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记性探究西班牙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中西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中西语言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b8ba4e067ec102de3bd89a8.png)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中西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性别歧视不仅存在于社会,同样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
语言是社会的真实反映,社会的观念也影响着语言。
本文通过通过中西方语言中称谓、词汇、词义三个方面分析性别歧视反映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标签:性别歧视;语言称谓;弱势群体语言好比一面镜子,通过语言可以反映社会的各种活动。
社会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给语言提供了情景让我们真实地感受语言每个方面并且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影响着语言,语言反映一个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自古以来,中西方两国在多方面都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并且也在语言中有所体现。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在语言中主要表现在称谓、词汇、词义上。
一、称谓方面上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表现在姓名称谓,在中西方语言文化中,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或变体。
在中国古代女性一般是没有什么名字的,只有出身高贵的女性才有正式的名字。
女性的姓名往往在结婚后只保留名,而姓则随丈夫姓,例如“王氏”或者“李氏”等。
在西方,女性婚前一般用父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
妇随夫姓甚至被写入法律,即便是男方过世,女方姓名中仍然要保留夫姓。
其次表现在社会称谓上,虽然中国曾存在过母系社会并且达到的繁荣昌盛的地步,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性在生产部门的地位日益突出,父系社会逐渐取代母系社会并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男性统称为“先生”,而中国女性分为“小姐”和“某太太”两种称谓,前者用于未婚女性且随父姓,后者用于已婚女性且随夫姓。
这一点在西方也有明显体现,男性称为Mr.,女性同样分为两种称谓,一是Miss,用于未婚女性且随父姓,二是Mrs.,用于已婚女性且随夫姓。
从先生和Mr.上看不出男性的婚姻状态,但对于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却有着不同的称谓。
这说明,女性结婚前后都是男性的一种附属品,不具有独立的社会身份。
性别歧视还表现在社会职业名称上,一方面,像doctor,professor,lawyer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通常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如果女性担任该职务,往往要加上woman,female 等词特指女性,例如,woman doctor,female surgeon等。
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究
![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c274974028915f814dc24b.png)
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究作者:李晓科程亮亮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6期[摘要]本文浅析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针对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国学生,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探求避免使用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西班牙语性别歧视跨文化交际获得2005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作者简介:李晓科(1981—),男,黑龙江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言文化研究;程亮亮(1980—),女,黑龙江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言文化研究。
语言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传播着社会的思想以及人们的感受和行为方式。
社会锻造了语言,同时语言确立了人们看待社会的方式、见证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社会文化。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帕尔默,1983)因此语言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
西班牙语也不例外,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词典(DRAE,1992)上是这样解释性别歧视的,性别歧视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的歧视(sexismo: discriminación de personas de un sexo por considerarlo inferior al otro)。
