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检测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能力提升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能力提升试卷一、想想、算算、填填。
(21分)(1)18乘516写作(),还可以读作(),表示()个()连加的和是多少。
(2)5□4×6≈3000,□里可以填()。
3□91÷5≈700,□里可以填()。
(3)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了()个月。
(4)新华书店上午9∶00开始营业,下午5∶30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5)小冬买了20米长的铁丝,20米指的是铁丝的()。
一块三合板2平方米,2平方米指的是三合板的()。
(6)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的面积大。
(7)50000千克=()吨;30厘米=()毫米。
(8)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
(9)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3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小时。
(10)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结果两队总分之和是100分,现在知道甲队加上7分,就比乙队多1分,那么甲队原来得()分,乙队得()分。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8分)□×△=36,□÷△=4,□=(),△=()。
三、巧添符号。
(12分)(1)6○6○6○6=1 (2)6○6○6○6=2(3)6○6○6○6=3 (4)6○6○6○6=4四、数一数,下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5分)五、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
(10分)(1)把一块地(如下图)分给5个种植小组,每组分得的土地形状和大小要相同。
应该怎样分?(画图表示)(2)有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怎样拼才能使长方形的周长最长?(画图)六、想一想,再列式解答。
(44分)(1)方方和圆圆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方方用12去除,圆圆用15去除,方方除得的商是32还余6。
圆圆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8分)(2)小红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比白鸡少18只。
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
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一、口算训练口算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字和计算符号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训练:1. 快速计算游戏制定一套规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加减乘除计算得出答案。
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或者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数字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数字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比如,通过计算行走的步数、计算盘子里的饭菜数量等等,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3. 快速乘除法口诀乘除法口诀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口诀表或者制作口诀卡片,进行反复记忆和练习。
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除了口算训练外,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1. 使用教学智能板教学智能板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算数填字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3. 使用实物教具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如算盘、计算器、数学拼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数学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激发兴趣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时,开展一些激发兴趣的活动也尤为重要。
1.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既可以检验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竞赛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
2. 数学趣味课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设计一些趣味丰富的数学课堂,如数学谜题、数学游戏等,通过情趣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实际应用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身边的数学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题【能力拔高1】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题【能力拔高1】一.选择题(共8小题)1.游泳池长50米,我每次都游8个来回,我每次游()米.A.400 B.600 C.700 D.8002.估算310×9,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D.无法确定3.62×9()559.A.>B.<C.=4.350乘8的积的末尾有()个0.A.1 B.2 C.3 D.45.要使2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中最小可填()A.100 B.20 C.4 D.86.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不为零的一位数,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D.五位数7.下面算式的结果比1800小的是()A.614×3 B.899×2 C.307×68.跑道一圈长400米,小玉已经跑了2圈,还要跑()米是1千米.A.100 B.200 C.400二.填空题(共10小题)9.220+230+240+250+260=×=.10.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11.,.12.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13.填一填.(1)6个325加上4个325,结果得.(2)三位数乘一位数所得到的积是四位数.(填“可能”或“不可能”)14.□×216,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写.15.算一算,填一填.单价/元812920506数量/台458总价/元16.58×4读作,还可以读作.17.在□里填数字.(1)□28×4,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填的数字有.(2)□×216,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填的数字有.18.学校买了8个篮球,每个32元,一共用了元.三.判断题(共5小题)19.127×3×2的积与127×5一样大.(判断对错)20.一个三位数乘9,积一定是四位数..(判断对错)21.一个三位数乘0,积也是三位数..(判断对错)22.12×4×4×18=4×(12+18)..(判断对错)23.(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25.竖式计算207×4=125×3=240×2=205×4=验算:216×4=验算:480×5=验算: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4天,平均每天传递200千米,总共传递了多少千米?27.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9公顷松柏林一个星期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一个星期按7天计算)28.果园里有102棵桃树,梨树是它的4倍.梨树有多少棵?29.春光商店有28箱苹果,每箱有20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卖5元,这些苹果能卖多少钱?30.(1)一共有多少枝花?(2)如果每枝花价格是2元,那么买一束花需要多少钱?(3)如果每束花中再添上2枝,那么这时一共有多少枝花?31.四年级奥数班课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谭老师每周给同学们讲一个《德育故事》,讲一个《德育故事》要用7分钟,那么20周讲《德育故事》共要用多少分钟?