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核电厂常规岛与火电相比的主要差异

核电厂常规岛与火电相比的主要差异

核电厂常规岛与火电相比的主要差异(院内新员工参考教材)2010年9月济南核电厂常规岛与火电相比的主要差异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张磊 2010年9月7日核电厂常规岛主要部分是汽机岛,它是在火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火电有许多共同点,下面仅论述两者的主要差异。

一、设计理念差异毫无疑问,核电厂常规岛与火电厂发电机组都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

但核电厂更将安全运行放在压倒一切、重中之重的地位。

因为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影响到几代人,其影响范围也是世界性的,这在我国火电机组众多事故案例中是没有先例的。

二、主设备上的差异下面均以国外×××核电厂1300MW机组与同容量的火电机组为例进行比较。

注:1、我国内陆核电厂地处温度、湿度较高地区,同容量机组的循环冷却水量更大,预计在220000t/h左右;2、造成上述各项差异的原因出自两者设计理念的差异,即前者强调运行安全,效率让位于安全,后者采用高转速、高参数的主设备,追求的则是更高的效率。

三、主厂房区域布置的不同点1、核电厂主厂房采用单元制布置,即每台机组的主厂房是独立的,彼此不接建;火电厂为运行管理方便,2台或几台机组的汽机房和锅炉房是相连的。

(见图1、图2、图3)图1 国外×××核电厂总平面布置立体图-图2 国外×××核电厂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图3 国外×××核电厂总平面布置侧向视图2、核电厂为安全起见,再热汽不采用进出反应堆进行再热,而用主汽进行再热。

核电厂除湿再热器(即汽水分离再热器)布置在汽机高中压缸两侧,而火电厂的再热器设在锅炉本体内部,汽机房没有再热器。

(见图4、图5)图意示程流汽热再汽主组机电核4图层转运组机电发轮汽厂电核×××外国5图3、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的头部朝向核反应堆,而火电厂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头部不朝向锅炉,锅炉布置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侧面。

汽轮机原理核电汽轮机讲解

汽轮机原理核电汽轮机讲解

重量与尺寸
核电站汽轮机
核电站汽轮机
侵蚀与腐蚀
核电站汽轮机
核电汽轮机大约2/3的作功在低压缸内完 成,核电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湿度较大,一 般高达12% 一14% 。
在给定的排汽湿度下, 叶顶速度的高低是 影响叶片侵蚀程度的主要因素,半速汽轮机 叶顶速度低, 叶片侵蚀小, 可靠性高。
汽缸稳定性
核电站汽轮机
级内除湿装置: 在汽轮机通流部分所采取 的去湿措施称为内部去湿 装置;
喷嘴叶片上缝隙式去湿装 置
汽缸和隔板外环上的沟槽 式去湿装置
外置式去湿装置或去湿再 热装置
防水蚀措施
核电站汽轮机
增加去湿,去除动叶片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 被甩到并聚集在隔板外缘延伸环上的水分。
增加动、静叶片之间的轴向间隙。 在叶片进汽边顶部进行防水蚀处理,如焊接
所以饱和蒸汽汽轮机的进、排汽尺寸要比常规电厂汽轮机 大得多, 导致高压缸采用双流道两个排汽口,低压缸采用多缸双流 道多个排汽口,末级采用更长的叶片。
饱和蒸汽核电站汽轮机特点
核电站汽轮机
1. 低蒸汽参数。 所以饱和蒸汽汽轮机的进、排汽尺寸要比常规电初参数 低,在一定背压的条件下,整机的理想比焓降小; 初参数低,整机的理想比焓降小,比体积大,在相等的 功率下,饱和蒸汽汽轮机的进汽体积流量要比常规火电厂 的汽轮机大2.5~3.5倍,排汽体积流量为1.65倍;
核电汽轮机
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核电站汽 轮机
核电站汽轮机
过热蒸汽核电站汽轮机:
高温气冷堆和改进型石墨气冷堆的核电站汽轮机,它的进 汽参数已完全达到常规火电厂的标准,也可采用中间再热, 容量也已达到甚至超过常规火电厂。
饱和蒸汽核电站汽轮机: 饱和蒸汽汽轮机又称湿蒸汽汽轮机(包括微过热蒸汽汽轮 机)。目前饱和蒸汽汽轮机约占总核电站装机容量89%, 其中绝大部分机组是利用轻水堆(包括压水堆和沸水堆) 产生的蒸汽。

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

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

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厂凝汽器比较研究作者:吉慧敏周涛刘健全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26期摘要:通过对核电站凝汽器与火电凝汽器在结构特性、材料选用和运行参数等方面的比较,阐述了两系统之间结构、运行的差异与共性。

两者的运行流程均为:汽机排出蒸汽→蒸汽与铜管接触→凝结水→管壁→热井→加热器。

但是核电凝汽器会设置水幕喷淋管组,它的管束也比火电凝汽器的数量多,核电凝汽器管束的布置有古钱币式、带状式等排列方式,相对于火电凝汽器的均匀分布的布置方式要复杂些。

