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
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徐建祥
(涟水县大东镇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461)
0 引言
急性肠梗阻作为急腹症之一,多因肠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肠道机械性堵塞致病[1]。
近几年,老年性急性肠梗阻发生率逐渐升高。
因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欠佳、免疫功能下降,合并其他老年疾病。
如不能及时治疗急性肠梗阻,将加剧死亡风险。
科内接收病人后如若病情较轻,多以保守治疗;如若病情较重,则可建议患者以手术治疗。
但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如何却不得而知,为了解其二者的差异,本文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42例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依照病情程度分两组。
轻度肠梗阻为对照组(n=21),中重度肠梗阻为观察组(n=21)。
观察组男15例,女6例,年龄67-73岁,平均(70.1±3.3)岁。
对照组男16例,女5例,年龄66-74岁,平均(70.7±3.9)岁。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依照当代医学发布的《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特点》确诊疾病及梗阻分型。
1.2.2 纳入标准:术前经X线或CT确诊为急性肠梗阻;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年龄>65岁患者。
1.2.3 排除标准:无合并症;无治疗禁忌;患者家属不同意参与试验者。
1.3 方法。
接诊后迅速为患者开展综合性评估及各项临床检查,判定患者病情程度。
如患者病情较轻可归为对照组,行保守治疗。
叮嘱患者禁食禁水,以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管注入石蜡油、肠胃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如患者病情较重可归为观察组,以手术治疗。
依照患者不同病因分型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所有术式均以全麻为主。
术前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并完善相关知情同意书签订。
肠粘连以松解术治疗,肠套叠以复位术治疗,肠扭转以复位术治疗,疝气以修补术治疗,肿瘤以切除术治疗。
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常规护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加强胃肠功能训练。
完善两组患者治疗记录,并依照1.3指标对比。
本次疗效判定选用科主任及影像科主任评定,此次试验的相关人员不得参与。
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完成。
1.4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情况差异。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者呕吐、恶心、腹胀、腹痛及肛门排气症状完全消失,辅助影像学检查可见患者一切正常;有效:患者呕吐、恶心、腹胀、腹痛及肛门排气等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资料检查可见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影像学检查无变化。
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每天测评VAS片评分,后取均值对比。
VAS评分标准:依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价组间差异。
量表包括十个刻度,0度为无痛,10度为剧痛。
10分满,随分数升高疼痛加剧[3]。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1.0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对比结果。
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111(52.38)8(38.1)2(9.52)19(90.48)观察组2113(61.9)7(33.33)1(4.76)20(95.24)χ2----0.359
P----0.549 2.2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期间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观察组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组间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例数治疗VAS评分住院时间(d)对照组21 3.7±2.310.1±2.3
观察组21 4.1±1.715.7±5.9
t-0.641 4.053
P-0.525 0.001
3 讨论
3.1 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病症及临床表现。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痛觉神经不敏感,故临床症状自述模糊不清,易造成疾病误诊。
且老年急性肠梗阻发病后,肠道屏障保护功能差,血供不佳,易并发腹膜炎、菌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加重治疗风险。
该病大部分患者既往存在慢性梗阻疾病史,且伴随阵发性腹部绞痛。
临床检查可见间隔6 min 左右腹痛发病,伴有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
腹部检查可表现为压痛、反跳痛和肠壁紧张,经X线影响检查可观
(下转第80页)
摘要:目的 探究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方法 普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42例,依照患者病情程度分两组,各21例。
对照组(轻度肠梗阻)患者以保守治疗,观察组(中重度肠梗阻)患者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情况差异。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治疗VAS评分对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保守治疗可用于轻度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可用于中重度老年急性肠梗阻治疗。
依照病情程度不同为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控制疾病。
关键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ki.1671-3141.2019.55.046
本文引用格式:徐建祥.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78+80.