合几个小时几分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求我每次游的米数,根据题意,也就是求(8×2)个50米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50×(8×2)=50×16=800(米).答:我每次游800米.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8个来回,就是8×2个单趟,也就是求16个50米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分析】把310×9中的310看作300,把9看作10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310×9≈300×10=3000;所以估算310×9,积是四位数;故选:B.【点评】估算题目,把非整十或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或整百的数进行计算即可.3.【分析】依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求出62乘9的积,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方法即可解答.【解答】解:62×9=558558<559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求出62乘9的积.4.【分析】350×8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35和8相乘得280,再在280的末尾添上一个0得2800,所以350×8=2800的积的末尾有2个0.【解答】解:350×8=2800;所以350乘8的末尾有2个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得出“积”,再数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此“积”的末尾填写几个0即为最后的积.5.【分析】逐项代入计算,进而确定□中最小可填的数值.【解答】解:A、当□=100时,250×100=25000,积的末尾有3个0;B、当□=20时,250×20=5000,积的末尾有3个0;C、当□=4时,250×4=1000,积的末尾有3个0;D、当□=8时,250×8=2000,积的末尾有3个0.所以要使2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中最小可填4.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通过计算,进而确定□中最小可填的数值,不要盲目地乱选.6.【分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不为零的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四位数.据此进行选择.【解答】解: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不为零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不为零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故选:C.【点评】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小为100×1=100;最大为999×9=8991.7.【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然后进行口算.据此解答.【解答】解:614×3,把614看作600进行估算,因为614大于600,所以积一定比1800大;899×2,把899看作900进行估算,因为899小于900,所以积一定比1800小;307×6,把307看作300进行估算,因为307大于300,所以积一定比1800大;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应用.8.【分析】跑了两圈就是2个400米,用400乘2即可解答;然后把1千米化成1000米,用1000米减去两圈的长度就是还差多少米到1千米.【解答】解:400×2=800(米)1千米=1000米1000﹣800=200(米)答:他还要跑200米就是1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玉跑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式求出还要跑的距离.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分析】观察算式可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根据高斯求和的公式将各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220+230+240+250+260=(220+260)×5÷2=480×5÷2=240×5=1200故答案为:240,5,1200.【点评】根据高斯定理将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分析】根据题意,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求出它们的乘积即可.【解答】解: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9=891;答: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891.故答案为:891.【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11.【分析】图形可以看成是数字,然后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解答.【解答】解:△+△+△+…+△=△×99;或△+△+△+…+△=99×△.故答案为:△×99,99×△.【点评】本题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变式应用.12.【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根据乘法的意义及积的变化规律可知,积也应扩大4倍.【解答】解: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要相应的扩大4倍.故答案为:也应扩大4倍.【点评】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则积也扩大m×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不变等.13.【分析】(1)根题意,6个325加上4个325就是6+4=10个325,得3250,(2)先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解答】解:(1)6×325+4×325,=(6+4)×325,=10×325,=3250.(2)100×1=100,100是三位数;999×9=8991,8991是四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所得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故答案为:3250,可能.【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意义及运用.14.【分析】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可用1000除以216,求出它的商,只要比它的商小的非零自然数都是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1000÷216≈5,因216看作200,估小了,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216×5的商大于1000,所以□可小于5的非零自然数1、2、3、4.故答案为:1、2、3、4.【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估算的方法进行解答.15.【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812×4=3248;920×5=4600506×8=4048.填表如下:单价/元812920506数量/台458总价/元324846004048故答案为:3248,4600,4048.【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16.【分析】依据整数乘法的读法即可解答.【解答】解:58×4读作五十八乘四,还可以读作58的4倍是多少?故答案为:五十八乘四,58的4倍是多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整数乘法的读法的掌握情况.17.【分析】根据可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进行分析:(1)由于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4=250,要使积是4位数,□28≥250,由此求解;(2)由于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216=4…136;商小于5,要使积是三位数,只要□里面的数小于5即可.【解答】解:(1)因为1000÷4=250,要使积是4位数,□28≥250;那么□里面可以填3、4、5、6、7、8、9.(2)1000÷216=4…136;商小于5,要使积是三位数,□<5,那么□里面可以填1、2、3、4.故答案为:3、4、5、6、7、8、9;1、2、3、4.【点评】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18.【分析】依据总价=数量×单价即可解答.【解答】解:8×32=256(元)答:一共用了256元.故答案为:25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乘法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得出答案,进一步比较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127×2×3=254×3=762,127×5=635,762≠635所以127×2×3的积与127×5一样大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127×2×3=127×(2×3)=127×6.20.