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科
➢本科重要特征
➢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
➢单叶对生,少数为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有 的在集成其他复合花序,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 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少为假单唇形或单 唇形,二强雄蕊,贴生在花冠管上,花药2室,纵裂; 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含1枚胚珠,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隙中央的基部,柱头2浅裂。
泽兰: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 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披针形或长圆状披 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 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 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 不明显2唇形,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 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 6~9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药,活血化 瘀,行水消肿 。
半枝莲:耳挖草、牙刷草,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
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 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 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 生;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 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外面密 被柔毛;二强雄蕊;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8月。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四枚小坚果。
➢花程式: ↑ K(5)C(5),(5) A 4,2 G(2 茎方形。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子房深4裂,花柱着生于4 裂子房的底部。四枚小坚果。
➢约220属,3500种,全球广布,主产地为地中海及中 亚地区。我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国产种类中, 已知药用75属,436种。
➢黄酮类:主要是黄酮及黄醇类,如黄芩甙、汉黄芩甙、黄 芩素、汉黄芩素等,有抗菌、消炎作用。
➢ 生物碱类:如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碱为益母草的有
效
成
分
。
昆虫变态激素:如杯苋甾酮、筋骨草酮。昆虫变态激素能促
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的胆甾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
上升等。
唇形科花的解剖 花冠单唇形:无上唇,5个裂片全在下唇,如 香科属;假单唇形:上唇很短,2裂,下唇3裂,如筋骨草属
薄 荷 多年生草本,有强烈清凉香气; 叶对生,叶片长卵形、具腺体;轮伞花 序腋生,花冠淡紫色,4裂。全草入药, 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气解郁。主 产江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荆 芥 也称裂叶荆芥。一年生草本,全体具柔毛,叶 指状3裂;轮伞花序成穗状排列。全草入药。花(果) 穗称荆芥穗,生用能解表散风,透疹;炒炭能止血。
益母草 又名坤草,为益母草属,一年生、二年生 草本,叶3裂—5裂,裂片狭窄,小裂片多在3毫米 以上,花冠粉红色至淡紫红色。广布全国,全草 入药,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碱、水苏碱等,治妇科 诸症和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种子名茺蔚子,能 治眼疾或利尿,亦可用于肾性水肿和子宫脱垂等。 鲜品在春季至开花前采收,干品在夏季初花期或 花未开时采收。
紫 苏 叶宽卵形或圆卵形,先端骤渐尖,基部圆形或稍 楔形,边缘具粗锯齿,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主 产于江苏、浙江、河北等省。全草入药,主要含有紫苏 醛等挥发油成分。叶称苏叶,为发表散寒,行气宽中, 苏梗能利气宽胸,解郁安胎、解鱼蟹毒;种子称苏子, 为镇咳、祛痰、平喘药
藿 香 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心 形,边缘具粗锯齿,叶柄细,轮伞花序顶生,在主茎及侧 枝先端密集成圆筒状假穗状花序;全草入药,夏、秋季枝 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挥发 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蒎烯、对伞花烯、芳樟 醇和丁香烯等,有止呕吐、驱逐肠胃腐气、清暑等功效。
➢唇形科与马鞭草科、紫草科易混淆。但紫草科茎圆形, 叶互生,花辐射对称。马鞭草科花柱顶生,子房不深4 裂,不形成轮伞花序,果为核果或蒴果状。
本科植物多含挥发油,其他有萜类、黄酮类、少 量生物碱等。
➢挥发油:其中的不少组分具有生理活性,如薄荷油、百里 香油,作芳香、调味及驱风药使用。
➢萜类:如丹参酮、丹参酮、丹参酮IIB 。它们是呋喃骈菲 醌类色素,为丹参有效成分,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 除烦。
丹参,多年生草本,单数 羽状复叶,轮状聚伞花序; 根肥厚,外面朱红色。
根及根茎 入药,能 活血化瘀, 养心安神, 主要成分 为丹参酮 丹参酚和 维生素E。
丹参花解剖
花程式:↑K(3/2)C(2/3)A2,2G(2:4:1),花冠二唇形,上唇挺 举,内藏花药与花柱(A),下唇平展为昆虫落脚地(B),二强雄 蕊,着生在花冠喉部,上面一对退化缩小,下面一对雄蕊的药 隔延长成弧形,把花药的两个花粉室分至两端,药隔上端的药 室藏于花冠上唇内(C),药隔下端的药室退化,成为花冠喉部的 活门(D),花丝短,与药隔之间形成能动的关节(E), 柱头外展
花丝短(A),与药隔(B)之间形成关节(C),一个上举 的能育药室(D);2枚不育雄蕊(E)药隔的下端(F)形成 花冠喉部的活门雌蕊的柱头细裂(G),子房4裂(H)花 柱生于子房裂隙的基部(I)
黄 芩 根粗壮,肉质,下部有分枝,断面黄绿色,茎 伏地上升,多由基部分枝,四棱形;叶披针形,无柄或 具短柄。被倒向或开展的节毛顶生总状花序偏向一侧, 由多数集聚为假圆锥花序,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根入 药为重要的清热消炎药,能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 胎。滇黄芩、粘毛黄芩、丽江黄芩和甘肃黄芩等在不同 地区也作黄芩药用。
