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备课资料)知识导航 3.宋明理学 人民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备课资料)知识导航 3.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
知识梳理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唐末五代之后,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主要主张
(1)唐朝韩愈激烈地反对佛教和道教,宣传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士大夫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特别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
3.影响:大开研习儒经义理之风,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促使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主要主张
(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仁”是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
2.历史影响: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标志着理学的创立。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主要主张以及活动
(1)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气。
(2)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3)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4)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5)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注解。
2.评价: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主张: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
(2)影响: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2.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主张:认为人是天地的心,天理就是人心、良知,主张“致良知”是学以至圣的
修养关键,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2)影响: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知识导学
1.学习理学的兴起时,应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儒学统治地位的削弱、唐朝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以及当时士大夫的积极推动等方面把握,同时注意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区别。
2.学习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时,应首先注意理解“理”“气”等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外延,以加深对不同理学家思想主张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从具体时代、主要主张、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把握和分析。
此外,还应当注意比较北宋五子、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等理学家的思想主张的异同。
3.对于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学习时可结合宋明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理学家的主要思想主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积极影响、消极作用以及主流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
疑难突破
1.汉代末年至唐末五代时期古代儒学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
剖析:①从儒学本身看,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越来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历经董仲舒发挥的儒家思想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条件,国家分裂、社会混乱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使儒家思想的统一性受到分裂政治局面的严重冲击;董仲舒新儒学提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但受到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胜者王侯败者寇”社会现实的严重挑战;同时,分裂战乱导致人民负担加重,儒家的“仁政”主张难以实行,也增加了人们对儒学的失望。
②从外部环境看,儒家思想受到佛教、道教广泛流行的冲击,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儒家思想以“仁政”为核心,不适应分裂战乱时代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求,促使统治者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儒家思想难以适应下层人民渴望摆脱生存危机的要求,新兴的佛教和道教从而成为广大人民新的精神寄托,扩大了佛、道两教的社会基础,从而挤压了儒家思想的存在空间。
2.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
剖析:理学属于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绵延700余年,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追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如清朝著名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但是,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