设计的要求迥异导致了两者总体传热效率的不同。

关键词:核电凝汽器火电凝汽器共性差异中图分类号:TM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b)-0052-05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p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condenser condenser , in terms of structure, material selection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Both run the same process,that is,Steam Turbine's exhaust steam→Contact with the steam side of condenser copper tube→Condensation Condensate along the wall→Hot Well→Heater.However, the condenser water curtain spraying pipe is set in nuclear power group,It's much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power plant condenser tube bundle,Nuclear Power Plant condenser tube bundle arrangement of the layout of ancient coins or ribbon type etc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Different design requirements lead to the overall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Key Words: Nuclear condenser; Power plant condenser; Commence; Differences凝汽器是凝气式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其热力性能对汽轮机装置运行的经济性[1]和安全可靠性[2]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浅谈核电同火电汽轮机的比较

浅谈核电同火电汽轮机的比较

浅谈核电同火电汽轮机的比较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核电发展历经60年。

我国核电发展在前期速度较慢,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发展速度正逐渐提升。

由于核电汽轮机的配套反应湿蒸汽参数低,具有放射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将核电汽轮机组与火电汽轮机组加以区别。

本文将从热力参数、结构特性、流通设计和运行方式等方面对核电汽轮机和火电汽轮机进行比较分析。

一、热力设计参数不同由于当前大部分核电站采用的是压水堆,压水堆核电站汽轮机的热力设计设计参数特点为:流量大、焓降小、蒸汽参数低、效率低。

反应堆供给汽轮机的蒸汽参数低,通常为5~7MPa,湿度在0.25~0.41%之间,温度在270~285℃之间,显示为略带湿度和蒸汽饱和状态。

当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排气压力相同时,核电汽轮机做功是有效焓降低,大约为火电汽轮机焓降的一半。

火电汽轮机窝炉则是采用的燃煤、燃气和燃油等燃料。

主蒸汽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

二、结构特性不同由于热力设计参数不同,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在设计结构也有所不同,具体差异如下:(一)外形尺寸差异相比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的进气参数低、比容大,具体进气容量约为相同功率火电的火电汽轮机机的一倍,这就要求核电汽轮机进气管、阀门以及汽缸尺寸比常规汽轮机要大,高压缸叶片要长于一般汽轮机。

另外,在相同功率的条件下,核电汽轮机末级叶片比火电汽轮机的末级叶片药长、外形尺寸大、排气面积大。

(二)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设置存在差异核电汽轮机的工作蒸汽为饱和蒸汽,该蒸汽通过高压锅做工之后,产生的排气湿度较大,如果直接将蒸汽排入低压缸,将会导致汽轮机的某些零部件因水侵蚀而损坏。

因此,为了降低汽轮机低压缸的蒸汽湿度,就需要提高低压缸的蒸汽温度,这样就可以确保核电汽轮机具有一定的过热度,热力循环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低压缸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

在汽轮机的高压缸和低压缸设置汽水分离器,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轻湿蒸汽对汽轮机低压缸零部件的腐蚀与损坏。

能源技术中的火电和核电比较

能源技术中的火电和核电比较

能源技术中的火电和核电比较随着工业和人类生活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而在现代工业中,火电和核电成为最主要的两种能源形式,它们将带给人们无限的能量,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比较和取舍呢?一、火电与核电的基本原理火电和核电的基本原理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火电是借助化学的反应将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转化为电能。

而核电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的。

火电属于化学反应产生的能源,而核电属于物理反应产生的能源。

二、火电与核电的优劣比较1. 环境影响火电站的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引发了雾霾等恶劣的气象现象。

而核电站则是通过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彻底避免了对大气的污染,但是核电站需要妥善处理废物以避免核泄漏的风险,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

2. 安全和安保火力发电站的安全和安保性较低,因为火电站需要借助极度高温的火焰来转化能量,这可能引发爆炸等安全问题。

而核电站由于蕴含着极其强大的核能,所以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相比于传统的火电站而言,全球范围内核能事故发生的频率还是非常低的。

3. 经济效益火电站需要大量的燃料,这就需要大量的采购流程,同时运行火电站时也不断产生费用,影响其经济效益。

而核电站则是不需要大量燃料的,所以它的经济效益相对更好。

但是要注意的是,核电站建造和运营所需要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三、总结和展望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火电还是核电,它们都有其利弊之处,都存在安全和环境等等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还是应该寻求一种可持续的能源。

新能源的发电方式越来越成熟,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这些新型能源可以取代火电和核电,并且不会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抛弃之前的不良行为,转向更加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让人类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电力行业中的火力发电和核电技术比较

电力行业中的火力发电和核电技术比较

电力行业中的火力发电和核电技术比较一、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之一,其中火力发电和核电技术都是主要的发电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电力行业中的优劣势。

二、火力发电技术概述火力发电是指利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火力发电技术相对成熟,燃料种类广泛,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等。

火力发电厂建设相对简便,总体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三、核电技术概述核电技术是指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热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核电技术具有高效、清洁、低碳的特点。

核燃料的供应相对稳定,燃料利用率高。

然而,核电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并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四、性能比较1. 发电效率火力发电技术的发电效率通常较低,约为30%~40%,而核电技术的发电效率可达到40%~50%以上。

