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全民合同制工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全民合同制工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已成为我国企业用工的主要形式。
全民合同制工人,作为劳动合同制工人中的一员,是指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合同制工人。
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益。
本文将从全民合同制工人的概念、权益保障、劳动法规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全民合同制工人的概念
全民合同制工人,简而言之,就是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合同制工人。
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指国家出资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设立的事业单位。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用工主要是固定工制度,即所谓的“铁饭碗”。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有了用人的自主权,对员工实行合同制(聘任制)。
全民合同工就是在体制改革以后招来的职工。
二、全民合同制工人的权益保障
1. 平等就业权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全民合同制工人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聘职工时,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不得歧视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
此外,全民合同制工人还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有权了解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岗位信息等。
2. 劳动报酬权益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权获得与其劳动相适应的劳动报酬。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不得拖欠、克扣或者随意降低工资。
同时,企业和事业单位还应当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3. 休息休假权益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权享受法定的休息休假。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不得强迫职工超负荷工作。
此外,企业和事业单位还应当保障职工的节假日权益,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
4. 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权享有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 职业培训权益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为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同时,企业和事业单位还应当为职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促进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6. 劳动争议处理权益
全民合同制工人有权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
企业和事业单位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时,职工有权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规定
劳动法对全民合同制工人的权益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劳动法,企业和事业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法定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职工的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益。
总之,全民合同制工人作为劳动合同制工人中的一员,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益。
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全民合同制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同时,全民合同制工人也应当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法的实施和完善,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