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营养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葵的营养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梁楠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5期
梁楠
(锦州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辽宁锦州 121000)
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别名黄秋葵、咖啡秋葵、羊角豆等,原产非洲,目前栽
培较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等,近年引入我国。

1 秋葵的营养
秋葵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主要以嫩果供食。

每100g嫩荚中平均含蛋白质2.5g、维生素
A66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mg、维生素C44mg、钙81mg、磷63mg、铁0.8mg,此外还含有一
种特有的粘性物质(果胶、半乳糖、阿拉伯树胶等混合物)。

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经常食用
秋葵有助于消化,有保护肝脏、肠胃的功能,对胃炎、胃溃疡有一定疗效。

秋葵的嫩果和嫩叶
均可食用,炒、煮、炸均宜,质柔而粘,味鲜美。

也可酱渍、醋渍后食用。

秋葵的种子炒熟后
磨成粉是咖啡的良好代用品。

其花冠黄色,五瓣,基部暗红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可作切
花用。

同时,秋葵的种子、根、花还可入药。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2.1.1 秋葵1号:株高平均2.0m,叶色浅绿,5~6片叶即现花,节间3~6cm,嫩果黄绿色,商品果平均单果重26.7g,果长19.3cm,单株果数36个。

主茎结果为主,也可利用侧枝结果。

播种到始收60~70天,采收期50~70天,产2?100kg/667m2。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登记
备案品种)
2.1.2 秋葵2号:矮生品种,株高平均1.3m。

叶色深绿,3~4叶即现始花,节间2~4cm,嫩果深绿色,商品果平均单果重25.0g,果长15.1cm,单株果数33个,基本不发生侧枝,适于密植,产可达1?800kg/667m2(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登记备案品种)。

2.2 栽培技术
秋葵为喜温性短日照蔬菜,耐热力强,不耐霜冻。

发芽最适温为25~30℃,12℃以下发芽
缓慢。

植株生长适温白天28~30℃,夜间18~20℃。

喜强光,种植过密,相互遮蔽,生长不良。

秋葵耐旱,不耐涝。

苗期需水量不大,特别是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立枯病等苗期病害。

但苗期缺水,过分干旱也影响幼苗发育,因此苗期应见湿见干。

植株生长盛期需肥水较多,应
适当浇水,同时应注意雨季排水,防止死秧。

秋葵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沙
壤土、粘土均生长良好。

但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易于排灌的壤土更宜高产。

忌连作,也不宜
选果菜类蔬菜作前茬。

一般在辽宁采用春露地栽培。

四月上旬育苗,营养钵分苗,五月中旬定植。

畦宽1.0m,株
距0.3~0.4m,单行或双行交错栽植,保苗2?200株/667m2。

定植前亩施有机肥4?000kg,过磷酸钙30kg,深翻耙平。

播种前将种子在55℃温水中浸泡搅拌30min,再在常温下浸泡8~10h,然后用纱布或毛巾包好,置于25~30℃下恒温催芽,每天淘洗一次,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时覆土1.5cm,温度保持在22~30℃。

出苗后子叶展平即可分苗,待外界气温稳定在15℃
以上,即可定植,苗龄约40天。

幼苗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封垄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雨季植株发生倒伏。

3 浇水施肥
秋葵为陆续采收蔬菜,生长期长,需要多次少量追肥,以利连续开花座果,提高产量,防
止落花落果及早衰。

在大多数植株收获1~2个嫩果后开始结合浇水施肥,每次施尿素4~6kg/667m2,每月2次。

秋葵以嫩荚果为主要产品器官,对磷钾肥需要量也较大,整个采收期内应叶面喷施0.2%磷
酸二氢钾2~3次。

这两个品种均以主茎结果为主,应及时打掉侧枝及基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防止养分截留。

对于秋葵1号,在有空间的前提下,也可摘心,培养底部
2~3侧枝辅助结果。

4 适时收获
秋葵以嫩果供食,收获期严格。

过晚果荚老熟硬化,品质降低,不堪食用,失去商品价值,过早则未充分发育,单果重降低,影响产量。

因此一般在花后4天采收,秋葵1号19cm左右,秋葵2号15cm左右。

采收时用剪子剪断果梗部。

采收后的嫩果可存储8~1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