【分析】用一个最小的三位数100乘9,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据此解答.【解答】解:如100×9=900,积是三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所得的积不一定是四位数,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小的三位数同9相乘看积是几位数.21.【分析】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得数都是0,所以不管几位数乘0得数都是0.所以这句话错误.【解答】解:一个三位数乘0,积也是三位数,这句话错误.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得数都是0,所以不管几位数乘0得数都是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计算,关键是知道任何数和0相乘得数都是0.22.【分析】按照运算顺序算出结果进一步比较答案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12×4×4×18=48×4×18=192×18=3456;4×(12+18)=4×30=120.3456≠120,所以原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整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注意算式的特点,不要盲目运用.23.【分析】依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可得:244百位上的2与9相乘的1800,十位上的4与9相乘得360,应该把乘得的1800加进位的300,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根据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法则,从个乘起,无论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判断.【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25.【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207×4=828125×3=375240×2=480205×4=820验算:216×4=864验算:480×5=2400验算:【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平均每天传递的千米数乘传递的天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00×4=800(千米)答:总共传递了800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整数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的加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27.【分析】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9公顷松柏林每天可分泌杀菌素54×9千克,则7天可分泌杀菌素54×9×7千克.【解答】解:54×9×7=486×7=3402(千克)答:9公顷松柏林一个星期分泌杀菌素3402千克.【点评】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9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8.【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02乘以4,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2×4=408(棵)答:梨树有408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29.【分析】用箱数乘每箱的千克数,求出苹果的总重,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来列式解答.【解答】解:28×20×5=560×5=2800(元)答:这些苹果一共能卖2800元.【点评】此题属于连乘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乘法的意义.30.【分析】(1)用每束花的枝数乘以束数就是枝数.(2)每枝花价格是2元,乘以16,就是买一束花需要的钱数.(3)每束花中再添上2枝,3束就是6枝再加上原来的48枝,就是这时一共有多少枝花.【解答】解:(1)16×3=48(枝);答:一共有48枝花.(2)2×16=32(元);答:一束花需要32钱.(3)48+2×3=54(枝);答:一共有54枝花.【点评】本题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3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0周讲《德育故事》共要用20个7,据此列式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7×20=140(分钟)140÷60=2(小时)…20(分钟)答:20周讲《德育故事》共要用140分钟,合2个小时20分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
浅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培养郑少群摘 要: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基础,学生能否扎实掌握计算基本功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还直接影响着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
为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从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出发,论述当前我国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培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计算能力的培养一、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阐述(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那么就必须学好计算,这是因为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学习数学的成效,还对学生向更高层次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写中,我们能够发现计算教学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以人教版的小学三年级阶段的数学教材为例,其中万以内的加减法、测量、倍的认识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等教学内容都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除此之外,解决高年级的应用题也需要涉及大量的计算讲解,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工作及开展成效不仅仅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甚至是对后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对近两年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发现,导致学生在数学试卷中出现失分的主要原因有看漏题目内容、抄错数字以及计算错误,其中,计算错误占据失分原因的比重高达50%以上。
面对这种不可忽视的尴尬现状,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计算错误不仅仅是学困生的专利,它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都避不开的问题。
实际上,我国的数学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针对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解决计算题目的思路,但是由于学生无法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逻辑,他们仅仅只是依葫芦画瓢的套用数学公式,久而久之他们只是学会了解题技巧,但是计算能力并未得到切实的提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能力达标测试题2(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能力达标测试题2(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中,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A.相等B.甲长C.乙长2.王大叔把家中正方形羊圈的每边都增加了10米,这个羊圈的周长一共就会增加()米。
A.20B.40C.80D.100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A.对B.错4.在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2cm B.24cm C.14cm5.如下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相比,().A.甲>乙B.甲<乙C.甲=乙6.下面的图形中,两个( )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A.B.C.D.7.把2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和减少了()。