核电技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热能更为高效。

2. 燃料消耗火力发电技术使用常规燃料,如煤炭和天然气,燃料消耗相对较高,且受能源资源的限制。

而核电技术使用核燃料,如铀或钚,燃料资源相对充足,且核燃料的能量密度高,燃料消耗量较小。

3. 环境影响火力发电技术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而核电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较为友好。

4. 安全风险火力发电技术在燃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燃料泄漏和火灾等。

而核电技术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高度的安全措施,尽管核电有一定的风险,但现代核电技术已经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5. 应对气候变化火力发电技术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而核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五、发展前景和优化选择火力发电技术在目前仍然是电力行业中的主要发电方式之一,但受到环境问题的限制日益减少。

核电技术则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发电方式,具备可观的发展前景。

然而,在选择何种发电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项因素。

我国火电厂与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方法比较

我国火电厂与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方法比较

我国火电厂与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方法比较【摘要】火电厂热控调试管理方法与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方法二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的调试管理过程,总结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火电厂;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0.前言目前,我国正处于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发展阶段,用电量很大。

核电站在我国发展较早,但我国主要还是依靠火力发电,核电站发电量所占比重还十分的少。

本文主要对二者的热控调试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火电厂热控调试管理方法在火力发电场中热控调试至关重要,因为热控调试直接影响机组热控系统的运行状况,而热控系统又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火力发电厂热控系统十分复杂,仪表众多,热控调试工作很繁琐,因此需要严密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调试人员要根据调试资料和本身承担的责任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调试方案,完成后提交管理层审核,通过之后即可按照设计方案操作。

与此同时,还需要准备万用表等专业设备。

火电厂热控调试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体到系统。

首先对单个热控设备进行调试。

主要调试设备的温度表、压变送器、显示器、执行器调节器、监视器等。

其次是对热控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调控。

在此项调控之前,先要对DCS进行相关的检测,例如就位检查、电源部件的测试、电阻测试、系统软件测试等。

然后才能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调试。

调试对象主要有:机组自动调节系统、机组数据采集系统、机组辅机顺序控制系统、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给水泵小汽机微机电液控制系统、汽机旁路控制系统[1]。

在各个子系统的调试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操作,即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调试。

整个系统需要安全运行168h后在意味着整个系统的热控调试工作完成。

当热控调试工作完成后,调试人员要对写出调试工作报告,对调试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整理完成竣工图。

2.核电站热控调试管理方法核电站热控调试的目的与火电厂是一致的,都是验证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以及工作可靠性。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1 核 电汽轮机 与常规火 电汽轮机 的差异
核电汽轮 机的结构 和原理基本 上与火 电汽 轮机相 同, 在 系统组成 与设计上也 大致相似 , 但在设备 的设计 方面却存 在
汽轮机 的进 汽量是火 电机组的 2 , 积流量则为 4倍 一 倍 而容
6倍 。蒸 汽的容积流量增 大 , 这就要 求核 电机组 的通流面积
( 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 司, 尔滨 10 4 ) 哈 哈 5o 6
摘要 : 通过 与火电汽轮机在热力设计 、 结构特性 、 材料 选用 和运 行等方 面的 比较 分析 , 阐述 了核 电汽 轮机的设计 特
点 以及 与火 电汽轮机 的差别 。 关键词 : 汽轮机 ; 比较 ; 差别 分 类号 :K 6 T 2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5 8 (06)600 -3 10 -8 4 20 0 - 40 4
Ke r s t r i e c mp rs n; i e e c y wo d :u b n ; o a io d f r n e
1 1 核 电汽轮机热 力设计参本 热 力参 数 的 差剐 ..

压水 堆核 电机组与火 电机组相 比初参数 低得多且 湿度 在核 电站 中由于与核 电汽轮 机配套 的反应堆湿 蒸汽参 数低 , 以及单回路的工 质具有 放射 性等特 点 , 以把 核 电汽 所 轮机从现有汽轮机 系列 中分 出来 。
10 3 39 .4 /6
2 4 O5
9 85 7 .
1 12 蒸 汽 热 力 过 程 的 差 别 ..
力6 4 MP . 1 a的饱和蒸 汽 的膨胀 过 程曲线 , B表 示蒸 汽在 高 A 压缸中的膨胀 , 在高压缸作功后排入汽水分离 再热器进行去 湿再热后达到过热点 c。 然后进 入低压缸 膨胀线段 C 图中 E, 仅有低压缸 中( D段 ) C 前几级处 于过热蒸 汽状态 , 大部分处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核电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于核电也具有了更高的关注度。

同火电相同,核电在具体工作当中也通过汽轮机的使用发电,但两者在较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在本文中,将就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比较。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1引言在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核电事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较多的核电站得到了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核电站运行特点,做好同火电汽轮机间的比较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能够做好分析比较。

2核电、火电汽轮机比较2.1结构特性对于核电、火电汽轮机来说,两者在设计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外形尺寸。

同火电汽轮机相比,核电汽轮机具有更大的比容以及进气参数,具体进气容量同功率相同的火电汽轮机相比要大出一倍。

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汽轮机在阀门、气缸尺寸以及进气管方面都要大于常规的汽轮机,且同一般汽轮机相比在高压缸叶片长度方面也具有更长的特点。

