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24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煎.熬翩跹.信笺.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穷兵黩.武C.狙.击诅.咒趔趄.人为刀俎.D.遏.制揭.发歇.息竭.尽全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播出,它采用现代科技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被迫退出本届奥运会比赛。

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建造上融入了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比起以往奥运场馆的确卓尔不群....,更加璀璨夺目。

D.晚会上,演员们个个粉墨登场....,把自己的绝活都展现了出来,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于实施素质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C.文学事业是一种精神劳动,对于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并卓有成效者,政府应给予奖励。

D.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4、下列各段括号内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简朴者最富有,无色却如图画一般灿烂,无声却如交响乐一般和谐。

我们的周总理是(①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又是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②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又是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

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

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

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

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辽宁省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吴永福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

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

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

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

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

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

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

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

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

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

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

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

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

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

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

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

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

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

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

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

2011年高考模拟卷(语文)

2011年高考模拟卷(语文)

2011年浙江高考模拟卷(一)命题:杭州第十四中学潘素兰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棱.角(léng)蓦.然(mò)高屋建瓴.(lín)瞬.息万变(shùn)B.桑梓.(zǐ)偎.依(wēi)解.甲归田(xiè)冥.思苦想(míng)C.召.唤(zhào)踮.脚(diǎn)为虎作伥.(chāng)妩.媚多姿(wǔ)D.亲.家(qìng)吮.吸(shǔn)恬.不知耻(tián)设身处.地(chù)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世间有太多的俗世繁华,有太多的熙熙攘攘,有太多的柳绿桃红,我们往往只是沉溺于感官的快乐,追逐于热热闹闹及表面的纷繁。

B.自然母亲是如此宠爱着她的孩子,在给了我们绿荫如诗、芳草如画的视觉美的同时,也把一切美好的“音乐”无私地赐予了我们。

C.在我国古代,同时擅长诗歌和绘画的艺术家不计其数,唐代的王维和清代的郑板桥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位。

郑板桥还擅长书法。

D.青年永远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永远如初度航海者,幻想黄金机缘于浩渺的烟波之外,于是总想割断系岸的缆绳,扯起风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本届杂技节,除带给观众魅力独具的中国杂技艺术外,还将给观众呈献叹为观...止.的世界杂技艺术。

B.作者把贝多芬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品格,形象地定格..在“举手向着咆哮的天空”这一倔强的姿态上。

C.苏轼的这首词把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乐音与山水并驾齐驱....。

D.过去,很多人害怕“冒尖”,因为“冒尖”常常会遭人嫉恨。

“枪打出头鸟.....”,“冒尖”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孔子创立的儒家德性哲学,是以一种纯朴的世俗性把血缘关系社会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呈现于世人面前。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9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

每小题3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赦.免(shè) 憨.厚(hān) 教学相长.(cháng) 璞.玉浑金(pú)B.号.啕(háo) 祛.暑(qú) 镂.骨铭心(1òu) 颐.指气使(yí)C.纤.细(xiān) 跺.脚(duǒ) 白雪皑.皑(ái) 如火如荼.(tǘ)D.横.祸(hèng) 凛.然(lǐn) 自出机杼.(zhù) 接踵.而至(zhò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调查表明,解决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B.在打击恐怖势力问题上,印度政府或许有些投鼠忌器....,但是,发生在孟买的惨案,应当让印度政府清醒地意识到,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绝对不能手软。

C.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射出最后一枪时歪打正着....,击中别人的靶子。

今年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又大失水准,仅4.4环,再次断送金牌。

D.尽管央行规定,“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但是,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08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2 下 列各 句 中 , 点 的 成 语 使 用 正 确 的 . 加

