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
难、慢性咳嗽和喘息等临床表现[4]。

通常对于出现此病症患
者,临床上多采用无创呼吸道通气疗法治疗,其目的是改善患者血中的P
H值、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气指标。

虽然此疗法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减轻痛苦,但由于存在操作精密性等问题,需要患者密切配合才能开展;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此疗法的认知,常出现治疗不配合情况,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整
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及早应用显得尤为重要[5]。

整体护理属于
新兴护理干预模式,它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现代护理为指导,
系统化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6,7]。

本研究在
患者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同时开展此护理模式,其应用情况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呼吸机的应用方法与基本性能熟练掌握,并给予定期保养;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密切观察,对其各项指标实施检测,包括:血氧浓度、通气量及血压等;另外,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方法及原理告知于患者,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护理配合度。

3.2 本研究选取本院接收的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上述得出的研究结果相结合,在结果2.1中可知,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对患者血气指标恢复至正常情况有一定推动作用,从结果2.2中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给予患者整体护理,能使患者的负性心态情绪得到改善,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能使护理满意度提升;从结果2
.3中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不适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小结
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病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其护理效果良好,可有助于其呼吸功能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率,加快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松琳,韩姝,胡建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
竭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243-244.
[2] 刘美,春盈,邓东霞,等.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
竭护理经验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3):232-233.
[3] 崔楠.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
呼吸衰竭患者的改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16-217.
[4] 方玉仙,周艳雪,楼航航.尼克刹米与无创呼吸机对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270-272.
[5] 周云霞.舒适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35-136.
[6] 马明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探析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3):139-140.[7] 郭科营.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
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317.
(本文编辑:王 萍 韦丽珍)
工作单位:224600 响水 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薛秀梅: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收稿日期:2018-05-23
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
薛秀梅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
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临床路径设计中融入中医理论,针对患者不同的症候,辨证施护;比较分析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6.00%>7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6.00%<44.00%);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对应值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中加以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中医理论;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17-003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作为临床内科常见病中的一种,有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此类病症患者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现
持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

2017年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全球倡议(The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GOLD)新增“共患病”概念。

COPD患者多以气流受限、病症反复发作为其常见临床表现,或并发感染心、脑血管、
·
33·当代护士2019年6月第26卷第17期(中旬)
支扩、糖尿病等多种合并症,若不及时给予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控制其病情进展,严重者将会危及生命,对其身心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威胁[1]。

GOLD治疗指南主要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PDE4抑制剂、抗生素、粘液溶解剂等药物作为本病的治疗优选方案,虽慢性阻塞性肺病可防范,但由于患者易反复发作且病情迁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导致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下降,不利于其疾病的有效恢复[2]。

故在GOLD指南的框架下,采取积极治疗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方法,以护理手段解决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对提高其整体疗效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同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3]。

随着中医在临床中运用范围的增加,护理领域也提倡“中西结合”的理念,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疾病、外科疾病中均获得良好的效果,故本次研究现将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为(65.74±3.11)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88±1.31)年;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为(66.14±4.29)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65±1.24)年。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抗炎及吸入低流量氧气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测、氧疗、协助排痰、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加以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具体流程如下:
1.2.1 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后,医护中医联合小组成员立即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讨论制定出每一位患者的具体诊治方案,辨证患者的证候类型,依照GOLD,结合临床实际,给出治疗方案,辅以中药治疗,同时采取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积极干预,发挥中医护理干预优势。

1.2.2 住院急性期护理
1.2.2.1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定时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温度18℃~22℃,湿度50%~60%),减少人员探视,保证患者休息;不建议患者室内摆放鲜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减少环境不良刺激。

1.2.2.2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有助于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增进食欲,对发热患者可采用金银花液漱口。

1.2.2.3 咳嗽咳痰患者的护理。

针对咳嗽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咳嗽的程度、时间和性质等进行观察,而咳痰患者则需评估其痰液的性状、气味、颜色、量等。

辨证施术:①如痰液粘稠者,无心肾病患,每天饮水量在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或机械吸痰;②有效的指导患者掌握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协助其翻身拍背;③遵医嘱,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进行耳穴埋豆或耳针;或进行穴位敷贴,敷贴穴位可选择定喘、肺俞、天突、膏盲、肾俞等;还可以实施拔火罐疗法,每日一次,每七天一个疗程,以非药物疗法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

1.2.2.4 一般给予鼻氧管,低流量、低浓度1~2L/分钟持续给氧且每天不少于15小时,对患者呼吸的节律、频率、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并观察其有无喘息气短、有无短期突然加重等现象。

根据医嘱可对其进行穴位按摩,按摩采取内关、列缺、气海、足三里等穴位,也可选择肺俞、足三里、大椎、命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一次,7天一个流程,达到缓解喘息气短症状的目的。

