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的抛石体可按地基换填处理”。
近年来在深基槽、厚抛石上建造重力式码头的工程 实例越来越多,有的基槽甚至深度超过20m,为合理区 分作为墙体基础结构的基床和以下的换填地基,《09版 规范》2.3.6条在规定了作为墙身基础结构的基床以下的 抛石可按换填地基处理的同时,也规定了基槽底宽应根 据地基承载力验算确定,以免基槽不合理地过度扩大底 宽,增大工程费用。
关于海港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等级的有关规定
根据《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第5.2.4条,不同暴漏部位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表规定:
地区 南方 北方
大气区 C30 C30
浪溅区 C40 C35
水位变动区 C30 C30
水下区 C25 C25
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第3.3.9 条,水位变动区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抗冻等级不应低于表3.3.9 的规定。
• 2.1.3 减少码头变位
近年来大型码头的岸边吊机日趋大型化,其轨道对 变位要求比较高。重力式码头使用期也会有沉降,虽对 码头稳定性并无不利,但对工艺要求有影响,因此, 《 09版规范》2.1.4条新增“当装卸工艺对码头使用期 变位有较高要求时,宜采取结构和施工措施减少变位” 的规定,从设计、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
5根据98版规范实施以来的工程经验09版规范531条对大型海港码头圆形沉箱隔墙厚度的构造要求由原来的不小于200mm修订为不小于250mm264圆筒码头09版规范601条对坐床式圆筒宜取的直径由1514m修订为1520m圆筒的壁厚由250300mm修订为300400mm圆筒底部内趾和外趾的长度由0510m修订为0515m31基槽开挖311非岩石地基水下基槽开挖近年来港口工程的挖泥船趋于大型化越来越多的抓斗斗容大于8m的挖泥船参与港口建设
• 2.3.2石料质量 重力式码头规范中所指的块石、二片石碎及瓜米石是指: (1)块石(大):块重大于5kg的石料。 (2)二片石(中):泛指块重小于5kg,尺度在
80~150mm的石料。 (3)碎石(小):粒径为10~80mm的石料。 (4)瓜米石(细):粒径为5~20mm。 *块石上下限范围拉大对改变抛石基床级配有利。
2 基本规定及一般构造
2.1 一般规定 • 2.1.1 两种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重力式码头墙体抗滑、抗倾稳定;基床、地基承载力;整体 稳定;码头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允许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控制状态;超过最大裂缝的深度时, 海水中的Cl-可能会影响砼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减少基床夯沉量,2.3.8条对夯实基床,当地基为 松散砂基或采用换砂处理时宜在基床底层设置的二片石 垫层厚度由“0.3m”修订为“0.3~0.5m”。
(3)2.3.13条“当抛石基床以下采用抛石换填并爆夯密实 时,块石重量可采用1~500kg,块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 强度不宜低于30MPa”。
基槽中抛石基床以下的换填抛石是作为换填地基看 待的,因此对其块石的强度和规格要求可以略低于作为 基础结构的夯实基床。经过爆夯密实的换填抛石,其承 载能力和施工后沉降均会优于换填砂,换填抛石在爆夯 中即使有些破碎,也不会对换填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有 太大的影响。
C35 F200
卸荷板、顶层 方块
(水位变动区 )
钢筋砼 素砼
C30 F250
C30 F200
墙身
水位变动区
水下区
圆筒、 素砼 沉箱 方块
钢筋 砼
素砼
C30 C30 C25 C25
F250 F200 /
/
• 2.1.6 永久观测点
《09版规范》2.1.10条将重力式码头设置永久观测 点的设计要求列入基本规定,明确了重力式码头需在施 工期后期及使用期内定期观测。既有利于施工期后期检 测码头变形,保证施工质量,也便于建立码头使用期技 术状况动态档案,使营运管理者根据需要分析码头安全 状况,使码头堆存作业处于受控状态。
2004年,交通部正式下达了对《98版规范》的修订工作计划, 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修订工作。
新版规范《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以下简称《09版规范》,于2009年4月17日发布,2009年9月1日 起实施。
• 《09版规范》修订背景简介
规范编写组委托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进行2项专题研究 (1)根据天津大学对《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滑移破坏计算模 式研究》的专题研究,《09版规范》对沿基床底面抗滑稳定性计 算模式进行了修正,同时对深基槽的抛石基床设计也增加了可分 别设计为基床和换填地基的新规定。