A.与 会专 家表 示 , 生 产业 方兴 未艾 , 养 必
句, 衔接 最恰 当的一组 是 (

.. .. .I .
_ 速: 叠 建 。 _ 照
j 厩御窨囤
在 劳动经 济学 的概念 里 , 就业 率是 有 就业 意愿 的人找 到工作 的 比例 。 ,
凰 御 窘 固
( 试题 严禁 转 载或 复 印) 本
21 0 高考 语 文模 拟 试 题 ( 国卷 ) 1年 全
口裴广 才
须 以全球化 视 野 和长 远 目标 来 制 定科 学 的 发
展战略, 实现高起点的定位和高效率的管理 。
B 从 历 史 的角 度 来 看 , 年 不 过 是 吉 光 . 十
神秘 的面纱 , 这是 只属 于 中 国才 会 有 的浪漫 。 4 次 填 人 下 面 一 段 文 字 横 线 处 的 语 .依
心宽 体胖 (a ) p n
D.渊薮 (6 ) s u 喟然长 叹 ( u) ki
项是 ( )
翘 首企 盼(io qd )
恪守( ) 按 捺不 住 ( a) ni
片羽 , 但对 于 处 在 二 十 一 世 纪 初 的一 些 人 而
言, 已经是 相 当长 的一段 时 问 了。
C .这一 带 文 化 底 蕴 深 厚 , 存 众 多 弥 足 现
珍 贵 的历史 文化 遗产 , 中始 建于 明 的鼓楼 和 其
作者 简介 裴 广 才 , 北 省特 级 教 师 , 教 于 河北 滦 河 任

值 日益显 现 , 人类 已进 入知 识产 权 的归 属和 利 益分 成 的 阶段 , 已 开 始 向科 技 工 作 者 身 上 并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25第Ⅰ卷(选择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荧屏倾泻披星带月惹是生非连篇累牍B.裨益雀跃提纲挈领关怀备至名门望族C.贸然本份别出新裁出人头地沧海桑田D.绵薄凋蔽风靡一时一诺千金按途索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85岁的美国驼峰飞行员协会主席杰·文雅德看了看身边年轻的孙子汤姆斯,对记者说:“希望美中之间的这段情谊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汤姆斯心照不宣....地接过话茬:“我为爷爷当年做出的贡献感到非常骄傲!”B.您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要处理的事情和要参加的活动,把这些统统塞在脑袋或者写满一纸都只能让您更加感到扑朔迷离....,您需要一种便于使用、功能强大的工具。

C.叶健英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新干线”打造成与“美国联合包裹快递”以及“美国联邦快递”等量齐观....的国际品牌,为在美国打拼的华人争光。

D.格林斯潘是一位自由市场的坚定拥护者,在他一言九鼎....的年代,他一直很少支持加强金融业监管的提案。

但现在他承认自己先前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

3.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需要吸取以往发展中偏重城市发展但忽视乡村发展,偏重东部发展但忽视中西部发展,偏重招商引资但忽视劳工权益,建立健全公平的教育制度、平等的就业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

B.今年喀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为中心,以“三高田”、多熟制为突破口,把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C.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12月4日至5日在京举行。

鉴于这是布什任内的最后一次中美对话,中美间的这种对话机制能否在奥巴马政府得以延续,中美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合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D.今年,国内商品房销售势头急剧下降。

有资料显示,去年前9个月的销售量与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个百分点。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而西 部 生态 环境 的不 断

