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5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图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解析】
1.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一是考虑船舶的通行,二是要有技术做保障,因此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因素因为交通和技术,故选C。
2.港珠澳大桥地处低纬度,冬季海水不会结冰,故选B。
3.山西、陕西发展苹果、核桃种植,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有利条件,而主要的限制性条件为水源不足,故选B。
4.要使当地苹果核桃国际竞争力增强,最重要的途径应从加大科技投入方面考虑,通过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措施等来提高产品质量,而治理水土流失和提高机械化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途径,取消贸易壁垒也行不通,故选B。
5.根据经纬网及降水量情况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巴西高原。
故选A。
6.从图中看出,甲地径流量最大值出现月份滞后于降水量最大值与出现月份,再结合图中沼泽分布,可得出湿地调节作用是影响径流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故选C。
7.读图可知,四个城市中拉萨气温年较差最小,故选D。
8.杭州与兰州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杭州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兰州位于内陆,受大陆影响较大,故选A。
9.重庆和武汉同为我国火炉城市,夏季应普遍高温,冬季重庆受地形阻挡作用明显,受冬季风影响较小,一月气温较高,故选C。
10.某日贵阳日出时间正好为北京时间6时,则贵阳日出的地方时应约为5时,贵阳昼长于夜,太阳应直射在北半球,而此时南半球海洋上的船员看见日出,该船应位于晨线上,日出地方时应为6时以后,其所在经线经度应大于120°E,故选D。
11.这段时间应为北半球夏季,荷花盛开,故选C。
12.B项反映由于对乘坐飞机的需求量增加,导致机票价格上涨,与题意相符。
故选B。
13.对符合条件的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而非裁员的企业,②错误;对不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的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可以依法不招标,③错误;①④属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
故选B。
14.A1曲线表示一个国家大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但收入分配比较平均;A2曲线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平均收入增加,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而脱贫,但还有一部分人难以摆脱贫困;
A3曲线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扶贫政策的实施,所有人都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收入分配的差距仍然较大。
A2符合我国当前居民收入的增长、人口收入分布情况。
故选B。
15.当今世界各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支持全球化,观点过于绝对,①不选;全球金融市场对贸易战升温触发全球经济动荡的担忧正在迅速升级,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直接关系,③不选;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6.港澳各界应以此次宪法修改为契机,大力加强宪法教育,加深民众对宪法、基本法和“一国两制”
的认识,这有利于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观念,维护宪法权威,①正确;有利于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宪法精神,②正确;③错误,应为在香港普及宪法知识,而非大陆;④中“扩大香港自治权”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17.该题的切入点为各地政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应该怎么做,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正是政府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正确做法,C项正确;②④说法虽然正确,但不是政府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措施,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结果,与题干无关。
故选C。
18.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人民政协,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
故选C。
19.题干切入点问的是为什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是回答怎么样进行文化创新,与题干无关,②排除;传统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进程,④错误;①③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A。
20.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错误;①④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21.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不属于辩证法角度,②排除;④与材料无关;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A。
22.漫画讽刺了少数干部假装在基层,为镀金而“混基层”的现象。
告诉我们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可弄虚作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可脱离群众;①③正确;②错误,辩证否定应为事
物自身的否定;④与材料无关。
故选B。
23.①是认识论的知识,与题干无关;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24.根据材料“周人最西边的大后方”“周文化圈最西北的一个点”可知,西周统治有可能涉及该地区,D项正确。
故选D。
25.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朱元璋加大对贪赃枉法者的处罚力度,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未体现民众参与反腐,C项错误;从题干信息未直接涉及机构,D项错误。
故选B。
26.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陈亮提出了一些农商并重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并未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B项错误;C、D两项未体现,错误。
故选A。
27.根据材料可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民族气节,A项正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达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以超脱精神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将情融于义理之中,体现儒家的融合思想,排除B、
C、D三项。
故选A。
28.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非维护皇权,A项错误;也不是主动传播西学,B项错误;由英国人控制的海关发行邮票说明英国攫取了邮政大权,C项正确;主观是不是促进中英文化交流,D项错误。
故选C。
29.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这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A项正确;列强开始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B项错误;国家政权更替推动实业发展主要是辛亥革命后,C项错误;列强之间战争提供有利条件主要是一战期间,D项错误。
故选A。
30.维新思想并未深入广大民众,排除A项;从“君”到“国”的变化,表明传统天下观向近代国家观的转变,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教育思想和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的传播,C、D两项错误。
故选B。
31.根据材料“1981年”“安徽农村”以及歌名可得知,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体现农民农业增收的喜悦,D项正确;完成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底,A项错误;B项错误,不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1978年底,C项错误。
故选D。
32.雅典公民享有民主权利,A项错误;材料是在强调平等,而非批判,C项错误;D项未体现,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B项正确。
故选B。
33.材料中充分肯定人的智慧和价值,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
故选C。
34.根据材料可知,德国议会选举不能完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35.根据材料“面对着好莱坞霸权的威胁和民主差异体系的限制,有人接受,同时也出现批评和质疑”可知,这体现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一)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
36.(24分)
(1)(4分)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每点2分)
(2)(8分)原因: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粮食产量大;人口较少,粮食商品率高,出口量大;欧洲多数国家耕地面积小,粮食不能自给;位于欧洲东部,粮食多就近出口欧洲国家。
(任答四点即可)
(3)(6分)有利条件: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光照强;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任答三点即可)
(4)(6分)应该。
理由:自然条件有利于种植向日葵;向日葵品质优良,出油率高,市场广阔;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出口创汇,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6分,任答三点即可)不应该。