A.8厘米B.16厘米C.24厘米D.32厘米8.用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A.同样长B.正方形的周长长C.长方形的周长长9.一个长方形,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0.从一张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A.24分米B.20分米C.16分米D.12分米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1.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
(以小棒根数为单位)长有几根小棒(___)(___)(___)(___)宽有几根小棒(___)(___)(___)(___)12.张晨用一根长36米的彩带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8米,它的长是_____米.13.至少需要(___________)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1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厘米.1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4厘米,周长就减少(______)厘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比赛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比赛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23 + 17 =A. 40B. 30C. 20D. 502. 45 18 =A. 27B. 37C. 17D. 473. 5 × 6 =A. 10B. 30C. 20D. 404. 36 ÷ 6 =A. 6B. 12C. 18D. 245. 9 + 8 + 7 =A. 24B. 25C. 26D. 27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7 + 8 = 15 ()2. 20 9 = 11 ()3. 6 × 7 = 42 ()4. 49 ÷ 7 = 7 ()5. 15 6 + 9 = 18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2 + __ = 202. 30 __ = 173. __ × 4 = 244. 36 ÷ __ = 65. 9 + __ + 5 = 23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计算 8 + 9。
2. 请计算 27 8。
3. 请计算5 × 7。
4. 请计算45 ÷ 9。
5. 请计算 19 + 6 + 4。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2. 一本书有30页,小明已经看了12页,他还剩下多少页没看?3. 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现在有5辆自行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4. 小华有18个糖果,他分给小刚6个糖果,小华还剩下多少个糖果?5. 一箱橙子有24个,小丽吃掉了8个,现在箱子里还剩下多少个橙子?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计算并解释 15 7 + 3 的计算过程。
2. 请计算并解释9 × 5 10 的计算过程。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加法计算 13 + 17。
2. 请用减法计算 25 9。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要求使用不超过20以内的数字,并说明游戏规则。
2020年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 方法技能提升卷4份含答案
期末总复习方法技能提升卷1计算的挑战一、我会填。
(每题4分,共28分)1.36的50倍是(),354是6的()倍。
2.把548个苹果装在6个筐里,每筐大约装()个。
3.一个数除以8,商是124,有余数。
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4.小方在计算除法时,错把除数3看成了8,结果得到的商是48。
正确的商是()。
5.一本书4元,王老师带了100元钱,最多可以买到()本书。
6.如图所示,小华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条路线可以走。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0<800 79×()<4000543÷()>60 724÷8>()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1.小数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2.一个三位数除以6,余数最大是7。
() 3.25和48的乘积末尾有两个0。
() 三、我会选。
(每题2分,共8分)1.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积是四位数的是()。
A.35×23 B.46×31 C.19×492.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填()。
A.2 B.3 C.4D.5 3.一根水管锯成两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分钟。
A.6 B.10 C.12 D.24 4.除以5没有余数的是()。
A.324 B.435 C.299四、计算挑战。
(共42分)1.口算。
(每题1分,共12分)80÷4=420÷7=606÷3=32×20=840÷4=0÷298=1.6+2.4=0.8+2.6=1-0.7=21×89≈92×48≈632÷9≈2.列竖式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36×58=962÷4=307÷2=85×26=3.6+8.9=10-2.7=3.计算下面各题。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算式练习题引入乘法和除法培养计算能力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算式练习题引入乘法和除法培养计算能力数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在小学三年级,引入乘法和除法的算式练习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算式练习题,帮助三年级小学生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一、引入乘法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关联了加法和减法。
对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理解乘法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小学生的乘法练习题:1. 某班级有3排座位,每排有4个座位。
请计算一下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 一包饼干里有4块饼干,小明买了3包饼干。
请计算一下小明买的饼干总共有多少块?通过这样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将乘法运算与实际场景联系起来,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二、引入除法除法是数学中另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可以将一组物品分成几等份。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用场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小学生的除法练习题:1. 一盒巧克力有12块巧克力,小明请了4个朋友来分享,请问每个人能分到几块巧克力?2. 小红用24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颗糖果?通过这样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加深对于除法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提高难度随着孩子们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加深,我们可以逐渐增加练习题的难度,挑战他们的计算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提高难度的乘法和除法练习题:1. 一共有15支铅笔,每个盒子可以装3支铅笔,需要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2. 一个果园里有60个苹果树,每个苹果树每年可以结40个苹果,请问果园一年可以收获多少个苹果?通过适当增加难度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引入乘法和除法的算式练习题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际的问题和练习题,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数学(上)期中能力大闯关
A.100
B.600.
