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提升训练试题 浙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提升训练试题 浙教版(含答案)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2、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 、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C 、志存高远,抢抓机遇 D 、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
3、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 D.明白、懂 E.押送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 ) ②注解( ) ③押解( )
2、 老 A 年岁大 B 有经验;老练 C 陈旧 D.经常 E.很;极 ①少年易老学难成( ) ②老脑筋 ③炒股老手( ) 4、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 橱 震 振
( )窗 ( )艺 ( )柜 ( ) 奋 ( )颤 ( )慑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 2.孰为汝多知乎? 汝──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峻──
4.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见微知著──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

春燕 搏击风浪 骆驼 任劳任怨 黄牛 报春使者 海鸥 任重道远 2、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默写古诗《 示儿 》,并用自己的话填空。

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孩子的嘱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请你从中选择一首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电视)你看过吗?面对敌众我寡,英雄王成在阵地上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他毅然手拿爆破筒,冲进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

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将会怎样?请用你学过的诗句来表达你的决心或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茶姑娘个个( ),她们用灵巧的双手( )地从茶树上摘下( )嫩芽。

绿树映衬着( )的身影,构成一幅( )的图画。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

5、“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宋朝( )写的。

6、反映夏季特点的成语(4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

(1)湖面很平静。

(改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南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花落在头发上。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
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
,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写了雨后哪些景物。

请用打比方或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手法,把这些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雨过天晴。

天边挂起了晚霞,柳叶、小花滴着晶莹的水珠,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小青蛙跳上岸"呱呱"地叫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雨过天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
计24分)
1、课内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被人们誉为“ ____________ ”。

你还读过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

2、通过阅读和理解,你发现,本文段中,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起初,为檫不檫火柴而( ),随后,为火柴带来的温暖而( ),后来,又为火柴的熄灭而( )。

3、“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絮语——_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思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温暖 B.和煦 C.广袤 D.茂密
4、文中写到:孔子遇水必观。

当你也看到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的样子时,一定会自然地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等。

5、文中写到:“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孔子论水的这番话,你认为他的用意是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阅读,再回答问题。

选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无独有偶。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

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

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

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匆匆忙()观赏()敏锐()
2、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给段落分为三层。

3、“无独有偶”这是()句,在文中起到()作用?
4、用一句话概括波义耳所进行的科学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写作文: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

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辜负收敛过滤参差不齐
咽喉眷恋妨碍玉琢冰雕
2、D
3、D,A
4、橱窗,厨艺,橱柜,振奋,震颤,震慑
5、援──拉汝──你
严峻──严厉,严格或苛刻严峻的形势
见微知著──通过一点苗头,就能看出事情发展的趋势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春燕——报春使者骆驼——任重道远
黄牛——任劳任怨海鸥——搏击风浪
2、4、采茶姑娘个个神釆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
5、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略
4、(1)比喻、夸张(2)(略)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1.提示: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时,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阐述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故事。

2. 提示:絮絮叨叨地说轻轻地述说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3. C.广袤 D.茂密 A.温暖 B.和煦
4. .提示: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5.提示:举例谈出水的无私精神,无例子扣一半分。

6.提示:教育他的弟子也要做真君子,具有真君子的品性充满智慧、循循善诱
3、略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