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解答。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展开后的塑料袋类似于长方形。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塑料袋丢弃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白色污染”的危害。起到教育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
同学们刚才做得非常认真,通过刚才的计算,就随意丢弃塑料袋的问题,你有哪些想法?
④议一议
丢弃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知识链接∶环保专家指出,塑料袋给人们带来不少
方便,但对环境却造成了"白色污染"。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消耗了大量资
警。它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另外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用它装食物会污染食物。
根据统计表,分析处理问题,把知识活学活用。
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能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解答。
课堂小结Biblioteka 简单的数据统计1、统计表的种类: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2、收集数据的方法:直接收集数据和间接收集数据
板书
简单的数据统计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教学反思:在内容的选择上我由学生身边的事引出的数学问题,熟悉的生活事例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数学工具,让学生充分体验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学好统计的初步知识显得日益重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同时教育学生注重生活中的环保,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讲授新课
二、知识回顾
1、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说到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统计表?
2、了解完统计表的种类你知道我们要如何设计统计表吗?
3、收集数据的方法:
(1)直接途径: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
(2)间接途径: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
4、4、整理数据的方法:
(1)分类、排序;
C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数多。
4、根据条件补充统计表
(1)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
(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
(3)喜欢文艺书的女生比男生多3人,男生多少人?
(4)喜欢故事书的男生人数是喜欢漫画书的女生人数的2倍,喜欢漫画书的女生多少人?
(5)完成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6-3-1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1)
单元
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表。
(2)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具体信息,理解统计表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重点
在分析统计表时,能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难点
在分析统计表时,避免信息产生误导,能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认真分析数据。
3、小组合作
(1)①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出示课件,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②把一个中等大小的塑料袋展开,估算一下塑料袋的面积。
实际动手做一做,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③全班每名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一共约多大面积?
531×800=424800平方厘米=42.48平方米,全班每名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相当于一间教室的面积。
学生通过刚才的估算,进行计算
随意丢弃塑料袋对环境危害很大。
造成“视觉污染”“土地污染”等
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搜集数据的直接方式有:观察 调查问卷 访谈 实验等。收集数据的间接方式有:从报纸 互联网 文献资料等查找
系统的复习统计表的知识
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动手操作,把统计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复式统计表
学生:表头、行、列,用划“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学生和老师一起梳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生:塑料袋
用完的一般都丢弃
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
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方便袋?
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方便袋?
12+13+10+……+9+13+14=431个
431÷36≈12个
估算的方法把塑料袋看成是长方形,一个塑料袋展开大约是800平方厘米
某超市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完成练习。
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一月份共卖酸奶()箱,二月份共卖酸奶()箱,二月份比一月份少卖()箱。
三届奥运会比分国家金牌数统计表。
关于奥运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获得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B俄罗斯获得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4、(1)练一练(P85页第1题)
下面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收集?
交通工具的调查
家禽孵化期
(2)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收集数据的方式和途径?
5、巩固练习
1、小军的储蓄罐。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小军的储蓄罐里一共()元钱。
2、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某超市一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
(2)分组、编码。
5、统计表:
标题(制表日期)
标目
数据
作用:更清晰地展示与描绘数据
三、典题训练
1、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一般都用什么来装?
塑料袋的使用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用完之后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统计一下你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出示课件
2、观察全班同学调查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调查自己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
(1)设计一个统计表儿,把全班同学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塑料袋(个)
可以通过调查表收集数据,通过整理制成统计表。
情境导入,帮助学生回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
将理论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展开后的塑料袋类似于长方形。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塑料袋丢弃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白色污染”的危害。起到教育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
同学们刚才做得非常认真,通过刚才的计算,就随意丢弃塑料袋的问题,你有哪些想法?
④议一议
丢弃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知识链接∶环保专家指出,塑料袋给人们带来不少
方便,但对环境却造成了"白色污染"。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消耗了大量资
警。它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另外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用它装食物会污染食物。
根据统计表,分析处理问题,把知识活学活用。
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能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解答。
课堂小结Biblioteka 简单的数据统计1、统计表的种类: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2、收集数据的方法:直接收集数据和间接收集数据
板书
简单的数据统计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教学反思:在内容的选择上我由学生身边的事引出的数学问题,熟悉的生活事例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数学工具,让学生充分体验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学好统计的初步知识显得日益重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同时教育学生注重生活中的环保,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讲授新课
二、知识回顾
1、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说到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统计表?
2、了解完统计表的种类你知道我们要如何设计统计表吗?
3、收集数据的方法:
(1)直接途径: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
(2)间接途径: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
4、4、整理数据的方法:
(1)分类、排序;
C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数多。
4、根据条件补充统计表
(1)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
(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
(3)喜欢文艺书的女生比男生多3人,男生多少人?
(4)喜欢故事书的男生人数是喜欢漫画书的女生人数的2倍,喜欢漫画书的女生多少人?
(5)完成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6-3-1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1)
单元
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表。
(2)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具体信息,理解统计表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重点
在分析统计表时,能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难点
在分析统计表时,避免信息产生误导,能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认真分析数据。
3、小组合作
(1)①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出示课件,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②把一个中等大小的塑料袋展开,估算一下塑料袋的面积。
实际动手做一做,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③全班每名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一共约多大面积?
531×800=424800平方厘米=42.48平方米,全班每名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相当于一间教室的面积。
学生通过刚才的估算,进行计算
随意丢弃塑料袋对环境危害很大。
造成“视觉污染”“土地污染”等
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搜集数据的直接方式有:观察 调查问卷 访谈 实验等。收集数据的间接方式有:从报纸 互联网 文献资料等查找
系统的复习统计表的知识
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动手操作,把统计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复式统计表
学生:表头、行、列,用划“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学生和老师一起梳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生:塑料袋
用完的一般都丢弃
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
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方便袋?
全班每名同学一周内共丢弃多少个方便袋?
12+13+10+……+9+13+14=431个
431÷36≈12个
估算的方法把塑料袋看成是长方形,一个塑料袋展开大约是800平方厘米
某超市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完成练习。
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一月份共卖酸奶()箱,二月份共卖酸奶()箱,二月份比一月份少卖()箱。
三届奥运会比分国家金牌数统计表。
关于奥运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获得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B俄罗斯获得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4、(1)练一练(P85页第1题)
下面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收集?
交通工具的调查
家禽孵化期
(2)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收集数据的方式和途径?
5、巩固练习
1、小军的储蓄罐。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小军的储蓄罐里一共()元钱。
2、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某超市一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
(2)分组、编码。
5、统计表:
标题(制表日期)
标目
数据
作用:更清晰地展示与描绘数据
三、典题训练
1、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一般都用什么来装?
塑料袋的使用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用完之后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统计一下你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出示课件
2、观察全班同学调查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调查自己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
(1)设计一个统计表儿,把全班同学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塑料袋(个)
可以通过调查表收集数据,通过整理制成统计表。
情境导入,帮助学生回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
将理论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