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上、下)勘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与解题思路(上、下)
1.P58 第6题“小肠作为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是”改为“小肠作为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不包括”
2.P188 第7题“已知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8、10、12、15、16、>17”改为“已知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8、11、12、15、15、>17”
3.P280 58~59题的选项中C项:“腹水白细胞以多核细胞为主”改为“腹水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
4.
原题P212
(16~17题共用题干)
女,60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

血气分析PaO2 93kPa(70mmHg),PaCO2 48kPa(36mmHg)。

16.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Ⅰ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该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为
A.通气功能障碍
B.换气功能障碍
C.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并存
D.肺泡膜增厚所致弥散功能降低
E.通气/血流比例降低
原答案及解析P742 17.【答案】B【解析】肺换气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患者有低氧血症,且PaCO2正常,PaO2<107kPa为换气障碍,氧合功能障碍,造成肺换气功能异常。

PaCO2>45mmHg为通气不足,<35mmHg为通气过度,患者PaCO2为36mmHg,所以通气功能正常。

现第17题B改为A。

解析改为16.【答案】 C
【解析】本例患者60岁女性,COPD病史,结合血气分析PaO293kPa( 70mmHg ),PaCO248kPa (36mmHg)。

诊断为低氧血症。

成人在海平面静息时PaO2的正常范围为(100-年龄×0.32)±4.97mmHg,故本例患者的正常实际值为75.83~85.77(mmHg),本患者PaO270mmHg,小于正常实际值。

此为该患者COPD病情发展至低氧血症的确凿证据。

(参见8版《病理生理学》P219)。

17.【答案】 A
【解析】血气分析显示该患者病情发展出现低氧血症。

而低氧血症的最主要原因为COPD所导致。

故该患者的呼吸
功能障碍为通气功能障碍。

虽然其余项均可导致低氧血症,
但是不要被误导,本题的提问方式为,该患者的呼吸功能障
碍是为(××),故不要忽略最重要的病史:COPD,而COPD
所导致的低氧血症最主要机制:由于气流受限导致的通气功
能受限。

COPD所致的低氧血症
5.
原题P212
(23~25共用题干)
患者,男,68岁。

间断咳嗽、咳痰1余年,活动性气短2年。

曾行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膈肌低平。

吸烟史40年,1包/天,已戒3年。

23.为明确该患者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宜采取的检查措施为
A.胸部高分辨CT
B.血气分析
C.支气管黏膜活检
D.通气功能检查
E.弥散功能检查
24.该患者血气分析示: pH 7.37, PaO2 65mmHg, PaCO2 42mmHg,引起该患者血气分析异常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值失衡
C.弥散功能下降
D.肺内分流
E.膈肌疲劳
25.评估呼吸气流是否受限最常用的指标是
A.用力肺活量(FVC)
B.峰流速(PEF)
C.FEV1%预计值
D.FEV1/FVC
E.残气量/肺总量(RV/TLC)
原答案及解析P742 24.【答案】A【解析】该患者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血气表现应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通气不足,并伴换气功能障碍引起(参见8版《内科学》P139)。

现第24题B改为A。

解析:患者COPD病史,引起血气分析异常的主要机制是肺泡通气量下降。

6.P752 第32题“pH值上升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改为“pH值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7.
原题P306
26.术前判断胰头癌是否侵犯大血管的检查方法是
A.内镜超声
B.腹腔血管造影
C.增强CT
D.B型超声
E.MRCP
原答案及解析P840 26.【答案】B【解析】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以估计能否行根治性手术。

现第26题B改为C。

解析:胰腺区动态薄层增强CT扫描效果较好,对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大血管,是否可切除,有重要意义。

8.
原题P388
(85~87共用题干)
女,48岁,接触性出血3个月,妇科检查:宫颈呈糜烂状,宫体大小正常,活动好,双侧附件区无异常,三合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间质浸润深度6mm。

85.该患者的临床分期应是
A.原位癌
B.ⅠA2期
C.ⅠB2期
D.ⅠA1期
E.ⅠB1期
86.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B.改良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C.宫颈锥切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D.筋膜外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E.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87.术后常规病理:各切缘阴性,中分化鳞癌,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应给予
A.随访观察
B.放化疗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物理治疗
P905 第85题C改为E。

9.
原题P574
22.男,35岁。

体重75kg。

因陈旧性股骨干骨折入院手术,查体:P85次/分,BP125/80mmHg,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130g/L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如果手术中出血,下列输血方案中不应首选的是
A.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
B.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C.术前贮存式自身输血
D.术后回收式自身输血
E.输注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
答案及解析P1064 第22题A改为E。

