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的成分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在分析空气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组成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语: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说它宝贵,却处处有,动植物离开它都无法生存,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种物质吗?
PPT展示几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1.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空气,那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有哪些成分组成呢?(引入课题)
过渡:同学们想知道空气的组成吗?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书76页“多识一点”,小组内讨论概括出空气成分发现史。
(板书课题)
一、空气成分
1请小组代表回答学空气成分发现史;
拓展:拉瓦锡并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的科学家,发现氧气的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但拉瓦锡是最早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的科学家。
2.出示幻灯片,讲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强调是洁净干燥的空气,以及是体积分数);
3.从空气的成分来看,它属于物质分类的哪一类?
过渡:这些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怎么测得的呢?我们今天就以氧气为例来了解一下。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测定氧气的含量?
引导学生分析测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含量的思路:
(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测其余气体的体积;
(2)除去其余的气体,测氧气的体积.
提问:两种方法,第几种比较简单?(学生选择后分析为什么不采取另一种方法)
提出问题:要想除去氧气,什么样的物质合适?
幻灯片显示,用硫和碳行不行,并显示出产物。
分析得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
(1)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不能与氧气之外的气体反应;
(3)生成物,最好是固体
过渡:怎么去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呢?
(一)方法一:拉瓦锡实验
1.请学生总结拉瓦锡实验原理,该实验的优缺点;
提问:既然该实验有那么多不足之处,那我们能不能改进呢?怎么改进呢?
(二)方法二:加热铜
1.学生阅读75页实验,探究实验4-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找出实验原理,总结实验过程)
2.回顾实验步骤;(仔细分析每步操作的原因,怎么计算氧气含量,以及实验现象和结果)
3.思考:若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有差别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进?(小组讨论)
4.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师带着生一起小结。
5.根据误差分析,小结实验中注意事项;
(二)方法二:红磷燃烧
1.播放视频: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氧气含量的实验,边看边思考,装置中水的作用,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
2.若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氧气的含量,哪些原因会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小组讨论)
三、课堂小结(幻灯片展示)
四、练习(幻灯片展示)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N 2:78% O 2:21%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杂质:1%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方法一:拉瓦锡 汞 + 氧气 氧化汞
方法二:加热铜
铜 + 氧气
方法三:燃烧红磷
红磷 + 氧气
教学反思:
这堂课之后,我的感触很深,平日总在说学生不会提问、不会思考、不会探究,更不说什么创新。
然而今天这节课后,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留了多大的空间让学生发挥。
教学过程中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互动过少,没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在误差分析的时候,分析还不够彻底。
就实验探究的练习题没有涉及到。
语速过快,课堂时间的分配和管理还不够。
对实验现象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获得不够深入。
加热 HgO
加热
Hg
O 2 氧化铜 Cu O 2 CuO 加热 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