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年级数学下学期三模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三模试题
江津中学初2017级九年级下期第三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B C A D C B D D A C B C
二、13、3 14、0 15、4.981×510 16、32 17、420 18、415 三、19、证明:∵ CD ⊥AD 于B ,AE ⊥DC 于E
∴ ∠ABF =∠CEF =90° ……2分
又∵ ∠AFB =∠CFE
∴ ∠A =∠C ……4分
又∵ AB =BC
∴ △ABF ≌△CBD
∴ AF =CD ……8分
20、解:(1)12÷20﹪=60
所以,本次调查共抽取了60名学生. ……2分
(2)60-(12﹢9﹢6﹢24)=9
所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教师职业的人数是9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略) ……4分
(3)2000×609
=300 ……8分
所以,该中学最教师职业的学生有300名。

……8分
四、21、解:(1)原式=ab a b ab a 32222+-+- ……3分
=2b ab + ……4分
(2)原式=⎥⎦⎤
⎢⎣⎡+---÷⎥⎦⎤⎢⎣⎡----+)3(3531)3()
3)(3(2x x x x x x ……1分
=3)
3)(3(53133--+--÷⎥⎦⎤⎢⎣⎡---+x x x x x x
=39
532
2-+--÷-+x x x x
=3)
2)(2(32
--+-÷-+x x x x x ……5分
=)2)(2(3
32-+-
⨯-+-x x x x x
=21--x ……6分 22、解:(1)过点B 作BE ⊥x 轴于点E
∵ B (n,-2)
∴ BE =2
在Rt △BOE 中,52
tan ==∠EE
EO B BO
∴ 52
2
=OE
∴ OE =5
∴ B (-5,-2) ……2分 又∵ 点B 在函数)0(≠=k x k
y 的图象上
∴ 10)2(5=--=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 y 10
=
……3分 又∵ 点A (2,m )在x y 10
=的图象上,
∴ 5210
==m
∴ A (2,5)
……4分 ∴ ⎩⎨⎧+-=-+=b a b
a 5225
解得:⎩⎨⎧==31
b a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x y
……6分 (2)在3+=x y 中当x =0时,y =3,
∴ OD =3 ……7分 ∴ S △AOB =221
521
⨯⨯+⨯⨯OD OD
=2321
5321
⨯⨯+⨯⨯
=3215
+

2
21
……
10分
23、解:(1)设4月下旬和5月上旬该果园每千克枇杷的批发价分别为x元和y元,则由题意得:
⎪⎩




+
=
25
200
300
y
x
y
x……2分
解得:15

x,10

y……3分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4月下旬和5月上旬该果园每千克枇杷的批发价分别为15元和10元,
……4分
(2)由题意得:
%)
4
1(
500
%)
5
2
1(
10
500
8.0
%)
1(
10-
=
-


+m
m……6分
设t
m=
%,则原方程变为:480
)
5
2
1(
50
)
1(8=
-

+t
t
6
)
2
5(
)
1(=
-

+t
t
1
3
22=
+
-t
t……8分
解得:%
50
5.0
1
=
=
t,1
2
=
t(不合题意,舍去)
答:m的值为50. ……10分
解得40
20≤
≤m……10分
24、(1) 3 2
1≤

-x……2分
(2) 3 0
=
x……4分
(3)(只答对一种情况得3分)
由图示知,只有当5.1
=
a且5.1
0-

≤x或5.1-
=
a且0
5.1≤

-x时,
|
|
|2
|
|
|
|1
|a
x
x
x
x-
+
-
+
+
+的最小值才是4.5
所以,5.1
=
a且5.1
0-

≤x或5.1-
=
a且0
5.1≤

-x……10分
(只答对一种情况得3分)
五、25. 解:(1)CF=DF且CF⊥DF。

理由如下:

∠ADE =90°

∠BDE =90°
又∵ ∠BCE
=90°,点F 是BE 的中点
∴ CF =DF =


BE =BF ……2分 ∴ ∠1=∠3,∠2=∠4,
∴ ∠5=∠1+∠3=2∠1,∠6=∠2+∠4=2∠2, ∴ ∠CFD =∠5+∠6=2(∠1+∠2)=2∠ABC 又∵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 =90° ∴ ∠ABC =45° ∴ ∠CFD °=90° ∴ CF ⊥DF
所以,CF =DF 且CF ⊥DF 。

……4分
(2) (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DF 至G ,使FG =DF ,连接BG 、CG 、DC 。

