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张雨慧
来源:《艺术大观》2019年第04期
摘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地营养,在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运用到动画的各个方面,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风格的动画时代。
本文主要针对广西地区特有的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来讨论,将这些独特元素借鉴与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民族的独具特色的动画角色设计作品。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动画角色;设计;融合
上下五千多年历史不断沉淀,为艺术的创造提供源源不断地营养。
中国的传统元素种类繁多,内容极其庞大,是承载着历史沉淀与智慧精华的宝库。
动画创作者不断从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等元素中进行探索与发现,结合当下社会的新兴技术与流行趋势走向来诠释出具有民族性特点的动画设计风格。
一、广西地区民族性元素与动画艺术的融合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动画的普及应用,使用动画传播的影响力及效果越来越突出,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现代生活中——以动画艺术设计为载体的传统元素传播方式。
如果说剧本是动画作品中重要的根基,那么角色则是动画中的灵魂,动画作品中不同的角色通常是体现了这部作品的灵魂,并且在相对程度上把持着作品的优劣,其中造型设计对动画角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以动画《百鸟衣》为例,其中将苗族民间故事和动画表现交叉进行,以著名作家韦其麟在1955年发表的长诗《百鸟衣》为蓝本,保留其主要内容和主体观念,加之配以生动有趣的画面,达到用现代动画的形式宣传地方民俗故事,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场景造型都充满着浓郁的苗族地域风情和民族元素,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们充分了解广西独特的民俗风情,既创造属于广西民族地域自己的动画形象和风格的同时,又弘扬本土文化。
二、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一)改编与修饰
现代动画设计中,充斥着大量随意滥用传统元素的现象,不仅毫无新意,也与作品本身所体现的内涵不匹配,这时就需对元素进行重新审视,进行整改后在固有形态上加以创作者的理解与时代的产物相融合,由此创造出全新又不失传统特点的作品。
对于固有民族性元素在角色设计中主要存在的现象,第一种是对传统元素的不以为然,不去探讨其本质,甚至嗤之以鼻,认为这些东西是“老古板”,无用武之地;其次则是对于已认知的特定元素在设计过程的重要性,但人们对其的认识又不够充分,不可避免有运用不恰当不适合的情况出现,使设计作品缺
乏代表性、灵性,显得陈旧死板。
囊括在广西地区的民族性传统艺术部分,拥有深厚根基且多样化,当我们在选择使用带有民族性元素时,要把握好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提炼,将关键性、突出性内容进行延展、创新运用。
(二)辅助与契合
民族性文化是传统的、固有的,当其根植于大众的生活与认识当中时,更多是刻板意识。
对于地域民族元素的运用,在其本身原有的基础之上,创作者开始融入许多现代创意,将更新的附带元素加入进去,另外,也将自己本身对于原物的理解进行锦上添花,由此可见,给其重新定义成为一种不失传统本质且新颖的作品。
针对相较于以往给人们脑海中映刻的固定经典形象,更要将其融入与以往不同的内容,使观者眼前一亮,扩大观众年龄层次,由此產生兴趣深入了解。
因此,随着新兴动画设计者不断注入新思想,保持原有物件的本质,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新的元素进行结合,从而创造出新风格。
三、广西民族性元素在角色塑造上的可用性
广西地域民族资源丰富,所呈现的符号化特征是独特的、明显的,将传统、固定的民族化符号运用在动画角色设计中无疑是一项创新。
充分利用当地广泛又充足的元素,增强设计理念中的民族感、设计内容中的民族特色,创作出具有当地民族语言的作品。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地民族元素的生产核心,应重视起来并加以关注,将当地民族性元素在艺术创作中得以继承和延续,使其在新环境下发挥出其意义与价值。
因此,通过动画角色创作的方式,可以保持广西少数民族元素文化力量在当代环境下的生命力不断新生。
四、结语
广西地区传统本土化的民族性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是更好的锦上添花,通过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表现、运用,使得属于广西自己本土符号向大众展现出来,也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又提供给我们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因此,注入传统元素的前提是动画制作者们要充分地了解和熟悉所要应用的内容知识,不能盲目地融合、生搬硬套,要进行有效探索,提取与作品各方面契合、恰当的内容,进行改编、重新诠释、注入新思想等环节,使得宝贵又独特的广西当地民族性元素能够更好地融入进动画角色。
参考文献:
[1]池成.浅析民族化在动画中的表现[D].湖北:湖北工业
大学,2011.
[2]陈燕丽.中国传统艺术在动画角色造型中的运用[D].湖
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李三强.“变相”之美——动画艺术的审美阐释[D].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2011.
[4]郑晓丹.浅谈动画片创作者审美塑造——创作主体的细节
创造[J].今传媒,2011(05):121-122.
作者简介:张雨慧(1996-),女,汉族,河北邯郸,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专业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画艺术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