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自我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年7月1日,余某某未经核实,将自己道听途说的“交警查处违章时将电动车驾驶员吓死”发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造成该谣言在当地进一步传播。
7月2日,余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
这警示我们()
A.在网络中要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B.不得在网络中发布任何消息
C.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D.传播网络谣言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学习了2018年11月“中国好人榜”中各类好人的事迹,被他们的“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先进事迹所感动。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中的人能躲则躲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3.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A.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由身份确定的D.在相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①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③真正实现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在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
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A.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表达渠道
C.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D.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道德素质
6.《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
下列行为中有违《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A.在网络聊天室里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
B.网络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C.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D.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遵守法律,不制造、不传播病毒
7.“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
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作出各种牺牲
8.2018年以来,某市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50起,同比上升309%.诈骗方式主要有偿刷点、低价卖装备充游戏币等。
材料警示我们要()
①慎用网络,不在网上和陌生人搭讪②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③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抵制不良诱惑④增强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指的是什么行为()A.个人主义行为B.亲近自然行为
C.孝敬父母行为D.亲社会行为
10.高温天气时,一些城市街头设立了“爱心冰柜”,为交警、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冷饮,设立“爱心冰柜”有利于()
①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和亲社会行为②营造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③使所有人养成诚信的品质④传递美好情感,弘扬社会正能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2018年5月20日是全国第28个助残日,某校开展以“心手相连,共浴阳光”为主题的手工制品义卖销售活动。
该校同学将自已手工制作的手串、中国结、手提包、木雕笔筒等手工艺品拿到街头义卖,换取的资金全部用于帮助残疾人。
开展这项活动()
①有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能够彻底解决残疾人的困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12.【体验生活亲近社会】
回顾初中生活,小凡对暑假期间学校组织的“学农”社会实践活动印象最深。
小凡在日记中写道:7月14日至20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背上铺盖、提着用品来到位于攸县罗家坪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下乡“学农”实践活动。
炎炎烈日下,我们戴上草帽、挽起裤脚,在田里插秧,在泥塘中捉鱼,在菜地里摘辣椒…
我们自己洗衣服、铺床单。
一周下来,累是累点,但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常识。
临走前,我们亲自下厨给老乡做了一顿感恩饭,氛围特别温馨。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学校组织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3.材料一:2018年1月12日(央广网)报道: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近1.7亿,约占全国网民的
22.5%.海量的小网民也正在遭遇着来自虚拟世界的诱感,沉迷游戏、整天抱着手机成为
不少家长最大的抱怨。
材料二:某款手机游戏自上市以来,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其中“00后”学生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却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针对这类游戏释放的负能量,人民网等煤体连续进行深刻剖析评论。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对网络交往的认识。
(2)在网络时代,你觉得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聪明的网民?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成果。
材料二:咸宁日报报道:2019年3月5日,咸宁市在市会议中心举行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来自全市机关单位、大中专院校、公益社会组织等100余家的志愿者参加现场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揪起学雷锋的热潮,推出“志愿服务•爱满香城”的志愿服务品牌。
促进青少年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根据材料一,请你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角度说说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并举例说明。
(3)响应材料二中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议,列举出我们可以参加的亲社会行为。
一.单选题
1-5.ABBAA 6-11.CBCDCA
二.材料分析题
12.
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农村,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意志;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13.
(1)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网络交往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为我们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同时网络交往也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网络交往无法给人们内心带来友情的滋润等。
(2)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传播网络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4.
(1)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的关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明交通引导可以让我们、了解交通规则,参加改革开放成就展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等。
(3)向灾区人民捐镀捐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给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到敬老院献爱心;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到街上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擦栏杆、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