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20年九年级物理二月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门市2020年九年级物理二月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2.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3.下面是对运动场上一些场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张同学在作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王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
C.赵同学踢出去的是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慢慢停下米,是因为是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李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4.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与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空隙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核是可分的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光
5.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3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 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N B.F的大小为15N
C.F做功的功率为0.75 W D.B的重力为9N
6.如图所示的两个固定光滑斜面,左侧的倾角小于右侧。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1、F2把同一物体分别沿左、右斜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至顶端A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1的大小与F2相等
B.拉力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
C.左侧斜面的机械效率小于右侧斜面的机械效率
D.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的功率
7.如图所示,已知撬棒AD=1m , CD=BC=0.2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
A.84N B.280N C.140N D.63N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6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得R2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2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R1的阻值为30Ω
C.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1.2~10.8W
D.电流为0.6A时,1min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10.8J
9.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7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型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

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能落入P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大于惯性
B.小球能落回Q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C.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加速运动,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小球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D.若在小球弹出的同时,小火车突然减速运动,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能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
10.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的摩擦力为0 B.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C.A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三、填空题
11.(题文)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12.大伟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小红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如图所示,铁块长度为___cm.
13.小宇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镜中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_____m。

14.如图,实心正方体A、B的材质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m A:m B=1:8,A、B叠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_____,水平推力F :F乙=_____。


15.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________ 比石蜡大.________ 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________ 的小微粒构成.
16.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______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汽车爬坡时,功率一定,通过减速来获得较大的______________
17.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

18.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4m,拉力做功为 J,重力做功为 J。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______,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

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做______运动。

20.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大致正确的位置画出折射光线.
22.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_____)
23.如图所示,电路中有L1、L2两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A或V的符号,要求开关闭合时L1、L2都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4.欣欣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欣欣实验时选择碎末状的冰并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冰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度数为______℃。

(3)欣欣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物质第4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6min时的内能。

(4)由实验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观察图象看出冰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若它们吸收热量相同,冰升高的温度是水的2倍,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冰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5)欣欣还想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她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她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试管中水的沸腾现象。

25.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
(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
是:;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①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②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26.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0.3A”.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电路的一部分,请你将电路补充完整,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灯发光变暗)
(____________)
(2)他连接完电路后,试触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针对他连接的电路,请写出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
(3)他排除电路故障后,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隐含的一条关于电阻的规律是
_________.
(4)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这个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7.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00c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8.小明读到了一则关于电热水壶存在虚假宣传的报道,报道中说有些不法厂商将产品的额定功率在铭牌上故意标低。

小明家有一个新买的电热水壶及其铭牌如图所示。

小明想检验电热水壶的电功率是否存在问题,于是在电热水壶中装入20 ℃的水1 kg,正常工作4 min就把水烧开了(1个标准大气压下)。

求:
(1)根据铭牌计算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这壶水从20 ℃到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假设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家的电热水壶是否存在功率虚报的问题;
(4)你认为不法厂商为什么要将产品的额定功率在铭牌上故意标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1.做功内
12.运动状态竖直向下 2.75
13.6
14.4:1 1:1
15.硬度卢瑟福夸克
16.压缩牵引力
17.惯性摩擦力
18.0
19.相同越远匀速直线
20.凝固熔化晶体
21.如下图示
22.
23.
五、实验题
24.受热均匀﹣4 小于晶体 2.1×103不能
【解析】实验时选择碎末状的冰并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冰受热均匀。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由下向上变小,所以为零下温度,示数为-4℃。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第4min时的内能小于第6min时的内能。

由实验可知冰是晶体。

观察图象看出冰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若它们吸收热量相同,冰升高的温度是水的2倍,已知水的比热
容为4.2×103J(kg•℃),由可得,,则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5)她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可以沸腾,试管内的水温度达到100℃,由于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25.(1)越大(2)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能无法比较动能大小(4)① 1、3 ② 1、2 速度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中,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的越远,说明球的动能越大;(2)图乙中球的高度越高,下滑到底端时具有的速度越大,当球的质量相等时,速度越大木块被撞的越远,说明球具有的动能越大;(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则木块将不会停下,一直运动下去,无法比较木块被推的距离,也就无法知道球的动能的大小了;(4)①探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球,故应选1、3;②探究“超速”安全隐患时,应选择质量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球,故应选1、2;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速度比质量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考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26..原理:小灯泡或电压表短路电阻
的一条规律是:灯丝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P=UI
【解析】
【详解】
(1)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
实验的原理图: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实验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2)连接完电路后,试触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

针对他连接的电路,原因是小灯泡或电压表短路。

(3)由表中数据可见,随灯泡电压的增大,灯丝电阻阻值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功率越大,灯丝温度越高,所以电阻的一条规律是:灯丝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这个实验原理是:P=UI.
六、计算题
27.1×10−4m3 2.5×103kg/m3.
【解析】
解:(1)由得,瓶内水的体积
所以石块的总体积V=V瓶-V水=
(2)石块的密度
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七、综合题
28.(1) 3 A;(2) 3.36×105 J;(3)小明家的电热水壶存在功率虚报的问题;(4)见解中。

【解析】
试题分析:(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水的质量m=1kg,把水从20℃烧开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1kg×(100℃-20℃)=3.36×105J,
(3)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t=4min=240s,水的沸点是100℃,
电水壶烧开一壶水做的功W=Q=3.36×105J,
电水壶的实际功率>660W;
水壶的实际功率大于水壶铭牌所标的额定功率,
小明家的电热水壶存在功率虚报问题.
考点:热量的计算、电功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功率及其变形公式、热量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