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 2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sǎo dàng wēi lì ruì lì hé tān shǎn shu ò
()()()()()()qí huàn hēi yǐng biān fú bà qì fù zá māo tóu yīng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qí)丽丝绸.(chóu)B.朝.(cháo)霞谈.(tán)心C.应和.(hè)裹.(guǒ)着
2.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亡赖(wáng) 稀疏(shū)
B.剥莲蓬(bō) 杂兴(xìng)
C.杂草(zá) 茅檐(zhān)
D.清平乐(yuè)住宿(shù)
3.《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其中哪句诗写出了一种动态美,写出了儿童追蝴蝶的活泼情态。
A.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B.杨万里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范成大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下列关于杨万里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
B.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C、因为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5.下列关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描写了一位儿童急匆匆地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表现出儿童伤害昆虫的调皮心性,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厌恶之情。
B.这句诗描写了儿童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儿童捉迷藏。
不一会儿,蝴蝶飞入菜花中休息,无处可寻了。
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可爱。
C.从这句诗中的“菜花”可知,诗人描绘的是早春乡村田野中的景象。
三、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鸡冠.(ɡuàn guān )花朴素.(sù shù)率.(shuài lǜ)领交叉.(chā cā)绽.(zhàn zàn)放波涛.(táo tāo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________
②独有的,特别的。
________
③带领(队伍或集体)。
________
④寻找食物。
________
⑤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________
⑥新鲜而嫩。
________
五、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儿童急走
..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_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长篱落
..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篱落:________________ 惟: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_________________ 卧: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论……都……即使……也……既……又……
我(______)向往田园风光,(______)渴望去农村看一看。
当我走进乡下人家,看到房前屋后种满绿竹、鲜花,(______)朴素(______)华丽。
远处河边,群鸭戏水,(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从不吃惊。
乡下人家,(______)什么时候,(______)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七、生活中也有很多“天窗”。
请你发挥想象,完成仿写练习。
(选做题)
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瓣雪花,窗檐上的一根树枝,想象到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从那窗外的一弯月牙,想象到这也许是_____________,也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判断以下哪种事物不是孩子们真正看到的。
()
A.一粒星B.一条黑影C.会唱歌的夜莺D.一朵云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_____________,想象到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选文中的例子说一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课文精彩回放。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_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_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把文中的划线处补充完整。
2.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三月的桃花水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闪烁
奇幻黑影蝙蝠霸气复杂猫头鹰
二、1.C2.B3.B 4.A5.B
三、guān sùshuài chāzhàn tāo
四、照例;独特;率领;觅食;倘若;鲜嫩
五、1. 奔跑找寻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 篱笆只,仅仅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 “亡”,通“无”趴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六、因为所以既又即使也不论都
七、绽放的梅花鹿角似的珊瑚外婆的小船天公爷爷的眉毛丢失在旷野中的镰刀
八、1.C
2.透过的月光月亮上的嫦娥和玉兔3.因为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带来了快乐,更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4.孩子们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孩子们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九、1. 裹着白云如雾如烟一片片红莲 2. 闪亮、平静、清澈
3. 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