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部分中学2011-2012届高二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pdf
武汉市江夏区部分中学2011-2012届高二期中联考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
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a 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 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在2007年“五一”前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动员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以确保国家“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 A、开发太阳、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再生 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 8H2O 与NH4Cl反应B、铝与稀盐酸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3、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 l ) △H=-2878kJ.mol-1 ②C4H10(g)+O2(g)=4 CO2 (g)+5 H2O (g) △H=-2658 kJ.mol-1 ③C4H10(g)+O2(g)=4 CO(g) +5 H2O ( l ) △H=-1746 kJ.mol-1 ④C4H10(g)+O2(g)=4 CO (g) +5 H2O ( g ) △H=-1526 kJ.mo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 kJ.mol-1B、-2658 kJ.mol-1C、-1746 kJ.mol-1D、-1526 kJ.mol-1 4、对于化学反应3W(g) + 2X(g)=4Y(g) + 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二倍 B、将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H:Cl :B、26M3+C、Cl-D、CH3COO- 7、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相同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 8、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 9、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 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0、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温度、压强一定时,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进行的唯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11、已知H2(g) + 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Br2(g)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力/kJ436a369 则表中a为( )A、404B、260C、230D、20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aCl溶液的Kw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Ba2+、A1O2-、NO3- D、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 1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和2mol H2O(g) 发生反应CO+ H2O(g) CO2+H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题.pdf
命题人:开发区一中 余晓波 审题人:汉铁高中 韩富军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S32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A.H∶Cl∶B.C.D. 3.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0的溶液:Fe2+、Mg2+、NO3-,SO42-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HCO3-、K+、SO42-、Cl- C.含大量Fe3+的溶液:NH4+、Na+、SCN-、Cl- D.pH=14的溶液:Na+、K+、AlO2-、CO32- 4.如下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来 ? A .不变 ? B. 减小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5.关于反应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只含有 B.KCl中只含有 C.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71 D.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速率-时间图。
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下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A.2SO2(g)+O2(g)2SO3(g) △H<0 B.4NH3(g)+5O2(g)4NO(g)+6H2O(g) △H<0 C.H2(g)+I2(g)2HI(g) △H>0 D.C(s)+H2O(g)CO(g)+H2(g) △H>0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 ②0.01mol/LHCl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 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题.pdf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16,Cl-35.5,Mg-24, ,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物质的叙述中的是( )北京四中网校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为一次能源。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化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F原子结构示意图 B.C.戊烷的分子式 C5H8 D.甲基的电子式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可互称为同位素B.D2和T2可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H和D是.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B.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和速率 D.Na、K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Q?( ) 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Z 3+>rY2-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盐酸倒在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 A.增加碳酸钠的用量 .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加一倍 .盐酸浓度增加一倍,使用量减半 .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减半 .Li+原子核中含有4个中子。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张文奇 审题人:孙文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8分) 1.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 .无机物B .有机物C .盐类D .非金属单质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羟基的电子式: B.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 .3-甲基-1-丁烯结构简式:(CH3)2CHCH=CH2 D.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3.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 .食醋B .白酒C .食盐D .葡萄糖4.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的表示碳氢化合物, 这种键线式表示物质是A . 1-丁烯B .丙烷C .丁烷D .丙烯5.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6.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 3,②Al(OH)3,③(NH 4)2S ,④H 2NCH 2COOH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 .只有②④B .只有①②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 7.只用滴管、试管和水就能鉴别的物质组是A .苯、乙酸、CCl 4B .乙醇、乙醛、乙酸C .乙二醇、乙醛、溴代烃D .乙醇、甘油、苯酚8.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它能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原因是A .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B .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C .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D .硫酸铜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9.对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B .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 .往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D .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变黑,并且有泡沫出现10.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