“不宜小于0.3m”,总厚度由“不宜小于0.4m”修订为 “不宜小于0.6m”;
(4)采用级配较好的混合石料的不分层混合石料倒滤层 的厚度由“不得小于0.6m”修订为“不得小于0.8m”;
(5)采用碎石的不分层混合石料倒滤层的碎石粒径由 “5~80mm”修订为“5~100mm”,其厚度由“不得小于 0.4m”修订为“不得小于0.6m”;
(6)“可采用碎石倒滤层或碎石与土工织物结合使用的 倒滤层”,删除了《98版规范》中有关单独使用土工织 物倒滤层的内容。
• 2.3.6 码头断面结构宽高比的经验系数 (1)实心方块(墙背有抛石棱体)≥0.3; (2)沉箱(墙背填砂)0.6~0.7;
沉箱(墙背填石)0.6~0.65;
• 2.4 码头稳定性验算
• 2.1.5 对块石重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修订 (2)混凝土强度等级修订
《09版规范》2.1.6条明确了砼强度等级除应遵守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还应遵守《海港工程砼 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中耐久性和《水运工程砼质量控 制标准》中抗冻等级要求。沉箱等钢筋砼构件的强度由 C25提高到C30。在2.1.6条文说明中解释了素砼是指不 含结构配筋的 砼,因此对于只配构造筋的大体积砼胸 墙仍可视为素砼构件。
• 2.1.4 构件材料重度、填料重度和内摩擦角及计算面 摩擦系数
对于构件材料重度、填料重度和内摩擦角的标准 值及计算面的摩擦系数设计值,《98版规范》给出了 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的数值表,其数值具有统计特征。 《09版规范》2.1.9条注中,根据抛石体地基密实情况, 将抛石与抛石之间的摩擦系数设计值确定为:有夯实 处理时可取0.85,无夯实处理时可取0.75。这样的规 定与《09版规范》其他f值的规定也较为协调。
《09版规范》基槽换填图示
应力扩散线
沉箱
基槽换填分界线
10~100kg抛石基床 换填地基
基槽底宽可按上图根据地基承载力验算后确定
(2)为提高水下抛石基床密实施工时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2.3.7条“在新旧码头结合处,应采取措施保证旧码头结 构的安全”及2.3.8条基床肩宽“在采用水下爆夯法密实 时宜适当加宽”。
• 2.1.2 三种设计状况 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地震状况
(1)持久状况:设计基准期内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 都要算)
(2)短暂状况:施工期、临时接卸重件(只进行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
(3)地震状况:地震作用 (4)偶然状况:考虑偶发的非正常作用,如撞击、火灾
及爆炸等,由于偶然作用未有相关规定,经部审同意 《09版规范》均不列出偶然状况和偶然组合。
(2)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对《重力式码头抗滑、抗倾稳定性按 可靠指标β设计的方法》的专题研究,《09版规范》增加了可直 接用JC法按可靠指标β进行重力式码头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内容 。
• 《09版规范》内容
共分13章和10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 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规定;方块码头设计; 扶壁码头设计;沉箱码头设计; 坐床式圆筒码头设计; 现浇混凝土码头和浆砌石码头设计; 基础施工;构件预制、出运及安装; 抛填棱体和倒滤层、倒滤井施工;胸墙施工; 回填和竣工整体尺度等。
F200
F150
F150
F100
注:开敞式码头和防波堤等建筑物混凝土应选用比同一地区高一级的抗冻等 级。
以烟台地区(微冻地区,山东半岛均属于微冻地区)为例 ,不同部位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及抗冻等级标准为:
部位
混凝土最低 强度等级 抗冻等级
胸墙 (大气区、浪 溅区、水位变
动区)
钢筋砼 素砼C35 F250• 2.3.3卸荷板 考虑码头大型化发展趋势, 《09版规范》2.3.18条
卸荷板悬臂长度取值范围由“1.5~3.0m”修订为 “1.5~3.5m”,厚度取值范围由“0.8~1.2m”修订为 “0.8~1.5m”。 • 2.3.4胸墙
为进一步提高胸墙抗裂能力, 《09版规范》2.3.23 条新增“对单块长度较大的墙身构件,规定其上胸墙应 增设变形缝,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5m”。
• 2.1.5 对块石重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修订
(1)块石重度标准值修订
《98版规范》中抛填块石重度标准值的上限值偏高, 实际施工中一般达不到,即使是下限值有时也达不到。 因此,《09版规范》2.1.5条取消了上限值,只保留下限 值。块石重度标准值下调至原下限值(17,10),使墙 后抛石棱体土压力减小,墙身块石重量变轻,与实际情 况相符。
