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406汽车整形技术专业(3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汽车整形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580406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保险、二手机交易等相关职业领域。
2、初始工作岗位:汽车钣金维修,汽车涂装修复、汽车美容、事故车查勘、二手车鉴定评估。
相近工作岗位为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销售与管理。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汽车钣金或涂装修复技术管理、汽车钣金或涂装技术生产管理、汽车钣金或涂装修复技术培训、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和整形修复理论,掌握现代汽车钣金工艺、车身修复技术及汽车涂装技术的实际技能,主要面向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公司、汽车维修企业,可胜任汽车钣金维修、汽车涂装修复、汽车美容、事故车勘查等技术工作及汽车钣喷车间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技术人才。
七、职业资格证书
(1)中级以上的汽车钣金工职业资格证书
(2)中级以上的汽车喷漆工职业资格证书
(3)中级以上的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选考)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熟悉汽车车身结构、原理,具备对汽车进行技术评价的能力;
3、掌握现代汽车整形、汽
车涂装、汽车美容的理论和
基本操作技能;
4、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
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制
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
估的能力;
5、具备学习汽车车身修复
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6、能够阅读、翻译汽车维
修手册等英文技术资料;
7、具有安全生产、个人防护、环境保护以及汽车检测、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
流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
识。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
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
力。
2、课程体系的建立
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在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分解之后,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突出核心能力,强化综合能力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
序号模块
分类
学习目标建议课程建议课时
1
专业
能力公共基础公共基础课程
2
专业基础机械制图90
3 机械设计基础72
4 工程力学72
汽车材料50 5 涂料化学36 6
核心能力汽车结构分析
汽车车身结构及附属设备54
7 汽车构造108
8 汽车电气设备50
9
车身修复技术色彩与调色30
10 汽车涂装技术90
11 汽车车身钣金修复技术60
12 车身测量与校正60
13 工学交替生产实习28×10
14
综合
运用
与管
理能
力汽车性能分析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60
15
汽车售后服务与备件管理客户关系管理36
16 汽车维修接待36
17 汽车备件管理36
18 汽车保险汽车保险与理赔36
19 汽车装饰汽车装潢与美容36
21
汽车车损鉴定旧机动车鉴定与估价36
22 汽车车损与定损36
23 生产管理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36
24
综合技能汽车钣金喷漆工考证实训28×2
25 汽车驾驶实习28×3
26 毕业实习28×16 3.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学习领域课程汽车车身结构及附属设备
学期 2 基准学时54
学习目标
1.掌握车身结构分类及主要性能;
2.掌握车身本体结构和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特点;
3.掌握车身覆盖件的拆装方法和调整方法;
4.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
5.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学习内容
1.车身结构分类及主要性能;
2.车身本体结构、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特点;
3.车身材料和车身结构件拆装基本工具;
4.发动机罩的拆装与调整;
5.车门的拆装与调整;
6.保险杠的拆装;
7.前后挡风玻璃的更换;
8.座椅、天窗的拆装与调整。
学习领域课程汽车构造
学期2、3 基准学时108
学习目标
1.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安装位置与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汽油、柴油)电控系统传感器和线束的作用、走向和安装位置
3.能按要求拆装发动机主要总成。
4.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安装位置与连接关系;
5.能按要求拆装底盘主要总成;
6.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
7.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学习内容
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
2.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
3.发动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4.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5.汽油机点火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6.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他新技术、新结构;
7.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8.汽车底盘所采用的电控系统及其他新技术、新结构。
学习领域课程汽车电气设备
学期 4 基准学时50
学习目标
1.能分析和描述汽车电气与辅助电子系统的工作过程;
2.熟悉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及其线路;
3.能够识读汽车电路图,并利用汽车电路图,对汽车电气系统部件及其电路进行拆卸和安排。
学习内容
1.汽车电气系统(包括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的组成;
2.汽车充电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3.汽车起动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4.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5.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6.汽车辅助电子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7.汽车电脑网络系统类型、线路及基本原理;
8.汽车空调技术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学习领域课程色彩与调色
学期 2 基准学时30 学习目标
1.掌握颜色的基础理论;
2.掌握调色工艺流程;
3.掌握调色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素色漆、金属色漆的调色特性;
5.能够根据颜色配方正确配出所需的颜色;
6.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内容
1.颜色的三属性;
2.加色法和减色法;
3.颜料与色母;
4.颜色的调配;
5.素色漆、金属色漆调配技巧
6.调色工艺流程。
学习领域课程汽车涂装技术
学期 3 基准学时90 学习目标
1.熟悉汽车涂料的分类和使用性能;
2.能正确使用涂装常用工具和设备;
3.正确选用涂料,熟悉汽车生产涂装工艺流程;
4.掌握底材处理、原子灰施涂、车身遮蔽的操作方法;
5.掌握中途底漆和面漆的喷涂方法;
6.掌握喷涂缺陷的分析方法;
7.掌握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学习内容
1.汽车涂料的分类;
2.常用涂装材料;
3.底材处理
4.原子灰施涂;
5.车身遮蔽方法;
6.中涂底漆与面漆喷涂;
7.面漆修整和抛光;
8.涂装缺陷;
9.整车厂涂装工艺流程;
10.涂装质量管理。
11.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学习领域课程汽车车身钣金修复
学期 3 基准学时60 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钣金件的手工制作方法;
2.能判断钢板损伤的类型,采用正确的修理工艺;
3.能正确使用整形设备进行车身外板件的损伤修复;
4.掌握铝材特性,学会车身铝板的整形方法;
5.能进行车身塑料件的黏结、焊接修理;
6.掌握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学习内容
1.钣金件的手工成形;
2.钢板损伤类型分析;
3.钢板维修方法(手工整形、机械整形);
4.车身钢板的切割与更换;
5.车身铝板的整形与更换;
6.车身塑料件的黏结修理、焊接修理;
7.车身增强塑料件的修理。
学习领域课程车身测量与校正
学期 4 基准学时60 学习目标
1.掌握车身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能识读车身数据图;
3.能正确分析车身损伤类型;
4.掌握车身校正设备的使用方法;
5.掌握车身校正的工艺流程和基本方法;
保护焊、电阻点焊的操作技术;
6.掌握CO
2
7.学会常见碰撞损伤的修理方法。
学习内容
1.车身测量方法、车身测量工具设备的类型与使用;
2.车身数据图识读;
3.车身损伤类型分析;
4.车身校正设备与使用;
5.车身校正的基本方法;
6.车身校正的工艺流程;
7.车身焊接技术;
8.车身结构件典型损伤的校正。
学习领域课程工学交替生产实习
学期 4 基准学时10周
学习目标
1.掌握汽车修补喷涂常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2.能正确使用烤漆房;
3.能够独立完成汽车面漆的修补涂装;
4.掌握汽车车身维修常用工、夹具的使用技术;
5.能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完成事故车的参数测量和车身钣金构件的整形修复。
学习内容