武昌区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K-39 Cl-35.5 Mn-5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如无答题卡黑色签字笔直接填在答题卷的表中)。
3.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 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C.世博会期间用“玉米塑料”餐盒替代传统塑料餐盒,是为了防止带来白色污染D.倡导人们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放热和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B.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浓度都减小C.对某可逆反应而言,其平衡常数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D.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3.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4.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Na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Na ] 3s1C.钾原子的基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H 2O 电子式为: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 =2×(-57.3) kJ/mol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 反应的ΔH =+2×283.0kJ/mol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6.将2 mol X 和2 mol Y 充入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 Y(g)2 Z(g)+a Q(g)。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化学一·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1.蛋白质、糖类、油脂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蛋白质不能B.油脂甘油酯中含有炭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2发生氧化放应C.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皂化反应2.“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到100%,下列反应要求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取代反应B.加聚反应C.氧化反应D.消去反应3.加热聚丙烯费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4.某脂肪酸的两种异构体结构简式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脂肪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1)式为顺式结构,(2)为反式结构C.(1)和(2)分别为与氢加成,所得产物不同D.该脂肪酸最简单的同系物是CH2=CH-COOH5.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改变。
下列各项事实中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行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行D.等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较多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沸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B. 醛类的通式是C n H2n O(n≥1)C. 密度:CCl4>CHCl3>H2O>苯D. 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乙烷>环乙烷>苯>苯甲酸7.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有如图所示的转化。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试题整理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在常温下腐败是自发进行的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3.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A Fe2(SO4)3B FeCl3C Na2CO3D KCl4.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2,其应在A.第四周期ⅡA族B.第四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A族D.第四周期ⅦB族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电子式为A.某元素原子的轨道排布式B.NHC.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D.钾(K)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B.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7.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化合物,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H<0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Ⅰ研究中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9.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CO2和SO2B、CH4和NH3C、BeCl2和BF3D、C2H4和C2H210. T︒C时,将体积为V A L、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体积为V B L、浓度为b mol/L的一元碱BOH 混合,混合液恰好呈中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液的pH=7 B.a=b C.混合液中Kw=[c(H+)]2 D.a=b,V A=V B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12.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和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式如下:Na2Sx 充电放电2Na+x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a 作正极,S极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当用该电池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时,消耗金属钠2.3g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S x2--2e—= xS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Δ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 H2(g)3(g) ΔH = -38.6 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 H2(g)+O2(g)=2 H2O(l) ΔH= -571.6 kJ·mol-114A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D.V a L④与V b 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 a∶V b=11∶91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16.(10分)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右图:(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填“吸”或“放”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B.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3.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4.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B.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C.分子中含有羟基属于醇D.不能使溴水褪色5.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
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6.关于同分异构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结构不同,性质相同,化学式相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B.同分异构体现象是导致有机物数目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C.同分异构体现象只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D.同分异构体现象只存在于无机化合物中7.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6 B.5 C.4 D.38.最简式相同, 但既不是同系物, 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苯和乙炔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己烷和乙烯9。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以下物质的主链碳原子数是A.5 B.6 C.7 D.810.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③甲烷与氯气④乙炔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氯乙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11.1.溴丙烷与2。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
