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微循环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微循环好不好
作者:
来源:《家庭医学》2008年第04期
河南新安读者老强来信说:我是一名退休老师。
上个星期在街上散步时,被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拉到一部仪器前面检查,给了我一张小纸条,说是微循环不好。
要我买他们的药吃。
我当然不会上当了。
只是我想明白,这个微循环到底是什么,不好的时候有什么征象吗?
答老强读者:
微循环是直接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人体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和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
由于血红蛋白呈红色,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
因此,在临床上常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血液微循环。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
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
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络支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
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
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总之,微循环不同于一般循环的特点是具有“二重性”,即在属性、形态、功能、代谢、调节方面,既具有一般循环系统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殊性。
目前微循环观测部位有十一个,而最常用和实用性广泛,能代表全身微循环状态的主要是甲襞和眼球结膜两个部位。
甲襞是观测微循环的最好窗口。
甲襞是覆盖在手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其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
上皮下为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逐渐与表皮平行,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
此外,观察手指甲襞十分方便。
因此,甲襞便成为临床微循环观察最常用部位。
微循环不好的临床表现与不同的组织或脏器的微循环有关。
例如,皮肤的微循环不好,便会有皮肤粗糙,起皮屑,或易生冻疮、溃疡等;而全身组织的微循环不好,则会体质衰弱、易
于疲劳、头晕眼花、耳鸣腰痛等。
当然,这一切要在正规的医院请专家诊断才行,千万不要相信街边摆摊的售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