唇形科
➢本科重要特征
➢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
➢单叶对生,少数为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有 的在集成其他复合花序,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 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少为假单唇形或单 唇形,二强雄蕊,贴生在花冠管上,花药2室,纵裂; 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含1枚胚珠,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隙中央的基部,柱头2浅裂。
泽兰: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 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披针形或长圆状披 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 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 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 不明显2唇形,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 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 6~9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药,活血化 瘀,行水消肿 。
半枝莲:耳挖草、牙刷草,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
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 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 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 生;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 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外面密 被柔毛;二强雄蕊;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8月。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四枚小坚果。
➢花程式: ↑ K(5)C(5),(5) A 4,2 G(2 茎方形。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子房深4裂,花柱着生于4 裂子房的底部。四枚小坚果。
➢约220属,3500种,全球广布,主产地为地中海及中 亚地区。我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国产种类中, 已知药用75属,436种。
➢黄酮类:主要是黄酮及黄醇类,如黄芩甙、汉黄芩甙、黄 芩素、汉黄芩素等,有抗菌、消炎作用。
➢ 生物碱类:如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碱为益母草的有
效
成
分
。
昆虫变态激素:如杯苋甾酮、筋骨草酮。昆虫变态激素能促
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的胆甾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
上升等。
唇形科花的解剖 花冠单唇形:无上唇,5个裂片全在下唇,如 香科属;假单唇形:上唇很短,2裂,下唇3裂,如筋骨草属
薄 荷 多年生草本,有强烈清凉香气; 叶对生,叶片长卵形、具腺体;轮伞花 序腋生,花冠淡紫色,4裂。全草入药, 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气解郁。主 产江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荆 芥 也称裂叶荆芥。一年生草本,全体具柔毛,叶 指状3裂;轮伞花序成穗状排列。全草入药。花(果) 穗称荆芥穗,生用能解表散风,透疹;炒炭能止血。
益母草 又名坤草,为益母草属,一年生、二年生 草本,叶3裂—5裂,裂片狭窄,小裂片多在3毫米 以上,花冠粉红色至淡紫红色。广布全国,全草 入药,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碱、水苏碱等,治妇科 诸症和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种子名茺蔚子,能 治眼疾或利尿,亦可用于肾性水肿和子宫脱垂等。 鲜品在春季至开花前采收,干品在夏季初花期或 花未开时采收。
紫 苏 叶宽卵形或圆卵形,先端骤渐尖,基部圆形或稍 楔形,边缘具粗锯齿,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主 产于江苏、浙江、河北等省。全草入药,主要含有紫苏 醛等挥发油成分。叶称苏叶,为发表散寒,行气宽中, 苏梗能利气宽胸,解郁安胎、解鱼蟹毒;种子称苏子, 为镇咳、祛痰、平喘药
藿 香 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心 形,边缘具粗锯齿,叶柄细,轮伞花序顶生,在主茎及侧 枝先端密集成圆筒状假穗状花序;全草入药,夏、秋季枝 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挥发 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蒎烯、对伞花烯、芳樟 醇和丁香烯等,有止呕吐、驱逐肠胃腐气、清暑等功效。
➢唇形科与马鞭草科、紫草科易混淆。但紫草科茎圆形, 叶互生,花辐射对称。马鞭草科花柱顶生,子房不深4 裂,不形成轮伞花序,果为核果或蒴果状。
本科植物多含挥发油,其他有萜类、黄酮类、少 量生物碱等。
➢挥发油:其中的不少组分具有生理活性,如薄荷油、百里 香油,作芳香、调味及驱风药使用。
➢萜类:如丹参酮、丹参酮、丹参酮IIB 。它们是呋喃骈菲 醌类色素,为丹参有效成分,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 除烦。
丹参,多年生草本,单数 羽状复叶,轮状聚伞花序; 根肥厚,外面朱红色。
根及根茎 入药,能 活血化瘀, 养心安神, 主要成分 为丹参酮 丹参酚和 维生素E。
丹参花解剖
花程式:↑K(3/2)C(2/3)A2,2G(2:4:1),花冠二唇形,上唇挺 举,内藏花药与花柱(A),下唇平展为昆虫落脚地(B),二强雄 蕊,着生在花冠喉部,上面一对退化缩小,下面一对雄蕊的药 隔延长成弧形,把花药的两个花粉室分至两端,药隔上端的药 室藏于花冠上唇内(C),药隔下端的药室退化,成为花冠喉部的 活门(D),花丝短,与药隔之间形成能动的关节(E), 柱头外展
花丝短(A),与药隔(B)之间形成关节(C),一个上举 的能育药室(D);2枚不育雄蕊(E)药隔的下端(F)形成 花冠喉部的活门雌蕊的柱头细裂(G),子房4裂(H)花 柱生于子房裂隙的基部(I)
黄 芩 根粗壮,肉质,下部有分枝,断面黄绿色,茎 伏地上升,多由基部分枝,四棱形;叶披针形,无柄或 具短柄。被倒向或开展的节毛顶生总状花序偏向一侧, 由多数集聚为假圆锥花序,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根入 药为重要的清热消炎药,能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 胎。滇黄芩、粘毛黄芩、丽江黄芩和甘肃黄芩等在不同 地区也作黄芩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