(2分 , 小题 4分 ) 1 每 )
恶 化 , 就 是我 们 民族 生存 空 间 的 挤 压 、 小 不 缩
和危机 吗 ?
1 下 列词 语 中 加 点 的字 , 音 全 都 正 确 . 读
的一组 是 (
① 它折 射 、 隐藏着 重 大的政 治 和社会 问题
的一项 是 ( )
不蔓 不枝 ( n wa ) 扁 舟 (in pa )
煊 赫一 时 ( u n x a)
大理划 一 条斜线 ⑥ 中国人 的西迁 , 乎早 晚是 不可 避免 的 似
A. ③④ ① ⑤②⑥ B ③④ ⑤⑥ ①② .
2 .下列各 句 中 , 点 的 成 语 使 用 不 正 确 加 A .阿富 汗塔利 班政 权在美 英 联军 的 打击 下 很快 被赶 出权 力 中心 , 美英联 军好 像 在 战场 上赢 得 了胜 利 , 但塔 利班 又卷 土重 来 了 。
说 , 象力是科 学研 究 中的 实在 因素 。 想 ”
②有 些人 对 所 研 究 的 问题 有 着丰 富 的 想
中的滚 滚 波 涛 , 有 它 , 洋 就 会 变成 一 滩 没 海
死水。
象, 佛 身 临其 境 , 眼 看 见 一样 。十 八 世 纪 仿 亲 初, 当人 们对 电的种种 现 象还 没有理 出一 个 头
厩 御 容 固
与 外延 。人 们 凭 着 想 象 来猜 测研 究观 察 的性 质及 其 未 来 。列 宁 高度 评 价 想 象在 科 学创 造 中的重要 作 用 , 说 : 幻 想是 极 其 可 贵 的 品 他 “
J L J翻
: _ l L

⑥ 想 象往 往 带 有 浪 漫 主 义 的 色彩 。例 如

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考试题

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考试题

模拟语文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冬至大如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今天一般人看来,它似乎只是时令标记,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们已很少有对隆冬的深刻体验,寒冬不能构成致命威胁,冬节自然也就很难引起常人的注意。

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不仅将其视为时气变化的坐标,将冬至所在的月份奉为“天正”,而且它在古代也曾长期被视为一个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

冬至又称长至,冬至这天离北回归线的太阳到达了最远点,由于照射角度的关系,冬至北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短。

因此,冬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从冬至开始,太阳北归,北半球接受日照的时间愈来愈长,白昼也就越来越长,这就是湖北民谚所说的“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

其实,冬至在上古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天象观测,很早就发现了冬至点,并以此作为年度时间循环的起点。

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在古人观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诸多年俗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

人们常将冬至与大年对举,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

古代南北居民都很看重冬至。

中古时期年节、寒食、冬至并称三大节。

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照唐正例,官员休假七日,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

宋人最重冬至,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谚。

事实上,宋人也是将冬至作为年节来过,孟元老在追忆东京(今开封)节令生活时说:“冬至,京师最重此节。

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一如年节。

”人们在冬至节间,互相馈赠节物,在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如年节守岁。

而且冬至很早就有了祈祷添岁的民俗,在原始的民俗观念中,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人们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老人是家庭的尊长,在小孩添岁的同时,尤其要为老人延寿。

为老人祈祷的民俗之一是,妇女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作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答案解析
为好 的县 吏 。
就独特超群 , 与众不同, 奉养一个老太太, 当作
母 亲 , 奉 恭 谨 孝 顺 。 又怜 爱儿 女 , 慰 看顾 侍 抚
从 不远 离, 不是 轻 薄狡诈 不顾 家室 的人 。 高 他 ” 柔又 问道 :你 丈夫 与别人 有 怨仇吗 ? 回答 说 : 问 道 : 我 与 ”
9D ( . ①旬是说高柔为官宽厚 , 句是 ③
关 于文 中解 弘 之事 , 句是 魏 明帝 所 做 之事 , ⑥ 皆与高柔无 关 ) 1. ( 在 “ 得 宋 金 及 家 人 全 部 得 OB 错 使
救” 的表 述 , 据 文 意 , 金 逃 跑 后 并 未 被 抓 根 宋
回)
四、
观点是 四川 大学历 史 系教授 吕一 飞的看法 ) 7 A ( 已 有 其他 大 量 人 川 的公 路 、 . 因 铁 路 的修 建 ,恢复古 蜀道 的南 北交通 功能 ” “ 已无
必要 )
三、 阅读 下 面的文 言文 , 完成 8 1 题 。 — 0 8 C ( 释为 “ ……去 ” . 应 到 )
1C ( . A项 “ ” 读 p ; 葩 应 a B项 “ ” 戛 应读 j; i D项 “ 应 读 n ) d 捺” d 2A “ . 方兴未 艾 ” 为事 物 正在 发 展 , 意 尚
未 达到止 境 。( “ 光 片羽” B项 吉 比喻残存 的 珍 贵事物 , 处 用 于 表 达 时 光 短 暂 , 对 ; 项 此 不 C “ 宇轩 昂” 容 精 神饱 满 , 概 不 凡 , 能 用 气 形 气 只
魏 国 刚建 立 , 柔任 尚 书 郎, 任 丞 相 理 高 转
曹掾 。演奏 军 乐 的 宋金 等 人 在 合 肥 逃 跑 。依
旧法 , 军队 出征 而 军士 逃 跑 者 , 将 其妻 儿 老 要