• 2.4.1 抗滑、抗倾稳定性可靠度指标的校准计算
《98版规范》的分项系数法的安全水平只是总体上满 足《统标》要求,其技术覆盖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 旦涉及与原来统计结果差异较大的作用和抗力,在使用 《09版规范》给出的分项系数就会有一定风险。《09版 规范》进行的专题研究和校准计算表明,在重力式码头 稳定性验算中,采用JC法直接求取可靠指标β以检验可 靠性是否符合《统标》的要求是完全可行的。为此, 《09版规范》提出有条件时,重力式码头稳定性可采用 《09版规范》附录D的方法,按可靠指标β进行验算。
• 《09版规范》修订主要内容简介
(1)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减少使用期码头变形影响的措施; (2)对构件尺度、材料性质、构造要求等的参数修订; (3)对基床底面以下的抛石体按地基换填处理的说明; (4)沿基床底面抗滑稳定性计算模式的修订; (5)码头墙身结构推荐按空间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 (6)码头抗滑、抗倾稳定性按分项系数设计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校 准; (7)对基础施工有关内容的修订; (8)构件预制、出运及安装工艺的修订。
• 2.3.5倒滤层与倒滤井 为适应重力式码头大型化的实际情况,防止中小型码 头漏砂及控制施工质量,《09版规范》2.3.32条对倒滤 层与倒滤井修订如下:
(1)棱体顶面高出墙身的尺度由“不应小于0.3m”修订为 “不宜小于0.5m”;
(2)二片石厚度由“0.3~0.5m”修订为“0.5~0.8m”; (3)分层倒滤层每层厚度由“不宜小于0.15m”修订为
(GB50158-92)(以下简称《统标》),《98版规范》 将以安全系数表达的定值极限状态设计法修改为以分 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09版规范》沿 用。
• (2)修订过程
《 98版规范》发布实施以来,为提高重力式码头的设计与施 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和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重力式码头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新 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外海深水码头和大 型化、专业化码头不断涌现,对重力式码头的设计理论、施工工 艺及质量控制等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建筑物所在地区
严重受冻地区(最冷月月 平均气温低于-8℃)
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 气温 - 4~ - 8℃)
微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 气温0~ - 4℃)
海水环境
钢筋混凝土及 素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
土
F350
F300
F300
F250
F250
F200
淡水环境
钢筋混凝土及 素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 土
F250
F200
• 2.2 作用及作用组合 (1)三种作用
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地震作用三种作用,偶然作 用暂不列入。 (2)作用组合
持久组合:设计水位一般采用设计高、低水位和极 端高、低水位
短暂组合:设计水位一般采用设计高、低水位计施 工期某一不利水位 地震组合: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2.3 一般构造 • 2.3.1《09版规范》对抛石基床的基槽新增规定: (1)2.3.4条“当基槽抛石较厚时,计算确定的基床底面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2-2009) 修订内容介绍
2011年1月
1 前言
• 历次修订 第一版规范于六十年代(62、63)颁布; 《75版规范》; 《87版规范》; 《98版规范》; 《09版规范》。
• 《98版规范》主要设计方法及修订过程简介
(1)主要设计方法 根据《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允许地基最大沉降的控制状态。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β≈2)时,可能会影响码头的某种使用功能。
• 两种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抗滑、抗倾稳定;地基、基床承载力;整体稳定;
重力式码头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允许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控制状态;允许地基最大 沉降的控制状态。