语言不是中性的,它反映了社会中男女两性间的关系和女性在这种关系下所处的地位。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男性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意味着男性主导着语言的使用,性别歧视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及偏见。
本文列举出西班牙语中的种种性别歧视现象,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探求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国学生避免使用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方法及对策。
一、西班牙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一)从词的构成及词序的角度来看1.词的构成:西班牙语以男性为规范,把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性变体。
西班牙语名词在词形上因性别而异。
标记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标记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7e918f1d5f0e7cd18425368e.png)
摘要:本文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的角度分析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同时提出了在语言应用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关键词:标记;性别歧视;英语词汇一、引言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和使用者的思想与价值观。
性别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反映在语言上。
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相互间的影响。
语言中的标记现象极为普遍,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标记现象存在。
标记现象既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也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因素的产物。
国内学者对标记理论的研究始于80年代,迄今为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运用标记理论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所做的研究不多见,本文拟就此作尝试性的论述。
二、标记理论概述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由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家首创于20世纪30年代。
标记的概念最初是由音位学家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N.S.)在他所著的《音位学理论》( Principles of Phono/ogy")一书中提出的,“一对音位对立中,其中一个成分的特点是具有标记而另一个成分则没有这种标记。
”标记理论最初仅仅用于对音位成分的分析,现已广泛运用于语言、语法、语义、语用、心理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诸语言学科的研究中。
标记理论是运用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这样一对概念来分析语言成分的。
标记理论认为,在一对语言单位中,当其中某一个单位被认为是缺少与其相对单位的语言特征(语音,语义,语法)时,那么这一单位便被认为是非标记单位(unmarked),而与其相对的语言单位就是有标记单位(marked)。
一般来说,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比有标记项的大,无标记项的意义比有标记项的宽泛。
例如,就英语名词的“数”这一语法范畴而言,复数形式是有标记的,一般要在词尾加.S这一标记,单数形式则是无标记的,不加.S。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cd6911c44431b90d6d85c74c.png)
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一、汉语中性别标记不对称的现象(一)在称呼词上的体现性别标记的不对称首先表现在对对方身份的称呼上。
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长期没有地位,出生后也没有名字,出嫁前随父姓被称为“氏”,嫁后再加上夫姓称为“ × 氏”,或者直接冠上夫姓称为“×夫人”或“×太太”。
在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地方,则被冠上夫名称为“嫂”或“家的”,甚至其夫去世之后,这种称呼仍不会变。
直到现在“李小姐”“李夫人”“张太太”的称呼仍很普遍,但相对应的“李公子”只有戏称时才用,而“李丈夫”“张相公”则是从古到今都未曾闻。
这种称呼上的不对称直接导致男女性别词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其次,这种不对称还表现在对职位、职称、学历的称呼上。
一些被认为需要高智商、高技能的工作,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男性的世界,如果女性一旦涉足了这个世界,便要给加上“标记”。
比如:教授——女教授;总统——女总统;警察——女警察;党员——女党员;战士——女战士等等。
这其中的无标记项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男性。
甚至在一些比较正规的会议上公布名单时都要在女性成员名字前加“女”以示区别,当名单以书面形式出现时则更是要在其后的括号内特注”女”以引起注意。
在前几年,大学生——女大学生这一不对称称呼还很普遍,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女大学生”的说法除了在偏远的农村已不太多见了。
