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区水景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小区水景设计
摘要:本文从小区水景设计的现状入手,发现一些误区,同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区规划;水景设计;误区与解冲方法
1 前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住房消费业已成为现代都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居住区中有关房型、建筑朝向、面积等建筑内环境,与建筑外环境的优劣自然便成为开发商与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于是推出了一系列以绿色、生态、园林、花园等为主题的住宅示范小区。

水是很好的景观构成要素,已逐渐成为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气所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特定区域的视觉中心,形成小区的一大亮点,所以倍受人们的推崇。

因而,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都乐意布局不同形式的水景,如喷泉、跌水、水幕、溪流、水梯等,甚至于结合小区游泳池一起布局,希望借此对整个小区的景观环境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进而增加小区的卖点。

2 居住区水景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误区
2.1 忽视对雨水的利用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对我们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对降落在屋顶、铺装地面、道路上的雨水,任其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白白流走。

另一方面,却在城市水景、小区水景的水池中大量注入取自城市给水管网的淡水资源,不但会使运营成本大幅上升,还会对城市其他的用水单位和个人增添更大的用水负担与压力。

2.2 大批量的硬质地面铺装
为营造清澈见底的水景环境,配合铺设地砖的构图要求,开发商常选用大批量的硬质地砖,对水景基底进行硬质化处理。

硬质地砖的采用,严重制约了水体的流动性、渗透性以及自净能力,使水景变为大面积、单调的静水水域,变成一池毫无生气的死水(游泳池就是典型的硬质地面铺装)。

常言道,流水而不腐,如此大面积、缺乏流动的水域,时间一长,很容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即在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容易繁殖大量的细菌和藻类物质,使水体腐败、变质并且发臭;加上硬质地面对水体渗透性与自净功能的限制,使得水景完全依赖于人工清洗和水源的补充,这项工作强度大、频率高,对水的消耗量也大得惊人,无形中就会加大物管费用,让住户支付这笔昂贵的开销,或因无力支付款项而出现“一年清、二年黄、三年臭”的水体景观。

有时,开发商为了配合水体布局和造型的需要,对水体的驳岸也进行硬质化处理,选用一些观赏性强、造价较高的单一材料( 大理石、花岗石) ,将水体围合,形成一道高耸的“长城”,将游人拒以千里之外,这种人工化的驳岸设计,不但丧失了驳岸原始的美感和柔度,还剥夺、扼杀和阻断了人们亲水的本性。

2.3 大量空置的水景设施
伴随水景设计,会附带添置一些奢侈品,如喷泉、雕塑,甚至结合游泳池等一起布置,这些奢侈品的设置往往又离不开水景喷头、灯光照明等一系列点缀设施,由于这些设施运营成本、维修费用高昂,且更换又较频繁,一些开发商为节省成本,减少开支,大多任其荒废、闲置,致使设计优美、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仅展现出大片平静的水域,更有甚者直接暴露一个干涸无水的枯池,和其下排列无数的管网、水景喷头;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使用频率不高,故小区出现空荡荡无水的游泳池。

不但未创造出别致、具有人气的景观休闲场所,反而因规划的水域面不支持人的活动,而出现居民的活动范围大为减少的局面。

3 水景设计浅见
3.1 景观水源的处理
既然景观水用水量大、费用高昂,考虑到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和目前对雨水的可开发利用的程度,有必要立即着手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即将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的方法收集储存,再加以利用,最终达到节水的目的。

3.2 水体的净化
为保持小区水景中水的清洁度,需对小区水景的水质提出一定的要求,主要是要确保景观水体的透明度、色度、浊度,及其功能要求( 养鱼、戏水) 等。

因为小区水景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边居民生活、娱乐、以及健康状况,应给予十分重视。

3.2.1 物理净化
3.2.1.1 定期换水
定期换水是保持景观水水质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景,其主要工作原理为稀释作用,即在水池中加入新的水体,降低原有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能发挥出水体原有的生物净化功能。

但这种方法耗水量大,加之更换又较频繁,对较大面积的水域而言,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再者,换水也只能对防止水体水质变坏、水体的富营养化起到延缓的功效,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水质的问题、
3.2.1.2 曝气法
曝气法的实质是向水体中补充氧气,以保证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发挥水体中生物的净化功能,达到净化水体的功效。

目前常采用的有自然跌水、机械曝气两种方法:前者充氧效率较低,但无耗能,维护管理简单,缺点是需要解决水源的问题;后者不但充氧效率高,而且选择也较灵活,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但这种方法仍只能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无法对其起到实质的效果,因而应考虑同其它水处理方法搭配使用,共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3.2.2 生物净化功能
在水体物理净化的过程中,始终都少不了植物、微生物的参与活动,因而,生物净化在水体的净化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净化,一方面是直接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即可在池边栽种一些植物,阻止泥水进入池中,达到对雨水的初步净化;此外,也可在水中种植一些净化功能强,观赏性能好的水生植物,不但可吸收水体中部分的营养盐、有害成分,降低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达到净化水体的功效,还可以对水体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改善基底,充分发挥基底的净化功能。

放弃以往那种硬质基底的做法,构建绿色环保基底,成水体的自净。

图1采用绿色生态的基地底
3.3水环境规划
3.3.1 水环境规划的原则
3.3.1.1 生态性
住区水景的设置,一定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首先要认清自然提供给我们什么,又能帮助我们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而不破坏大自然的本色。

如还原水体的原始状态,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人类都市景观与自然的相辅交融。

3.3.1.2 景观性
水体本身就具有优美的景观性,无色透明的水体可根据天空、周围景色的改变而改变,展现出无穷的色彩;水面可以平静而悄无声息,也可以在风等外力条件下变化异常,静时展现水体柔美、纯净的一面,动时发挥流动的特质;再通过选用与水体景观相匹配的树种,会创造出更好的景观效果。

3.3.1.3 经济性
水景的设置一定要事先考虑其交付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考虑住户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避免只注重视觉的形式美,追求高档次、豪华,与自然背道而行,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量力而行,才不会使规划成为一纸空文,使陈设成为虚设的装饰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只有这样,人们在观赏水景的时候,才能够收到设计者预期的效果。

3.3.1.4 文化性
任何景观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景观水景是公众文化、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要尽量使人们在欣赏、放松的同时,真正体会到绿地景观的重要性,进而达到增进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目的。

当然水景设计还应避免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和缺乏个性的做法,只有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特色相匹配、突出自身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能真正提升居住区的品位。

3.3.2 水景与绿化的搭配
无论水景设计的水形如何优美,造型多么独特,始终离不开植物的陪衬与烘托,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植物与水景的结合与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