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关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刺激国内需求,同时本币贬值以促进出口,但是如果存在巨额货币错配的话,这一
政策实行起来很困难。一旦下调利率,本币汇价就可能急剧下降,大规模的银行倒闭
和企业破产会接踵而至。如果提高利率以扞卫本币汇率,那么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
总需求锐减,经济进一步衰退。在这里,维持低利率,任由本币贬值,或者提高利
率,扞卫汇率稳定,都不能阻止破产风潮和经济衰退。
[键入文字]
关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
本文讲述了关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
阅读下吧。
货币错配是指经济主体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用不同的货币计值,或者其业务经
营活动中收入与支付用不同的货币计价,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工具与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的现象。一个国家总体货币错配是指,拥有的外币资产与外币债务在折算为同一种货
币时不相等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货币பைடு நூலகம்配现象普遍存在于流通两种以上货币的经济体中。从历史上
看,早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就存在货币错配,比如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经济主体的
资产与负债或者收入与支出分别用金和银标价时,一旦金银比价发生变动,它们的权
益净值与净收入也会发生变动,从而出现货币错配风险,当然,在当时这种情况还是
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存在自我强化的机制,即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一
债务型货币错配累积一害怕本币贬值一维护固定汇率制度。具体地说,一方面,长期
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会对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负向激励,使他们不顾汇率风险而不断累
积货币错配,固定汇率也使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与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一
旦货币错配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考虑到汇率变动对经济主体和对外债务的负面影响,
2.债权型货币错配。
债权型货币错配同样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以本币提供信贷的国际债权国
往往面临着债权型货币错配。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征之一是货币当局拥有高额的外汇
储备。外汇储备的累积一方面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和游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来自于
国内居民因担心本币升值而导致的资产替换。
超过正常需要的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本币升值压力、资源的低效
各国政府不敢轻易让汇率浮动,因而患上浮动恐惧症。EduardoJ.J.Ganapolskv(2002)
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他假定外汇干预和本币贬值都存在昂贵的代价,那么
政府面临着如何选择最优的政策组合来最小化这些成本,这主要取决于两个事实即财
政约束和货币错配状况。最后得出两个结论:(1)如果那些高货币需求弹性的国家不能
是因为汇率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利率
必须承担更多的调整任务,表现为利率的波动性更大。债务型货币错配的风险在于本
币贬值,这也是存在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假定一国由于国外
需求减少或者国内需求不足而使经济陷入衰退,那么货币政策的正常反应是降低利率
3
[键入文字]
政策组合的必然结果。
债务型货币错配还使一国货币政策无所适从。BartyEichengreen.Ricardo
HausmannandugoPanizza(2003)在其经典论文ThePainofOriginalSin中提出,遭受原
罪(近似于货币错配,作者注)的国家很难实行弹性汇率并利用弹性汇率带来的好处,这
Goldstein指出,对汇率浮动的恐惧会降低新兴国家的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
的有效性,因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把通货膨胀率(而非汇率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
锚。如果不能在降低货币错配方面取得进展的话,对汇率浮动的恐惧会使发展中国家
别无选择,最终会走上美元化的道路。美元化意味着彻底放弃本国的货币政策。
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务时,该国属于债务型货币错配,比如亚洲金
融危机之前的新兴市场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反之,一国的外币资产大于外币
负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权时,该国属于债权型货币错配,比如广场
协议签署前后的日本以及2000年以后拥有高额外汇储备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不管是
承受财政政策的调整成本,他们就会避免过多地干预外汇市场,对他们而言,最好通
过不可预料的本币贬值而不是依靠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税来筹措财政收入;(2)那些存
在严重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国家将尽量稳定货币汇率,即便付出未来出现高通货膨胀的
代价。事实上,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的高通货膨胀和僵硬的名义汇率正是这些最优
使用、央行干预成本增加等。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受到极大牵制,外汇占
币错配现象,只有少数国际货币发行国不存在或很少有货币错配。相对发达国家而
言,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货币错配尤其严重。
1
[键入文字]
一、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理论回顾与探讨
从一国总体货币错配看,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务型货币错配和债权
型货币错配。当一国(包括官方与非官方部门)所拥有的外币资产小于需要偿付的外币负
很少见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金属货币最终被信用货币所取代,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同样决定了全球货币最终要趋于统一。但在独立国家存在的前提下,不同国
家发行不同的主权信用货币仍然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很显然,在全球货币尚未统一
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背景下,融入全球经济当中的经济主体的资产与负债、收入
与支出不得不经常性地使用不同的货币计值。由此造成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存在着货
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权益贬损与净收入的急剧下降引发倒闭风潮。银行大面积倒
闭带来信贷紧缩与经济的进一步萧条,给这些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的金融体系带来
沉重打击。本币贬值意味着外币债务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由货币错配所导致的净
损失远大于由本币贬值所带来的贸易方面的好处(李扬,2005)。
2
[键入文字]
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存在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出现浮动恐惧论的原因
债务型货币错配还是债权型货币错配,都会对一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尤其是货币政策带
来影响。
1.债务型货币错配。
从债务型货币错配来看,如果货币错配程度严重,就会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体