也就是说,一旦“大学生”不再意味着太高的智商,那么女性的涉足也就不需要作标记了。
但是“女研究生”“女博士”的说法不仅存在而且还要重读“女”字。
这种职位或学历上的不对称特别能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歧视现象。
当然,反过来,如果男性从事一些比较卑微的、不起眼的职业,也是会给他加上“标记”的。
例如:保姆——男保姆,护士——男护士,秘书——男秘书,妓——男妓等,女性在这些领域里则以无标记形式出现。
再次,在亲戚称谓上也体现出不平等。
子女对父辈男性亲属的称呼有“伯”和“叔”之分,而女性则合称“姑”;对母亲家的亲属不管男女都不分称,与母亲同辈的男子不论大小都称“舅舅”。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标记理论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标记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c21ee90066f5335a8121e5.png)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标记理论摘要:性别歧视语言是排斥某一种性别,或暗示一种性别优于另一种性别的语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性别歧视语言偏袒男性、贬低女性。
本文在标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与性别相关的词汇进行比较,对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性别歧视;标记理论;引言一、性别歧视语言是排斥某一种性别,或暗示一种性别优于另一种性别的语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性别歧视语言偏袒男性、贬低女性。
例如,男性词汇通常是属于未标记的类别,而女性词汇则是有标记的类别。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性别歧视在社会中的存在也会反映在语言中。
在过去,男人被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心,而女人则被认为是男人附属品。
虽然现在的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但在语言的使用上仍然偏向男性。
本文在标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与性别相关的词汇进行比较,对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研究。
标记理论二、标记语言的概念是由俄罗斯语言学家Trubetzkoy在《语音系统》中引入的。
标记的概念通常被应用于一组反义词中:一个术语被指定为标记词,而它的反对词则是无标记词(Cruse,2014,pp.161)。
John Lyons(1977)在他的专著《语义学》中,对标记的三个主要概念作了区分:第一种是形态标记,指的是一组反义词中,一个词带有形态标记而另一个词没有,例如,happy-unhappy;第二种是分配标记,无标记词被应用于更为广泛的语境中(例如,high-low);第三种是语义标记:无标记词与识解相关联,术语之间的正常对立关系被中和。
三、标记现象中的性别歧视语言(1)形态标记一般而言,在一对性别相关词中,女性名词是标记词,男性名词是未标记词。
前者往往是后者的派生。
例如:(a)[-ess] actor-actress waiter-waitress prince-princess host-hostess god-goddess(b)[-ine] hero-heroine(c)[-enne] tragedian-tragedienne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未标记的阳性名词是女性名词的基础,后者通常用词缀或复合词来标记。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3d77e2998fcc22bcd10d22.png)
之类的职业 . 二句里则容易让人想到“ 在第 妓女”
23 .分布标记 中的性别歧 视
标记及分布标记从不 同的词汇 角度揭示了语言中的性别歧 视现
根 深 蒂 固 . 易改 变 不 了。这 种 思 想 的 形成 是 由 于在 父 系社 会 中 (vr Wo a) 轻 E ey m n 而一 些地位较低 的职业 , g i .ert 等 , 只能表示 如 us sce r e a y 却 男 女 在社 会 实 践 中 的社 会 分 工 不 同 。 由于 生 理 上 的差 异 , 性 在 男 无形式标记 。表示男性则要加 ma , n等 。 lm ea 社 会 实 践 中扮 演 了 比女 性 更 为重 要 的 角 色 , 负着 一 个 家庭 , 担 一 女性 .
被 人 们 所 接 受 的 , 句() 是 错 误 的 表 达 法 , 意 义 上 不 能 被 人 而 5则 在 们接受 。
作者简介 : 刘莲, 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 0 0 重庆 2 1 级研 究生, 专业: 外国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方向 : 现代 英语 研 究 。
7 9
—
一
h r ie se a d se r n s p l e n - o i wo n e on tw r - twad e s o i ma - p l e ma c c
些表示职业地位较 高的名词 ( pei n, otr1 yr 如 rs etdco.a e d w
ma r d S i s r o n wh s n tma r d ,s e i l n od r ri . pn t .a w ma o i o ri e p ca l a le e e e y
( Tm hpst m e a l ils i tr 5 o oe et negb pn e. ) o i e s
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ecd7f0ade80d4d8d15a4fa3.png)
中 图分 类 号 : 1 H3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5 7 ( 0 1 0 —0 0 0 17 3921)6 11 4
语 言 是 人 类 最 重 要 的 交 际 丁 具 , 人 类 思 想 的 是
