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就出现了109次,说明其重要性。

这109次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何为.仁的问题,简单的解释是爱人,深入的解释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匆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认为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原因在于他有丰富的精神办量。

颜渊“不迁怒不贰过”,怒的对象离开后他就不怒了;他犯了错,绝对不再犯。

更重要的,颜渊“三月不违仁’’。

在儒家看来,仁就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孟子说“仁者人也”,真正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

儒家传统对人的理解不采取定义的方式,不是理性的动物,不是会用工具的动物,或说有语言能力的动物,而是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理由。

颜渊能够在三个月之内体现人的最光辉的价值,体现“仁”的恻隐之情,其他学生可能维持一个月,普通人大概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不过,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体现仁的光辉,也就是同情心的显露,良知的发现。

孔子认为,这种同情心并非随时随地都能充分体现,因为我们不是现实的圣人,更不是慈悲化身的佛。

但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可以体现,所以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学做人,这是永恒的过程,是和其他的动物最大的不同。

因为这是内在的体现,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古之学者为己”,学习的初衰应该是为了自己,非父母、社会、国家、世界,就是为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

但为己的“已”,在儒家里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而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来讲是人的尊严、独立性;从关系网络来看,就是人的社会性。

儒家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

“克己复礼为仁”,克已复礼。

是两面,一是能够转化或者说超越自己;二是能回到礼——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这两面合起来是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一个人一日克己复礼以后,天下就朝着回归仁的方向走。

只要任何一个人能体仁,天下的仁就多一些;只要一个人不行仁,天下的仁就少一些。

任何一个人都有能表现人性光辉的.权利和义务,,所有人的人性光辉都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发扬。

所以从儒家来讲,政治目标很直接很现实但也有深刻的哲理:为社会安排-个安全、生活过得去的环境,然后让大家发挥道德潜力,立己立人,既成全自己又服务社会。

这样看来,“仁”所代表的作为人性的光辉,是内在价值,只要“要’’就可以得到,外在的价值的“要”,需要很多自己不能掌握的条件才能得到,但仁的“要”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节选自杜维明《“仁”的民族认同和世界意义》)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并且书中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仁的问题,都是为了证明仁的重要性。

B.仁的含义,可以说是爱人或克己复礼,其具体内涵及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
C.孔子认为颜渊堪称是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具有丰富的精神力量。

D.仁是人性光辉的体现,人人皆有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真正的人是有仁德的人,所以孟子认为“仁者人也”。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学说认为每个人都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和良知,但未必时时刻刻都能体现出来。

B.在儒家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人的尊严和独立性,但不是孤立绝缘的个体,还具有社会性,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

C.从“古之学者为己”这句话可以看出,儒家认为我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社会、国家和世界。

D.“克已复礼为仁’?具体阐述了什么是仁,包括两面,一是能够转化或者说超越自己;二是能回到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我们每个人不是现实的圣人,更不是慈悲化身的佛,所以要学做圣人,即“欲
仁”,就要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

B.在儒家患想中,人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由此可见个人主体性的重要性。

C.“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就体现了儒家的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关系,社会必须以主体性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D.儒家看来,“仁”|是内在价值,只要想追求就可以得到,没有追求外在的价值艰难,我们只要想追求“仁”,“期仁至矣”。

参考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越发理性。

这种理性不单表现在部分艺术品价格的回落和增幅减缓上,
最重要的,还表现为藏家购藏作品的标准逐步回归到对艺术的理解上来了。

艺术品是需要被展示、阅读和研究交流的,其本身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才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

收藏的关键在于了解艺术、理解艺术和诠释艺术,而并非盲目地购买艺术品。

收藏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只有平衡得了心态,经受得起时间,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艺术品从收藏到再次问世,对于藏家来说,往往不是经年累月坐等升值的过程,而多是喜悦与辛酸纠葛并存的过程。

比如有些作品未得善存,在购藏之前已面目全非,痛心于此,他们总会倾尽全力将其修复装潢;有些作品则是让人寻觅良久、魂牵梦萦,即便囊中羞涩,他们也要节衣缩食将其入箧,以免相思之苦。

长年的收藏和研习,他们成为艺术真正的知音,在他们看来,再华美的生活不过是一日三餐饭,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收藏并不等于生意。

收藏,是要去发现美好的艺术作品,因为它们承载了人类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愉悦、悲愤还是狂躁。