近年来在深基槽、厚抛石上建造重力式码头的工程 实例越来越多,有的基槽甚至深度超过20m,为合理区 分作为墙体基础结构的基床和以下的换填地基,《09版 规范》2.3.6条在规定了作为墙身基础结构的基床以下的 抛石可按换填地基处理的同时,也规定了基槽底宽应根 据地基承载力验算确定,以免基槽不合理地过度扩大底 宽,增大工程费用。
关于海港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等级的有关规定
根据《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第5.2.4条,不同暴漏部位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表规定:
地区 南方 北方
大气区 C30 C30
浪溅区 C40 C35
水位变动区 C30 C30
水下区 C25 C25
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第3.3.9 条,水位变动区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抗冻等级不应低于表3.3.9 的规定。
• 2.1.3 减少码头变位
近年来大型码头的岸边吊机日趋大型化,其轨道对 变位要求比较高。重力式码头使用期也会有沉降,虽对 码头稳定性并无不利,但对工艺要求有影响,因此, 《 09版规范》2.1.4条新增“当装卸工艺对码头使用期 变位有较高要求时,宜采取结构和施工措施减少变位” 的规定,从设计、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
5根据98版规范实施以来的工程经验09版规范531条对大型海港码头圆形沉箱隔墙厚度的构造要求由原来的不小于200mm修订为不小于250mm264圆筒码头09版规范601条对坐床式圆筒宜取的直径由1514m修订为1520m圆筒的壁厚由250300mm修订为300400mm圆筒底部内趾和外趾的长度由0510m修订为0515m31基槽开挖311非岩石地基水下基槽开挖近年来港口工程的挖泥船趋于大型化越来越多的抓斗斗容大于8m的挖泥船参与港口建设
• 2.3.2石料质量 重力式码头规范中所指的块石、二片石碎及瓜米石是指: (1)块石(大):块重大于5kg的石料。 (2)二片石(中):泛指块重小于5kg,尺度在
80~150mm的石料。 (3)碎石(小):粒径为10~80mm的石料。 (4)瓜米石(细):粒径为5~20mm。 *块石上下限范围拉大对改变抛石基床级配有利。
2 基本规定及一般构造
2.1 一般规定 • 2.1.1 两种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重力式码头墙体抗滑、抗倾稳定;基床、地基承载力;整体 稳定;码头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允许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控制状态;超过最大裂缝的深度时, 海水中的Cl-可能会影响砼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减少基床夯沉量,2.3.8条对夯实基床,当地基为 松散砂基或采用换砂处理时宜在基床底层设置的二片石 垫层厚度由“0.3m”修订为“0.3~0.5m”。
(3)2.3.13条“当抛石基床以下采用抛石换填并爆夯密实 时,块石重量可采用1~500kg,块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 强度不宜低于30MPa”。
基槽中抛石基床以下的换填抛石是作为换填地基看 待的,因此对其块石的强度和规格要求可以略低于作为 基础结构的夯实基床。经过爆夯密实的换填抛石,其承 载能力和施工后沉降均会优于换填砂,换填抛石在爆夯 中即使有些破碎,也不会对换填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有 太大的影响。
C35 F200
卸荷板、顶层 方块
(水位变动区 )
钢筋砼 素砼
C30 F250
C30 F200
墙身
水位变动区
水下区
圆筒、 素砼 沉箱 方块
钢筋 砼
素砼
C30 C30 C25 C25
F250 F200 /
/
• 2.1.6 永久观测点
《09版规范》2.1.10条将重力式码头设置永久观测 点的设计要求列入基本规定,明确了重力式码头需在施 工期后期及使用期内定期观测。既有利于施工期后期检 测码头变形,保证施工质量,也便于建立码头使用期技 术状况动态档案,使营运管理者根据需要分析码头安全 状况,使码头堆存作业处于受控状态。
2004年,交通部正式下达了对《98版规范》的修订工作计划, 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修订工作。
新版规范《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以下简称《09版规范》,于2009年4月17日发布,2009年9月1日 起实施。
• 《09版规范》修订背景简介
规范编写组委托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进行2项专题研究 (1)根据天津大学对《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滑移破坏计算模 式研究》的专题研究,《09版规范》对沿基床底面抗滑稳定性计 算模式进行了修正,同时对深基槽的抛石基床设计也增加了可分 别设计为基床和换填地基的新规定。