第 9卷 第 6期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r a fSo t we t Ag iulu a o n lo u h s rc t r lUni e s t So i l c e e Ed to ) vri y( c a inc ii n S
文 旨在 从 词 汇 标 记 性 的 角 度 , 英 汉 中 的 性 别 歧 视 对 语 进 行 分 析 和 比 较 。 运 用 标 记 理 论 进 行 分 析 , 们 我 发 现 , 论 是 英 语 还 是 汉 语 , 多 数 阳性 或 男 性 词 汇 无 大 没 有 标 记 , 女 性 或 阴 性 词 汇 则 有 标 记 。 没 有 带 上 而 标 记 的 词 汇 运 用 的 范 同 更 广 , 带 上 标 记 的 词 汇 则 而 往 往 具 有 被 否 定 、 限 制 的 色 彩 。 在 成 对 的 阳性 阴 被 性 词 的 比较 中 , 无 标 记 所 体 现 的 是 阴 性 或 女 性 词 有
史 上 “ 男轻 女 ” { 现 象 。文 中基 于 标 记 理 论 , “ 重 的奉. 会 从 形式 标 记 ” “ 布 标 记 ” “ 义 标 记 ” 方 丽 , 英 汉 中 的性 别 歧 视 语 言 进 、分 和 语 等 对 行 了比较 和 分析 , 现 英 汉 语 言 中 词 汇 的 性 别歧 视 色彩 都 可 以通 过 “ 标 记 性 ” “ 标 记性 ” 体 现 , 在 具 体 形 式 上 有 些 细 微 的 发 有 和 无 来 但
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93ca13e10661ed9ad51f31e.png)
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摘要:语言的使用以及语言中的词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相反地,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也会影响语言。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东西方国家,并且不可避免地会从语言中反映出来。
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英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此外,作者也简单列举了一些性别歧视语的变化。
人们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她们应该被尊重,被平等对待。
这些变化表明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人们对待妇女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妇女得到了认可。
关键词:性别歧视形态学差异语义学差异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桥梁。
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自然而然地折射出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被看做是弱势群体,在许多方面都备受歧视。
毋庸置疑,语言也体现了这种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指不平等的陈述,尤指对女性的偏见。
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女权运动以来,语言与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罗宾·莱考夫的著作《语言和女人的地位》,唯一对语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系统的研究。
他解释道,在英语中,男性的语言构成标准,然而女性受到歧视。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以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此外,本文旨在让人们意识到性别歧视是如何贯穿于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并且号召更多的有关于语言性别歧视的研究。
二、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现象词汇犹如一块化石,记载着古老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男人优于女人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词已反映出对女性的歧视。
接下来,作者将从派生词、合成词、词序来探讨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派生词在描述两种性别的一对词中,如prince和princess,hero和heroine,steward和stewardess等,通常,阳性词是无标记的,阴性词是有标记的。
从标记理论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标记理论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f1b6c90d0d233d4b14e69ad.png)
从标记理论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作者:陆美辰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摘要】标记理论运用语言的标记性和无标记性这一组对立概念来进行语言成分分析。
在标记理论中,对于一组相对对立的语言成分,其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被称为标记的(marked),如果缺少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成分的语言特征时,则被认为是非标记的(unmarked)。
本文将利用标记理论来探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标记理论;女性歧视;男性歧视1 标记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柯依(N. S. Trubetzkoy)最先就音位对立提出了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概念,认为音位存在三种对立:缺值对立;极差对立;等值对立。