优秀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但又是因人而异的。

艺术家或许想表现焦虑,但观赏者却感到轻松,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体验。

艺术作品引领人们发现真实的自己,也让收藏变得富有趣味。

艺术家在创作中有时会尝试关注新材料,探索新思路;藏家也不妨转而关注新作品,尝试新门类。

有一种新的收藏品种——画瓷,就是画家在瓷器上作画,这种创作手法能给瓷器创作带来新的技术和创造性的布局,这种交叉性的艺术门类便值得关注。

收藏,更是要将零散的作品整理成颇具艺术概念的体系,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向世人展现藏家的艺术认知,才能给旁人带来思想的启迪。

现在各拍卖机构都很注重“同一收藏”的藏品。

这些藏品可能不会有很高的价格,但由于体系完备,能给学术、美评等不同领域带来启发,也能更好地向人们展示作品的价值,而受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青睐。

前不久拍卖的“小鸥波馆藏札”专题,就是李鸿章、李瀚章兄弟致岑毓英的书信专题。

此专题共计40余通信,主要写于“中法战争”中的“宣光之战”时期,其中谈及了边境边防和外交谈判等事宜,是研究当时中法关系、战争胜败的一手材料,这对还原那段历史有很高的佐证价值。

此批信札多为李氏幕僚代书,也说明了战时羽檄纷飞,文书信件应接不暇的实际情况。

在信札、题贺等小品的收藏门类中,“人物”和“事件”是考量收藏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类藏品是以其学术价值和历史附加值为主要价值体现的。

在相对便宜的价格优势下,这两个专题的拍品可以吸引一批学者文人的关注。

当然,要将其分门别类收藏完整,也定会耗去收藏者诸多心力。

收藏,最终还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功课。

艺术也好,学术也罢,都是用时间来换取收获的。

黄埔军校的门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对于收藏而言,倒也有几分贴切。

(摘编自都宗《收藏的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比以前更加理性,这种理性的重要表现是,对作品的艺术理解成为藏家们是否购藏的依据。

B.收藏并不等于生意,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藏主在收藏过程中有时候会不断投入大量金钱,而结果是否获益也未可知。

C.艺术品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才是其真正价值的体现。

购买艺术品是盲目的行为,收藏的更大意义在于对艺术品的学习和研究。

D.不同的人从同一件艺术作品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可能是不同的,它可以引领人们发现真实的自己,也让收藏变得富有趣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品藏家如果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艺术认知,给别人以思想的启迪,必须将零散的作品整理成颇具艺术概念的体系。

B.现在各拍卖机构都很青睐“同一收藏”的藏品,因为这些价格不高的藏品体系完备,且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C.购买艺术品,并不能仅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投资手段,以价格上的投资回报率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和潜力的认识是片面的。

D.收藏应该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功课,要摒弃获益发财、患得患失的心态。

藏主在长年的研习中,可以成为艺术真正的知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拍卖的李鸿章、李瀚章兄弟致岑毓英的书信专题“小鸥波馆藏札”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学术价值和历史附加值方面。

这类信札类藏品中的相关人物越有影响力,事件越重大,其收藏价值往往也越高。

B.画家杨春华的作品《执扇仕女》钵,运用类似磁州窑的做法,“先涂满青釉,再用刻刀修刮成型。

”画得十分流畅,与器形的搭配也十分协调,是一件别有趣味的作品。

这种形式创新的作品值得收藏家们关注。

C.梵高的《星月夜》在画面上展现了时空的变化和延续,那种绚丽辉煌在当时不被很多人理解。

前辈藏家们凭借领先时代的艺术感受捕捉到了作品的内在表现力,使作品得以传世。

真正的收藏者,需要走进艺术。

D.2015年12月在中国嘉德44期拍卖现场亮相的张大千的《青城金鞭崖》和黄胄的《九驴图》,皆是藏家“割爱”而出。

可见,在艺术品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藏家们的更为在意的还是藏品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
1.C
2.B
3.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B对应的原文是“这些藏品可能不会有很高的价格”,选项混淆范围。

3.
试题分析:“藏家们的更为在意的还是藏品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错误。

藏家们“割爱”,也许是为了购买其他更为心仪的艺术品,单凭这一点,不能得出“更在意实际经济利益”这一结论。

与第三段及全文文意不符。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此题D项曲解文意。

3.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然后完成15—18题(17分)
母亲
谢玉久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眷恋土地,尽管土地也生长荒芜;
我向往春天,尽管春天也繁衍荆棘。

母亲就是土地;
母亲就是春天。

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朴与奢华……她会把家中仅有的一只母鸡送给隔壁月子里的媳妇,也会为几分钱同小贩吵得不可开交;她一边用燃烧的萝卜为我治好冻疮,一边强迫我喝下撒进香灰的“灵茶”;她宁愿吃掉剩饭,而把新煮的米饭留待下顿。

