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节奏密码-休止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奏密码-休止符》
【教学内容】
人教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麒麟的节奏密码》第4课《节奏密码-休止符》
【教材分析】
《节奏密码-休止符》是人教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麒麟的节奏密码》第4课乐理课。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值的休止符的特点,并能通过唱打来表现休止符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唱打节奏感受不同时值的休止符的休止特点和休止符存在的意义。
(二)艺术表现
通过演唱、拍打等多种形式表现休止符节奏的时值,掌握休止符的演唱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或乐器去表现休止符节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唱打不同的休止符节奏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拍打等多种形式表现休止符节奏的时值,掌握休止符的演唱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或乐器去表现休止符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 同学们,“0”这是什么数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零,零的意义是什么?
预设: 回答问题。
教师:在音乐中也会出现“0”,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节奏的奥秘。
《节奏密码-休止符》书写板书《节奏密码-休止符》。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教师:下面我们首先认识一下全音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下面我们打一打,唱一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分别唱一唱,打一打。
预设:唱一唱,打一打。
教师:接下来我们走进农场,听听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唱歌的呢?
教师:边打节奏边模拟演唱。
预设:模拟演唱。
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两首歌曲,在学唱之前先跟着老师认识一下节奏,打一打。
教师:边打节奏边朗诵歌词。
预设: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打一打唱一唱歌曲《包子剪刀锤》。
预设:打节奏。
教师:边打节奏边朗诵歌词。
预设: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分组表现不同的动物上台合作。
预设: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的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欣赏完视频讨论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讨论并回答问题你。
【设计意图:通过唱打不同的休止符节奏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节奏密码-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