C.1000
3.甲、乙两地之间的路长 600 米,王大妈从甲地步行到乙地,4 分钟到达路边的
超市,王大妈平均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
甲
超市
乙
A. 68.
B. 78
C.150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乘以 3 时,把乘号错看成除号,计算出的结果是 111。这
道题正确结果是( )。
A.333
5.用 12 个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
( )厘米,最短是( )厘米。
学校
封
密
.
6
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小华每天上学和回家一 共走( )米;小芸每天上学和回家一共走( )米
7.
左图中整个图形表示 500,那么阴影部分就表示( )。
8.
3.冬季运动会即将开始,学校决定给每个班准备 9 根绳子和 4 个足球,一共分 发了 216 个足球。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一共需要多少根绳子?(6 分)
4.果园里有 72 棵梨树,桃树如果再增加 13 棵就正好是梨树的 5 倍。果园里有 桃树多少棵?(5 分)
5.李瑞的集邮册共有 50 页,每页可放邮票 8 枚。李瑞将 336 枚邮票全部放入集 邮册后,.下面的算式中,乘积一定是四位数的是( )
A. □21×9
B. □56×5
C. 3□6×3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①乘数的中间有 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 0.
②把 5 盒净含量为 200 克的盒装饼干放电子秤上称,结果等于 1 千克。
③李叔叔每分钟打 90~100 个字,他 9 分钟能打完一篇 808 个字的文章。
小学生计算能力问卷分析报告
小学生计算能力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新教材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由于计算错误而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的出错,家长和学生认为是学习习惯不好和态度不端正,也就是所谓的“粗心”和“马虎”,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很自责。
这些现象困扰不少师生,成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的“拦路虎”和“瓶颈”。
二、调查目的。
切实了解当前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情况,探究计算错误的真实原因,寻找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策略。
三、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
四、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给五六两个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共计 108人。
问卷全部收回,并且都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五、数据汇总。
1、你所在年级()A.四年级 B.五年级 C.六年级2.你对计算题的看法是()A.很重要B.一般C.不重要D.不知道3.你喜欢计算题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4.你认为你的计算水平怎么样?()A. 很好,我很满意B.一般,有待进步C.很不满意5.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A. 不会做B.粗心C.紧张6.对于计算题改错,你的做法是()A.认真检查,按老师要求重做一遍B.先看同学的正确解答过程找出错误后再改C.不主动改错,老师提醒批评后才改错D.抄同学答案7.对计算结果你通常()A. 详细反复检查验算B.估算后再验算C.一次就能做到,基本没必要验算8.在做计算题时你一般()A. 审题,弄清计算顺序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 B读一遍题后就开始计算 C.太简单没有必要审题,直接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能力提升试题全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能力提升试题计算的挑战一、我会填。
(每题4分,共28分)1.最小的三位数是5的()倍,96里面有()个3。
2.每天坚持记3个英语单词,3月份你就能记()个英语单词。
3.要使3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
4.菊花每束4枝,共8元,百合花每枝3元,3-8÷4表示()。
5.一天有()时,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圈。
6.7.使一位数乘整百数的积是1800,试着填一填。
×=1800×=1800二、我会辨。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 1.32+8÷8=40÷8=5 () 2.0×10=0×9 () 3.369-78+235=369-(78+235) ()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 1.下面的积最接近500的是()。
A.38×4 B.123×4 C.79×72.下面计算结果最小的算式是()。
A.0+1+2+3+4+5B.0×1×2×3×4×5C.0×1×2×3×4+53.从192里面连续减去多少个4,结果是32?正确列式是()。
A.192-4-32 B.(192-32)÷4 C.192-4×32 四、我会计算。
(共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6分)81×5=730-70=46×6=680+320=9×5-6=20-14÷2=2.列竖式计算。
(每题3分,共12分)72×8=270×6=7.2元-3.8元=15.5元+5.3元=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每题3分,共12分)1000-562-238 625+359-187326×(906-898) 300+84÷2五、按要求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训练(10套)
计算能力提升1 月 日 成绩: 一、脱式计算。
84÷4÷7 690+47×5205-35÷7 28+120×897-12×6二、列竖式计算。
165-(42+58) 358+451-603386-474+123 987-654+201456-378+232 10-0.7=6.5+4.7= 1.2-0.3=4.6+2.4= 3.8+6.6=三、解决问题。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4.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计算能力提升2 月 日 成绩: 一、脱式计算。