母亲文化不高,但记性挺强,口才也好,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

当蛙鼓敲亮星星,我们就环坐在母亲膝边,听她讲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牛郎织女、嫦娥下凡以及红毛野人系列,活灵活现,最初的文学启蒙使我受益匪浅。

再聪明的儿子在母亲面前也是小傻瓜。

母亲有只小钱袋,装着她常年积攒的体己钱,压在箱底,我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偷取那些油渍麻花的零头票,去购置少年的欢喜。

可是有一天,我发现钱袋被转移了,到处找也没找着。

待至我缠着要买一本《岳母刺字》连环画时,母亲才变戏法似地从眼皮底下的陶罐里抽出个油纸包来,里面包着我日夜觊觎的钱袋。

陶罐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连盖也没有呀,我真苯!母亲朝我诡秘地笑了。

如果说母亲的辛劳和智慧使我们尝到了生活的甘甜,那么,母亲的追求和奉献使我们领略了生命的崇高。

当孩子们一个一个离别山村远走高飞时,我看到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

我当兵那年,兄弟俩同时验上了,母亲生怕落下一个,守着接兵的干部说了又说在菩萨面前求了又求。

部队同志一句也没听懂,却分明领悟了全部含义。

他们无法拒绝一位母亲的执着,也没有拒绝。

如愿以偿的那天,母亲下令杀猪,欢宴四邻八座,那些日子,母亲高贵得光彩照人。

泣别的时候很快到了,母亲换上新做的土棉布衣服,穿上新买的回力胶底鞋,香皂洗过的头发清新鲜丽,从容得像去赶一次盛会,好像出门的是她而不是我们。

拐过塘角,母亲拉拉我的衣袖,悄悄塞给我一只布袋,那是——护身符!捧着母亲爱的寄托,一股热流自心中涌出,我的视线模糊了,骨节微微胀疼,无以言状的东西在增生。

我知道今生今世,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母亲的思念。

于是,在北京某个坐标点上,母亲高扬起白杨树的手臂;在亚热带丛林的猫耳洞里,母亲山风般絮语。

……对于母亲,坎坷微不足道,别离微不足道,痛苦微不足道,纵然死亡……
母爱,至真至纯的境界,贪婪、自私、虚伪、懒惰无法企及其高度,随便写进那片天空,都能交汇出传奇般的故事,让我读作历史。

又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我自母亲温馨的臂弯里潇洒走出,走向遥远的边防线。

(选自《当代散文》)
15.文中第一段写“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
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
朴与奢华……”如何理解这一组互为矛盾的词语?(4分)
答:
16.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从两个角度表现母亲的品质,请分别予以概括。

(4分,各2分)
答:①

17.文章用语朴素平易,也不乏某些亮点,请赏析“蛙鼓敲亮星星”,“购置少年的欢喜”,“我日夜觊觎的钱袋”,“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等句用语的巧妙之处,可任选两句赏析。

(6分)
答:
18.“对于母亲,坎坷微不足道,别离微不足道,痛苦微不足道,纵然死亡”,那么,母亲认为值得称道的,或者说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是什么呢?(限答10字以内)(3分)
答:
参考答案:
15.这组词语表面上看互为矛盾,其实是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品格,对别人仁慈慷慨,对自己刻薄吝啬,这是普通劳动人民最纯朴的感情,这组词语巧妙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

(4分)
16.(1)描写母亲的生活经历及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表现母亲的辛劳和智慧。

(2)描写兄弟俩参军报国,表现母亲精神上的追求和奉献。

(4分)
17.蛙鼓: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暮色降临,群星闪亮,蛙声鼓噪,富有生活气息。

购置:大词小用,表现“我”儿时的自以为聪明。

觊觎;大词小用或活用贬义词,表现儿童的狡黠形象生动。

高举年轻的目光:赞美母亲的崇高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

(6分)
18.孩子们能够报效祖国。

(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参考答案:
4.
6.A(盖:超过)
7.C(A.其,代词,那、那些,均指代人。

B.之,“取独”。

C.前一个“以”,介词,拿、用;后一个“以”,连词,来。

D.于,介词,在)。

8.A(“风流”此指流传下来值得称道的事迹)
9.B(①言其功绩。

④是说史君重修岘山亭。

⑥是说后人对两人的敬仰)。

10.B(据文中“盖元凯以其功,面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之句可推断,两人的作为是不同的,与吴军交战并最终“平吴”者是杜预)。