∵ F 是BE 的中点, ∴ BF =EF
又∵ ∠BFG =∠EFD ,GF =DF ∴ △BFG ≌△EFD (SAS ) ∴ ∠FBG =∠FED ,BG =ED
∴ BG ∥DE ……6分 ∵ △ADE 和△AC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DE =DA ,∠DAE =∠DEA =45°, AC =BC ,∠CAB =∠CBA =45°, 又∵ ∠CBG =∠EBG -∠EBA -∠ABC =∠DEF -(180°-∠AEB -∠EAB )-45° =∠DEF -180°+∠AEB +∠EAB -45° =(∠DEF +∠AEB )+∠EAB -225
=360°-∠DEA +∠EAB -225° =360°-45°+∠EAB -225° =90°+∠EAB
而∠DAC =∠DAE +∠EAB +∠CAB =45°+∠EAB +45°
=90°+∠EAB
∴ ∠CBG =∠DAC ……8分 又∵ BG =ED ,DE =DA ∴ BG =AD 又∵ BC =AC
∴ △BCG ≌△ACD (SAS ) ∴ GC =DC ,∠BCG =∠ACD
∴ ∠DCG =∠DCB +∠BCG =∠DCB +∠ACD =∠ACB =90° ∴ △DC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F 是DG 中点
∴ CF ⊥DF 且CF =DF 。

……10分
26. 解(1)在3+=x y 中,当x =0时,y =3,当y =0时,x =-3,
∴ 点A (-3,0),B (0,3) ……1分
因为抛物线c bx x y ++-=2
经过A 、B 两点,则有:


⎧+--=c b c 390
3= 解得:b =-2,c =3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2+-=x x y 2
……4分 (2)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D ,与x 轴交于点E ,
因为△ABC 的面积是确定的,所以,当△PAB 的面积最大时,
四边形PACB 的面积就最大,而当线段PD 的长度最大时,△PAB 的面积也就最大。

设P (m ,3-2+-=m m y 2
) 则点D (m ,3+m ) PD =)3(2
+-+-m m m 3-2
=m m 32

- =4
9)23(2++
-m
所以,当2
3-=m 时,PD 的最大值为49

当23-
=m 时,3)23-2(-)23(-+-=2y =4
15
所以,P (2
3-
=m ,415
) ……6分 解方程02
=+-3-2x x 得:31-=x ,12=x
所以,C (1,0) 所以,AC =1-(-3)=4
所以,四边形PACB 面积的最大值为:
)(21BE AE PD OB AC +⨯⨯+⨯⨯21=3492134⨯⨯+⨯⨯21=6827+
=8
75
所以,当点P 的坐标为(2
3-=m ,415
)时,四边形PACB 面积最, 且最大值为
8
75。

……8分 (3)解法1:当点A 、P 在原来位置时,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M ,理由如下: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PF ,垂足为F ,
假设y 轴上存在点M ,使∠PMA =90°,则△PFM ~△MOA 所以
OA
FM
MO PF =
设OM =x ,则FM =OF -OM =
x -4
15,而PF =23,
AO =3
则3
415
23x
x -= 0181542=+-x x
0631844)15(2<-=⨯⨯--=∆
该方程无实数根,
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点M , 使△PAM 成为以点M 为直角顶点的
直角三角形。

……9分 设将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n 个单位长度,使之符合题意:
① 显然,当2
3
=
n 时,点P 落在y 轴上,此时M 点在原点O 的位置,即M 1(0,0)
② 当3=n 时,点A 在y 原点O 的位置,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即为M ,此时M 2(0,
4
15
) ……10分 ③ 若点M 在(0,0)和(0,
4
15
)之间时,设将点A 、P 同时向右平 移n 个单位长度后,点A 、P 的对应点分别为A 1和P 1,过点P 1作y 轴的垂线P 1F ,垂足为F ,则此时 P 1F =
n -2
3
,A 1O =n -3, 仍由△P1FM ~△MOA1得:
11OA FM MO F P =,则 n
x
x n --=-341523,化简得: 0)18184(15422=+-+-n n x x
由点M 的唯一性,得该方程有两个 相等的实数根,
即0)18184(16)15(2
2
=+---=∆n n 解得: 8293181+=
n ,8
29
3182-=n 而此时方程0)18184(1542
2
=+-+-n n x x 的解为:
8
1521=
=x x 此时,M 3(0,
8
15) 所以,当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一定单位长度时,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 :当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
2
3
个单位长度时,点M 1(0,0); 当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时,点M 2(0,
4
15
);当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
829318-或
8
29
318+个单位长度时, M 点的坐标都为M 3(0,
8
15)。

……12分 解法2:设线段AP 的中点为N ,分别过点P 、N 向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 、G ,
4
293)233()415(
22=-+=AP 当点A 、P 在原来位置, 4
9
)323(21)(21=+=+=
AO PF NG ,而以线段AP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为
8
29
321=AP ,而49829321=<=
=NG AP R ,即⊙N 与y 轴相离,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M 。

……9分
将点A 、P 同时向右平移一定的单位长度,当⊙N 与y 轴相切时,显然
△APM 为直角三角形形,且点M 为直角顶点,而此时平移的单位长度为
829349-或8
29
349+,而切点都是点G (线段OF 的中点为),也正好是△APM 的直角顶点M ,所以M 1(0,8
15
)。

……11分
显然当2
3
=n 时,点P 落在y 轴上,此时M 点在原点O 的位置, 即M 2(0,0);
当3=n 时,点A 在y 原点O 的位置,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即为M ,此时M 3(0,
15
)。

……12分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