563+37×4 30÷5+240 120×5÷2 202+36÷9 9×4+420 二、列竖式计算。
1000-45-225 126+336-14 208+304-362 376+327+909= 829+415-216= 4.7+4.9= 5.5-1.8= 1.7+9.5=8.7-4.5= 7.6+2.8= 三、解决问题。
1.130加上20与5的积,和是多少? 2.2除98的商减去25,差是多少? 3.长方形的长16分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计算能力提升3月日成绩:一、脱式计算。
315-67×4 75+25×4(48+52)÷5 22×4+22121×3+410二、列竖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题【能力拔高2】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题【能力拔高2】一.选择题(共8小题)1.219×5的积是()位数.A.二B.三C.四2.下面算式()的积与248×6的积相等.A.296×3 B.248×3×2 C.248×2×43.要使314×□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A.2 B.3 C.4 D.54.下面四道算式中,算式()与其他算式的结果都不相同.A.650×20 B.6500×2 C.65×200 D.6500×205.小亮今年12岁,爷爷的岁数是他的6倍,爷爷比小亮大()岁.A.60 B.55 C.506.305×5的积的中间()0.A.有1个B.有2个C.没有7.在计算589×6时,用“8×6”得到的48表示()A.48个一B.48个十C.48个百8.下面各算式的积,中间没有0的是()A.301×2 B.304×2 C.304×5二.填空题(共8小题)9.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601×5的积的中间有个0.10.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11.观察如图,算式3×可以表示箭号所指的这一步的计算道理.12.27×1得27个一,27×10得27个,是.13.口算150×3时我们可以这样想:先算×=,再算×=,最后算+=.14.一个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最多有个0,最少有个0.15.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1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一天能加工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2天一共能加工个零件.16.70×8的积是个十,70×80的积是个百.三.判断题(共5小题)17.三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积一定是一位数..(判断对错)18.50的4倍是4个50..(判断对错)19.25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判断对错)20.59×8的积是四位数.(判断对错)21.115×7的积的中间没有0..(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08×5=857×9=462×5=504×9=237×6=480×5=五.应用题(共7小题)23.一根绳子,剪成两段,右边绳子的长度是左边绳子长度的3倍,右边绳子长多少厘米?24.175个同学乘4辆车去秋游.前3辆车每辆坐4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25.某电视机厂原来每天生产125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8倍,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台电视机?26.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4米,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比埃菲尔铁塔高度的2倍少180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多少米?27.“迎宾”旅店的住宿费是这样计算的:第一天125元,以后每天85元.(1)李叔叔住了5天后结账,应付多少房费?(2)王阿姨退房结账时共付380元,她住了多少天?28.希望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50本,7至10班每班借55本.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29.四年级(1)班同学响应市里“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在某小区清理白色垃圾,男生捡到36个饮料瓶,女生捡到的饮料瓶数比男生的二倍还多6个,四年级(1)班共捡到多少个饮料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先计算出219×5的积是多少,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219×5=1095,1095是四位数.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分析】把6拆分为3×2,然后再把式子248×6变形即可.【解答】解:248×6=248×3×2=496×3所以算式248×3×2的积与248×6的积相等.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拆分过程中要保持积不变.3.【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代入314×□,求出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A、把2代入314×□可得,314×2=628,628是三位数;B、把3代入314×□可得,314×3=942,942是三位数;C、把4代入314×□可得,314×4=1256,1256是四位数;D、把5代入314×□可得,314×5=1570,1570是四位数;由以上可得□中填2或3,所得的积是三位数,最大是3.故选:B.【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4.【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它们各自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A、650×20=13000;B、6500×2=13000;C、65×200=13000;D、6500×20=130000;由以结果只有D的结果是130000,其它三个算式的结果是13000.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5.【分析】先求爷爷今年多少岁,用小亮今年的年龄12岁乘上6,再减去小亮今年的年龄即可.