(以上每小题3分)。

11.① 第二年,依据亭子旧有的规模,加以扩大、更新。

② 既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观的回廊,又扩展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追亡逐北()
(2)却匈奴七百余里()
(3)约从离衡()
(4)序八州而朝同列()
(5)外连衡而斗诸侯()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会盟而谋弱秦()
(8)以愚黔首()
(9)履至尊而制六合()
(10)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2)天下云集响应()
(13)赢粮而景从()
(14)内立法度()
(1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参考答案:
(1)亡,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2)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3)离,动词使动用法,使……离散;(4)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见;(5)斗,动词使动用法,使……争斗;
(6)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7)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8)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蠢;(9)履,名词作动词,登上;(10)瓮、绳,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用草绳系;(11)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12)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13)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14)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15)小弱,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也。

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

父宁,柱国、太保。

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

勣聪悟,有器局。

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

魏大统十二年,太祖以勣勋臣子,封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禅,改封丹阳郡公,邑千五百户。

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

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

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

会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

未之官,渭源烧当羌因饥馑作乱,以勣有才略,转渭州刺史。

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德泽流行,大致祥瑞。

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下渭水所出。

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

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
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
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后丁父艰,毁瘁过礼。

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

复征为天官府司会,历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以母忧还京。

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

月余,拜柱国。

益州总管王谦作乱。

勣婴城固守,谦遣其将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众十万攻之,起土山,凿城为七十余穴,堰江水以灌之。

勣时战士不过二千,昼夜相拒。

经四旬,势渐迫。

勣于是出奇兵击之,斩数千级,降二千人。

开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备边。

岁余,拜夏州总管。

上以其家世贵盛,勋效克彰,甚重之。

后为汉王谅纳勣女为妃,恩遇弥厚。

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

其年卒,时年五十五。

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赗赠,鸿胪监护丧事,谥曰襄。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B.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
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C.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D.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学是隋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是专门培养皇室子弟的最高学府。

B.羌指我国西部民族之一,古代诗歌经常提及的“羌笛”这一乐器就原出于古羌族。

C.爵此处指爵位,古代爵位分若干等,豆卢勣继承的“楚国公”属于高等级的爵位。

D.妃原意为“配偶”,后来专指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子,此处指汉王的妻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豆卢勣出身名门,爱好学习。

他是燕北地王慕容精的后代,功臣豆卢宁的儿子,在任左武伯中大夫时,觉得自己五经未通而请求辞职继续求学。

B.豆卢勣遵守孝道,恪守礼制。

父亲去世,他哀痛伤心,居丧守孝超过礼制要求;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主动辞去地方上的职务,回到京城尽孝。

C.豆卢勣不畏强贼,出奇制胜。

面对王谦叛军凿城为穴、引水灌城的紧迫形势,他率兵坚守城池数十天,后又勇敢地出奇兵袭击叛军,并以少胜多。

D.豆卢勣深得民心,极受恩遇。

他担任渭州刺史,有关他施行仁政造福百姓的传说广为流传;他生前多次得到皇帝的封拜,病逝后受到特别恩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

(2)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

参考答案:
4.B
5.A
6.B
7.(1)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

[KS5UKS5U]
(2)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

4.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

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

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

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

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曰”后应停顿;“山”“神鸟”“百姓”等作主语,前面应停顿。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A项表述错误,国子学设于晋武帝咸宁二年,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KS5UKS5U]
试题分析:B项“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主动辞去地方上的职务,回到京城尽孝”错误,根据原文来看,他回到京城守孝,是因为母亲去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

关键字(1)译出大意给2分;“亲幸”“破”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译出大意给2分;“以”“第”“顾问”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

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后代。

在中山战败,这一支归顺了魏,北方人把“归义”叫做“豆卢”,便以“豆卢”为姓。

父亲豆卢宁,任柱国、太保。

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

豆卢勣聪明颖悟,器量宽大。

少年在国子学读书,学习文章六艺。

魏大统十二年,太祖因为豆卢勣是功臣之子,封他为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魏禅让,改封他为丹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明帝时,任左武伯中大夫。

豆卢勣自已觉得五经还没精通,请求辞职入露门学。

明帝赞许他的愈见,便以原官职的身份入学。

武帝继位后,豆卢勣拜任邛州刺史。

还没到任,渭源的烧当芜因饥荒发生暴乱,因豆卢勣有才能韬略,便改任他为渭州刺史。

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许多。

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

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水,羌人很为此苦恼。

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

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

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

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

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

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

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因奔守母丧而还京。

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

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国。

益州总管王谦作乱。

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