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2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表示画家“心灵艺术的探险史”的光荣与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关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曹国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

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卷

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卷

2011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兴国平川中学邓良钰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翘.(qiáo)楚令人咋.(zhà)舌向晚跫.(qióng)音满目疮.(cāng)痍B.炸.(zhà)糕投机捣把赧.(nǎn)然一笑渐臻.(zhēn)佳境C.胴.(tóng)体溘.(hé)然长逝畏葸.不前(xǐ) 寸草春辉D.针灸.(jiǔ) 混.(hún)水摸鱼锃.(zèng)光瓦亮逸兴遄.(chuán)飞2、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宝”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愈挺愈直了!”A.史无前例埋藏不过确乎B.绝无仅有藏匿但是反而C.绝无仅有埋藏但是反而D.史无前例藏匿不过确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风光霁月....。

B.前天深夜,邻居王大爷家遭不速之客....偷窃,物品被翻得七零八落,存折首饰全没了踪影。

C.山西疫苗事件发生之后,曾有七位家长到法院门口击鼓升堂....,要求起诉山西省疾控中心和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D.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4、下列各句中,语意清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B.赣州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将形成一纵一横两条快速公交为主线,4个区域均衡分布相结合的线网格局。

广东省2011届高三全真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广东省2011届高三全真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二)本试卷共 8页, 24 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开拓./拓.本沙汀./伶仃.窥.探/岿.然庇.护/大有裨.益B.编辑./休憩.皈.依/烦.嚣主角./角.落没.趣/没.齿不忘C.信笺./缄.默缜.密/慎.重穿梭./竣.工磊.落/连篇累.牍D.节省./反省.纬.度/忌讳.游说./税.收星宿./无色无臭.2.下列语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惠施的人,很有学问,家里藏的竹木简可以装满5辆车子,因而学富五车也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批阅各地公文,每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竹木简,让人瞠目结舌。

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篇文章,竹木简竟用了3000多支,真是叠床架屋。

这些故事,说明竹木简文字源远流长,应用广泛。

A.学富五车 B.瞠目结舌 C.叠床架屋 D.源远流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上第一艘大型专业医院船866岱山岛号日前已交付使用,该船的使用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大型制式医院船的历史。

B.昨天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科学城举行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议定书》仪式。

C.《麻雀变王妃》是一部浪漫轻喜剧,无论内容结构和人物性格,都是“灰姑娘嫁白马王子”的古老爱情模式的发展而已。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

2011 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
2011 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
第Ⅰ卷(选择题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记载/千载难逢差错/差可告慰舍弃/退避三舍
扛枪/力能扛鼎
B.落后/丢三落四积累/果实累累供奉/供不应求
当作/螳臂当车
C.童仆/风尘仆仆躯壳/金蝉脱壳露骨/抛头露面
闭塞/敷衍塞责
D.模样/装模作样暴露/一暴十寒横财/飞来横祸
省悟/不省人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城墙前翠柏环绕的广场上,发髻高挽、身着古装的姑娘翩然起舞。