而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同火电汽轮机相比,核电汽轮机具有更长的末级叶片,同时具有更大的排气面积以及外形尺寸;第二,汽水分离。

对于核电汽轮机而言,其工作蒸汽类型为饱和蒸汽,蒸汽在经过高压锅做功后,则将产生较大的排汽湿度。

如果在运行当中将该蒸汽直接排入到低压缸当中,则将在侵蚀汽轮机零部件的情况下使其发生损坏。

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对汽轮机低压缸的蒸汽湿度进行降低,即需要对低压缸蒸汽温度进行提升,在使汽轮机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热力循环效率,同时也是对于低压缸工作条件以及运行环境的积极改善。

同时,在其高低压缸位置具有汽水分离器的设置,以此避免湿蒸汽对零部件造成损坏或者腐蚀;第三,进气截止阀。

对于核电汽轮机来说,其具有较大的比容以及较低的进汽参数,对此,在管道以及高压缸内将存在大量的水与蒸汽,如设备在运行当中发生甩负荷或者机械故障问题,此时主汽阀则将自动关闭,并因此具有更低的压力。

火电站与核电站

火电站与核电站

火电站与核电站
火电厂与核电厂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具体如下:
火电厂的优势:
成熟技术:火电厂采用的是成熟的技术,其发电过程相对简单,能够提供大量的电力。

适用性:火电厂适用于不同的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燃料。

灵活性:火电厂的发电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设周期短:火电厂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建设并投入使用。

设备国产化程度高:火电厂的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采购周期。

核电厂的优势:
高效能源: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核电厂的发电效率远高于传统的火力发电。

低成本:核电厂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核燃料的成本较低,而且核电厂的维护和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

环保性:核电厂不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是清洁能源的一种。

可持续性:核能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可以满足长期的能源需求。

能源安全:核电厂可以减少对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综上所述,火电厂和核电厂各有其优势,具体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判断。

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核能和火电是两种常见的发电方式。

核电站和火电厂都应用了汽轮机作为主要发电设备,但它们的参数和热力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和分析核电站和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异同,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核电站的汽轮机参数。

核电站采用的汽轮机通常具有较高的转速和较小的容量。

这是因为核电站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核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进而驱动汽轮机发电。

核电站中的汽轮机要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因此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参数。

同时,核电站汽轮机的转速要求较高,以适应高效率发电的需要。

相比之下,火电厂的汽轮机参数与核电站有所不同。

火电厂中的汽轮机容量通常较大,转速较低。

火电厂燃烧煤炭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火电厂中的汽轮机要适应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因此其温压参数相对较低。

火电厂汽轮机的转速较低,这是因为火电厂的发电过程相对核电站更为稳定,不需要过高的转速来满足变化的能源需求。

除了汽轮机参数的差异,核电站和火电厂的热力系统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核电站的热力系统主要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和汽轮机组成。

核反应堆中的热能通过蒸汽发生器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进入汽轮机驱动发电。

核电站的热力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小的废热损失,因为它能更好地利用核能的高温高压特性。

而火电厂的热力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和冷凝器组成。

锅炉中燃烧煤炭或天然气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蒸汽进入汽轮机制动发电。

火电厂的热力系统相对核电站而言有一定的热损失,因为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无法完全回收利用。

但火电厂的燃料比核电站更易获取,且成本更低,因此在发电量较大、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火电厂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核电站和火电厂的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存在一些差异。

核电站的汽轮机参数较高,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且转速要求较高。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程士博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程士博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程士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当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中,对核能源的充分利用,已新能源研发利用的重要成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核电汽车轮机是核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火电汽轮机相比,核电汽轮机具有更加明显的独特性,与常规火电汽轮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核电汽轮机的利用,对我国核电的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系统阐述核电汽轮机的设计特点以及其与火电汽轮机之间的差别,为我国核电的发展建设,提供可靠的建议。

关键字:核电;汽轮机;火电轮机核电汽轮机在核电站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核电站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与核电汽轮机相配套的反应堆存在湿蒸汽参数低的问题。

此外,单回路工质存在放射性问题等等,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核电汽轮机与一般的汽轮机具有较大的区别,不能简单的归为一类,需要将核电汽轮机单列出来,单独进行分析。

1、核电汽轮机与一般常规火电汽轮机之间的区别在结构和设计原理、系统组成与设计方面,核电汽轮机与常规火电汽轮机基本相同,但在设备的设计方面,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在热力参数、结构特性、设计细节、材料以及运行维护方面,核电汽轮机与常规火电汽轮机存着极大的差别,这也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差别[1]。

2、与一般常规火电汽轮机相比核电汽轮机的主要特点2.2核电汽轮机热力设计参数的特点2.1.2热力参数和常规火电汽轮机相比,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初参数明显要低得多,而且具有更大的湿度。