理由:该国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不足;适合种植的地区多为低纬度地区,扩大向日葵种植规模会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导致粮食减产;粮食和向日葵均可出口创汇;葵花籽油市场趋于饱和等。
(6分,任答三点即可)
(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
37.(22分)
(1)(10分)位于中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周围能为其提供大量农副产品;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处城市圈中心,为立体交通网络枢纽;高等院校聚集,区域人才高地;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历史悠久等。
(任答五点即可)
(2)(6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作为中部地区发达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耕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
(每点2分)
(3)(6分)随着立体化、网络化的“1小时交通圈”的建成,使城市圈内各城市间运输耗时缩短,与周边的联系更为方便;城市圈中产业类型得到优化调整,促进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生产成本降低,对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的吸引力增强等。
(每点2分)38.(24分)
(1)(14分)经济现象:五年来,我国职工队伍总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分)但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比低,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大。
(2分)这也是导致我国工业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2分)建议:政府:①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人才的理念,让工匠型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2分)②以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和改革奖励制度为重点,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
(2分)
企业:①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2分)②对企业员工开展集中培训,提升一线人员的职业技能。
(2分)(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10分)①立足于社会实践,该片记录了过去五年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以及背后奋斗在一线的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创作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该纪录片引起各界广泛反响,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每点3分,三点10分,其他答案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9.(28分)
(1)(12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有利于发挥党协调各方、统筹全局的作用。
②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树立“四个意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四个意识”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党的团结,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促进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每点3分,其他答案如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10分)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使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2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总体上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正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分)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气象新作为着力解决好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能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
(3分)
(3)(6分)答案示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点3分,两点6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40.(25分)
(1)(13分)内容:明确发明人独占实施或者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明确专利人有效期内的独占权。
(每点2分,4分)
意义:有利于维护专利人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推动了发明创造的社会性传播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增强了人们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为欧美工业革命提供了保障。
(每点3分,答出三点得9分)
(2)(12分)变化:由19世纪的关税平等、自由贸易原则——变为20世纪30年代设置关税和贸易配额——变为二战后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减少关税壁垒。
(每个变化2分,6分)
影响:19世纪的关税平等、自由贸易原则,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等。
20世纪30年代设置关税和贸易配额,造成国际贸易的衰退,货币不稳定,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等。
二战后,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减少关税壁垒,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等。
(每点2分,6分)41.(12分)
示例一
论题: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具有持久生命力。
(2分)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学习和自我更新。
(2分)
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自秦创建到明清不断完善加强,维护了整个封建时代政治相对稳定、国家统一,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2分)
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文化自先秦时期出现到汉代融入法、道、阴阳五行学说,构建新的思想体系,并确立正统地位,(2分)到宋明时期融入佛道思想,形成更加完备的理学体系,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稳固封建统治、中国文化的传承。
(2分)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学习和自我更新,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形成中国的凝聚力与软实力,让中国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2分)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没有自拟论题或论题不具体。
(0~2分)
第二层次:从多角度来论证结论,史论结合。
(3~9分)
第三层次:逻辑论证突出,总结规律,论述完整。
(11~12分)
论证必须结合中国史相关内容。
【解析】以上示例并不是标准答案,仅供老师们阅卷时参考答案。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并不唯一。
但要注意回答过程中,“论题”是在对材料中观点进行提取,阐述可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多角度分析,但要有史有论,史实要正确,逻辑清晰,结论要准确。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
42.(10分)
季节:夏季。
(2分)
原因: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地势平坦开阔;风力小,湖面平静;湖底盐壳为白色,水质清浅,倒影成像质量高。
(8分,每点2分)
43.(10分)
原因:降水量减少,用水量增大。
(4分)
影响:枯水期水位降低,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渔获量减少(影响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等。
(6分,任答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4.(15分)
(1)(6分)背景:西方传教士创立的医学团体提供了经验与示范;非基督教运动的影响;国民革命激起的民族主义高潮的压力。
(每点2分)
(2)(9分)有利条件: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
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健康服务业;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需要等。
(每点3分,任答三点即可)
45.(15分)
(1)(9分)特点:轰炸与地面游击战相结合;将封锁战与舆论战相结合;在新战争原则的指导下,北约将政治影响、经济能力、外交压力等统统贯注于军事行动;军事干预手段中,包括了力量投送、空中行动、维持空间和网络;全球形势预警、空中外交;对民间政府的军事支持、网络宣传、信息传播、心理暗示等。
(每点3分,任答三点即可)
(2)(6分)原因:除了保护平民,推翻卡扎菲政府;占有和控制利比亚的石油;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等。
(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
46.(15分)
(1)(9分)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亡加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封建要求增强;西方进步思潮的传入(如社会进化论)。
(每点3分)
(2)(6分)实践:积极投身戊戌变法运动,他主张变革官职,改革选官制度,兴办近代教育培养人才;
戊戌政变后,倡导兴民权运动,强调要培养与造就具有现代爱国精神的国民。
(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