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p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jp⼏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效果研究
棉花脱叶剂品种的应⽤效果研究
马江平,王远征,黄⽟芬
(农⼀师⼗⼆团农业科,843301)
摘要:在棉铃吐絮率达到40%左右,⽓温达到适宜温度时,喷施脱吐隆、脱清、瑞脱龙、⼄烯利4种脱叶催熟剂,以此时间为起点,分别后推5天、10天、15天喷施上述脱叶剂,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时期喷施脱叶剂脱叶情况观察,随着脱叶剂药量增加,棉花叶⽚⼲枯速度有所加快,但脱叶效果随后期⽇平均⽓温的降低有所下降;在同⼀施药时期,不同脱叶剂对棉花吐絮率有不同的影响。
试验处理1、5、9、13的吐絮率在各组相对较⾼,试验效果好;同⼀脱叶剂随施药时间的推后,施药效果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关键词:脱叶剂;催熟剂;棉花;应⽤效果
随着我团棉⽥机械化程度的提⾼和机采棉⾯积的扩⼤,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的应⽤也越来越⼴泛。
化学脱叶催熟剂是机采棉重要施⽤药剂,不仅能促使棉铃提早成熟,还能有效提⾼棉花霜前花率及⽪棉产量、防⽌棉花贪青晚熟。
在实际应⽤中,由于脱叶剂和催熟剂容易受到⽓候条件和和施药技术的影响,施药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产,2009年在本团24连、28连棉花地研究了⼏种脱叶催熟剂的应⽤效果和适宜喷药时间,旨在为棉⽥脱叶催熟剂的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法
1.1试验药剂
脱吐隆540g/L悬浮剂+伴宝280g/L可溶液(助剂),拜⽿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80%噻苯隆(瑞脱龙)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50%噻苯隆(脱清)可湿性粉剂,江苏瑞帮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法
试验在⼗⼆团24连803东(对照在804#)、28连4#西⾯(对照在2#)棉⽥进⾏。
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6,4⽉9⽇按66+10cm的机采棉配置⽅式统⼀播种,密度为1.68万株每亩。
试验根据不同施药时间分四组,每组4个处理,共16个处理。
每个处理⾯积10亩左右,重复3次,随机排列,对照为清⽔。
当⽓温达到平均⽓温12℃以上,吐絮率达到40%左右时,以此为时间起点,分别推后5天、10天、15天喷施脱叶剂。
具体施药情况见下表:
⼩区调查采取对⾓线5点取样,每点选取具有代表性棉株50株,定点调查。
施药前调查定株棉花的叶⽚总数、棉铃总数及吐絮铃数,分别于施药后第7天、12天、17天调查棉株残存的叶⽚数、棉铃数以及吐絮棉铃数,计算叶⽚脱落率及棉铃吐絮率。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脱叶剂品种脱叶效果
2.1.1通过对不同时期喷施脱叶剂脱叶情况观察,随着脱叶剂药量增加,棉花叶⽚⼲枯速度有所加快,但脱叶效果随后期⽇平均⽓温的降低有所下降。
2.1.2通过表⼀可以看出⼏种脱叶剂普遍脱叶在施药后第7
到第17天达到脱叶⾼峰期,在⼏种处理中可以⽐较出在施药后第22天的调查结果中处理1、5、9、13的脱叶效果相对⾼出2%左右。
2.1.3 通过表1,棉花吐絮率在37-40%时,⽐较试验处理1、5、6、7可知,试验处理5脱叶效果最好,试验处理1效果次之,其他⼏种处理脱叶效果略低与前两种且相差不⼤。
由此可以得出在吐絮率在37-40%的情况下,于9⽉中旬(即9⽉13⽇)喷施处理5的脱叶剂脱叶效果较好。
在棉花吐絮率在41-45%时,⽐较试验处理4、8、9、10、11、12可知,试验处理9脱叶效果最好,试验处理10效果次之,清⽔对照处理效果最差。
试验处理11在施药后第7、12、17天脱叶率相对处理9、10的要低,但最后的脱叶效果相差不⼤,说明处理11的保叶效果较好。
由上可得,在棉花吐絮率在41-45时,于9⽉下旬以前(9⽉18⽇)喷施处理9和11的脱叶剂脱叶效果较好。
在棉花吐絮率在46-50%时,⽐较试验处理2、3、14、15、16可知,试验处理2、3脱叶效果相对较好,其他⼏种脱叶处理施药时间相对较晚,且效果相差不⼤。
以上说明在吐絮率相同情况下,越早施药脱叶效果越好。
表1 不同脱叶剂品种脱叶效果
试验处理
打药时间9⽉8⽇
9⽉8⽇9⽉15⽇调查9⽉20⽇调查9⽉25⽇调查9⽉30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
1 37.33 0.83 51.19 79.27 97.48
2 46.95 1.08 58.21 81.29 96.35
3 46.78 0.80 52.98 75.55 96.29
4 45.42 0.68 23.40 33.01 46.28