1.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
2.汽车修补喷涂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车身表面清洁,原子灰施涂,干、湿打磨等喷涂预处理技能;
4.车身表面抛光、打蜡;
5.汽车漆调色技能;
6.汽车车身涂装的工艺流程以及局部修补的工艺流程;
7.汽车涂装缺陷的修复方法;
8.车身维修钣金维修常用工、夹具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9.常见汽车钣金构件的修理技能;
10.事故车的车身参数测量和整形。
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 专业教学团队
1)生师比
专任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并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兼职教师。
2)师资结构
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资格(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汽车维修类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钣金工或喷漆工)或汽车运用类专业工程师及其以上职称。
3)师资质量
专任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专任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企业兼职教师应具备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技术业务经验和管理经验。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应满足实训教学基本要求(满足50人上课需求,可以按同一学时操控不同设备确定基本数量)
实训场地面积要求:
总面积不少于1300,生均面积不少于8.5平方米。
实训设备要求:
设备总价值不少于120万,生均设备价值不少于8000元。
基本设备配置:
序号核心设备基本数量要求备注
1 平台式车身校正仪 1
2 升降式车身校正仪 1
3 桥式车身测量系统 1
4 半自动式车身测量系统 1 或超声波式
5 CO2气体保护焊机4以上
6 垫圈焊接机4以上
7 电阻点焊机4以上
8 等离子切割机4以上
9 铝介子机 1
10 铝焊机 1
11 铝铆钉枪 1
12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1
14 冷冻式干燥机 1
15 集尘式干磨系统4以上
16 调漆机 2
17 调漆电子秤4以上
18 调漆工作台1以上
19 色板试喷柜 1
20 色板烤箱 1
21 标准光源对色灯箱 1
22 油漆振荡器 1
23 烤漆房 1
24 红外线烤灯4以上
25 面漆喷枪4以上
26 底漆喷枪4以上
27 涂膜光泽仪 1
28 涂膜鲜映性测定仪1
29 漆膜测厚仪 1
30 涂膜摆杆硬度计 1
31 发泡机 1
32 洗车机 1
2)校外实训基地
按学生人数,具有不低于15:1(生企比)的签约实习企业;
实习企业具有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的条件,如相应的工作岗位及相应的工作内容等。
3)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条件
专业课程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网络教学。
3. 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高职高专及本科汽车构造类教材
高职高专汽车维修类教材
高职高专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教材
高职高专汽车企业管理及售后服务类教材
汽车钣金工、喷漆工社会培训教材
2)图书资料
各种品牌汽车维修手册、电路图
品牌汽车企业职工技术培训教材;
汽车工业国家标准汇编
汽车维修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汇编
汽车维修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及工作规范;
汽车结构、车身结构、新技术等相关图书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类图书
汽车维修类相关教材和图书;
4.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每门专业核心课程都应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重组教学内容,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在职业行动及多样性的思维操作中完成,体现“做中教”。
将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有机结合,参照企业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内实训项目,以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
采用实训工作单或引导文规范课内实训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实训,确保学生在实训中高质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做中学”。
在第4学期实施工学交替生产实习,使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成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教育和教学功能,同时让学生提前实现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转变,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促进其校内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课程建议采用的方法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涂料化学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汽车车身结构及附属设备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汽车构造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相结合
汽车电气设备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相结合
汽车材料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相结合
色彩与调色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汽车涂装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工学交替生产实习汽车车身钣金修复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工学交替生产实习车身测量与校正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汽车车损与定损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相结合
5.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建立终结考核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考核和评价体系,终结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总分的50%。
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纪律,学习主动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情况,各种作品、生产实践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工作小组中的相互评价,课内实训考核,平时测验的情况等。
着重评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评价要采取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基础评价和特长评价相结合和多元评价方式,淡化横向评价和分数的作用,加大对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和评定,注重对学习进步和成长的评价,可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考核和评价的标准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要将学生能否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从而顺利就业作为学习合格的标准。
不但要考核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会做了什么”,以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评价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以所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作为学习成绩等级评价的依据,并将学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6. 教学管理
通过社会调研,针对本地区汽车维修企业对本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特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作为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以规范专业教学。
在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框架下,以培养目标要求为依据,制定以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明确各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课时分配、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对于有课内实训的专业课程,还应制定各课程实训标准,明确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实训步骤、考核评价方式等,以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有序和统一。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后可通过以下形式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1、以专升本的形式就读汽车运用专业或企业管理专业。
2、以函授或成人教育的方式就读本科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或企业管理专业。
3、就业3年后以本科同等学历资格考取工科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