A B F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下列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kg 的物体A , 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一个质量为3kg 的物体B 竖直向下轻放在A 上的一瞬间,则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取g=10m/s 2) ( ) A.30N B. 0N C. 15N D. 12N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B .t 2—t 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 .t 1—t 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D .0—t 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5.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pdf
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第4课时) 教师寄语:NO PAINS,NO GAINS. 不劳无获。
一 课前热身 Talk about your report card ( 注:学生课前准备成绩单) 二 学习目标 三 自主学习 翻译下列词组考试____成绩单________ 健康______I finished my end of year exams lastweek.________________ 9. finish sth. (doing sth.) _____ 10.I had a really hard time with science this semes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have a hard time with sth. 在某事上处境困难 (in) doing sth. 做某事处境困难 Eg: He has a hard time _____maths. (in) ____maths. 四 合作探究小组内理解短文,互助完成。
Report CardNameAlanMath(1)Spanish(2)History(3)Science(4)2.根据表格回答问题:(温馨提示:要注意人称时态的变化及连词的运用) (5)A: Which is Alan’s report card in 2b on page 29?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What did Alan’s science teacher say? B:Alan’s teacher said____ was a lazy student. (7)A : What did Alan’s history teacher say? B: Alan’s history teacher said he ____ do better. (8)A: What did Alan’s Spanish teacher say? B: Alan’s Spanish teacher said ___ he was good at listenning. 3.细节探究 文章中的句子你都理解了吗?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请看下面的句子分析。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小题,共45分。
1.某学校食堂午餐食谱有:米饭、红烧肉、鱼头豆腐汤。
从健康饮食角度,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A.鸡蛋B.鸡腿C.土豆D.白菜【答案】D【解析】【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从健康饮食角度,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与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白菜,故选D。
2.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项目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方向的是A.开发新一代物联操作系统B.研发医用高分子材料C.研发碳基芯片和分子机器人D.在分子层面上预防和治疗疾病【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开发新一代物联操作系统属于信息技术研究方向,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方向,故A符合题意;B.研发医用高分子材料属于化学科学研究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C .研发碳基芯片和分子机器人属于化学科学研究方向,故C 不符合题意;D .在分子层面上预防和治疗疾病属于化学科学研究方向,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
3.下列对我国重大成就从化学视角解读正确的是选项重大成就解读A 我国率先合成全碳纳米材料——石墨炔石墨炔为不饱和烃B“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采用了BN 陶瓷BN 陶瓷是一种含配位键的分子晶体C“祝融号”探测到火星表面存在大量橄榄石(x 2-x 4Mg Fe SiO )橄榄石中的硅氧四面体是石英的基本结构单元D我国科学家利用柱[5]芳烃(EtP5)和四硫富瓦烯(TTF)构建了稳定的超分子聚合物(SMP)形成该超分子聚合物的作用力只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A.A B.B C.C D.D【答案】C 【解析】【详解】A .石墨炔中只含有碳元素,属于单质,不属于烃,故A 错误;B .BN 陶瓷,硬度大、熔点高,属于共价晶体,故B 错误;C .橄榄石(x 2-x 4Mg Fe SiO )中硅氧四面体,与石英中二氧化硅的的基本结构单元相同,故C 正确;D .柱[5]芳烃(EtP5)和四硫富瓦烯(TTF)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建了稳定的超分子聚合物(SMP),故D 错误;故选C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王爱华 审题人:汉铁高中 韩富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一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2、以下各粒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 .SiF 4 B .BF 3 C .SF 6 D .PCl 53、若AB n 分子的中心原子A 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 形B 、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C 、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最近罗马大学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N 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与白磷P 4相同)。
已知断裂1molN —N 吸收167kJ 热量,生成1mol N N 放出942kJ 热量。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N 4与N 2互为同素异形体C .N 4沸点比P 4(白磷)高D .1molN 4转变为N 2将放出1216kJ 热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 .H 2O 比H 2S 稳定,是因为H 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H 2S 不能表一C.晶体中含阳离子就一定含阴离子D.基态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44s2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根据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可推测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价C.根据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可推测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7、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A、H2CO3、H2SiO3、H3PO4B、HNO3、H3PO4 、H2SO4C、HI、HCl、HFD、HClO 、HClO3 、HClO48、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师大二附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二年级化学(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Si:28 Na:23 Mg:24 K:39 Al:27 Fe:56 Cu:64 Mn:55 Zn:65 Ba:137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B.1s22s22p6C.1s22s22p63s23p63d44s2D.1s22s22p63s23p63d34s22.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O2- B.S2- C.Mg2+ D.Cl-3.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
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B.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C.R都是非金属元素D.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4.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b=a-n-mB.离子半径A m+<B n-C.原子半径A<BD.A的原子序数比B大(m+n)5.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C.其碳酸盐易溶于水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6.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的元素易与下列哪一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元素形成离子键( )A.1s22s22p6 B.1s2 C.1s22s22p5 D.1s22s22p63s27.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的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的阳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 )A.B<C<A B.A<B<C C.C<B<A D.B>C>A8.已知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 n-1n p n+2,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CH 2OH A.9 B .10 C .17 D .189.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湖北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19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Br 8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木糖醇不含有醛基或酮基,不属于糖类,A错误;B.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的亲水性骨架将互补碱基对包埋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内部,B正确;C.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C正确;D.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属于超分子,D正确;故选:A。
