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刺激变换法进行生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刺激变换法进行生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采用刺激变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之集中于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必须找到适当的中介,学生参与便是这种中介,而学生参与首先是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参与教学。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刺激变换教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聚焦行为”定向刺激
“聚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吸引学生注意的手段。
它主要是通过言语说明、专门体态,或者言语与手势的结合来实现对认知的定向刺激。
1.言语聚焦定向刺激
言语聚焦是指教师运用特定的言语及变换言语的模式来唤起学
生的注意力。
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运用特定的提示性语言。
例如,在讲授尿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成人一昼夜形成150毫升的原尿,而实上排尿量只有1.5毫升,所形成的那么多原尿到哪里去了?教师运用这种提示性的语言,一下就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言语模式的变化。
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变换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有意识的停顿或静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讲重点或难点内容时,先故意停一下,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教师,然后提高音量,加强语气,以强调内容的重要
性。
例如,在学习水分的吸收方式与矿质离子的吸收方式以后发问:为什么水分的吸收与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停
顿一下以后,引起学生的思考,部分学生回答,老师予以肯定。
在提问相对是什么含义?停顿片刻以后,教师提高音量,加重语气给出答案。
这样,在整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老师言语模式的变化,能始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了知识。
2.体态聚焦定向刺激
体态聚焦包括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头部、手臂及身体的动作等。
体态语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用来引起注意和表达情绪。
在讲课时,教师经常或前后或左右地自然移动,使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构成“参与者的三角形”。
根据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处在“参与三角区”的学生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学生的行动也处于教师的视觉范围内,与教师的目光交流的机会增加,这样会促进学生自觉性的提高。
伴随教师的走动,教师的上身有时向前倾,向学生发出期待的目光,有时略带微笑,把目光投向学生,有时紧缩眉头,引起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教师通过目光和表情传递情感,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言语与体态聚焦定向刺激
它是教师将语言聚焦与体态聚焦结合起来使用,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在讲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时,讲到许多特有的物种濒临灭绝
时,教师的语速放慢,音调低沉,并融入愤慨的情感。
这两种聚焦的有机结合,如同进行表演深深地吸引学生,深深地打动学生,激发他们为将来保护野生动物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愿望。
二、课堂角色互动方式的变换刺激
生物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的交往过程。
根据社会和人文化的认知观点,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建构。
课堂教学是一种活动体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称之为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以及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
课堂教学的社会互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
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克服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中仅以一种
互动方式组织教学,以避免因厌倦情绪而造成学生的旁观行为。
应做到多种互动方式的有机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三、感知通道变换的刺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感知途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来刺激大脑使人获取知识。
研究表明,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诱发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有效储存大量的信息基础。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口、手等感觉器官,让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动手的过程中去学习,走出旧式的纯粹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叶绿体的
学习中,先指导学生了解叶绿体的模型、观察装片,再让学生以作“小老师”的形式由学生向同学们讲解,最后制作装片,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通过一系列教具的使用,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变换了多种感知通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现代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通过录像、幻灯、电视、电脑等各种电教刺激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通道,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当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使用刺激变换,也有可能因为环境的多变,使学生的注意力远离课堂,因此教师在变换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实效,摒弃华而不实的刺激变换。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靶刺激变换对情景知觉过程中注视控制的影响.心理科学杂志,2010(4).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灵石一中)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