该学派的另一位语言学家雅格布逊(R. O. Jakobson)主张的是二分对立,一个成分要么是有标记的,要么是无标记的。
英国语言学家Lyones将标记形式分为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
这三种标记在描述语言结构时的角度不同,但对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这一对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无标记的一般具有肯定值的范畴,而有标记的一般具有否定值的范畴。
有标记项比无标记项更重要,使用频率也更高。
2 标记理论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2.1 形式标记在英汉语表示两性的成对词中,绝大多数的男性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词是有标记。
在英语中,表达女性意义的词汇通常由男性词词尾添加后缀或用符合法构成。
例如,后缀-ess说明女性词汇是在男性词汇加后缀变化而来的:Male: waiter (服务员)Female: waitress (女服务员)又例如,后缀-ette:Male: editor (编辑)Female: editorette (女编辑)在汉语中,以―女‖旁构成的表女性字或词,与无性别形式标记的字或词构成类似于英语中的对立。
例如:男–女弟–妹新郎–新娘连襟–妯娌不构成性别范畴内男女对立的情况似乎更多。
汉语中,法官、总统、医生等高地位高技术的职业都是对男性而言的,要特指女性的话则会加上专门的修饰语。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c3374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5.png)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性别歧视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存在于行动和偏见中,还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常常反映出一些对特定性别的偏见或歧视。
本文将探讨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各种表现。
一、冠词的使用差异冠词是语言中常用的词汇之一,它们被用来指代名词并表示数量或特定身份。
在某些语言中,冠词的使用会受到性别的限制。
比如,法语中“le”用于指代男性名词,而“la”用于指代女性名词。
这种性别差异的使用可能会暗示一种偏见,表明“男性”在言语中更具有重要性。
二、职业名称的性别偏见在各个国家和文化中,很多职业名称都存在性别偏见。
以英语为例,很多职业名称都默认为男性,如“policeman”(警察,男性)、“fireman”(消防员,男性)等。
而对于女性从事的同样职业,则会添加性别修饰词,如“female doctor”(女医生)。
“女性+职业名称”的表达方式凸显了性别的特征,这种命名方式背后也存在着对女性从业者的偏见。
三、词汇和短语的双重标准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词汇和短语表达特定的概念或意义。
然而,有些词汇和短语在性别上存在双重标准。
比如,“男子汉”、“女娲补天”,这些词汇和短语中明显强调了男性或女性的特点,巩固了性别歧视的成见。
四、对女性评价的贬低和侮辱性别歧视在语言中另一种常见表现是对女性的评价存在贬低和侮辱。
很多语言中,对女性的称呼常常伴随着某种负面意义,如“淑女”(含有保守和过时的含义)和“妇女”(强调关注于私人生活)。
这些词汇的使用带有一种偏见,传递出对女性能力和地位的低估。
五、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对男性和女性的常规描述,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正常和可接受的行为特征。
典型的例子是将男性描述为“果断”、“强壮”和“聪明”,将女性描述为“温柔”、“美丽”和“敏感”。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使得性别歧视在语言中得以延续。
六、歧视性语言对个体的影响性别歧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会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用标记理论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用标记理论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1ffa710da2161479171128e6.png)
用标记理论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摘要]性别歧视是个存在很久的问题,从人类的文明开始就存在着。
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认为是感性、细腻、温柔、依赖性强的代表,而男性则典型的是理性、阳刚、大大咧咧的代表。
传统的性别观严重压抑着女性身上的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阻碍了人的发展。
本文从标记理论出发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历史、经济、家庭及社会等四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的原因。
现在人们已意识到性别歧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只要齐心协力,一定会最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标记理论性别歧视原因解决方式[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074-02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用来描述世界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社会性别是指人们所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关系。
不难发现,在社会语言上语言本身具有贬义的色彩。
