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
评议
从情境图中找出平面图形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校盖章: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小数乘法的意义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听课
评议
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后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有趣的小数点(一)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四、练一练: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听课
评议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并学会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走进乡村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四、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
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2=12,6×0。5=3,12+3=15。
3、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
评议
从情境图中找出平面图形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校盖章: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小数乘法的意义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听课
评议
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后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有趣的小数点(一)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四、练一练: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听课
评议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并学会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学员听评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走进乡村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课
堂
教
学
纪
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四、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
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2=12,6×0。5=3,12+3=15。
3、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