试验处理
打药时间9⽉13⽇
9⽉13⽇9⽉20⽇调查9⽉25⽇调查9⽉30⽇调查10⽉5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脱叶率
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
5 39.74 3.1
6 54.64 86.66 98.11
6 38.04 3.12 52.62 83.26 96.37
7 39.35 2.90 53.51 84.03 96.69
8 41.94 2.27 23.76 42.55 54.57
试验处理
打药时间9⽉18⽇
9⽉18⽇9⽉25⽇调查9⽉30⽇调查10⽉5⽇调查10⽉10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
9 43.60 2.01 56.74 85.11 98.09
10 44.36 1.86 55.06 84.52 96.21
11 41.01 1.15 50.22 80.58 95.77
12 44.57 1.72 22.25 34.32 49.40
试验处理
打药时间9⽉23⽇
9⽉23⽇9⽉30⽇调查10⽉5⽇调查10⽉10⽇调查10⽉15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脱叶率
13 49.65 1.32 51.38 81.60 94.94
14 47.20 0.60 46.02 77.95 91.01
15 49.71 0.65 48.92 80.10 92.79
16 50.43 0.88 17.97 27.12 39.21 2.2不同脱叶剂品种对吐絮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同⼀施药时期,不同脱叶剂对棉花吐絮率有不同的影响。
试验处理1、5、9、13的吐絮率在各组相对较⾼,试验效果好。
试验处理2和3,6和7,10和11的试验效果次之,且相差不⼤。
总体看来,脱吐隆540SC+伴宝280g/L可溶液剂+40%⼄烯利⽔剂的处理效果最好。
表2 不同脱叶剂品种对吐絮的影响
试验处理打药时间
平均值
9.8⽇9.15调查9.20⽇调查9.25⽇调查9.30调查
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
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
1 9⽉8⽇37.33 40.89 65.96 86.48 98.29
2 9⽉8⽇46.95 49.42 66.80 84.37 95.13
3 9⽉8⽇46.78 50.48 68.22 89.42 96.23
4 9⽉8⽇45.42 49.19 55.50 65.21 67.88
试验处理打药时间
平均值
9.13⽇9.20⽇调查9.25⽇调查9.30⽇调查10.5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
5 9⽉13⽇39.74 43.48 54.75 81.81 97.34
6 9⽉13⽇38.04 41.93 52.65 78.38 94.06
7 9⽉13⽇39.35 42.02 54.07 80.32 96.37
8 9⽉13⽇41.94 44.65 51.46 58.93 64.46
试验处理打药时间
平均值
9.18⽇9.25⽇调查9.25⽇调查10.5⽇调查10.10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
9 9⽉18⽇43.60 48.78 63.38 88.93 96.46
10 9⽉18⽇44.36 49.45 62.46 88.16 94.56
11 9⽉18⽇41.01 46.55 60.15 85.59 94.07
12 9⽉18⽇44.57 49.33 61.12 67.70 73.89
试验处理打药时间
平均值
9.23⽇9.30⽇调查9.25⽇调查10.10⽇调查10.15调查打药前打药第7天打药第12天打药第17天打药第22天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吐絮率
13 9⽉23⽇49.65 53.35 64.50 85.02 95.97
14 9⽉23⽇47.20 50.76 59.42 81.34 92.29
15 9⽉23⽇49.71 53.35 62.38 82.57 94.56
16 9⽉23⽇50.43 53.70 60.63 72.53 79.22 2.3同⼀脱叶剂不同时间施药处理的脱叶效果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同⼀脱叶剂随施药时间的推后,施药效果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具体表现为,随施药时间
推移,在打药后相同天数调查计算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也相应
降低。
这是因为施药时间晚,⽓温相对就较低,导致药液被
棉花叶⽚吸收后向各个器官的传导速度减慢,药效反应相应
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