性别歧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多年来一直受到女权主义的挑战。
在一些国家,妇女没有投票的权利,也没有机会参与政府事务。
有的国家,妇女是不允许出现在仪式上的,若必须去公共场所时,她们要用头纱遮住脸。
在许多的西方国家,女性一旦结婚,便失去结婚之前的姓改为随丈夫的姓。
此外,从语言的运用上我们也能看到性别歧视现象。
很多的名言警句及俗语里都暗示了性别歧视。
比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这句话里men(男人)指的是所有的人。
man and women,boys and girls这些说法中均把男人、男孩放到前边,而女人和女孩则被放在了后面。
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上的句子或词组带有歧视性。
现在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女性角色重要性。
女性应该受到尊敬,也应该得到公平对待。
最近几年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显著。
一项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十份简历中平均有一份能得到面试的机会。
56.7%的被调查的女大学毕业生觉得女生的机会较少。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d997e52fed630b1c59eeb57a.png)
尾的用来指人或职业等方面的名词,实际是中性词,但是人
们常将它们看作阳性名词。如果是女性从事某种职业,常需
在职业名称前面加女性标记来区分性别,如 a woman doctor,
a woman scientist, a lady lawyer 等(有些例外,比如男护士,
男保姆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英语词汇的形式标记是性
(二)类型学对标记理论的发展。
[作者简介]曾艳,湘潭大学大学英语部助教。
1
语言研究
曾艳 /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类型学中的标记理论建立在跨语言的比较分析之上, “在传统标记理论的基础上,新的标记理论强调标记模式的 ‘相对性’和‘关联性’”[1]1。这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 (1)由二分模式变为多分模式。布拉格学派的“传统”标
一、标记理论概述
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是布拉格学派的两位大师 N. Trubetzkoy 和 R. Jacobson 创立的。标记的概念最初是由 音位学家 Trubetzkoy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他所著的《音位学理 论》(The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一书中提出的,即有标记 (marked)和无标记(unmarked)。标记理论最初仅仅用于对音 位成分的分析,现已广泛运用于语法、语义、语用、社会语言 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fb784220066f5335a812179.png)
要 从 语 言 学 的 角度 来 探 讨 中、 英 语 言 中存在 的 性 别歧 词 。这 些 派 生 词是 阳性 词 加 上 后 缀 构 成 的 , 常 见 的后
视 现 象。 此 外 , 作 者 也 简 单 列举 了一 些 性 别 歧视 语 的
变化 。 人 们 意识 到女 性 在 社 会 中扮 演 着 同等 重要 的 角
固目 圃
Z
J 1 i
摘
从 语 言学 的角度 浅谈 性别歧视现 象
戴 萍
要: 语 言 的使 用 以及 语 言 中的词 反 映 了 一 个社 会
Z
p r i n c e s s 。 h e r o和 h e r o i n e , s t e w a r d和 s t e w a r d e s s 等 , 通 常 , 阳性 词 是 无 标 记 的 , 阴性 词 是 有 标 记 的 。换 句 话
的 观 念 和价 值 观 。相 反 地 . 社 会 的 观 念 和价 值 观 也会
影 响 语 言 性 别歧 视 作 为 一 种 社会 现 象存 在 于 东西 方 说 , 阴 性词 是 从 阳性 词 中 派 生 出来 的 , 处 于 次要 位 置 。
西班牙语的名词的性
![西班牙语的名词的性](https://img.taocdn.com/s3/m/1be1073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8.png)
西班牙语的名词的性一、西班牙语中所有的名词都有阴、阳之分。
在字典中,阳性标注为m. 阴性标注为f.二、一般来说,有性别的事物【人/高等动物】很好区别阴、阳性ej:三、有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其名词的性是任意的ej:tiburón m.鲨鱼 buitre m.秃鹫salmón m.三文鱼ballena f. 鲸鱼águila f. 鹰 trucha f. 鲑鱼以上这类单词为了区分性别,可以在名词前加上macho【雄性trucha 】或hembra【雌性】ej:una ballena mancho 一条公鲸鱼una ballena hembra 一条母鲸鱼四、有一些表示职业,阴阳同形的名词可以在它们前面加上mujer或hombre来区分性别。
或者是加上形容词masculino(男性的)或femenino(女性的)ej:hombre policía 男警察modelo femenino 女模特五、判断名词阴、阳性的小诀窍一般情况下,以-o -án -e -és -ón -or 结尾的单词是阳性[m]ej:hermano 兄弟corazón 心comedor 食堂以-a-ie -ión -iz -dad -tad -tud -umbre结尾的名词时阴性[f] ej:gallina 母鸡pasión 激情actriz 女演员libertad 自由【注意】还有一些没有规则的特殊情况,要靠我们平时积累idioma m. 语言 aprendiz m.学徒 pie m.脚avión m.飞机 mano f. 手 labor f.工作 calle f.街道【课后练习】判断下列单词的阴阳性。
F 阴性,M 阳性:1、Mujer (F/M)2、Amor (F/M)3、Verde 绿色 (F/M)4、Lápiz (F/M)5、Emperatriz (F/M)答案:1.F 2.M 3.M 4.M 5.F。