其主蒸汽机是略带湿度的饱和蒸汽。

在同等功率下,核电机组的有效焓降是常规火电汽轮机的50%左右,而总焓降只有火电机组的3/2左右。

和常规火电汽轮机相比,核电汽轮机的汽耗更大,因此疏水量也更大。

核电汽轮机DEH系统开发——火电与核电汽轮机差异性研究

核电汽轮机DEH系统开发——火电与核电汽轮机差异性研究

核电汽轮机DEH系统开发——火电与核电汽轮机差异性研究刘亮[1][2]王疆[1][2]孙泽洋[3]李鑫[1][2]宋雪军[1][2]吴舻[1][2]([1]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2200;[2]北京市电站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2200;[3]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电能(北京)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要从火电汽轮机DEH开发转向核电汽轮机DEH系统的开发工作存在一定障碍。

本文从热力系统及热力循环、设计结构及参数、运行方式对火电与核电汽轮机差异性进行了研究。

本项研究为核电汽轮机DEH系统开发提供了汽轮机热工控制方面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DEH差异性中图分类号:TK269文献标识码:A0引言核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是衡量分散控制系统(DCS)厂商能力的重要标准。

DEH系统主要包含以下4个单元:(1)实现基本控制功能的OA(Operator Auto)单元;(2)实现超速控制功能的OPC(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单元;(3)实现转子应力监视功能的RSM(Rotor Stress Monitor)单元;(4)实现汽轮机自动控制功能的ATC(Auto Turpin Con-trol)单元。

在以上4个单元中,完成基本控制功能的OA单元是DEH控制器的核心,而这个单元需要对汽轮机的热工运行状况有一定的研究。

通过对应性能匹配,设定合适的运行参数,能够大幅提升汽轮机运行效率。

目前火电汽轮机和核电汽轮机装机均已达到百万千瓦级,然而两者汽轮机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于从火电汽轮机DEH开发转向核电汽轮机DEH 系统的开发工作存在一定障碍。

因此,有必要针对火电与核电汽轮机差异性进行专题研究。

1热力系统及热力循环对比1.1做功方式核电机组主蒸汽从蒸汽发生器出来后是饱和蒸汽,在高压缸中做功之后,到汽水分离再热器,最后主蒸汽再到低压缸做功。

关于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对比探讨

关于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对比探讨

关于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对比探讨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大,传统的火电汽轮机的发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汽轮机和利用化学燃料发电的火电汽轮机在当下都应用较广泛,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汽轮机的对比分析,来促进我们对保障发电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火电汽轮机;汽轮机一、汽轮机的原理及流程汽轮机的原理是蒸汽中的热能变化为涡轮机械的机械能,常用在热力发电厂中,带动发电机的涡轮从而产生电能。

发电厂可以用核燃料的裂变,或化石燃料的燃烧来带动汽轮机运转来发电。

在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为保障和增加安全性与经济性,有时还用汽轮机直接驱动泵[1]。

核电汽轮机的能量来源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如铀通过裂变产生的能量,该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比较巨大,但反应较为不稳定,且受半衰期、原子周围其他核反应等影响。

核能可通过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和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三种方式反应和释放。

火电汽轮机的化学能量来源是化学物质的燃烧所释放出的能量,该反应可通过调节氧气供给量来控制。

来自核能或火电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由于高温高压,通过主汽阀和调节阀进入汽轮机,再在汽轮机排气孔更低压力的压力差作用下,流向排气口。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热能转化为汽轮机叶片运转的动能,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均有下降,称为乏汽。

乏汽经排气口后在凝气器的较低温度下凝结成液体水,再在凝结水泵的作用下送至除氧器,再通过给水泵作用下送往蒸汽发生器,在封闭条件下开始新一轮的热力循环。

二、核电汽轮机的特点核电汽轮机的蒸汽相比于火电汽轮机的蒸汽来说,核电汽轮机的蒸汽参数低,而且可能具有放射性,因此可以做一般火电汽轮机之外的核电汽轮机分析,它的特点有:1. 蒸汽的初参数低、湿度高较常规火电汽轮机,由核反应堆的核能裂变反应所供给的蒸汽参数低:压力约为4~7MPa,湿度约为0.24%~0.40%,温度约为270℃,为湿度较高的蒸汽。

核电与火电之比较5则范文

核电与火电之比较5则范文

核电与火电之比较5则范文第一篇:核电与火电之比较核电与火电之比较核电站也称原子能发电站是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

自从3月11号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引发爆炸而靠造成核泄露,核电站的安全再一次引起人们的观注。

核电与火电相比有何利弊,火电建设会不会迎来一个高峰期呢,这将拭目以待。

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一下火电与核电。

1、所用的燃料:核电站的燃料是U235,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核能;火电则是烧煤炭,利用的是燃烧发出的热量,是化学能。

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

以一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电站为例,如果烧煤,每天需耗煤7000~8000吨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万吨。

若改用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

其成本是每度电0.3元,平均7000小时的年可发电小时数,近100%的能源利用效率,核电可以说是最经济、最高效的发电方式,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电站燃料的运输和储存问题。

此外,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程中,同时还能产生出新的核燃料。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总量有限,而且随着石油的枯竭,煤炭将成为重要的化工燃料,作为燃料使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近几年煤碳价格一直在上涨,这也给不少火电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所消耗的成本:核电的建设成本远高于火电,但是发电成本却低于火电。