【解答】解:12×6﹣12=72﹣12=60(岁);答:爷爷比小亮大60岁.故选:A.【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即可.6.【分析】求出305×50的积是多少,再确定积的中间有几个0,据此解答.【解答】解:305×5=300×5+5×5=1500+25=1525积的中间没有0.故选:C.【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计算的结果,再进行判断.7.【分析】589中的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8个十乘6得48个十,据此解答.【解答】解:589中的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8个十乘6得48个十;所以,用“8×6”得到的48表示48个十.故选:B.【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8.【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得数,即可判断.【解答】解:301×2=602304×2=608304×5=1520中间没有0的是30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灵活应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800×50和601×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800×5=4000,4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800×5积的末尾有3个0.(2)601×5=3005;3005的中间有2个0;所以,601×5的积的中间2个0.故答案为:3,2.【点评】根据题意,计算出积,再看看积的末尾和中间有几个0即可.10.【分析】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据此解答.【解答】解:9×100=900.答: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900.故答案为:90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再进行解答.11.【分析】根据图可知,箭头指向的6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只有3乘百位上的2才得6个百,所以算式3×2可以表示箭号所指的这一步的计算道理,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算式3×2可以表示箭号所指的这一步的计算道理.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的算理.12.【分析】由题意可知,27×1得27个一,27×10表示27个十是多少.【解答】解:27×10=27027×1得27个一,27×10得27个十,是270.故答案为:十,2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13.【分析】根据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口算150×3时我们可以这样想:先算100×3=300,再算50×3=150,最后算300+150=450.据此解答.【解答】解:口算150×3时我们可以这样想:先算100×3=300,再算50×3=150,最后算300+150=450.故答案为:100、3、300;50、3、150;300、150、4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方法及应用.一般采用“拆分”法,把几百几十拆分成一个整百数后一个整十数,然后分别进行口算,最后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合并起来即可.14.【分析】本题运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如100×5,200×5,由此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100×5=500,有两个0;200×5=1000,有三个0;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或2个0,所以积的末尾最多有3个0,最少有2个0.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灵活应用,关键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的末尾有时有2个0,或有时有3个0.15.【分析】根据题意,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1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一天能加工150×3=4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一天能加工450个零件,求3台这样的机器2天一共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再乘以2即可解答.【解答】解:150×3=450(个)450×2=900(个)答:3台这样的机器一天能加工450个零件,3台这样的机器2天一共能加工900个零件.故答案为:450,9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运用.16.【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解答】解:70×8=56070×80=5600所以70×8的积是56个十,70×80的积是56个百.故答案为:56、56.【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4位数,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小为100×1=100;最大为999×9=8991.18.【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50的4倍与4个50的结果,然后再比较解答.【解答】解:50的4倍:50×4=200;4个50:50×4=200.所以,50的4倍是4个50.故答案为:√.【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是多少.19.【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50×8的积,然后再判断.【解答】解:250×8=2000;2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5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0.【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59×8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59×8=472;472是三位数;所以,59×8的积是三位数,不是四位数.