用标记理论透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用标记理论透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07b69af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f.png)
用标记理论透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李莉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4)002
【摘要】标记是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运用标记理论,从形式、语义和分布三方面分析英语中表示男性的词汇和表示女性的词汇之间存在的性别标记的非对称性,从而揭示英语词汇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现象.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李莉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标记理论与英法词语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 [J], 杨艳华;廉洁
2.标记理论与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J], 冉明志
3.标记理论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J], 尹志寅;李开荣
4.从标记理论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J], 陆美辰
5.从标记理论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J], 苗兴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立关系[关系对立词的标记性及其与性别歧视]
![对立关系[关系对立词的标记性及其与性别歧视]](https://img.taocdn.com/s3/m/086ed1f7cc7931b765ce15f8.png)
对立关系[关系对立词的标记性及其与性别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工具,所以,语言必然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性别歧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它隐含在社会生活、文化和语言中。
性别歧视涵盖对两种性别,即男性和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但在语言使用中,对女性的歧视更加显而易见,而这种现象可以由关系对立词的标记性略见一斑。
本文拟讨论关系对立词的标记性和性别歧视现象的关系。
一标记的概念与内涵1 标记理论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由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家特鲁别茨柯依首创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用于音位学。
特鲁别茨柯依指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有标记与无标记的二分对立现象,“在相关的两个音位中,其中一个音位具有某种标记,而另一个音位则没有这种标记”。
音位层上的标记与无标记现象仅发生在这种成对的音位中,具有相关标记的叫有标记成分,不具有相关标记的叫无标记成分。
比如:英语中的t和d、k和g、p和b、s和z等。
在t和d这组音位中,t是清辅音,所以是无标记成分,而d是浊辅音,所以是有标记成分。
也就是说,在上述例子中,振动声带特征构成了相关标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从音位、词法、词汇到语法(尤其是句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其独特的方法论优势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一发现不仅对语言学极为重要,许多人类文化现象也可以用标记原理进行区分。
一种文化系统中有标记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系统中却被看成无标记的,生与死、自由与压迫、罪恶与美德、节假日与工作日等许多社会现象都可以概括为一种有或没有的关系。
语言标记性表示一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对立中的一个成分具有某种特征,而另一个没有这种特征。
在这种对立中,前者称为有标记项,后者称为无标记项。
例如:lion/lioness;tiger/tigress;long/short;far/near; wide/narrow。
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a1b88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9.png)
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
刘芝花;邓晓芳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9)006
【摘要】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显示出很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反映了历史上“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
文中基于标记理论,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等方面,对英汉中的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英汉语言中词汇的性别歧视色彩都可以通过“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来体现,但在具体形式上有些细微的差别。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刘芝花;邓晓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400700;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4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语言也会“男尊女卑”?——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2.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