3、所产生的污染:从广义来说,都有污染,不过核电因为产生的是核废料,所以比较特殊,第一产生的核废料非常少,第二,核废料的储存很特别,几乎没有人会接触到。

所以从人类居住角度而言核电可以算是几乎无污染。

而火电理论上是有很大污染的,在中国尤其是,不过因为现在火电都要上脱硫设施的,所以现在新建的火电产生的污染仅仅是二氧化碳一种而已,而二氧化碳则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4、所能达到的规模:火电现在最大的机组容量大概100万千瓦左右,而核电目前再建的EPR机组能到170万千瓦,所以单机容量而言核电是能远超火电的,原因就在利用的水蒸气的状态不一样,火电的水蒸气的压力和温度远远超过核电,对相应设备的要求太高,所以提高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浅谈核电汽轮机

浅谈核电汽轮机

浅谈“核电汽轮机”(一)核电汽轮机结构特点由于产生蒸汽的方式不同,核电站汽轮机与常规火电站汽轮机在热力参数上存在差异。

贺电汽轮机由于使用了饱和蒸汽,因此其参数相对于火电汽轮机来说有所降低,有效焓降较小,蒸汽流量较大,低压缸出口的蒸汽湿度较大,从而使汽轮机在设计和结构上与火电汽轮机存在差异:(1)采用饱和蒸汽新蒸汽参数低在典型压水堆核电站中,汽轮机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约为6MPa,这主要取决于一回路冷却剂参数,后者则主要受反应堆壳体制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

由于核电汽轮机采用了饱和蒸汽,且新蒸汽的参数较低,使核电汽轮机有以下特点1).核电汽轮机的级数少而不设中压缸;2).低压缸功率占全部功率的比例增大,约为50%~6o%,因此低压缸的经济性对整个汽轮机有重要影响;3).汽轮机的排汽损失,分离再热器和进、排汽管道的压力损失对核电汽轮机的经济性影响增大。

(2)可用焓降低、蒸汽流量大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膨胀过程使高压缸中蒸汽从起始参数膨胀到1.2MPa,而湿度则从在蒸汽发生器中产出的起始值约0.5%增到约12%。

按照汽轮机通流部分侵蚀损耗的条件,不允许继续利用有这样湿度的蒸汽。

因此,蒸汽在进入低压缸之前需通过蒸汽分离再热器进行汽水分离和再热。

与火电汽轮机相比较,核电汽轮机的蒸汽压力低,而且是饱和蒸汽。

由于核电汽轮机的可用焓降小、级效率又较低、蒸汽压力低、比容大,因此汽轮机进汽的容积流量就要比相同功率的火电汽轮机增大60%-90%。

核电汽轮机在结构上有以下特点:1)核电汽轮机的进汽管道和阀门的尺寸及重量增大;2)当功率增大到500~800MW时高压缸要做成双流道的;3)高压缸叶片较高,扭叶片数量增多,增加了设备的投资额;4)由于叶片高度增加,增加了调节级设计的困难,低负荷时叶片的弯曲应力增大,应尽量避免采用喷嘴调节;5)汽轮机出口蒸汽流量大,不仅使末级叶片增高而加大汽轮机径向尺寸,还要采用多排汽口结构,使汽轮机结构复杂,重量、尺寸增大;6)凝汽器也因排汽量大而使其换热面增大,循环水量几乎增加一倍。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比较分析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热力设计、结构性能和材料选择等多方面入手,全面论述了核电汽轮机和火电汽轮机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火电汽轮机;比较差别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核电领域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核电方面的重视程度,对于核电以及火电来讲,两者均是借助汽轮机达到发电操作目的的,不过从核电汽轮机设计、制造以及安全等环节进行分析,和火电汽轮机相互比较来看还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

基于此,本文结合核电汽轮机以及火电汽轮机运行特征,全面分析以及探讨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各项差别,得出结论,以此为后期核电汽轮机以及核电厂稳定运行提供良好依据。

1.对于核电汽轮机组特征的论述当核电站运行期间,因为和核电汽轮机相互配套的反应堆湿蒸汽参数处于较低的状态,同时单回路类型的工具有着独特性特征,放射现象极为明显,因此从目前汽轮机系列中分离出了核电汽轮机。

通过相关探究得出,核电汽轮机组具备的特征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蒸汽参数不高,有着非常大的湿度。

首先,带有湿润度的饱和蒸汽压力大约是4.0~7.0MPa,湿度大约表现为0.40%左右,温度不超出300℃,该项参数远远低于常规类型的火电汽轮机。

常规火电机组中包含的蒸汽一般处于过热蒸汽现象,通常是处于低压缸末几级中出现湿蒸汽现象。

而核电汽轮机的过热现象则是在低压缸前几级状态下体现出来,剩下的部分呈现出了饱和状态之下的湿蒸汽情况。

其二,不管是进汽数量还是容积流量等,都是非常大的,因为核电汽轮机初参数不高,有效焓降只占据常规火电汽轮机的一半比例,使得相同功率的机组中核电汽轮机进气量上升,在火电机组中占据了较高比例,并且疏水量也逐渐提高,容积流量扩大。

其三,单机功率非常大,可以有效承载相关负荷。

从核电站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着运行费用较低以及投资成本非常高的现象,因此可以将核电汽轮机设计成非常大的功率,可以有效承载着电网中的相关负荷。

