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讲座:文学巨匠巴金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自述关于《灭亡》的创作经过:
• “每夜回到旅馆里,我稍微休息了一下疲倦的身 子,就点燃了煤气炉煮茶来喝。于是,巴黎圣母院的 钟声敲响了,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在这样的环境里, 过去的回忆继续来折磨我了。我想到在上海的活动的 生活,我想到那些在苦斗中的朋友,我想到那过去的 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清、希望和挣扎,我 想到那过去的一切,我底心就像被刀割着痛,那不能 熄灭的烈焰又猛烈地燃烧起来了。为了安慰这一颗寂 寞年轻的心,我便开始把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一点东西 写下来。每晚上一面听着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我一面 在练习簿上写一点类似小说的东西。这样,在三月里 我写成了《灭亡》底(的)前四章。”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却是共同的:她们都为追求幸福的爱情而和封建礼教及
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了她们
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
接地相联系着。
《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激流三部曲》不仅在思想上达到了相当 的高度,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 就。
• 《激流三部曲》是反映五四运动的长篇小 说。
的。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
字。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并不多。然而
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
这样的作品。

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
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
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
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191 3年,9岁的巴金与母亲(前排)
巴金的第二个先生——轿夫老周

巴金家的下人中,有一个年老瘦弱的轿夫老周尤其
引起巴金的注意和喜欢。老周有悲痛的身世:老婆跟人
跑了,独儿子又当兵死在战场上。虽然孤苦伶仃,但老
周却象一个哲学家抱着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经常说一
些闪烁着智慧和含有哲理的话。
• 他告诫似地对少年巴金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1931年,27岁的巴金写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家》, 很快轰动了文坛。接着他便开始了《砂丁》 的写作。
• 由于巴金写作这部作品时,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以 至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完整饱满,整个作品的水 平还不是很高,他自己也这样说:“我没有实际的生 活,甚至连背景也不熟习,因此我只好凭空造出一个 ‘死城’来。” 。
从封建大家庭出走
• 五四运动爆发,唤 醒了巴金。各种广泛 传播的“主义”与思 潮,在巴金眼前展开 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而最先打开少年巴金 心扉的是无政府主义。 1923年,巴金从家中 出走,离开闭塞的四 川去到上海、南京求 学。
留学法国

• 1927 年1月, 为了进一步对无政 府主义进行“深的 研究”,巴金赴法 国留学。图为巴金 (左)在法国与同 学合影。
巴金创作的部分作品
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
《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
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永恒的
艺术价值。

巴金在《{激流)总序》中声称,
“在这里我所欲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
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
生活底一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 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1914年巴金的母亲病逝,1917年父亲又病 故,这两件事是巴金人生道路上的激变。
• 巴金说,父亲的死“使这个富裕的大家庭 变成了一个专制的大王国。在和平的、友 爱的表面下我看见了仇恨的倾轧和斗争; 同时在我的渴望自由发展的青年的精神上, ‘压迫’象沉重的石块重重地压着”。
• 这些压迫主要来自陈旧的封建家庭观念以 及长辈的威权。在这虚伪的礼教的囚牢中, 巴金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挣扎、受苦 以至死亡。于是,他心中燃起了“憎恨” 的火苗。“接着‘爱’来的就是这个‘恨’ 字。”
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自 己不要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 一个遭到过如许的不幸、处在这样困苦境地的人,竟 然还有这样坚强的信念,这是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啊!
而这些近乎原始的正直的信仰,也深深地铭刻进了巴金
的思想深处。因为这个缘故,巴金把老周看作他的人生 的第二个先生。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
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
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
们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
• 《激流三部曲》所反映内容的时间跨度是1919年至 1924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动荡的历史 转折时期,背景是当时中国还很闭塞的内地——四川成
• 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 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 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 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 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 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
【思考题】 • 1.分析《家》中的觉新与觉慧的人物形象及意义。 • 2.简析《寒夜》中的汪文宣与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都。三部曲的第一部《家》,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
度的典型形态。在高老太爷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 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
• 就在这一背景下,作品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
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 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

这几个悲剧事件虽然原因各异,但在一个基本点上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参考书目】 1.《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 2.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 3.陈思和、李辉,《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 4.陈思和,《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 5、陈丹晨,《巴金评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与笔名的来历
• 1927年至1928年12月,巴金创作了第一部小说 《灭亡》(中篇)。从此开始使用笔名“巴 金”。这笔名曾被许多人误以为是取无政府主 义领袖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首尾两字组成的。 其实, “巴金”中的“巴” 字是为了纪念与 他处得极好的在法国投水自杀的中国同学“巴 恩波”,“金”字是另一个同学从巴金当时正 在翻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的最后一个 字信手拈来的。
文学巨匠巴金(1904—2005)

第十二章 巴金的创作道路及代表
作《激流三部曲》
•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04年11月25日 出生在四川成都。
• “尧”是李家巴金这 一辈的排行, “棠”和 “芾甘”反取自诗经中的 《召南·甘棠》篇:“蔽 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 所茇,”意思是说,这棵 小小的棠梨树,不要去砍 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的 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
巴金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 《灭亡》1929年在国内发表 并引起轰动,使巴金正式走
上文学创作道路。
• 巴金自己说,“《灭亡》 当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然而,在巴金的创作中却自 有它的重要意义,它已经表 现出巴金小说创作的某些基 本特色。诚如巴金自己所说 的,“我写的是感情,不是 生活。”
• 1928年底,巴金离法回国,仍然居住在上海。 从1929年到1949年底,他一共创作了18部中 长篇小说,12本短篇小说集,16部散文随笔集, 还有大量翻译作品。
• 在这当中,中长篇小说无疑代表着巴金建国前 创作的主要成就。比较著名的有:《灭亡》 (1929),《死去的太阳》(1931),《家》 (1933),《爱情三部曲》包括《雾》(1932)、 《雨》(1933)、《电》(1935),《春》(1938), 《秋》 (1940),《火》的第一部(1940)和第二 部(1942),还有《憩园》(1944),《第四病室》 (1945),《寒夜》(1947)等。
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父亲李道河曾任四川省广元县知县。
(右三是外婆抱着的幼年巴金)
巴金的第一个先生——母亲
巴金把他的母亲陈淑芬称为他的第一位先 生,他自称从母亲那里学会爱:“她很完满地体 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 知道了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 我解释种种的事情,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 贫与富。她叫我去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 人。”“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 拿来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点事情。 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 我的全性格的根柢。”
• 《激流三部曲》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 写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 制主义制度的小说。
• 《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 体裁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巴金是中国第一位描写锡矿工人命运、
向世界介绍云南锡都个旧的作家
• 巴金的创作生涯中,正面描写工人的苦难生活与反抗 斗争的,仅有两部中篇小说——1932年写的《砂丁》 和1933年写的《雪》。《砂丁》是描写云南个旧锡矿 工人悲惨生活的作品。

• 巴金可能没有鲁迅 的忧愤深广,也没有茅 盾的鞭辟入里,但他的 强烈激情,强烈的对于 青春冲力的渴望却让他 成为“五四”青春精神 的最好象征。而他对于 “人”的持续探索也使 得当时的青年为之震撼。
巴金获得的荣誉
•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 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 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 勋章。
之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作品所写
的正是这样一股生活的激流:一方面随
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 治力量疯狂地吞噬着年轻的生命,另一
方面深为革命潮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开
始了觉醒、挣扎与斗争的悲壮历程。
巴金在《家》的“后记”中这样说

《家》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是
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