3.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性研究
4.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
5.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比较研究及成因透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较 高地位的职业时, 往往在称 谓前加上 女性标记词 复合构 词, 如j u e z f e m e n i n a ( 女法官 ) 、 m u j e r i f s c a l ( 女检察官 ) 。媒 体
常用 l a m u j e r t o r e r a ( m u j e r , 女人 ) 和l a s e l f o r i t a t o r e r a ( s e l f o r i t a ,
摘
要: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 象, 可以从语 言和语言的使 用 中折射反映 出来 。性别歧视在 西班
牙语 词汇层 面体现得 尤为 突出。利 用标 记理 论 , 从 形 式标记 、 分布 标记 、 语义标 记 的角度探 究 男女性 别词 汇“ 有标
记 项” 和“ 无标记项 ” 的不对称性 , 从 而揭示 西班 牙语词 ; r - 中的性 别歧视现 象。
1 .- a : a u t o r m .一 a u t o r a £; c o s e j a m. 一 c o s e j e l a ; j u e z
m. 一 i u e z af
( 二) 分布标记 西班牙语 中的 阳性 名 词或 代 词具 有泛 指性 , 亦可 中性
子 )、 阳性名词 l i b r o( m.书本 ), 但表示有生命的名词 , 通 常
词性 的阴 阳与所指 之人 的性 别是 一致 的 , 如 阳性 名词 p a d r e ( 爸爸 ) 、 阴性名词 m a d r e( 妈妈 ) 。在 一组性别 对立词 中 , 阳 性词 一般为没有形式标记的无标记项 , 而对应 的阴性词在其 基础 上添加后 缀形成 , 从 词汇外 部特 征来看 , 阴性词 多为 有 标记 项。例如 :
关键词 : 西 班 牙语 ; 性 别歧 视 ; 标记理论 ; 词 汇
中图分 类号 : H 3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7 - 0 1 4 7 - 0 2
2 .- s a:a l c a l d e m.— —a l c a l d e s a f :c o n d e m. — —c o n d e s a
二、 西班牙语词汇的性别标记不对 称与性别歧视
( 一) 形式标 记 西班牙语的名词有 阴性和 阳性之分 , 表示无 生命 的名 词 其阴 阳性与 自然属性没有必然联系 , 例如 阴性名词 m e s a( 桌
“ 恰 当”, 男女两性 词 的语 序从 侧 面体 现 出男 性性 别 的优 越
性。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7 . 0 6 7
从 标 记性 探 究 西班 牙 语 词 汇 中 的性 别 歧 视 现 象
胡 晓 琳
( 福建师范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福州 3 5 0 0 0 7 )
语法并未对顺 序作出明确规定 , 但通 常表示男 性的 阳性词 在 前, 表示女性 的 阴性 词 在后 , 如h o m b r e Y m u j e r 、 p a d r e Y ma -
d r e 、 h e r ma n o Y h e r ma n a 、 n i i f o Y n i i f a , 这 样 似 乎 更 为 “自然 ” 和
2 0 1 5年 7月 第3 4卷 第 7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u 1 . 2 0 1 5
Vo 1 . 3 4 No. 7
立项做出“ 有标记项 ” 和“ 无 标记 项” 的 区分 , 为解释 语言 的 性别歧视问题提供 了新 的依据和思路 。
小姐 ) 来 称呼凤毛麟角的女斗牛士 J 。
性别歧视现象不仅反映在名词 的形态标记上 , 也体现 在 词序 中。当表 示男 女两性的名词 同时出现时 , 虽然西班牙 语
偏袒 、 遮掩 、 无视 、 隐藏和贬低 等… 。
语言 中的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 , 它存 在于不 同语 言及 语
言的不 同层面上 , 包 括语 音 、 构词 、 句法 、 语 义和语 用 等。针 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语言是一组对立而不等量 的对立 项 , 标 记
理论 ( Ma r k e d n e s s T h e o r y ) 把 语 言 范 畴 内 存 在 这 种 关 系 的 对
4.一 i n a :h 6 me m.一 h e r o l n a f
注: m . 为 阳性 词 , f . 为 阴性 词
阴性名词所带有的上述形式 标记常含 有卑微低 下、 无足 轻重的涵义 , 添加后缀形成 的阴性名词一 定程度上反 映了其 所处 的从属和次要地位 。当女性从事某些传统上 由男性担 当
一
、
引言
£ :p r i n c i p e m.一 p i f n c e s a 3 .- t r i z :a c t o r m. — —a c t iz f f . :e mp e r a d o r m.— —e mp e r a t r i z
:i n s t i t u t o r m .一 i ns t i t ut r i z£
语言作为思想 的载体及人类最 主要 的交 际工具 , 忠实记 载着社会生活及其使 用者 的思想 与价值 观。性别歧 视是 一 种普遍 的社会现象 , 不仅反 映在社 会生 活 的各 个方 面 , 也 反 映在语言使用 中。广义上讲 , 语 言中的性别歧 视指在语 言和
语言使用 中针对性别产生 的偏见或歧视 , 包括对某一性别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