随着罄钟齐鸣,红色城门左右洞开,武士披甲持革,列队出迎。

B. 最近,本论坛人气倍增,好帖不断,佳作迭出,让人目不暇给,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眼下的书籍既多又烂,书价也高得让人乍舌。

买书稍有不慎,不但徒耗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还花冤枉钱,何苦呢?
D. 1978 年,来自中国国内的21 名早惠少年,走进中科大少年班,这个曾受到瞩目的”神童班”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辽宁省大连市24中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4中2011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1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国学”,是哪些“国”与“学”(节选)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

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

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

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待到19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与日本。

作为保守主义者,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作为一种反拨,他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

梁启超后来将其改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广为流传。

不过,推测起来,“旧学”“中学”与“国学”,还是大为不同的。

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地域性、时间性,西学是西方的、先进的,中学是中土固有的,不那么时髦。

“国学”一词凸显了“国族”(nation)意识。

应当说,“国学”概念的出现,。

晚于中学、旧学,它是在国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

这种意识的自觉当在现代学术体制建直之后。

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

它们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搬自西方。

有识之士很快就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

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

梁启超阐述学术独立之义,特别揭示一点:“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

”陈寅恪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

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模板

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模板

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模板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程鸣(本卷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当下文艺批评缺什么:批判精神不断弱化赖大仁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对文艺现象进行描述与阐释,更重要的还在于,站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上,对当代文艺现象进行审美评判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时代的文艺发展趋向,给予规范与引导。

当前的问题是文艺批评界自身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这种责任,由此造成了当今文艺批评的某些缺失,这种缺失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真正的文艺批评不能只就文艺现象谈论文艺现象,而要从时代需要出发,在对当前文艺现象的观照中,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趋向性的问题,对此加以评析讨论,辨明是非。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新世纪以来文艺现象显得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网络文化、图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媒体文化蓬勃兴起,与当代文学艺术相互影响渗透,并且在市场消费主义的作用下,文艺现象极为芜杂,乃至存在种种“乱象”,让人眼花缭乱迷茫莫辨;而另一方面,理论界一些人又不管现实情况如何,不断把西方流行的所谓“文学消亡论”、“艺术终结论”等各种时髦理论引进来大加炒作,把文艺界搞得莫名惊慌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的现实,当今的文艺批评有责任认真研究分析一下。

二是缺少对文艺价值观的认真探讨和积极引导。

当今文艺已经充分开放多元发展,从创作题材到创作方法、文艺形式的创新都已经不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艺究竟表现和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究竟形成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导向?毋庸讳言,在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享乐化、消费化、娱乐化、游戏化现象的影响下,一些文艺创作一味迁就满足这种现实需求,放弃了应有的价值立场,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价值观的迷乱;而文艺中这种迷乱的价值观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更大混乱。

2011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2011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高考模拟检测试题试卷学校:西关中学命题人:张焰(卷面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

前不久,一份由近十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名单上,既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古代文学大家,也有鲁迅、老舍这样的近现代著名作家,更有韩寒、郭敬明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青春文学写手。

毫无疑问,网络让文学加速进入了娱乐时代。

几年时间里,网络文学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文学“神话”。

从描写青涩爱情的青春小说,到描写困惑和挣扎的成长小说,一阵阵风潮来而复去。

到2007年,以惊险、刺激见长的“盗墓小说”大行其道。

系列小说《鬼吹灯》至今已出版了多本,销量惊人。

某著名导演有意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版的《夺宝奇兵》。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网络的平民化气质使文学更具娱乐性。

在网络上,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计、千万计的点击量。

不仅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纪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网络给“80后”提供了舞台,更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于是以“一文成名”者并不鲜见,一些作品或以精彩的故事、或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也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

网络上的原创作品,也成了出版商挖掘畅销书的“金矿”。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

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大都是经营管理类图书和时下热门的“说史”图书。

而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讲述都市情感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所包围。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银川一中2011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B项,一般“古诗”没有这种作用,应该是指《诗经>。