“不宜小于0.3m”,总厚度由“不宜小于0.4m”修订为 “不宜小于0.6m”;
(4)采用级配较好的混合石料的不分层混合石料倒滤层 的厚度由“不得小于0.6m”修订为“不得小于0.8m”;
(5)采用碎石的不分层混合石料倒滤层的碎石粒径由 “5~80mm”修订为“5~100mm”,其厚度由“不得小于 0.4m”修订为“不得小于0.6m”;
(6)“可采用碎石倒滤层或碎石与土工织物结合使用的 倒滤层”,删除了《98版规范》中有关单独使用土工织 物倒滤层的内容。
• 2.3.6 码头断面结构宽高比的经验系数 (1)实心方块(墙背有抛石棱体)≥0.3; (2)沉箱(墙背填砂)0.6~0.7;
沉箱(墙背填石)0.6~0.65;
• 2.4 码头稳定性验算
• 2.1.5 对块石重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修订 (2)混凝土强度等级修订
《09版规范》2.1.6条明确了砼强度等级除应遵守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还应遵守《海港工程砼 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中耐久性和《水运工程砼质量控 制标准》中抗冻等级要求。沉箱等钢筋砼构件的强度由 C25提高到C30。在2.1.6条文说明中解释了素砼是指不 含结构配筋的 砼,因此对于只配构造筋的大体积砼胸 墙仍可视为素砼构件。
• 2.1.4 构件材料重度、填料重度和内摩擦角及计算面 摩擦系数
对于构件材料重度、填料重度和内摩擦角的标准 值及计算面的摩擦系数设计值,《98版规范》给出了 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的数值表,其数值具有统计特征。 《09版规范》2.1.9条注中,根据抛石体地基密实情况, 将抛石与抛石之间的摩擦系数设计值确定为:有夯实 处理时可取0.85,无夯实处理时可取0.75。这样的规 定与《09版规范》其他f值的规定也较为协调。
《09版规范》基槽换填图示
应力扩散线
沉箱
基槽换填分界线
10~100kg抛石基床 换填地基
基槽底宽可按上图根据地基承载力验算后确定
(2)为提高水下抛石基床密实施工时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2.3.7条“在新旧码头结合处,应采取措施保证旧码头结 构的安全”及2.3.8条基床肩宽“在采用水下爆夯法密实 时宜适当加宽”。
• 2.1.2 三种设计状况 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地震状况
(1)持久状况:设计基准期内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 都要算)
(2)短暂状况:施工期、临时接卸重件(只进行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计算)
(3)地震状况:地震作用 (4)偶然状况:考虑偶发的非正常作用,如撞击、火灾
及爆炸等,由于偶然作用未有相关规定,经部审同意 《09版规范》均不列出偶然状况和偶然组合。
(2)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对《重力式码头抗滑、抗倾稳定性按 可靠指标β设计的方法》的专题研究,《09版规范》增加了可直 接用JC法按可靠指标β进行重力式码头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内容 。
• 《09版规范》内容
共分13章和10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 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规定;方块码头设计; 扶壁码头设计;沉箱码头设计; 坐床式圆筒码头设计; 现浇混凝土码头和浆砌石码头设计; 基础施工;构件预制、出运及安装; 抛填棱体和倒滤层、倒滤井施工;胸墙施工; 回填和竣工整体尺度等。
F200
F150
F150
F100
注:开敞式码头和防波堤等建筑物混凝土应选用比同一地区高一级的抗冻等 级。
以烟台地区(微冻地区,山东半岛均属于微冻地区)为例 ,不同部位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及抗冻等级标准为:
部位
混凝土最低 强度等级 抗冻等级
胸墙 (大气区、浪 溅区、水位变
动区)
钢筋砼 素砼C35 F250• 2.3.3卸荷板 考虑码头大型化发展趋势, 《09版规范》2.3.18条
卸荷板悬臂长度取值范围由“1.5~3.0m”修订为 “1.5~3.5m”,厚度取值范围由“0.8~1.2m”修订为 “0.8~1.5m”。 • 2.3.4胸墙
为进一步提高胸墙抗裂能力, 《09版规范》2.3.23 条新增“对单块长度较大的墙身构件,规定其上胸墙应 增设变形缝,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5m”。
• 2.1.5 对块石重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修订
(1)块石重度标准值修订
《98版规范》中抛填块石重度标准值的上限值偏高, 实际施工中一般达不到,即使是下限值有时也达不到。 因此,《09版规范》2.1.5条取消了上限值,只保留下限 值。块石重度标准值下调至原下限值(17,10),使墙 后抛石棱体土压力减小,墙身块石重量变轻,与实际情 况相符。