投稿邮箱:zuixinyixue@
用抗氧化剂、抗生素、抗胆碱能药物能作用患者局部区域,此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时间相对较短,无法达成根治腋臭的目的,所以此种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不是特别理想,目前通常作为不适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补充治疗手段存在。
外科治疗是指针对患者腋窝局部大汗腺以及腺管进行的一种手术,旨在将其彻底破坏、损毁以及去除,进而达成彻底根治腋臭的目的,是现阶段医学临床治疗腋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4]。
传统手术可将患者腋窝局部的大汗腺进行全部切除,腋臭治疗效果也十分理想,但是术后患者的瘢痕比较明显,对患者的身体美观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部分患者上肢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说此种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不仅无法与当前现代医学微创观点的统一,而且也不能更好的满足广大患者的切实需求,所以必须对手术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
此外,采用特制器械开展的微创搔刮术无法做到对患者全部汗腺进行有效破坏的目的,因此其具有远期复发率较高的弊端,所以不建议使用此种治疗手段。
近些年来医学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众多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在传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研发出顺皮纹小切口直视下大汗腺剪除术,此种手术方法的切口非常小,而且患者切口绝大多数可以愈合平整,因此遗留的瘢痕非常小,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治愈率,所以其不仅符合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需求,而且可对广大患者的切实需求进行满足,因此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与青睐。
此种手术中对局部肿胀麻醉技术进行应用,手术过程中紧贴患者真皮进行皮下剥离,可以做到与患者腋部重要神经血管的远离,进而患者损伤程度降低,出血量也大幅度减小,于手术疗效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总之,医学临床上治疗腋臭患者时对小切口大汗腺破坏术进行应用,具有手术简单便捷、疗效可靠、创口较小的优势,可在满足患者美观需求的同时帮助其解决腋臭的困扰,符合当前阶段医学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可以考虑积极的推广和应用,于腋臭患者心理负担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彬婷,李力群,潘盛盛.两种手术切口治疗腋臭疗效及并发症分
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06):116-121.
[2] 石莹莹,陈炜,王露萍,等.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手术范围探讨
[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07):422-424.
[3] 樊雁.微创刮除术与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2014,19(02):177-179.
[4] 苏晓光,李清怀,张锤.腋臭的治疗方法及新进展[J].河北医科
大学学报,2013,34(09):1111-1114.
(上接第78页)
察到多个大小不一的气液平面。
部分患者伴大便频繁,或便秘等。
多数患者于X线或CT检查可确诊。
3.2 轻度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
老年患者在发生急性肠梗阻时就诊时间较晚,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症状。
故保守治疗和术前均需对患者开展水电解质和酸碱纠正,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针对有基础病的患者也需及时纠正相关疾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当患者病情较轻时可予以保守治疗。
经抗菌类药物注输可改善患者肠道环境,患者疼痛症状。
且对症治疗可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身体恢复快。
故当患者处于急性肠梗阻轻度时可首选保守治疗。
虽然本次实验中未出现保守治疗无效患者,但实际治疗中常见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
故如若患者保守治疗24-48 h内临床症状无改善,需中转手术治疗。
如盲目延长观察时间将会导致病情恶化,错过正确手术时机,加重病情。
3.3 中、重度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
因老年患者全身功能减退,对各种刺激反应不敏感,临床表现与症状不符严重,误诊率增加。
且易出现多种合并症,增加了疾病的危险系数。
中重度患者的病情症状相对严重,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及正常排泄。
保守治疗周期长,治疗期间内患者疼痛感较强烈。
且治疗期间用药易刺激患者其他脏器,加速器官损伤。
故中重度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多以手术治疗。
但患者不同发病原因需经过不同手术治疗。
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包括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疝气和肿瘤等。
故针对不同病因给予松解术、复位术、修补术和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病情状态,改善患者病情程度。
如患者身体需要可在术中配合近端结肠减压灌洗,防止吻合瘘发生。
因大多数老年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故术后咳嗽无力,排痰困难。
故术后应指导患者咳痰,预防肺部感染,营养支持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更适合病情较轻的患者,而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更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反馈均较好,故可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为患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但如若经保守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尽快转入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德才.老年急性肠梗阻30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
志,2016,22(3):77-78.
[2] 姚清海.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
疗,2016,35(8):83-84.
[3] 刘宏方,刁伟强,胡旭辉,等.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
疗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7(2):73-74.
投稿邮箱:zuixiny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