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662核电站与火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王晗丁* 周 涛(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2206)摘 要:通过对核电站与火电厂各自的再热郎肯循环,汽轮机的主蒸汽的压力、温度、湿度、流量等参数的比较,分析了在汽轮机设计及结构上,如气缸设置、级效率、末级叶片长度和通流部分冲蚀等的不同点。

并分析比较了核电站与火电厂各自的热力系统,且归纳出不同点,提出了在借鉴常规火电热力系统计算时存在的难点,结合火电厂热经济性指标给出核电站发电能力评价指标。

为提高核电汽轮机运行效率及核电厂发电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电站;火电厂;汽轮机;热力系统;发电效率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973”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07CB209800),横向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晗丁,男,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核电站与火电厂都是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但核电站是利用反应堆所产生的核裂变能产生热能,这点与火电厂的锅炉不同。

核电站一回路维持约16MPa 的压力,反应堆出口冷却剂温度通常不超过330℃,在这样的冷却剂温度下,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压力约6MPa 的饱和蒸汽。

而火电厂中的锅炉则是在过热器中加热主蒸汽的,蒸汽都处于过热状态,温度达540℃,其压力更是高于核电饱和蒸汽压力,从而使得核电站二回中的汽轮机主蒸汽参数较火电厂要低很多。

虽然核电站的汽轮机、凝汽器、加热器等设备与火电厂基本相同,但由于主蒸汽参数等的差异,其汽轮机参数、热力系统及运行方式与火电厂都存在较大差异。

一、热力循环比较大型火电站都采用蒸汽中间再热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中、低压缸前蒸汽参数,从而提高大容量机组的热经济性;而对于压水堆核电站而言,采用再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终点的干度。

汽水分离再热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高压缸排汽中的水分,并加热高压缸排汽,提高低压缸进汽的温度,使其具有一定的过热度,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当蒸汽膨胀至0.0049MPa 时,其湿度将接近30%。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比较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比较

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比较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比较摘要:本文分析了火电与核电汽轮机的差异,介绍了核电汽轮机在热力设计和结构的独特,且与火电汽轮机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差别。

关键词: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比较一火电与核电汽轮机的差异1.1基本热力参数的差别压水堆核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相比初参数低得多并且湿度大,主蒸汽为略带湿度的饱和蒸汽(压力一般在6MPa左右,湿度为0.25%~0.5%),核电机组总焓降约为同功率火电机组的三分之二,有效焓降仅为常规火电汽轮机的一半左右,其汽耗显著增加,相应疏水量随之增大。

同等容量核电汽轮机的进汽量是火电机组的两倍,而容积流量则为五倍左右。

蒸汽的容积流量增大,这就要求核电机组的通流面积要大于火电机组。

1.2蒸汽热力过程的差别在常规火电机组中蒸汽大部分处于过热蒸汽状态,只有在低压缸末几级处于湿蒸汽状态下。

核电汽轮机只有低压缸前几级处于过热状态,其余部分都处于饱和线之下的湿蒸气状态.汽状态。

图1表示了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膨胀过程。

(1)图中线段abcdef表示进汽压力24.2MPa的常规超临界中间再热机组的热力过程线,饱和线上方为过热蒸汽区,下方为湿蒸汽区工作,其余均在过热区。

(2)图中线段ABCDE表示进汽压力6.41MPa的饱和蒸汽的膨胀过程曲线,AB表示蒸汽在高压缸中的膨胀,在高压缸作功后排入汽水分离再热器进行去湿再热后达到过热点C,然后进入低压缸膨胀线段CE,图中仅有低压缸中(CD段)前几级处于过热蒸汽状态,大部分处于饱和线以下的湿蒸汽区工作。

从核电与火电热力过程线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两者间热力参数的差别。

图1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膨胀过程1.3调节方式的差别大容量的火电汽轮机普遍采用喷嘴调节配汽方式。