• 2.4.1 抗滑、抗倾稳定性可靠度指标的校准计算
《98版规范》的分项系数法的安全水平只是总体上满 足《统标》要求,其技术覆盖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 旦涉及与原来统计结果差异较大的作用和抗力,在使用 《09版规范》给出的分项系数就会有一定风险。《09版 规范》进行的专题研究和校准计算表明,在重力式码头 稳定性验算中,采用JC法直接求取可靠指标β以检验可 靠性是否符合《统标》的要求是完全可行的。为此, 《09版规范》提出有条件时,重力式码头稳定性可采用 《09版规范》附录D的方法,按可靠指标β进行验算。
• 《09版规范》修订主要内容简介
(1)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减少使用期码头变形影响的措施; (2)对构件尺度、材料性质、构造要求等的参数修订; (3)对基床底面以下的抛石体按地基换填处理的说明; (4)沿基床底面抗滑稳定性计算模式的修订; (5)码头墙身结构推荐按空间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 (6)码头抗滑、抗倾稳定性按分项系数设计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校 准; (7)对基础施工有关内容的修订; (8)构件预制、出运及安装工艺的修订。
• 2.3.5倒滤层与倒滤井 为适应重力式码头大型化的实际情况,防止中小型码 头漏砂及控制施工质量,《09版规范》2.3.32条对倒滤 层与倒滤井修订如下:
(1)棱体顶面高出墙身的尺度由“不应小于0.3m”修订为 “不宜小于0.5m”;
(2)二片石厚度由“0.3~0.5m”修订为“0.5~0.8m”; (3)分层倒滤层每层厚度由“不宜小于0.15m”修订为
(GB50158-92)(以下简称《统标》),《98版规范》 将以安全系数表达的定值极限状态设计法修改为以分 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09版规范》沿 用。
• (2)修订过程
《 98版规范》发布实施以来,为提高重力式码头的设计与施 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和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重力式码头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新 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外海深水码头和大 型化、专业化码头不断涌现,对重力式码头的设计理论、施工工 艺及质量控制等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建筑物所在地区
严重受冻地区(最冷月月 平均气温低于-8℃)
受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 气温 - 4~ - 8℃)
微冻地区(最冷月月平均 气温0~ - 4℃)
海水环境
钢筋混凝土及 素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
土
F350
F300
F300
F250
F250
F200
淡水环境
钢筋混凝土及 素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 土
F250
F200
• 2.2 作用及作用组合 (1)三种作用
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地震作用三种作用,偶然作 用暂不列入。 (2)作用组合
持久组合:设计水位一般采用设计高、低水位和极 端高、低水位
短暂组合:设计水位一般采用设计高、低水位计施 工期某一不利水位 地震组合: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2.3 一般构造 • 2.3.1《09版规范》对抛石基床的基槽新增规定: (1)2.3.4条“当基槽抛石较厚时,计算确定的基床底面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2-2009) 修订内容介绍
2011年1月
1 前言
• 历次修订 第一版规范于六十年代(62、63)颁布; 《75版规范》; 《87版规范》; 《98版规范》; 《09版规范》。
• 《98版规范》主要设计方法及修订过程简介
(1)主要设计方法 根据《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允许地基最大沉降的控制状态。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β≈2)时,可能会影响码头的某种使用功能。
• 两种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抗滑、抗倾稳定;地基、基床承载力;整体稳定;
重力式码头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允许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控制状态;允许地基最大 沉降的控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