系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比较僵硬的汇率制度,一旦资本账户开放,投机资
本很容易让固定汇率失守,引起本币汇率大幅下跌,那些存在货币错配的企业和银行
政策实行起来很困难。一旦下调利率,本币汇价就可能急剧下降,大规模的银行倒闭
和企业破产会接踵而至。如果提高利率以扞卫本币汇率,那么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
总需求锐减,经济进一步衰退。在这里,维持低利率,任由本币贬值,或者提高利
率,扞卫汇率稳定,都不能阻止破产风潮和经济衰退。
[键入文字]
关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
本文讲述了关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
阅读下吧。
货币错配是指经济主体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用不同的货币计值,或者其业务经
营活动中收入与支付用不同的货币计价,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工具与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的现象。一个国家总体货币错配是指,拥有的外币资产与外币债务在折算为同一种货
币时不相等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货币பைடு நூலகம்配现象普遍存在于流通两种以上货币的经济体中。从历史上
看,早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就存在货币错配,比如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经济主体的
资产与负债或者收入与支出分别用金和银标价时,一旦金银比价发生变动,它们的权
益净值与净收入也会发生变动,从而出现货币错配风险,当然,在当时这种情况还是
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存在自我强化的机制,即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一
债务型货币错配累积一害怕本币贬值一维护固定汇率制度。具体地说,一方面,长期
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会对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负向激励,使他们不顾汇率风险而不断累
积货币错配,固定汇率也使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与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一
旦货币错配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考虑到汇率变动对经济主体和对外债务的负面影响,
2.债权型货币错配。
债权型货币错配同样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以本币提供信贷的国际债权国
往往面临着债权型货币错配。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征之一是货币当局拥有高额的外汇
储备。外汇储备的累积一方面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和游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来自于
国内居民因担心本币升值而导致的资产替换。
超过正常需要的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本币升值压力、资源的低效
各国政府不敢轻易让汇率浮动,因而患上浮动恐惧症。EduardoJ.J.Ganapolskv(2002)
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他假定外汇干预和本币贬值都存在昂贵的代价,那么
政府面临着如何选择最优的政策组合来最小化这些成本,这主要取决于两个事实即财
政约束和货币错配状况。最后得出两个结论:(1)如果那些高货币需求弹性的国家不能
是因为汇率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利率
必须承担更多的调整任务,表现为利率的波动性更大。债务型货币错配的风险在于本
币贬值,这也是存在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假定一国由于国外
需求减少或者国内需求不足而使经济陷入衰退,那么货币政策的正常反应是降低利率
3
[键入文字]
政策组合的必然结果。
债务型货币错配还使一国货币政策无所适从。BartyEichengreen.Ricardo
HausmannandugoPanizza(2003)在其经典论文ThePainofOriginalSin中提出,遭受原
罪(近似于货币错配,作者注)的国家很难实行弹性汇率并利用弹性汇率带来的好处,这
Goldstein指出,对汇率浮动的恐惧会降低新兴国家的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
的有效性,因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把通货膨胀率(而非汇率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
锚。如果不能在降低货币错配方面取得进展的话,对汇率浮动的恐惧会使发展中国家
别无选择,最终会走上美元化的道路。美元化意味着彻底放弃本国的货币政策。
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务时,该国属于债务型货币错配,比如亚洲金
融危机之前的新兴市场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反之,一国的外币资产大于外币
负债时,或者说,拥有以外币计值的净债权时,该国属于债权型货币错配,比如广场
协议签署前后的日本以及2000年以后拥有高额外汇储备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不管是
承受财政政策的调整成本,他们就会避免过多地干预外汇市场,对他们而言,最好通
过不可预料的本币贬值而不是依靠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税来筹措财政收入;(2)那些存
在严重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国家将尽量稳定货币汇率,即便付出未来出现高通货膨胀的
代价。事实上,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的高通货膨胀和僵硬的名义汇率正是这些最优
使用、央行干预成本增加等。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受到极大牵制,外汇占
币错配现象,只有少数国际货币发行国不存在或很少有货币错配。相对发达国家而
言,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货币错配尤其严重。
1
[键入文字]
一、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理论回顾与探讨
从一国总体货币错配看,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务型货币错配和债权
型货币错配。当一国(包括官方与非官方部门)所拥有的外币资产小于需要偿付的外币负
很少见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金属货币最终被信用货币所取代,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同样决定了全球货币最终要趋于统一。但在独立国家存在的前提下,不同国
家发行不同的主权信用货币仍然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很显然,在全球货币尚未统一
但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背景下,融入全球经济当中的经济主体的资产与负债、收入
与支出不得不经常性地使用不同的货币计值。由此造成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存在着货
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权益贬损与净收入的急剧下降引发倒闭风潮。银行大面积倒
闭带来信贷紧缩与经济的进一步萧条,给这些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的金融体系带来
沉重打击。本币贬值意味着外币债务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由货币错配所导致的净
损失远大于由本币贬值所带来的贸易方面的好处(李扬,2005)。
2
[键入文字]
债务型货币错配的存在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出现浮动恐惧论的原因
债务型货币错配还是债权型货币错配,都会对一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尤其是货币政策带
来影响。
1.债务型货币错配。
从债务型货币错配来看,如果货币错配程度严重,就会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体
系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比较僵硬的汇率制度,一旦资本账户开放,投机资
本很容易让固定汇率失守,引起本币汇率大幅下跌,那些存在货币错配的企业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