这种配汽方式只有在最后开启的那组调节阀的汽流受到节流的影响。

因此,节流导致的能量损失不会很大,所以,对于变工况运行比较频繁的火电机组是最佳的配汽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 了在 汽轮机设计及结构上 ,如气缸设置、级 效率 、末级 叶片长度和通流部分冲蚀等 的不 同点 。并分析 比较了核 电站与火 电厂各 自的热力系统 ,且归纳出不同点 ,提 出了在借鉴常规火 电热力系统计算时存在的难点 ,结合火 电厂热经济性 指标 给
出核 电站发 电能力评价指标 。为提高核 电汽轮机运行效率及核 电厂发 电效率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电站 ; 电厂 ; 核 火 汽轮机 ; 热力系统 ; 电效率 发 基金项 目 : 本文系国家 “ 7 ”计 划项 目 ( 目编号 : 0 7 B 0 8 0 ,横向研究课题 的研究成果 。 93 项 20 C 290)
从 能量 转 化 角度 看 ,核 电站 与火 电厂都 是 将 热 能转 图 1 图 2所示 ,图 1 、 中的 (—4 — 1 3 ~5 )阶段 ,为冷却剂 换成 电能 , 核 电站 是利用反 应堆所产生 的核裂变 能产生 吸热 阶段 , 与图 2中火 电厂工质的吸热阶段 (—4 —6 但 它 3 —5 ) 热 能,这 点与 火 电厂 的 锅炉 不 同。 核 电站 一 回路 维持 约 相 同 。 1MP 6 a的压 力 , 反应堆出 口冷却剂温度通常 不超 过 3 0 3 ℃, 核 电二 回路 的主蒸 汽从蒸汽发生器 出来后是饱和蒸汽 , 1 ,到 在这样 的冷却剂温度下 , 在蒸汽发生器 中产生压力约 6 a 没有过热阶段 ,饱 和蒸汽在 高压 缸中做功 (一a线段 ) MP 的饱和蒸汽 。而 火 电厂 中的锅炉则 是在过热器 中加 热主 蒸 汽水分离再 热器 (—d线段 ) a ,然后进行 再热 (—b线段 ) d , 汽的,蒸汽都处于过热状态 ,温度达 5 0 , 4 ℃ 其压力更是高 最后 主蒸 汽再到低压缸做功 ( 一2 ) b 段 。
17 8 0 1
30 00 2 4 50 6 O1 . 24 70 29 6 49 .
7 1 32
末级 叶长 汽缸只数
mm
15 20
1 5 40
95 4
10 20
1 1 29
l + L H+ L l + L 2 + H+ L H+l 2 H 3 1 3 H 3 L l 2 l I L +
大型火 电站都采 用蒸汽 中间再热系 统 , 其主要 目的在 使末级 叶片 的湿度提 高到 1%。核 电汽轮机 内效 率不 单纯 1 于提高 中、低压 缸前蒸 汽参数 , 而提 高大容量 机组 的热 受蒸汽起始压力 、温度 的影响 , 从 蒸汽的湿度也会产生影响 , 经济性 ; 而对 于压 水堆核 电站 而言 , 采用再 热的主要 目的 湿度增 加 1 内效率就 要降低 l %, %。表 1 是核电站 与火 电厂 是提 高蒸 汽在 汽轮机 中膨 胀终点 的干度 。汽 水分离再 热器 汽轮机 主要参数 比较 : 的主要作用是 除去高压 缸排汽 中的水分 , 并加 热高压缸排 汽 , 提高 低压 缸进 汽的温度 , 使其具有 一定 的过 热度 ,若 不采取任何措 施 , 当蒸汽膨胀至 0 O 4 MP .0 9 a时 , 其湿度将
中国 电力教 育
2 1 年 管理 论 丛与技 术研 究专刊 O O
核 电站与火 电厂汽轮机参数及热力系统的比较分析
王 晗 丁 周 涛
( 华北 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 化研究所 ,北京

12 0 ) 0 2 6
要 ; 通过对核 电站与火 电厂各 自的再热郎肯循环 ,汽轮机 的主蒸 汽的压力 、温度 、湿度 、流量等参数的比较,分
二 、汽轮机设计和结构差异
图1核 电站汽水分离再热郎肯循环 图2火电厂机组再热 郎肯循环
当 前 压 水 堆 仍 是 我 国 核 电 堆 型 的 重 点 , 产 生 的 蒸 汽 它
压 力在 6~ 7 a 湿度为 0 2% ~ 0 5 由于核 电站 汽 MP , .5 .%。
于 核 电饱和蒸 汽压力 ,从 而使得核 电站二 回中的汽轮机 主
火 电机 组 的主 蒸汽从 过热器 出来 ,是过 热蒸汽 ,首先
1 , a 蒸汽参数较火 电厂要低很多 。虽然核 电站的汽轮机、 凝汽器 、 在汽轮机高压缸 中做功 (—a线段 )然后经再热器再热 (— 加热器 等设备与火 电厂基 本相 同,但 由于主蒸 汽参 数等 的 b段 ) ,再到 中低压 缸继续膨胀做功 ( 一2段 ) b 。
差异 ,其 汽轮机参数 、热力系 统及运行 方式与火 电厂都存
在 较 大差 异 。

为了保 障汽轮机 组低压缸 的安全运 行 , 设置 了中间汽 水分 离器及低 压缸级 间去湿机 构 , 但末级 叶片湿度仍 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力循环 比较
2 %, 0 因此必须增加蒸汽中间再热装置 , 将蒸 汽加热至过热 ,
w h

10 50
7 5 .5 2l 9 O4 . 9 l 26 20 3 48 .
9 1 78
3 0 00 67 .5 236 8 . 02 .5 5 l 57 26 2 59 .
l l8 0 2
3 0 00 5 8 .8 281 6. 03 . 57 80 2 76 l . 49 .
接 近 3 %。 0
表1几种堆型核 电汽轮机参数与超临界火 电汽轮机参数对}
参数 单位 A 1 0 E R 大 亚 湾 田湾16 M 00 W超临 P 00 P 0 0 W 10M 9M 组 8 W机 4 机组 界火电 组 机
额定转速 r mi ‘ 1 0 ‘ n 50 蒸汽压力 MP a 5 5 .3 蒸汽温度 ℃ 203 7 . 蒸汽湿度 % 0 3 .6 蒸汽流量 t h / 60 70 给水温度 ℃ 26 7 2 . 排气压力 k a P 44 . 净热耗率 k蜘/ 92 3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