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同步创新课堂生物(含全一册)电子题库第八章第三节一课时活页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0年四川广元高二检测)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种群D.物种
解析:选A。

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是由同种生物构成的;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中的主体是否包含无机环境。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特征是()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大都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采用隐避躲藏的方式来逃脱敌害
解析:选B。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啮齿目动物几乎都过着穴居生活,而森林动物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3.野兔、鼹鼠等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选B。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由于降水量少,乔木非常少见,其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少量的灌木。

与该环境相适应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等特点。

因此草原生态系统适于野兔、鼹鼠等有挖洞习性的动物生存。

4.(2010年贵州六盘水高二检测)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的卵、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长白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D.①②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种群的概念,②群落的概念,③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答本题应明确:①三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时空性,②种群指同一物种,群落是不同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5.下列哪项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有成分()
A.绿色植物B.非生物环境
C.城市居民D.微生物
解析:选C。

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相同点,都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都包括绿色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但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包括城市居民。

6.“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具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C.过滤尘埃、杀灭细菌D.降低噪音、防风固沙
解析:选A。

降雨时,森林中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都能截留一部分雨水,而且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

枯枝落叶层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大量地吸收、贮存雨水。

7.(2010年甘肃金昌高二检测)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草原和森林)有一过渡区,下列有关对这一过渡区中生物特点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种类少B.动物种类多
C.植物种类少D.寄生动物少
解析:选B。

在草原和森林的过渡区,动物和植物种类比草原和森林多,其原因是过渡区除了具有草原和森林特有的动物种类外,还有交界处特殊种类的动物,如两栖类等,植物也如此。

有的学生易认为在交界处,对这两个生态系统都不太适应,这是错误的认识,而是这些生物适应了两个生态系统的环境。

8.过度放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地上部分稀疏低矮B.根系变短,根量变少
C.水土流失和沙漠化D.草原生产力减弱
解析:选A。

过度放牧是草场载畜量超过自身的承受力。

若载畜量在合理范围内,放牧能刺激牧草分蘖,促进牧草生长。

若承载牲畜过多,牧草地上部分被过度啃食,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地上部分稀疏低矮,生长不起来,进而使根的生长受影响,使根系变短,根量变少。

由于过度放牧,草原植被大量减少,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但这不是直接后果。

9.草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中也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原植被的根系发达,对土壤有较强的固着作用
B.茂密的茎叶能够阻挡风雨对土壤的侵蚀
C.土壤中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多孔而疏松,能够吸纳雨水,减少地表径流
D.丰富的牧业和牲畜吸收大量的水,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选D。

草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草原植被根系发达,茂密的茎叶及土壤的多孔疏松等方面都有利于水土保持。

10.(2010年青海格尔木高二检测)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和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其重要特征依次是()
①大都具有挖洞穴居的行为
②大都具有快速奔跑的行为
③大都具有适应攀缘生活的形态结构
④啮齿类动物特别多
⑤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⑥鸟类大都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D.②③⑤;①④⑥
解析:选C。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大都适应快速奔跑或挖洞穴居,而且啮齿类动物较多、水生及两栖类动物较少,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却大都适应树栖或攀缘生活,因森林中障碍物较多,故动物往往采用伏击方式进行捕食,而不适于奔跑及穴居。

11.写出下列生物最适于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例:鲸和对虾:海洋生态系统。

(1)玉米和小麦:____________。

(2)香蒲和鳙鱼:____________。

(3)松鼠和貂:____________。

(4)跳鼠和瞪羚:____________。

(5)猎豹和狮:____________。

(6)裙带菜和硅藻:________。

答案:(1)农田生态系统(2)池塘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4)草原生态系统
(5)草原生态系统(6)海洋生态系统
12.对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比较下面4个生态系统的雨水容纳量的曲线图后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各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限制生物分布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限制生物分布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3)如果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乔木全部砍掉,剩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________正常生长(填“能”或“不能”)。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限制海洋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影响海洋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在这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常常发生剧烈变化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影响其种群密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解析:(1)A、D中雨水容纳量充足且D总量大于A,可以考虑D为海洋生态系统,A 为森林生态系统;B与C相比,B中雨水随季节变化较大,为草原生态系统。

(2)草原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等。

草原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经常发生剧烈的变化。

所以水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3)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所以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的分布与水分的关系不太大,但与阳光的关系密切,不同的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有所区别,乔木需要较强光照,而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则需要较弱光照,若将森林中的乔木砍掉,则剩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会因强光的照射而不能正常生活。

(4)海洋生态系统中,水不会成为限制因素,阳光和温度、盐度是限制海洋生物分布的
主要非生物因素,其中影响海洋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5)三种生态系统中,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单一,种群密度会发生剧烈变化,其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ABD(2)水分阳光
(3)不能灌木和草本植物适于在弱光下生长
(4)阳光、温度、盐度阳光
(5)草原水分
13.(创新探究)如图,图一所示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所示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采用随机取样法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试写出该研究课题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某森林植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样方法
②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0
③n1+n2+n3
3S0
(2)阳光垂直
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