故答案为:×.【点评】要求两个数的乘积的几位数,可以现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1.【分析】计算出115×7的积,然后再判断.【解答】解:115×7=805115;积是805,中间有1个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正确的计算出运算的结果,然后再判断,不能因为因数的中间没有0就判断积的中间没有0.四.计算题(共1小题)2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308×5=1540857×9=7713462×5=2310504×9=4536237×6=1422480×5=240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按照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五.应用题(共7小题)23.【分析】由“右边绳子的长度是左边绳子长度的3倍,左边的绳子长204厘米”,也就是说左边的绳子长度的3倍是右边绳子的长度.【解答】解:204×3=612(厘米)答:右边绳子长612厘米.【点评】本题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4.【分析】前3辆车各坐48个同学,那么前3辆车共坐了3个48人,即48×3,然后再用175减去前3辆车共坐的人数,就是第4辆车要坐的人数.【解答】解:48×3=144(个)175﹣144=31(个)答:第4辆车要坐31个同学.【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前3辆车坐的人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5.【分析】某电视机厂原来每天生产125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8倍,也就是125的8倍,即125×8.【解答】解:125×8=1000(台)答:现在每天能生产1000台电视机.【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6.【分析】先用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乘2,求出埃菲尔铁塔高度的2倍,再减去180米,就是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多少米.【解答】解:324×2﹣180=648﹣180=468(米)答:上海东方明珠塔高468米.【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27.【分析】(1)第一天应付125元,剩下4天,每天应付85元,先用85乘4求出后4天应付的钱数,再加上第一天应付的钱数即可;(2)380元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5元,是第一天住的天数,剩下的钱数是第二部分,用剩下的钱数除以85,即可求出剩下钱可以住几天,再加上1即可.【解答】解:(1)85×(5﹣1)+125=85×4+125=340+125=465(元)答:应付465元的房费.(2)(380﹣125)÷85=255÷85=3(天)1+3=4(天)答:她住了4天.【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分情况探讨,明确题目中所给数量属于哪一种情况,由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28.【分析】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50本,共借了6个50本,用乘法求出四年级借的本数;同理求出五年级借的本数;然后把两个年级借的本数相加即可.【解答】解:50×6+55×4=300+220=520(本)答:图书室一共借出了520本书.【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29.【分析】女生捡到的饮料瓶数比男生的2倍还多6个,先用男生捡到饮料瓶的数量乘2,求出男生捡到饮料瓶数量的2倍,再加上6个,就是女生捡到饮料瓶的数量,然后把男生和女生捡到饮料瓶的数量相加即可.【解答】解:36×2+6+36=72+6+36=114(个)答:四年级(1)班共捡114个饮料瓶.【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算式专项练习题掌握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算式专项练习题掌握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算式的进位和借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我们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我们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三年级小学生提供一些专项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1. 加法运算练习题:1)35 + 17 = ____2)48 + 25 = ____3)72 + 39 = ____4)56 + 48 = ____5)89 + 27 = ____6)47 + 63 = ____7)65 + 58 = ____8)93 + 62 = ____9)74 + 88 = ____10)38 + 45 = ____在这些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个位数相加时可能产生进位的情况。
如果个位上的两个数加起来大于等于10,就需要将十位上的数加上。
比如在第一题中,5 + 7 = 12,需要进位,所以答案是52。
2. 减法运算练习题:1)59 - 23 = ____2)81 - 37 = ____3)94 - 26 = ____4)76 - 48 = ____5)69 - 35 = ____6)84 - 57 = ____7)98 - 63 = ____8)77 - 24 = ____9)65 - 42 = ____10)89 - 51 = ____在这些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个位数相减时可能产生借位的情况。
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需要向十位借位。
比如在第一题中,9 - 3 = 6,但是5不够减,所以需要向十位借1,所以答案是36。
通过这些练习题,同学们可以不断巩固和提高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分析每道题目的要求,正确判断是否需要进位或借位。
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除了练习题,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1)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这样更容易观察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