2. 化学助力体育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用途物质原因A.常用消毒剂75%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B.羽毛球拍网线尼龙66 强度高且弹性好C.“球场大夫”氯乙烷易分解且吸收热量D.运动场人造草坪聚乙烯无毒、耐腐蚀、耐磨性好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75%酒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A正确;B.羽毛球拍网线由尼龙66制成,具有强度高且弹性好的优良性能,B正确;C.“球场大夫”的主要成分是氯乙烷,沸点低的氯乙烷挥发时会吸收热量,C错误;D.人造草坪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具有无毒、耐腐蚀、耐磨性好的优良性能,D正确;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在常温下腐败是自发进行的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3.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Fe2(SO4)3
B FeCl3
C Na2CO3
D KCl
4.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2,其应在
A.第四周期ⅡA族B.第四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A族D.第四周期ⅦB族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电子式为
A.某元素原子的轨道排布式B.NH
C.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D.钾(K)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7.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H<0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中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9.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和SO2
B、CH4和NH3
C、BeCl2和BF3
D、C2H4和C2H2
10. T C时,将体积为V A L、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体积为V B L、浓度为b mol/L的
一元碱BOH混合,混合液恰好呈中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液的pH=7 B.a=b C.混合液中Kw=[c(H+)]2 D.a=b,V A=V B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
12.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和硫为两极,以
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式如下:Na2Sx 充电
放电
2Na+xS,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 作正极,S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C、当用该电池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时,消耗金属钠2.3g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S x2--2e—= xS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Δ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
Δ
14
4
D.V a L④与V b 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 a∶V b=11∶9
1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
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
分子不配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
16.(10分)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
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右图: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填“吸”或“放”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2)在830℃,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第II步反应,
(3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⑥v(CO2)正=v(H2O)逆
(4)右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浓度
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写出两种)
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B.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属于非极性分子D.该化合物分子中,②原子采用sp2杂化
⑬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十种元素填空:
I、金属性最强的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II、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III、⑥、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_ (填化学式),*
⑭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孤对电子数为
___;
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
18、(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③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
A
钯电极B 确
(2)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试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 与a 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 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 与b 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常温下,如果取0.1mol/L HA 溶液与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
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
字):c (OH -)-c (HA)= ___________ mol/L 。
(4)在Cl -、Al 3+、HSO 4-、K +、HS -五种离子中,只能水解不能电离的离子是 ,
只能电离不能水解的离子是 ,既能电离又能水解的离子是 ,写出能水解离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 。
(5)已知25℃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 = 5.6×10-12,测得某溶液的pH = 13,则此
温度下溶液中的c (Mg 2+) = 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 2(g)与适量H 2(g)完全反应,当生成NH 3(g)0.1mol 时,放出9.22kJ 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或 “<” (3产率,(4时NH 3(5(填“能”或“钯电极A 20、(11(1)O 、Si 、N 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C 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比较熔点高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CO 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 2、配合物Fe(CO)5等。
①COCl 2分子的结构式为 每个COCl 2分子内含有 个δ键, 个π(3)CaTiO 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晶体中,Ti4+的氧配位数为________;晶体中,若将Ti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Ca2+置于立方
体的顶点,则O2-处于立方体的______;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化学试卷答案
选择题答案:1——5:DABDC 6——10:BCCBC 11——15:BDDCC
16.(10分)
18.(12分)
(1)③⑤(2分)
(2)①吸氧(1分)②2Cl-+2H2O H2↑+C12↑+2OH-(2分)
(3)10-8(1分)
(4)Al3+,(1分)HSO4-(1分)HS-(1分)
Al3+ +3 H2O Al(OH)3 +3H+(1分)HS-+ H2O H2S + OH-(1分)
(5)5.6×10-10mol·L-1(1分)
19.(12分)
20、(11分)
⑪N>O>Si(1分)金刚石(1分)C(60)是分子晶体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2分)
⑫①3、1、sp2(各1分)②金属键(1分)
(3)12(2分)棱心(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