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栽培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栽培技术分析
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最主要的葡萄生产区,2018年桂林市葡萄种植面积1.47万hm2,占全区葡萄栽培总面积43.9%。
葡萄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落叶果树。
葡萄采收后,葡萄园有近半年的土地空闲期,通过套种草莓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耕地使用率、光能利用率,同时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增加观赏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多种、多产、多收的目。
草莓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蔬,果实色泽艳丽,柔嫩多汁,营养丰富。
栽培周期短,采摘期长,可跨越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经济效益高。
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模式,每667m2除可产葡萄1800~2000kg外,还可额外收获草莓500~600kg,草莓按市场价格25元/kg计算,每667m2增加产值12500~15000元。
笔者从葡萄园选择、草莓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葡萄架下套种草莓的栽培要点,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参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葡萄园选择
选择栽种早、中熟葡萄品种(如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的葡萄园,一般8月中旬前可成熟采收,草莓匍匐茎生
长期葡萄已落叶,保证园区光照充足,便于田间管理。
要求葡萄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交通方便,葡萄种植株行距不小于1.5m×3.0m。
简易避雨棚和连栋大棚葡萄园都可以套种草莓。
在连栋大棚葡萄园进行秋冬草莓套种,利用大棚冬季增温、保温,确保草莓不受冬害,还能提早上市,且每667m2节约草莓简易薄膜棚成本8000元。
2葡萄园管理
8月下旬,葡萄采摘完后做好园区管理,清扫葡萄园,清除落叶和残枝,减少菌源,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为草莓定植做准备。
3草莓套种栽培技术
3.1整地施基肥
草莓移栽前10天左右,翻耕葡萄行两侧的土壤并施入基肥,整理畦沟,便于排灌。
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200~1500kg、钙镁磷肥40~50kg,深翻入土约20cm深。
3.2茬口安排
套种草莓,一般要求9月中旬定植,次年3月采收结束。
3.3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优的早、中熟草莓品种,如章姬、红颜、法兰地等。
3.4适期定植
9月中旬,按葡萄行方向在距葡萄种植行约0.5m外的两侧定植草莓,株行距30cm×40cm,根据畦面宽定植2行或3行。
草莓定植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地面平齐为宜,定植后要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3.5田间管理
10月中旬覆盖地膜,覆膜时破膜提苗,将中心叶片露出,破孔不宜过大,扶出幼苗后用土压实地膜。
草莓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黄叶、老叶、病叶、抽生的匍匐茎和采果后的老茎。
当顶花穗抽出后,选留1~2个健壮腋芽,其余侧芽摘除。
及早疏去无效花及无效果,留果10~15个。
3.6肥水管理定植缓苗后,每667m2追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5~6kg,开花前、结果初期可结合浇水,每次每667m2滴(淋)施水溶性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20kg,其他时候可根据草莓生长情况配合浇水施用水溶性肥料,液肥比例为复合肥∶水=1∶200。
此外,在初花期、结果初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液1~2次,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
草莓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防治灰霉病、叶斑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
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一是加
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二是适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环境;三是及时清除老叶、病叶、病果,铲除杂草,并带出葡萄园集中烧毁,减少病源;四是在病虫害发生前,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预防;五是善于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根据实际及时对症用药。
4.1灰霉病
主要侵害花器和果实,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及果柄。
花及果柄发病时,病部呈暗褐色,果实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后病斑颜色加深呈褐色,长出白色毛状菌丝,果实变软,严重时表面密生灰白色霉层。
可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0%嘧霉胺悬浮剂500~600倍液进行防治。
4.2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尤其是老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近圆形淡红色或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直径3~6mm的圆形病斑,中央呈棕色,后变为灰白色,酷似蛇眼。
病斑过多会引起叶片褐枯,从而导致植株长势衰弱。
可选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防治。
4.3蚜虫
蚜虫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主要群集在植株的嫩叶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其排泄物会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草莓光合作用和品质。
可通过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捕杀;在设施内放养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蚜虫天敌;化学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4.4红蜘蛛
主要集中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局部形成灰白色小点。
为害严重时,叶背、叶柄间有丝状物盘绕,叶片成锈色干枯,似火烧状,抑制植株生长。
可用40%蚜螨净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草莓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鲜食一般可在果面着色90%~95%时采摘,贮运销售或用于加工的应在七八成熟时采摘。
一般选择在上午无露水或傍晚较凉爽时采收。
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