苛刻。
可是,透过父亲无情的话语背后却可以看到一颗关爱巴迪的心。
父亲的良苦用心,七八岁的巴迪能理解吗?他听了以后会怎么样呢?
b.出示: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关注这几个动词,感受到什么?正所谓“期望越大。
失望越大”,联系上下文,此刻巴迪会想什么呢?
c.换动作词语,理解14段。
我(跑)出饭厅,(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到床上痛哭起来
(5).学习课文写法,当堂进行小练笔
出示练习: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
(2)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
(3)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三、感悟“我的认识”
1.出示导学目标3(探究学习)
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2.出示语句,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朗读。
理解这句话意思。
(比喻句,在生活中既不骄傲也不自卑。
)
3.成年后的巴迪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爱,于是他说: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4.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师引导理解父母之爱,反复回到感悟句,让学生大声读出自己的感受:
爸爸、妈妈: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
老师:我从心底里知道…
四、总结全文
播放视频:孩子们,正如一棵小树要茁壮成长,它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园丁的修枝剪叶。
我们的成长也如此,我们既需要父母的鼓励,也需要他们的批评提醒,无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今天学完了这课,相信同学们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父母无论什么样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课后请同学们也将自己的故事,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来写下来。
板书设计: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父亲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