2.C c项,指代对象错误,“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是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体会。

3.D D项,张冠李戴,列举罗素的例子不是赞美中国古诗,而是赞美中国的山水风光。

4、A、雄:难以(程度副词)5、C、②④⑤。

(①说的是况钟被启用,③说的是两人用心帮助百姓。

⑥说的是平思忠的廉洁。

)6、C、应该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7、(1)、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1分),豪强猾吏(1分)舞文弄墨以奸求利(1分),是(1分)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

句意顺畅(1分)。

(2)、况钟主持政务,细心而且周密(1分)。

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1分)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奖励和惩罚(1分)。

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进出(1分)时行奸作伪。

句意顺畅(1分)。

8、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

“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③烘托,渲染。

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

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3分。

意思对即可。

)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

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㈠寓情于景。

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24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纰.漏/霹.雳新鲜./纤.维相形见绌./咄咄..逼人B.巨擘./糟粕.泥淖./悼.念煽.风点火/潸.然泪下C.陷阱./饥馑.辟.谣/癖.好有恃.无恐/两山对峙.D.装帧./箴.言遏.制/扼.要步履蹒.跚/心广体胖.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古人总是举头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流芳百世的诗词,回头思念远在天边的恋人。

张九龄《望月怀远》,因月光洒落忆佳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苏轼《水调歌头》,因月亮“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将中国人含蓄的爱恨情仇刻划得惟妙惟肖,更将中国人对月光的着迷,月色的浪漫,月亮的幻想自笔下流泻出一股慑人的灵气,仿佛身历其境,迷失在文人雅士悠悠爱恋的情怀中,颇有山在虚无缥渺间的隐约。

A.柔情似水 B.流芳百世 C.惟妙惟肖 D.虚无缥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9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忽然变得有些特别了,成了多事之秋,危言耸听的说法就是“冰川期”来了。

B、央行日前宣布大幅降息,让很多投资者感慨如今的理财真是愈来愈难:无论是信贷类理财产品、票据类理财产品或者债券类产品,目前都面临收益率日益减少。

C、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是被世界关注度更高的中国。

适逢世界经济的下滑,作为最有前途的新兴经济市场的中国,能否走出困境,担负起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中国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走向。

D、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实质上却是所有企业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过去有报道中形容他们是“娇生惯养的一代”,报道他们见多识广但也更个人中心、利己自私②他们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集体亮相,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富有热情、尊重规则、充满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中国青年③这一次他们有了新的代名词——“鸟巢一代”,《“鸟巢一代”赢得国际赞誉》、《鸟巢一代是怎样炼成的》④2008奥运会中,年轻的志愿者中大量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人⑤在这些报道中志愿者们热情敬业、吃苦耐劳、懂外语、有技能、善交流A、④①③⑤②B、④②①③⑤C、④③①②⑤D、④①②③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篓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招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而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juàn) 韝(gōu)蘜跽,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chì)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以讽谏焉。

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选自《滑稽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淫:荒淫B、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益:更加C、乃罢.长夜之饮罢:停止D、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卒然:终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赵王与之.精兵十万B、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酒酒极则.乱,乐极则悲C、国且危亡,在于.旦暮D、淳于髡说之以.隐侍酒于.前,时赐余沥,以.髡为诸侯主客7、下列各项全都说明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项是()(3分)①仰天大笑,冠缨索绝②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③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④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⑤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⑥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段矮小,滑稽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

B、齐威王在位时,喜好隐士,又逸乐无度,不管政事,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

淳于髡就以隐士的身份来规劝讽谏齐威王。

C、齐威王八年,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

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D、经过淳于髡的婉转劝说,威王停止了彻夜欢饮,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

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4分)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而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②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块玉·闲适(元)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适”?这两种“闲适”又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

④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贾梦雨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般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

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

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

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

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

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