1.2.2.5 针对由于感受外邪引起发热的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刮痧治疗,选择风池、大椎、肺腧、脾腧等穴位,亦可行耳尖放血治疗。

1.2.2.6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不可过多地摄入碳水化合物,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鼓励患者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为促进患者消化与吸收,食物以蒸煮软烂为宜,同时不可食用肥腻、辛辣、过咸及煎炸食品。

①外寒内饮患者,主要食用紫苏粥、白果煲鸡汤等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食物;②风热犯肺患者,则多摄入金银花茶、川贝枇杷露等食疏风散热、宣肺化痰的食物;③对痰浊雍肺证者宜食开郁宣肺、降气平喘的食物,如杏仁百合汤、白萝卜豆腐汤等。

1.2.3 出院指导(康复期指导)
1.2.3.1 呼吸功能锻炼[4] 患者进入康复期,指导患者掌握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做呼吸操、吹气球等方法,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1.2.3.2 生活起居指导 ①嘱咐患者为保证身体健康,必须戒烟戒酒,且定时打扫室内卫生,使自己居住于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中;②根据季节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为防止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或者加重病情,应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③起居有常,可适当地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通过劳逸结合以使自身免疫力增强,或指导家属定时对患者进行按摩保健,选取内关、晴明、颊车、迎香、三阴交、足三里、肾俞等穴位进行按摩,也可以取肾、肺、膀胱等足底反射区进行足底按摩,每个反射区的按摩时间为5分钟,每日3次,体力允许亦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身操,每天半小时,保证睡眠,充分休息,避免劳累。

1.2.3.3 情志护理 ①由于此病迁延难愈且易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消极等不良情绪,责任护士应经常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予以心里疏导,使其保持乐观的良好情绪;②主动介绍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及转归,鼓励其和医护人员同心协力,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
③鼓励病友间多交流,家属多陪伴,满足患者情感需求。

1.3 观察指标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护理技术及护理舒适度等项目的评价情况,以此判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满意度分为四个级别: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5~90比较满意,80~85分基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分数越高表明满意程度越高。

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观察记录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Ⅱ型呼吸衰竭、肺心病及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统计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

·


·TODAYNURSE,June,2019,Vol.26,No.17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时,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例(%)]
组别例数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2515(60.00)5(20.00)4(36.00)1(4.00)24(96.00)对照组2510(40.00)3(12.00)5(32.00)7(28.00)18(72.00)χ2值5.35P值0.02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见表2。

表2 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例(%)]
组别Ⅱ型呼吸衰竭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发生率
观察组2(8.00)1(4.00)1(4.00)4(16.00)对照组4(16.00)3(12.00)4(16.00)11(44.00)χ2值4.66P值0.03
2.3 2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7.18±2.01)d、(4398.06±369.54)元,对照组对应值分别为(13.45±3.14)d,住院费用为(6452.58±698.54)元。

组间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经研究表明该疾病发病原因与吸烟、感染以及粉尘等有密切关系,慢性炎症导致气道损伤,最后致使气道管壁结构重建与胶原蛋白含量增多,引起气道官腔阻塞或狭窄。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属“咳嗽”、“肺胀”等范畴,病因是复感外邪、久病肺虚,致肺气俱损与肺体俱损,久病累及肾、肝,继而脏腑功能失调、肺体胀满。

目前尚未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措施,但可通过中西医治疗控制临床症状与改善肺功能,另外中西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中占据重要地位。

3.2 临床护理路径是新型的护理措施,护理流程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患者病症情况来遵循医学GOLD、药学及护理循证作为原则依据,落实治疗方案,不仅将护理人员操作不正确等问题进行纠正,同时还能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体现出来,促使患者在入院当天可对住院的整个护理流程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减少疾病与医院环境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5]。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外治、内治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措施,能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炎性浸润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以整体观念对患者实施评估辨证,根据不同证候采取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为患者固本培原,扶正祛邪,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彰显中医药的良好疗效,从而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由专门责任护士来落实其整体护理流程,不仅以其工作的连续性来保证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症、治疗进展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同时在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中,增进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因此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可知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生活起居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生活上的不良习惯,从而重视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流程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患者病症情况,遵循医学GOLD、药学及护理循证作为原则依据,落实治疗方案,改善症状,消除炎性浸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天数,同时也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经济效益。

4 小结
采取中西医并举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干预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黄媛媛,杜丽娟,曲红岩.应用CAT量表评价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J].世界科学
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03):595-598.
[2] 陈莉丹,邓润桃,叶琨妮,等.护理指导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9):2729-2730.
[3] 孙志萍.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非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严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
志,2017,32(07):800+803.
[4] 李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06):1333-1334.
[5] 王连红,严谨,朱素翠.院外延伸服务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
(11):2811-2814.
(本文编辑:王 萍 韦丽珍)
·


·
当代护士2019年6月第26卷第17期(中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