10.
原题P581
19.有严重输血过敏反应病史的患者,要纠正贫血时应输注
A.悬浮红细胞
B.辐照红细胞
C.洗涤红细胞
D.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E.全血
答案及解析P1068 第19题D改为C。

11.
原题P581和582
29.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
B.白蛋白
C.新鲜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浓缩血小板
原答案及解析P1068 29.【答案】D【解析】细菌污染反应原因是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G-杆菌在4℃环境生长很快,并产生内毒素。

有时也可为G+球菌污染。

而冷沉淀是FFP(新鲜冰冻血浆)在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

现P1068 第29题D改为E。

解析: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是血小板,因其在22℃保存,污染的细菌易于繁殖。

12.
原题P210
1.胸膜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覆盖于左、右肺表面的两层浆膜,外层称壁胸膜
B.脏、壁两层胸膜之间的窄隙称胸膜腔,左、右各一
C.脏胸膜、壁胸膜互相转折处称为胸膜隐窝
D.壁胸膜可分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E.胸膜有分泌和吸收的功
原答案及解析P739
1.【答案】 D 【解析】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膈肌上面,胸廓内面和纵隔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分脏、壁胸膜两部分。

①脏胸膜(肺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

②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

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现第1题D改为BDE 解析不变
13.
原题P210
3.关于肺,以下正确的有
A.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
B.右肺狭长,左肺粗大
C.肺上端尖锐称肺尖,突入颈根部
D.内侧面临纵隔,又称纵隔面
E.左肺前缘有一明显的弧型陷凹,称心切迹
原答案及解析P740 3 .【答案】 C
【解析】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

肺呈圆锥形,包括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肺尖钝圆,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向上伸至锁骨上方达2.5cm。

肺底,坐落于膈肌之上。

肋面:与胸廓的外侧壁和前、后壁相邻。

纵膈面:即内侧面,与纵膈相邻,其中间位椭圆形凹陷,称肺门。

膈面即底面,与膈相毗邻。

现3题C改为CDE 解析不变
14
原题P532
20.腺病毒肺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张力性气胸
B.心力衰竭
C.肺脓肿
D.肺大泡
E.脓气胸、脓胸
原答案及解析 20.【答案】D【解析】腺病毒肺炎易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参见8版《儿科学》P284)
现20题D改为B 解析不变
15.
原题P521
13.8岁女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类风湿关节炎
D.原发性肺结核
E.川崎病
13题将E改为D
16.
原题P501
22.女婴,出生30小时。

出现嗜睡伴肌张力低下,初步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为了解患儿丘脑、基底节有无病灶,应首选的检查是
A.B超
B.颅脑透照试验
C.头颅MRI
D.脑电图
E.头颅CT
22题将C改为A
17.
原题P502
(30~31题共用题干)
男婴,4个月。

冬季出生,近2日经常出现面部、四肢抽动,双眼上翻,每次持续数10秒,
1日数次,可自然缓解,发作后玩耍如常。

体温正常。

母孕期有腿部抽筋病史。

30.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婴儿痉挛症
B.低血糖症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血镁症
E.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31.就诊过程中,该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

错误的处理是
A.静注地西泮
B.吸氧
C.缓慢静注葡萄糖酸钙
D.肌注维生素D
E.保持呼吸道通畅
31答案将A改为D
18.
原题P515
26.35周男婴,出生体重1.5kg,出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要暖箱,该暖箱温度应是A.31℃
B.32℃
C.33℃
D.34℃
E.35℃
原答案及解析P1015 26.【答案】 E
【解析】早产儿是根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和生后日龄所需的中性温度来调节保暖箱温度。

不同初生体重新生儿的中性温度
(参见8版《儿科学》、P98。


现26题答案E改为D 解析不变
19.
原题P404
26.男,36岁。

间断性上腹部疼痛6个月,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

血常规:RBC 3.2 ×1012/L,Hb 70g/L,WBC 5.4×109/L,Plt 335×109/L;粪便隐血(+),胃镜检查为溃疡病。

下列检查对贫血类型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C.血清总铁结合力
D.MCV、MCH
E.网织红细胞
原答案及解析P920、921 2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该患者诊断为缺铁性贫血,铁蛋白属于贮存铁,贮存铁的缺乏对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重要性稍差;MCV、MCH反映红细胞的形态体积;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红系造血的代偿情况,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现答案改为D 解析:贫血按病因分类可分为营养性、溶血性、失血性贫血,按细胞学形态可分为: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题为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此MCV、MCH对贫血类型诊断最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